为什么肚子疼,恶心,去医院看医生放了心脏支架?这算怎么回事?

心血管王医生


前两天有机会和北医三院非常著名的消化科医生夏志伟老师聊天,还说起了这个问题。可以理解啊,一个心内科医生和一个消化科医生到一起,不聊别的,肯定聊题目中的这类患者。其实,这个题目中所说的情况,就是一个表现为胃肠道不舒服的患者,最后诊断确实急性心肌梗死,最后放了支架。

的确,心内科常常接到消化科转过来的病人,往往这些病人都是胃痛等消化道不舒服症状就诊,于是很常规的找到消化科就诊。而现在靠谱的消化科医生心中都会有根弦,就是常规让患者查一个心电图,有的还会查心肌酶,这么一来就会时不时发现一个以胃肠道症状起病的心梗患者。没办法,急性心肌梗死这个病很“顽皮”,不是所有人都有胸痛的典型症状,有的会乔装打扮成胃肠道疾病,表现为胃痛、肚子痛等,但是多数逃不过有经验医生的法眼。

说完这些是不是手机前面的您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其实就是急性心肌梗死这个病有不同的起病表现,有的虽说是表现为胃肠道症状,但是本质还是心肌梗死,于是做支架也就是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必须做的手术了。


张之瀛大夫


患者,张师傅,男性36岁,上午8点开始,就反复肚子疼、恶心将近10个小时,自己在家吃了止吐的药,吃了保护胃的药,但肚子疼一直没有缓解。



中午也没吃饭,到下午,这些症状越来越重,家人让他上医院看看,他说再忍忍就好了,又吃了一次胃药。不但肚子疼加重,同时还出现眩晕、乏力、眼前发黑,量了个血压才80/40,这下可把他吓坏了,这才干赶紧去了医院。

到医院医生量完血压78/40,赶紧带上监护,输上多巴胺,立即做了一份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马上叫心内科会诊,与此同时给患者300mg阿司匹林+180mg替格瑞洛口服,并且抽血化验。会诊后根据症状及心电图马上确诊就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建议患者造影检查,并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是否支架治疗。

家属很少纳闷,为什么肚子疼,还得造影,还要支架,又不是心脏病。医生解释就是心脏病,及时心肌梗死,必须马上抢救,开通血管。因为有一部分心肌梗死就会表现为腹痛,所以,不能根据哪痛就诊断哪病。家属仍半信半疑,说等一下,他们考虑考虑。

医生再次交代,急性心肌梗死必须分秒必争,每早开通一分钟血管,就能挽救更多的心肌,减少心衰的发生,减少死亡,耽误不起。家属说自己承担责任,就是不用签字,跑到急诊外面去打电话,不知道问了谁,还拍了心电图照片,发给了对方。大概过了30分钟,家属才过来找医生,说同样先造影看看,如果血管堵了,就同样支架。

就这样,从入院到上手术台,一共花了40-50分钟,我们再穿刺,造影,通血管,从患者进医院到开通血管,我们胸痛中心要求必须控制在90分钟以内。可是就是因为该患者及家属在医院犹豫要不要支架耽误了将近40分钟,一般签字只需要5-10分钟。就是这个时间上的耽误,最后这个患者从入院到开通血管共用了105分钟,超过了胸痛中心要求的时间,开始患者在家耽误了很长时间,这到医院,都确诊了,还耽误时间,最终导致患者心功能受损,出现心衰表现,其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很少发生心衰。


其实这个时间要求对于医院、医生并没有什么具体损失,我们规定90分钟,只是为了节约时间,能更快的打通血管,避免因为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耽误病情。其实像这个患者这样到医院犹豫不决的人大有人在,越是耽误,越会加重患者病情,有的患者就是因为耽误导致心肌梗死面积加大,导致心衰,有的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36岁,多好的年龄,可是就是犹豫不决,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把本来36岁的心脏,耽误成73岁的心脏……

其实典型的心肌梗死,或许大家都知道,就是持续性胸痛,伴胸闷憋气,伴大汗。但并不是每一个急性心肌梗死都会有这么典型的表现。以至于很多人耽误,其实心肌梗死还会表现为:牙痛、头痛、咽部紧缩感、心前区疼痛、后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等等都有可能是心肌梗死。

当您不能百分百确定自己的不舒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或这些症状持续不缓解,一定尽早去医院,排除心肌梗死。

到医院确诊心肌梗死,千万不要给任何人打电话了,这时候就算您最亲的人是医生,你给他打电话,他的建议也肯定是马上签字,马上造影,马上开通血管。



所以这时候打电话完全是浪费时间,打电话对方是个明白人还好,能马上给出正确建议,如果遇到这位患者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反反复复商量,反反复复确认,那只能是耽误时间,相当于自杀。

不管是肚子疼、牙痛、头痛、后背疼,到医院只要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千万不要犹豫,马上签字配合医生治疗。胸痛中心都有绿色通道,先治病再办手续都没问题,目的只有一个——救人!


心血管王医生


一位40多岁的男士“上腹痛”、恶心,家属以为他是“胃疼”,在医生按压患者腹部时,发现疼痛没有加剧也没有减轻,结合患者的表现,判断很有可能是心脏问题,于是建议做心电图。心电图结果证实患者是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心梗常表现为心绞痛,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胸痛持续10~20分钟以上,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压迫感、烧灼感,同时还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这些症状也被称为梗塞前状态。但并不只有心绞痛、胸痛是心梗来临的前兆,我们的心脏上广泛分布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些神经同人体各部位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联系。当心肌某个部位发生梗塞时,刺激这个部位的植物神经,反射到躯体不同部位,就会出现疼痛,这就叫“放射痛”。

因此有些时候肚子疼、恶心,不一定是消化系统的问题,也可能是心梗来临的征兆。一般而言,心梗引发的上腹痛较为剧烈,患者往往还会表现出烦躁不安、恶心、心慌、胸闷、面色改变等问题,按压腹部症状既不减轻也不会加剧,那么很有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除此之外有些疼痛也要警惕心梗。

1.牙疼。因冠心病引发的牙痛称为“心源性牙痛”,前壁心肌梗死往往会导致出现短时间的牙疼,通常持续3分钟左右,并在1周内反复发作,没有口腔问题,也无法说清哪颗牙齿疼痛,且伴随胸闷、心慌等其他不适时,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2.脖子疼。颈部位置有疼痛感,这种疼痛的特点是容易转移,今天出现脖子疼,明天可能就是后背疼痛,这时就要考虑心梗的问题。

3.咽喉疼。咽喉突然感觉疼痛、发紧、发干,或伴有心慌、胸闷、出汗等表现,而没有咽喉疾病,而患者本人又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要高度警惕心梗。

4.肩膀痛。肩膀疼痛,无法准确描述疼痛的位置,时常伴有胸闷、出汗等,运动量增加会加剧症状。

5.脚底疼痛。部分心梗患者会出现脚底针刺一样的疼痛,这也是心绞痛的一个表现。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有时也是心脏报警的途径。

除了上述症状之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征兆。双耳突聋、脐周疼痛、左腿酸麻胀疼、左上肢无力、嗜睡、乏力、头晕头疼、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出现时,都要警惕心梗,最好是在检查时做个心电图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健康之初心血管


我是小影大夫。肚子疼、恶心,医院让放支架,是误诊吗?肯定不是!医生让放支架,肯定是已经发生了心肌梗塞,要马上放支架,否则心脏随时会骤停。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危急症,时间就是生命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危急症,一旦发现,要马上介入手术放支架,时间就是生命,千万不能拖延时间,否则心跳骤停。

前段时间,一段心肌梗塞的宣传片在朋友刷屏了。主人公吃过午饭后,出现肚子疼,期间他夫人一直在打电话询问熟人应该怎么办,纠结要不要上医院,几个小时过后,疼痛不但不缓解,还持续加重。无奈,只能拨打了120。进了医院后,马上做了化验,考虑是急性心肌梗塞,需要马上签字做支架手术。手术后,患者清醒了,庆幸自己来早了一点,如果再耽误一会,可能就没命了。急性心肌梗塞不是开玩笑的,有不舒服,不是要浪费时间找熟人,熟人不在身边,不了解患者的症状,有可能会给错建议。并且一层层的找关系,有可能会耽误病情,延误时间。最正确的做法是,出现不适,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拨打120。


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状?

1.典型心绞痛

典型心绞痛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放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颈部、牙齿,劳动和情绪激动的时候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失。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休息和吃硝酸甘油都不能缓解,有可能出现了心肌梗塞。

2.不典型症状

临床上所有的疾病都不是按照教科书上长的,出现的症状也不都典型。以上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但是疾病都是很狡猾的,可以出现和其他疾病同样的症状,比如上面说的肚子疼,恶心,出现这个症状,很多人都以为是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出了问题,但是有经验的医生看到腹痛不缓解,一定要多一个心眼,要多做一个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测。急性心肌梗塞引起腹痛可能与胃肠道缺血有关。


不典型症状还有牙疼。牙疼和心肌梗塞看着两个不相关的词语,也会有关系。是的,有些心梗不典型的症状可以表现为牙疼。很容易误诊为单纯性的牙疼。

胡言乱语也可能是不典型的心肌梗塞。我在多巴胺老师的主页里曾经看到过知道他亲身经历的病例,一位老汉由儿子带来急诊,儿子说他老爸最近老是乱说东西,以为是精神病,最后多巴胺老师给他做了个心电图,原来是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如果有上述典型的症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很多大医院都设有胸痛中心,可以走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塞,也可以完全没有胸痛的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是在活动或者情绪激动下发生,休息可以缓解,那么要警惕有心梗的可能,也要及时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