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面積很小的大學生活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谷原明


我沒有在面積很小的大學裡面學習生活過,但是曾經參觀過幾所面積很小的大學,下面就來說說我的感受。

●長安大學小寨校區

長安大學小寨校區的位置相當不錯,因為周邊就是小寨商圈,甚至賽格購物中心使用的都是長安大學的土地。長安大學小寨校區附近不僅擁有購物中心,而且公交地鐵也都是相當方便的,附近有地鐵轉乘站,這個校區的師生可以方便的抵達西安市的很多地方。

大概在09年的時候我參觀過小寨校區,從西門進去以後路兩邊停了很多豪車,路兩側有教學樓裡面是學生公寓,好像整個校區就這麼大了;據說賽格購物中心使用的是長安大學以前的運動場。長安大學是有之前的三所大學合併而成的,也就是說小寨校區以前可是一個獨立的大學,可想而知一個大學的校園面積只有這麼迷你大小的話,學生們的生活體驗。


●西安財經大學翠華西校區

我有一個親戚是在西安財經大學翠華西校區上的大學,這個大學校區小到很多西安人都不知道具體的位置;聽我這個親戚說,當時去大學報到的時候,讓一個常年在西安的親戚帶著去,但是這個親戚居然不知道這個校區在哪裡。之前去這個校區找親戚玩,學校的大門是東校門,進了校門以後,右手邊是校區唯一的一棟教學樓,左手邊是校區唯一的1棟男生宿舍樓;正對門的是校區的圖書館,圖書館北邊是體育場,體育場的東邊是幾棟女生宿舍樓,整個校區就這麼大了。根據這個經濟的說法,是因為他們的校區實在是太小了,所以在裡面上大學的學生看著都很面熟;也因為學校的校區面積太小,所以學生們每天上課也不用走太多的路程。雖然這個學校的校區很小,但是所在的位置其實也是很顯赫的,據說學校附近的樓盤價當時已經是達到了1萬多以上(2014年左右),現在這裡的房價估計已經超過15,000了;出了學校以後往西走不遠就是地鐵2號線緯一街站,出了學校以後往東走不遠就是大唐不夜城。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校區

大概在08年的時候,我有參觀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校區,這個校區的最中心位置是體育場,然後體育場外面有兩條道路,道路與道路之間有房子,最外圍還有一排房子,好像整個校區就這麼大面積了。要知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很有名的大學,然而他的校園面積居然這麼小,還是挺讓我意外的。後來看電子地圖才發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邊還有一片區域,不過這片區主要是教職工住宿區。


饕餮視聽


現在面積很小的大學就不多了,大部分在高校擴招以後都是比較大了。現在很多大學都開始設立了新校區,那麼對於在小面積的大學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呢?我倒想說一說我的經歷,大概20年前我所在的一所大學。

這所高校是一所本科高校,當時這個學校有16個本科專業,學校有多小呢?好像是150畝,可以想象學校有多小,而我現在所在的學校的面積是2200畝,佔地是它的十幾倍。用當時我們的一句話來講,撒泡尿都可以繞著學校轉一圈了。其實小學校也有很多好處。

第一,辦事情方便

在面積小的學校,不管是去食堂,去操場,還是去教學樓,都是非常的近,繞學校轉一圈也不過5分鐘。在這種學校生活你會感覺到非常的自然,不像現在一些面積很大的學校,現在去食堂吃個飯都要走上將近1公里,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第二,人際關係比較熟絡

在面積小的學校,這個學校整體規模也不大。那麼在這樣一種學校裡面生活,你會感覺到學校的所有人跟你都是朋友,你可以認識學校所有的人。我記得我當時是在學校的教務處工作,當時整個學校的老師也不過200人,學生大概是不到2000的學生。所以學校幾乎所有的老師我都認識,都打過交道,生活在這樣一個學校,你會感覺到生活在一個社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處得非常的融洽。

總之,在當時的環境下面,覺得在這樣一所大學裡面工作還是覺得非常舒服的。雖然後來這所學校撤銷了,與其他幾個大學合併組建的新的高校。原來的校區已經被拆除並建成的房地產,但是那樣一段生活在我的記憶當中還是非常的深刻的,有時候其實還挺懷念那一種生活的。現在的大學生活面積太大,人與人之間也沒有那麼融洽了,也不可能認識學校現在大概2000多老師,所以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感受吧。


義哥說教育


現在的大學估摸著都挺大的。可是2000年前後還是有很多面積不大的學校的,那時候很多學校還沒擴招,還沒建新校區,還沒合併。我的母校就是這麼不大的一個學校,一共十來個班,不到一千人,繞著校園跑一圈都不要20分鐘。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只能說說自己的感覺。

那是個9月陽光明媚的日子,坐著學校晃晃悠悠的大巴,從城裡穿過,跨過了

長江,對,就是小學課文裡提到的那座橋,經過了一段不城不鄉的道路,最後穿過一段埋著整齊大糞缸的田間林蔭路,看到了小山頭上的校園。客車駛入校園,從山下向上爬坡,正看見一群女生披散著頭髮、挎著塑料籃、拎著熱水壺、趿著拖鞋從山坡上經過,好奇的看著客車,夕陽的餘暉正照在她們身上,彷彿鍍了一層金。事後回想,卻一個人的模樣都記不起來。但是這青春洋溢的一幕卻深深烙刻在我的腦海中。

幾天後同學們略微熟悉,有人試探性的說“這個學校面積還沒我們高中大”,頓時引來一頓吐槽,摻雜著幾分失落幾分怨氣。後來我們發現這裡純粹是縣城的城郊,周邊就是鄉下,公交車也沒有,進縣城要麼靠腳,要麼租自行車,有錢的可以坐馬自達(其實就是三蹦子)。縣城也不大,一個小公園一條大街,肯德基麥當勞全沒有,最時髦的就是叫做“小香港”的西式快餐店,旁邊還有一家賣音樂磁帶的商店,玻璃門貼著一張穿著紅色衛衣的酷男孩畫報,後來才知道他叫周杰倫,半島鐵盒不是攢電腦的硬件,而是他的一首歌。

那時候想進大城裡逛一趟太難了,必須來回坐江漢線的私人大巴,每個週末都是人山人海,其上車難度堪比春運。漢中門和鹽倉橋周邊是我最熟悉的地方,無他,這是江漢線唯二的城內帶客站。在新街口的天橋、湖南路經常碰到同學。大家都只知道這些地方。

再後來,大家就開始談戀愛了。我們班級內部或者學校內部談戀愛的很多。沒辦法,我們這學校太小太偏僻,能做的事情不多,只好談戀愛。談戀愛可以去的地方也不多,沒有燈的操場算一個,其他的也就只能教室、圖書館來回走。外出實在是不方便。另外學校小學生少,一個人談戀愛了馬上就全校皆知,想出軌想做渣男渣女的社會輿論壓力太大,所以校園內還算和諧,大學期間基本上都是從一而終。畢業後的結婚成功率也特別高。

其他的沒啥說的,我們學校不好逃課,校園太小了,老師隨時都可以把人找到。個人基本上沒有隱私,無論做什麼事大家都知道,因為就算不想知道,架不住那個人時時刻刻在你面前出現。

一晃就過去了20年,當初的校園已經改變了模樣,我們自己也歷盡滄桑,但是學校的一切往事都成了美好回憶。學校小,算什麼呢?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故園!


在亨


在一所學校面積很小的大學生活體驗就是寶寶心理委屈,但是寶寶不說,畢業要緊,畢業要緊!

學校有兩個校區,一個總校區,一個基礎學院,一個新校區在建。在新校區沒有建成之前,校總部宿舍和教室是不夠用的,所以剛來的新生都是要先在基礎學院呆一年。等到總校區大四畢業搬走之後,新生才能搬到總校區。總校區地理位置還行,至少地方要大很多。

說一下基礎學院的情況,這麼說吧,每年都有因為地方小這個原因退學的。新生一到基礎學院都快哭了,明明報的985,這是來到了哪個鎮上的高中。地方小不說,關鍵是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在宿舍走廊走著走著,啪~嗒~一聲,轉身一看啥東西,房頂上牆皮掉下來一塊(強忍住不哭)。地方有多大,這麼形容吧,不管你在校內哪個地方,憋一口氣都能跑到學校大門口。不說這裡有所大學都沒人敢信,真的是連許多學校的高中都不如。


所幸新生只需要呆一年就搬走了,如果呆四年,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退學的。當然優點也有很多,雖然我們開學早,但是我們放假晚呀!因為只有一個200米的不標準跑道,地方實在太小沒什麼可玩的,所以產學霸。老老實實學習,別整天想有的沒的。


考研小秘書


如果“不幸”進了一所小巧玲瓏型的大學,不要傷心孩子。既來之則安之!

在這裡從利弊兩個方面來給你分析一下。

好處是啥呢?

學校小巧玲瓏,那你真的很幸福!據我的觀察,學校佔地小,通常情況下是在市區。因為市區地貴,在郊區的學校那跟坐牢沒啥區別,去趟市區就是一個小時。基本上都是擠過去的,老王當時的讀大學就是這樣,走半個多小時去起點站,然後站著去市區。幾乎每天都是擁擠的,去學校也是要想辦法擠上上去,第一次上公交的時候,我們追了那趟公交車幾百米。人家司機不敢在那個地方停車,上車後才發現上車的時候手被抓傷了。巨恐怖,後面大學四年,主動去市區的次數沒有超過二十次。


第二,上課方便,不用找教室。我們當時在學校讀書,經常找不到教室,每到上課的時候就要打電話,發信息問在哪裡上課。有一門選修課,我只上了一節課(整個專業就我一個人選了這門課)。後面老師換教室了,至此到選修課結束我都沒找到教室。那一個學期,就因為這個選修課,我錯失獎學金!

第三,冬天不用讓寒風拂面。老王當時從宿舍到教室大藥要二十幾分鐘的路。去外面下個館子要走半小時,你能想象到那種痛苦嗎?來回將近一個小時,上完一節課,下節課又要找教室上課,一路上寒風拂面,記住那是南方的魔法傷害。如果你的學校夠小,五分鐘你就到了教室,需要承受那種魔法傷害嗎?如果你的學校夠小就在市區,想下館子就輕鬆多了啊。

第四,你會專注學習。如果學校很大,想和自己對象去膩歪一下。那些各種小樹林都能為你提供便利的場所。我們那時候經常看到摟摟抱抱的在那啃嘴巴的男女同學。看起來是不是很浪漫其實那是在浪費自己的青春,去學校是去求學不是求愛!捨本逐末!愚蠢至極!

學校小那就不同了,到處都是人。你好意思去膩歪,那可是有幾十雙眼睛看著你呢。如果你實在忍不住,只能去開房了。那就是在為國家經濟建設做貢獻。你不傷害人,自己還開心了,又做貢獻了。一舉多得就這樣讓你輕鬆實現。

學校不夠大感覺掉分?

主要是世俗的眼光認為,大學越大越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假如學校超級無敵大,但你去裡面就是旅遊幾年,出來卵用沒有。大有什麼用?學校小巧玲瓏,你學到一身的本事。出來大家都搶著要你!假如你是老闆你會選擇哪一個?

我們不做隨波逐流的那一群人。學校很小,上課方便。學知識更帶勁!還節省了國家土地資源,在這個房地產高企的年代。土地那是多多益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欣賞!


江右老王


我所在的浙江傳媒學院桐鄉校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梧桐街道逾橋西路998號,這個校區比杭州下沙的校區小一點。但是有句話說的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浙傳桐鄉校區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從寢室到教學樓的距離差不多要走十幾分鍾吧,要是騎自行車的話,幾分鐘就到了。桐鄉校區的規劃非常合理,分為生活區和教學區,生活區包括食堂、超市和寢室樓,而教學區包括各個學院的學院樓和圖書館等,我覺得非常合理。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圖書館離寢室樓很近,非常適合週末泡圖書館學習。

我也非常羨慕學校面積非常大的校園,覺得每天騎個自行車在學校裡閒逛非常貼合大學校園的風格,而且大多數拍大學校園的影視劇都少不了男生載著女生騎自行車的畫面。有句話說的非常少女心了,“每一個男生自行車的後座,都載著女生對愛情的想象”。但是,“既來之則安之”,學校小也有它的好,去圖書館不用耽誤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上課也不用起得那麼早,還剩下了支付共享單車的費用。當然,浙傳桐鄉校區還不至於小到騎不下自行車的面積,學校裡還是有很多共享單車的,繞校園教學區最外圍一大圈還是有兩公里多的。共享單車對於學生來說,還有一個很必要存在的理由是:跑運動校園!

總之,各有各的好,“既來之,則安之”。


我是大學森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所從東門可以看見西門的學校,但是小也沒什麼不好的,從宿舍快的話五分鐘就能走到教室,明天可以多睡一會,而且雖然小,什麼設施也沒缺,周圍比較繁華,不錯👍


暮雪下的晨星


西安郵電大學的路過。長安校區小是真的小。尤其是計算機院還是在東區。基本上除了拿快遞,大活動,是在西區。其餘的日常生活都是在東區。東區食堂是真的難吃。可以去西區的美食廣場逛一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吧,嘿嘿(mmp哦,勞資一畢業就安空調!GTMD範九倫↖(▔^▔)↗)


MrPotat0Ch1ps


陝西教育學院,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學前師範學院,校本部,位於興善寺東街,學校很小,五分鐘可以走完分那種,我當年還寫過一點文字紀念母校








唐月半


齊工大的歷城校區,雖然小,現在想想感覺還挺好的,市裡去哪都方便,外面就是小吃一條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