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面积很小的大学生活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谷原明


我没有在面积很小的大学里面学习生活过,但是曾经参观过几所面积很小的大学,下面就来说说我的感受。

●长安大学小寨校区

长安大学小寨校区的位置相当不错,因为周边就是小寨商圈,甚至赛格购物中心使用的都是长安大学的土地。长安大学小寨校区附近不仅拥有购物中心,而且公交地铁也都是相当方便的,附近有地铁转乘站,这个校区的师生可以方便的抵达西安市的很多地方。

大概在09年的时候我参观过小寨校区,从西门进去以后路两边停了很多豪车,路两侧有教学楼里面是学生公寓,好像整个校区就这么大了;据说赛格购物中心使用的是长安大学以前的运动场。长安大学是有之前的三所大学合并而成的,也就是说小寨校区以前可是一个独立的大学,可想而知一个大学的校园面积只有这么迷你大小的话,学生们的生活体验。


●西安财经大学翠华西校区

我有一个亲戚是在西安财经大学翠华西校区上的大学,这个大学校区小到很多西安人都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听我这个亲戚说,当时去大学报到的时候,让一个常年在西安的亲戚带着去,但是这个亲戚居然不知道这个校区在哪里。之前去这个校区找亲戚玩,学校的大门是东校门,进了校门以后,右手边是校区唯一的一栋教学楼,左手边是校区唯一的1栋男生宿舍楼;正对门的是校区的图书馆,图书馆北边是体育场,体育场的东边是几栋女生宿舍楼,整个校区就这么大了。根据这个经济的说法,是因为他们的校区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在里面上大学的学生看着都很面熟;也因为学校的校区面积太小,所以学生们每天上课也不用走太多的路程。虽然这个学校的校区很小,但是所在的位置其实也是很显赫的,据说学校附近的楼盘价当时已经是达到了1万多以上(2014年左右),现在这里的房价估计已经超过15,000了;出了学校以后往西走不远就是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出了学校以后往东走不远就是大唐不夜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

大概在08年的时候,我有参观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这个校区的最中心位置是体育场,然后体育场外面有两条道路,道路与道路之间有房子,最外围还有一排房子,好像整个校区就这么大面积了。要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很有名的大学,然而他的校园面积居然这么小,还是挺让我意外的。后来看电子地图才发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边还有一片区域,不过这片区主要是教职工住宿区。


饕餮视听


现在面积很小的大学就不多了,大部分在高校扩招以后都是比较大了。现在很多大学都开始设立了新校区,那么对于在小面积的大学生活是一种什么体验呢?我倒想说一说我的经历,大概20年前我所在的一所大学。

这所高校是一所本科高校,当时这个学校有16个本科专业,学校有多小呢?好像是150亩,可以想象学校有多小,而我现在所在的学校的面积是2200亩,占地是它的十几倍。用当时我们的一句话来讲,撒泡尿都可以绕着学校转一圈了。其实小学校也有很多好处。

第一,办事情方便

在面积小的学校,不管是去食堂,去操场,还是去教学楼,都是非常的近,绕学校转一圈也不过5分钟。在这种学校生活你会感觉到非常的自然,不像现在一些面积很大的学校,现在去食堂吃个饭都要走上将近1公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第二,人际关系比较熟络

在面积小的学校,这个学校整体规模也不大。那么在这样一种学校里面生活,你会感觉到学校的所有人跟你都是朋友,你可以认识学校所有的人。我记得我当时是在学校的教务处工作,当时整个学校的老师也不过200人,学生大概是不到2000的学生。所以学校几乎所有的老师我都认识,都打过交道,生活在这样一个学校,你会感觉到生活在一个社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非常的融洽。

总之,在当时的环境下面,觉得在这样一所大学里面工作还是觉得非常舒服的。虽然后来这所学校撤销了,与其他几个大学合并组建的新的高校。原来的校区已经被拆除并建成的房地产,但是那样一段生活在我的记忆当中还是非常的深刻的,有时候其实还挺怀念那一种生活的。现在的大学生活面积太大,人与人之间也没有那么融洽了,也不可能认识学校现在大概2000多老师,所以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感受吧。


义哥说教育


现在的大学估摸着都挺大的。可是2000年前后还是有很多面积不大的学校的,那时候很多学校还没扩招,还没建新校区,还没合并。我的母校就是这么不大的一个学校,一共十来个班,不到一千人,绕着校园跑一圈都不要20分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只能说说自己的感觉。

那是个9月阳光明媚的日子,坐着学校晃晃悠悠的大巴,从城里穿过,跨过了

长江,对,就是小学课文里提到的那座桥,经过了一段不城不乡的道路,最后穿过一段埋着整齐大粪缸的田间林荫路,看到了小山头上的校园。客车驶入校园,从山下向上爬坡,正看见一群女生披散着头发、挎着塑料篮、拎着热水壶、趿着拖鞋从山坡上经过,好奇的看着客车,夕阳的余晖正照在她们身上,仿佛镀了一层金。事后回想,却一个人的模样都记不起来。但是这青春洋溢的一幕却深深烙刻在我的脑海中。

几天后同学们略微熟悉,有人试探性的说“这个学校面积还没我们高中大”,顿时引来一顿吐槽,掺杂着几分失落几分怨气。后来我们发现这里纯粹是县城的城郊,周边就是乡下,公交车也没有,进县城要么靠脚,要么租自行车,有钱的可以坐马自达(其实就是三蹦子)。县城也不大,一个小公园一条大街,肯德基麦当劳全没有,最时髦的就是叫做“小香港”的西式快餐店,旁边还有一家卖音乐磁带的商店,玻璃门贴着一张穿着红色卫衣的酷男孩画报,后来才知道他叫周杰伦,半岛铁盒不是攒电脑的硬件,而是他的一首歌。

那时候想进大城里逛一趟太难了,必须来回坐江汉线的私人大巴,每个周末都是人山人海,其上车难度堪比春运。汉中门和盐仓桥周边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无他,这是江汉线唯二的城内带客站。在新街口的天桥、湖南路经常碰到同学。大家都只知道这些地方。

再后来,大家就开始谈恋爱了。我们班级内部或者学校内部谈恋爱的很多。没办法,我们这学校太小太偏僻,能做的事情不多,只好谈恋爱。谈恋爱可以去的地方也不多,没有灯的操场算一个,其他的也就只能教室、图书馆来回走。外出实在是不方便。另外学校小学生少,一个人谈恋爱了马上就全校皆知,想出轨想做渣男渣女的社会舆论压力太大,所以校园内还算和谐,大学期间基本上都是从一而终。毕业后的结婚成功率也特别高。

其他的没啥说的,我们学校不好逃课,校园太小了,老师随时都可以把人找到。个人基本上没有隐私,无论做什么事大家都知道,因为就算不想知道,架不住那个人时时刻刻在你面前出现。

一晃就过去了20年,当初的校园已经改变了模样,我们自己也历尽沧桑,但是学校的一切往事都成了美好回忆。学校小,算什么呢?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故园!


在亨


在一所学校面积很小的大学生活体验就是宝宝心理委屈,但是宝宝不说,毕业要紧,毕业要紧!

学校有两个校区,一个总校区,一个基础学院,一个新校区在建。在新校区没有建成之前,校总部宿舍和教室是不够用的,所以刚来的新生都是要先在基础学院呆一年。等到总校区大四毕业搬走之后,新生才能搬到总校区。总校区地理位置还行,至少地方要大很多。

说一下基础学院的情况,这么说吧,每年都有因为地方小这个原因退学的。新生一到基础学院都快哭了,明明报的985,这是来到了哪个镇上的高中。地方小不说,关键是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在宿舍走廊走着走着,啪~嗒~一声,转身一看啥东西,房顶上墙皮掉下来一块(强忍住不哭)。地方有多大,这么形容吧,不管你在校内哪个地方,憋一口气都能跑到学校大门口。不说这里有所大学都没人敢信,真的是连许多学校的高中都不如。


所幸新生只需要呆一年就搬走了,如果呆四年,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退学的。当然优点也有很多,虽然我们开学早,但是我们放假晚呀!因为只有一个200米的不标准跑道,地方实在太小没什么可玩的,所以产学霸。老老实实学习,别整天想有的没的。


考研小秘书


如果“不幸”进了一所小巧玲珑型的大学,不要伤心孩子。既来之则安之!

在这里从利弊两个方面来给你分析一下。

好处是啥呢?

学校小巧玲珑,那你真的很幸福!据我的观察,学校占地小,通常情况下是在市区。因为市区地贵,在郊区的学校那跟坐牢没啥区别,去趟市区就是一个小时。基本上都是挤过去的,老王当时的读大学就是这样,走半个多小时去起点站,然后站着去市区。几乎每天都是拥挤的,去学校也是要想办法挤上上去,第一次上公交的时候,我们追了那趟公交车几百米。人家司机不敢在那个地方停车,上车后才发现上车的时候手被抓伤了。巨恐怖,后面大学四年,主动去市区的次数没有超过二十次。


第二,上课方便,不用找教室。我们当时在学校读书,经常找不到教室,每到上课的时候就要打电话,发信息问在哪里上课。有一门选修课,我只上了一节课(整个专业就我一个人选了这门课)。后面老师换教室了,至此到选修课结束我都没找到教室。那一个学期,就因为这个选修课,我错失奖学金!

第三,冬天不用让寒风拂面。老王当时从宿舍到教室大药要二十几分钟的路。去外面下个馆子要走半小时,你能想象到那种痛苦吗?来回将近一个小时,上完一节课,下节课又要找教室上课,一路上寒风拂面,记住那是南方的魔法伤害。如果你的学校够小,五分钟你就到了教室,需要承受那种魔法伤害吗?如果你的学校够小就在市区,想下馆子就轻松多了啊。

第四,你会专注学习。如果学校很大,想和自己对象去腻歪一下。那些各种小树林都能为你提供便利的场所。我们那时候经常看到搂搂抱抱的在那啃嘴巴的男女同学。看起来是不是很浪漫其实那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去学校是去求学不是求爱!舍本逐末!愚蠢至极!

学校小那就不同了,到处都是人。你好意思去腻歪,那可是有几十双眼睛看着你呢。如果你实在忍不住,只能去开房了。那就是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你不伤害人,自己还开心了,又做贡献了。一举多得就这样让你轻松实现。

学校不够大感觉掉分?

主要是世俗的眼光认为,大学越大越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假如学校超级无敌大,但你去里面就是旅游几年,出来卵用没有。大有什么用?学校小巧玲珑,你学到一身的本事。出来大家都抢着要你!假如你是老板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们不做随波逐流的那一群人。学校很小,上课方便。学知识更带劲!还节省了国家土地资源,在这个房地产高企的年代。土地那是多多益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欣赏!


江右老王


我所在的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逾桥西路998号,这个校区比杭州下沙的校区小一点。但是有句话说的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浙传桐乡校区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从寝室到教学楼的距离差不多要走十几分钟吧,要是骑自行车的话,几分钟就到了。桐乡校区的规划非常合理,分为生活区和教学区,生活区包括食堂、超市和寝室楼,而教学区包括各个学院的学院楼和图书馆等,我觉得非常合理。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图书馆离寝室楼很近,非常适合周末泡图书馆学习。

我也非常羡慕学校面积非常大的校园,觉得每天骑个自行车在学校里闲逛非常贴合大学校园的风格,而且大多数拍大学校园的影视剧都少不了男生载着女生骑自行车的画面。有句话说的非常少女心了,“每一个男生自行车的后座,都载着女生对爱情的想象”。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学校小也有它的好,去图书馆不用耽误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上课也不用起得那么早,还剩下了支付共享单车的费用。当然,浙传桐乡校区还不至于小到骑不下自行车的面积,学校里还是有很多共享单车的,绕校园教学区最外围一大圈还是有两公里多的。共享单车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一个很必要存在的理由是:跑运动校园!

总之,各有各的好,“既来之,则安之”。


我是大学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所从东门可以看见西门的学校,但是小也没什么不好的,从宿舍快的话五分钟就能走到教室,明天可以多睡一会,而且虽然小,什么设施也没缺,周围比较繁华,不错👍


暮雪下的晨星


西安邮电大学的路过。长安校区小是真的小。尤其是计算机院还是在东区。基本上除了拿快递,大活动,是在西区。其余的日常生活都是在东区。东区食堂是真的难吃。可以去西区的美食广场逛一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吧,嘿嘿(mmp哦,劳资一毕业就安空调!GTMD范九伦↖(▔^▔)↗)


MrPotat0Ch1ps


陕西教育学院,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校本部,位于兴善寺东街,学校很小,五分钟可以走完分那种,我当年还写过一点文字纪念母校








唐月半


齐工大的历城校区,虽然小,现在想想感觉还挺好的,市里去哪都方便,外面就是小吃一条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