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国企有编制的工作可惜吗?

小宝1555610


现讲一个故事。某米的雷老板现在身价几百亿元,他曾经说过,感谢自己当年放弃了国企身份。在现在的商业巨头里,熠熠生辉的大咖,都是当年或主动或被动,放弃国企或是公务事业编制身份的。如果假设一下,马云、俞敏洪、丁磊还在编制里混的话,这个世界上了少了三个大佬,当然也会出现其他大佬代替他们。再看看,当年辞职下海的人群中,还有很多后悔不迭,早知道海水这么涩,还不如在体制内混到退休呢。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国企身份还是国家干部身份呢,私营个体户刚刚兴起,绝大多数家长是绝对不让孩子做“下等人”的。结果,马云放弃学校事业编,创办了商业网站,后来创办阿里巴巴。丁磊从一个邮电局编制辞职,投身早期的最没有前途的“软件”行业。俞敏洪由于在校外私自办培训班被北大处分,愤而辞职,创办了新东方。

我是不是在鼓励你从国企编制辞职,勇敢地跳入市场大海劈波斩浪呢?且慢。总结这些大佬辞职创业的经历,一是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在30岁之前辞职创业。二是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勇气可嘉,关键是眼光长远,踏上了一个产业的风口,顺风飞扬,直上云霄。

回头来看你的情况,基本信息不知道,不可能给你提什么建议。有几点大理念,可以供你思考:

第一,从国企辞职,放弃所有的编制,对有的人来说,是解脱;对有的人来说,是脱下防护罩。

国企的特点是,长期安全稳定,不会轻易辞退你。放弃国企身份者,一般都是主动自愿的行为,只有少量是“处分”除名。国企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有能力有想法想挣大钱的人来说,(合法合规)的收入上有天花板。不太可能让你过上几千万过亿的富豪生活。

从国企辞职的人,大多数都是追求个人价值(主要是收入价格)突破天花板。一般人,就是想从国企年薪十万以内,辞职之后年薪达到三十万以上。有能力的人,喜欢自己年入百万几百万,最好是自己当老板,让公司上市,成立亿万富豪。

所以,对那些有想法有本事的人来说,从国企辞职是解脱,放下了原来的既得利益,没有退路,只能创出一条更好的发展之路,否则,等待的就是后悔。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下海呛水?

对那些只有想法没有真本事的人来说,从国企辞职,就是脱下了防卫盔甲,到了海水里,不会游泳,不是呛水,就是淹死。你说,辞职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有人说,只要迈出辞职那一步,就是死而无憾,可是你不养家糊口了?

第二,什么条件下,可以放弃国企编制?

从国企辞职的人,主要有五种:

一是在国企混得有本事有资源有人脉有经营能力的人。比如,一些国企二级单位总经理、副总经理,或者是公司总部经营部、业务部、生产部、技术部、项目部等业务型领导。他们经过国企大项目、大队伍、大技术、大工程、大场面的锻炼,具备驾驭一个大型项目的上马能力。民企私企和外企,往往挖他们过去,直接负责一个公司或一个大项目的运营。年薪从国企的二三十万,直接质变到二三百万年薪。

二是在国企掌握资源的人。比如,一些国企的领导或者核心部门的负责人,他们手上有上亿甚至几十亿的资源调度权。以前都是私企老板围着他们团团转。他们的手下都是自己信得过的弟兄。这种人位高权重,都想再进一步,一旦提拔不上去,就心灰意冷。被老板一鼓动,就辞职去了民企,一般都是担任副总级别的高层,年薪也是百万起。老板就是看中他原来的资源和手下的忠心,目的还是通过他赚国企的便宜。

三是有技术有专业有能力的业务骨干。比如,国企的一些工程师、研究员、工程部主任、技术总监、安全专家等等。民企私企和外企,如果和国企一样的经营领域,直接挖国企人才过来直接使用。一般给出的年薪在三四十万元。对那些国企骨干,拿着不到十万年薪的人,很有诱惑力。

四是刚毕业的名校生、大学生,不适应论资排辈的文化,想闯荡想干事,但国企的氛围比较压抑,不干活,说你懒;干活了,说你出风头。这类年轻人性格比较直爽,氛围不喜欢,人际关系不喜欢,直接就辞职了。

五是在国企受到处分的人,感觉到没有面子,看着几千元的工资,哪里不能挣碗饭吃啊,抱着这个心态,干脆辞职,以免被人歧视。因为你受到处分,这一辈子就别想进步了。

第三,不管你是出于什么心态,把握两点:

谁说国企不能干大事呢?那些功勋,哪个不是在国企奋斗,干出的大事业?国企是大平台,有大项目、大工程、大技术,如果钻研进去,也能干出大业绩。不能说,国企就不给你机会了。当然不排除国企有压抑的企业文化,容易压制人的积极性,但不能否认国企也有大空间。

要想从国企辞职,要把握两点,做出决定,就不会后悔。

一是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国企就是稳定安全,但是收入是有封顶的,不要指望过上富豪生活。如果你的梦想,就是住别墅开宝马坐私人飞机,那么,你就辞职去市场上闯。

二是你有没有离开体制活得更好的本事。我说的是真本事。就是你到市场上,凭本事能挣得更多、且长期持续地挣得更多,那你还待在国企干啥呢?放弃所谓的身份,就是解脱了,就像鱼儿放进大海,海空凭鱼跃。


职场火锅


走自己的路,专注于自己,因此所谓可惜与否,要看你是否有主见了。

如果你有自己的主见,即清楚自己看重什么和追求什么?那么放弃这个编制一定是有目标有理由的,对别人来说可惜,对你来说却可能是利益最大化。

比如我自己曾经在大四的时候,得到过报送研究生的资格。但是当时的我,不想读研,我有一股子要改变世界的热情和迫切,而且农村出身的我也需要尽快挣钱提高我爸妈的生活水平。于是我就迅速决定,放弃保送资格。这件事,当时在我们学院传开,大家都难以置信。我爸妈在老家农村说起来,别人也都觉得他们在吹牛。觉得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我就告诉我爸妈:别再和别人提起我放弃研究生的事情了,过自己的日子就好。而后来,13年后,我因为创业,发现自己真的需要一个研究生学历也需要学习,就在今年考上了MPA,在等录取通知书了。

如果你没有主见,那么不是放弃编制可惜,而是做什么都可能可惜。因为没有方向,那么就不知道哪个方向是前方。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不在于事业编制的哪些福利,比如稳定,而在于你的主见,即你要什么。你想要稳定或更多闲暇时间,那么放弃就是可惜;你想要商业领域的竞争与活力,那么放弃就是赚了。

祝福你,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也最后文艺一句:自我是个深渊,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才能逐渐填满。


认真的刘老二


亲身经历过,对我而言是毫不犹豫的放弃。70年生,90年进入地方供电公司工作,当时属省管企业,后来并入南方电网,属于央企。97年3万多元拿了一套单位房改房,2003年单位集资建房,770至800元每平米,又拿了一套。2017年裸辞(辞职时工资月到手3300至5000这样,公积金个人1024公司补1024)。为什么放弃这个工作?因人而异吧,我觉得再呆下去也是领这些,没有发展前景,加上近些年自身其他资源优势的发挥,基本实现财务小自由(是财务,不是财富),这时候渴望的是自己时间上的自由,想花更多的时间在家庭上。


你我他说谁


跟我之前一样陷入同样境况的兄弟,我参考了朋友的境况以及朋友的建议,总结分析下:

1、要看年龄,如果你已经40以上,建议还是呆在国企比较稳定,如果还年轻,自己也比较有冲劲,可以考虑。

2、再者,如果年轻,年轻有这种想法一定要弄清楚,只是自己心高气傲,觉得工作没激情,想出去闯,还是自己觉得自己确实有能力,有职业和人生规划,如果只是一时脑热,觉得没激情,而自己也确实没啥能力,可能你出去还不如现在好。

3、如果2你还没准备好,建议先呆着,毕竟国企,待遇都不错。可以积累点经验和社会阅历。

4、如果自己最好了准备,且有自己充分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有一定积累,可以考虑出去闯闯,毕竟国企就是吃不饱,也饿不着的状态,入股你有能力,在外广阔的天地一定有自己一番大的作为。

综上,因为我不太清楚你在什么国企,所以你自己还是要做好全面分析。祝你好运,兄弟。



路客音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多少人的梦想,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进入社会后,让每个人都活出了不同模样。对于放弃国企有编制可不可惜,在于自己。如果放弃国企后自己可以过得更好,没有了各种牢骚、抱怨、无奈等等。一切都向正能量发展那么恭喜你。放弃国企工作时正确的,如果放弃国企工作后,你的每一天过得比国企还要糟糕,那就非常可惜了。

但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曾经的国企:在父母辈们的记忆里,国企是福利好、工资稳定、“铁饭碗”、有国家保障等等。现在的国企:在当代年轻人眼里国企却出现了很多不一样,单位制定僵化、领导“一言堂”、各种考核各种骂、工作时间与《劳动法》有着非常多的出处、工资低、效率低、作为底层职工的建议永远只有保留、每天各种各样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要想活的好就要天天巴结领导

等等。在与曾经没有进入国企的同学进行对比后,真的是一个天壤之别。感觉怎么混的很差。于是,都萌生了离职的想法。

建议在离职国企前,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做一个大概的分析。自身在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从事某一行业的了解、现在的情况、而后面临的劣势又有那些。是利大于弊,。若出去后可以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国企工作对于你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而已,若弊大于利,那么还是埋头在国企中,积蓄展翅高飞的能量。就如那句名言一样“赚不到钱,赚知识; 赚不到知识,赚经历; 赚不到经历,赚阅历”。

所以,不存在可惜不可惜,只存在于过得好与不好。


惜花公子


是否放弃国企编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你要弄清楚为什么要放弃国企编制。

是钱少?学不到东西?晋升无望?人际关系复杂?外面机会的诱惑?等。如果是钱少,考虑到国企的工作压力不是很大,是否可以利用你的特长做一些兼职,补贴点家用,也为了证明你从国企出来是否能养活自己;如果是学不到东西,我的看法是国企的培训机制还是比较完善的,也是鼓励员工去培训和提升的,正好国企的工作量不大,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提升计划,并坚持下去,各方面能力肯定能得到提升的;关于晋升问题,在国企,晋升确实比较难,除非你能力特别突出,业绩特别好,不然只能靠一些关系了,而组织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大部分人不可能晋升到管理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际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国企是这样,民企是这样,外企也是这样,不能因为躲避一个坑,又跳进另外一个炕。


其次,国企编制对你是否有重要意义。国企意味着稳定,但是不能让你发财。如果不犯大错误,只要这个国企不倒闭,是可以做到退休的。如果你喜欢国企编制带来的稳定性和社会地位,那么辞职要三思而行。


再次,你有没有能力找到更好的机会。从国企出来后,要想回去就很难了。如你有能力和资源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那么可以从国企辞职到外面去闯一闯。一个人如果在年轻的时候不为梦想搏一搏,年纪大时可能会后悔。


最后,千万要骑驴找马,不要裸辞,切记!


峰哥谈HR


也许父母那一代觉得可惜,从国企离职,我家里人是极力反对的,他们认为国企福利待遇好,稳定,工作轻松,那么好的差事为什么要离职,他们不理解。而我毅然决然从国企离职,主要原因是太轻松的工作以及复杂的国企文化是我不能接受的,国企的两年所养成的职业习惯对我现在的工作影响很大,一是拖延症,而是找借口,这是在国企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也让我后知后觉。

对于国企有编制是否要放弃这个工作,重点要搞清楚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对未来的规划,如果说你想轻松,安定,一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这句话也不是说全部国企都很闲,某些国企也很累,我指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工作与生活状态以及你自己想要去完成的事情,这才最重要的。

放弃国企编制所谓的可惜与否,主要看你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方式,如果你是百分百的投入,最后结果怎样都不太重要了。不过,国企的编制不代表着稳定,只有持续的不断学习提升,拥抱变化才是最大的稳定。


原子不加蛋


首先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意见,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首先,应该大多说回答者都会含带着毒鸡汤的味道,闻着很美味,但吃起来就是一滴致命,我相信,现在大多数 毕业生都对自己的职场有非常好的场景,抱着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要强心理,所以实际上工作的竞争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并且在岗位集中的城市,竞争压力是尤其的大,根据统计,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将近 80%的新职场人士踏上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所以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庞大,而岗位有限,所以在职场分配上必然会产生空前压力了。

但如果你还有梦想,想着以后要成为像马云,马化腾这样的大企业家,那你就需要加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一步一步的慢慢摸索。因为这个社会会慢慢教你做人。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并计划,那很好,根据自己的节奏逐步实现自我价值。不管是在编还是不在编,对生活充满激情就好了。


THANKSSSS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取决于自己的追求,如果是有更好的选择,放弃所谓的编制,也没所谓。君不见,当前环境下,不少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放弃现有的编制开启新的征程,相对而言,决定了就不必留恋。

从题主的提问来看,应该是个不错的国企单位,常人角度而言,的确令人留恋。编制是什么?一张长期的饭票,能获得长久的收益预期,最大的好处是稳定。为什么小猿说决定后就不必留恋呢,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难以获得理想中的稳定。其实这样的例子一点也不少,当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国企的职工下岗或买断工龄的情形谁能预料到。计划经济时代,国企有着优厚的福利待遇,从出生、上学、日常娱乐、就医、就业等等,企业一手操办。但面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调整,国企的改革也不得不进行下去,许多人不得不走向就业市场。当前,东北经济困难有多重因素,但与人们眼中的编制、稳定、本位思想没有关系吗?所以如果追求稳定,不妨往机关单位努力下。



二、正确看待这类企业。国企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其兼有常人眼中的盈利导向,但是因其身份原因,有着浓厚的机关作风。无论是国企还是其他,为的是一份工作,一份薪水,即便不是国企,其他私企或外企,只要能提供达到心理价位的薪酬,为什么不可以去呢?



三、更多的选择和个人发展。当前就业的主体是私企,百万千万的工作岗位主要是由私企提供。主要走出自己的发展认知,眼光长远一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识、兴趣、个人特点找到匹配自己的工作,且市场就业有着巨大的灵活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特点。当下,华为在5G通信问题上引出的话题特别多,但能参与下一代通信项目难道不是令人激动的事情吗,而且其薪酬也是获得市场广泛赞誉的。所以工作选择,完全不必局限在编制或国企这样的窠臼,走出一步。


一猿媒体


首先,这样的问题有点片面,因为国企有很多不同的行业,有个行业发展的前景不一样,从题主问问题的角度可以看出,比较看中国企这一本身,如果你问的是放弃公务员编制可惜吗可能又会产生更激烈的讨论。

非垄断性国企其实已经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不能用编制这一因素来判定你现在的工作是不是一份好工作。

然后,一个工作的选择,无非就是对行业和岗位的选择。我认为,一份好的工作,理所应当要是一个朝阳的行业,不断发展扩大的行业才有足够高的天花板,你在未来才有翻盘的机会,所谓天高任鸟行就是这个道理。

答主上份工作就是在一重工业国企,其实行业已经很没落,公司能接到的订单已经越来越少,工资福利早已经配不上它的名头,但不同的人对这种情况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就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在这样一个养老单位舒舒服服的过,岁月静好;有的人觉得太浪费时间,特别是年轻人,身处这样的环境,看到的更多的是焦虑。这也是我为什么从一个国企离职投身互联网的原因。

所以,编制重不重要主要还是看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其次,一个好的岗位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50%的工作内容你能依靠现在的能力顺利的完成,另外的50%工作内容是留给你的挑战空间。这样,既能获得工作成就感,又能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你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也会做得更好更持久。

对一份工作的选择应该做更理性全面的分析,切勿感性地只让一个因素影响你的决定。

如果回答对你有帮助,帮忙点一个赞鼓励一下~

关注我,然后私信回复关键字“调研报告”,可以领取海量不同行业分析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