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澳大利亚可不只有考拉和袋鼠?澳洲山火中的袋熊也是动物英雄

前段时间澳大利亚山火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和社交网络。在这场大火中,许多的动物遭受灭顶之灾,比如澳洲的明星考拉、袋鼠等等动物。然而,在这场无情的大火中,有一种动物却帮助其他动物度过了难关。它们就是——澳洲袋熊。

谈起澳大利亚可不只有考拉和袋鼠?澳洲山火中的袋熊也是动物英雄


★老样子,先来了解一下袋熊这种动物。

袋熊和考拉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是比起考拉人气要低的多。袋熊,即袋熊科(英语:Wombat,学名:Vombatidae),是袋熊科2属3种动物的通称,也是澳洲的有袋类动物。它们生活于澳洲东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州的森林、山地及石楠地。

袋熊现存的只有三个物种:塔斯马尼亚袋熊、毛鼻袋熊 、澳洲毛鼻袋熊。

谈起澳大利亚可不只有考拉和袋鼠?澳洲山火中的袋熊也是动物英雄

袋熊,如同名字一般,它们的长相看起来和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比熊要小。它们的脚短及肌肉发达,身长约有1米左右,体重在20-35公斤。四肢短而有力,前足5趾,宽而具长爪,后足第3和第4趾合并。眼、耳均小,尾巴亦很短(仅留有尾巴痕迹),身体矮胖敦实,称得上“五短身材”。

它们的被毛较粗,毛皮颜色各有不同,一般由沙色至褐色,或灰色至黑色不等。作为有袋动物,袋熊的腹部同样有育儿袋,袋内有两个乳头。与其他有袋动物不同的是,袋熊的袋口向后开,可避免在挖地洞时泥土跑进袋中影响小袋熊。袋熊多于夏季繁殖,孕期1个月,每胎1仔。雌性袋熊经过26-28日的妊娠期后,会在春天会产下一头幼袋熊。它们有良好发育的育幼袋,可保护幼袋熊6-7个月。袋熊在出生后15个月会断奶,在18个月会达至性成熟。

袋熊是草食性动物,与其他食草性动物一样,它们的门齿与颊齿之间有很大的纵裂。袋熊的主要食物是

灌木、草、莎草科、香草、树皮及树根,尤其喜欢多年生牧草。在干旱季节,食物匮乏,袋熊可以用牙齿咬粗糙的树。此外,袋熊的新陈代谢非常的慢,差不多要用14天的时间来完成消化,这有助于生活在干燥的环境。

谈起澳大利亚可不只有考拉和袋鼠?澳洲山火中的袋熊也是动物英雄

作为穴居动物,它们会利用类似于啮齿类动物的牙齿和强壮的爪子来挖掘洞穴。袋熊的地下洞穴通道纵横交错,

深可达十米,宽半米多。它们的行动一般都很慢,但是遇到危险的时候,逃走速度可以达到40km/h,并维持达90秒。除此之外,在有必要的情况之下,它们也可以突然加速,比如繁殖期。虽然看起来袋熊有些萌萌的,但它们在保护由其巢穴为中心的疆界,对入侵者存有攻击性。

由于袋熊的主要待在暗处,它们的视力情况并不好,主要通过鼻子嗅探来发现捕食者。除此之外,袋熊主要的防御是靠身体后部以软骨组成的结构,也就是臀部。当袋熊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就会一头扎进地道里面,用臀部阻断入口。在外出的时候,袋熊也喜欢倒退着走出洞口,用自己的臀部来保证安全。由于袋熊的尾巴极为短小,可以说没有,捕食者一时之间也难以抓住它们。如果它受到地底下的掠食者攻击时,袋熊会破坏地底隧道

,令掠食者窒息。

白天,袋熊基本上在洞穴内睡觉,等到黄昏、晚上温度适宜的时候才会出来觅食。因此袋熊在野外不常被看见,但是它们经过的地方常会留下证据。比如其独特形状的便便。

谈起澳大利亚可不只有考拉和袋鼠?澳洲山火中的袋熊也是动物英雄



★袋熊的方形便便。

袋熊在成为澳洲网红之前,关于它们独特形状的便便已经算是一个小网红了。因为它们的便便长这样。

谈起澳大利亚可不只有考拉和袋鼠?澳洲山火中的袋熊也是动物英雄

至于为什么袋熊的便便如此独特,有人曾提出一个假说:袋熊吃进肚子的食物在肠道里面,随着水分的逐渐减少,就会变成一节一节的。最开始的时候便便形状还是普通的圆柱形,直径和宽度相仿。随着肠道蠕动,便便到达大肠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在这块区域,便便互相摩擦并挤压,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形状。

需要注意的是,袋熊的肛门同其他动物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但是由于便便水分被吸收之后已经变得十分的结石,形状已经无法被更改,于是只能这么被排出体外了。

虽然这个假说在最开始还没有科学支持,但是随后科学家终于解开了这个未解之谜。科学家研究了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撞到了机动车并被执行了安乐死的袋熊,证明了上面提到了袋熊的肠道是塑造方形便便的核心。科学家的团队研究发现袋熊消化道肠壁具有不同的弹性特征。当袋熊的消化残留物流经肠道,逐渐由液体转变成为小而分离的固体。它们的肠道形状独特,类似四棱柱形状,四角的弹性较小。随着水分越来越少,立体的便便就逐渐形成。

谈起澳大利亚可不只有考拉和袋鼠?澳洲山火中的袋熊也是动物英雄

与此同时,便便立体程度还与环境水分和湿度有关,环境越干燥,便便的棱角越加鲜明。如果生活的环境湿度高,水分多,袋熊的便便形状看起来就没那么独特了,比如生活在动物园的袋熊。

动物们的排泄物除了生理要求之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被用来划分领地,袋熊也不例外。对于袋熊而言,方形的便便在领地的划分上以及对异性显示自己存在有不小的帮助。得利于便便的立体形状,即使被安放在光滑的石块上,也不会滑落下来。



☆虽然并非故意为之,但袋熊的确以一种意外的方式帮助了其他动物躲避山火。

作为挖洞小能手,袋熊的地下洞穴深达十几米甚至二十米。它们的洞穴往往只有一个入口

,常常把洞挖在树根或者岩石下面。袋熊虽然喜欢独居,但偶尔也会有两三只一同居住,一个洞穴就可以容纳好几只袋熊。一只袋熊会有好几个洞穴,除了自己居住的洞穴,其他不常入住的洞穴就为其他的动物提供了庇护。虽然说大火旺盛,即使躲在地下洞穴里面有时也难逃一死,但是比起直接暴露在地面,带下洞穴还是要安全一些。


除此之外,袋熊作为喜欢独居的动物,面对其他侵入洞穴的动物都会将其驱赶。但是在此次山火中,袋熊表现出了“无私”的一面。虽然外媒对于袋熊主动带其他动物进洞穴躲避山火是否为真实情况暂不得知,但曾有专门研究袋熊的墨尔本大学学生曾经拍到过袋熊、无尾熊和兔子待在一个洞穴的画面。

总的来说,不管袋熊有意还是无意,它们都拯救了一些动物,使其免受大火的伤害。

谈起澳大利亚可不只有考拉和袋鼠?澳洲山火中的袋熊也是动物英雄



我是辛拾秋,关注我了解更多动物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