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條件讓每個人跳出信息繭房

摘要:房子真是一個萬能的隱喻,打破“信息繭房”,也是讓信息平臺成為“最聰明的那個房子”,通用搜索給了我們這個房間的一把鑰匙。一個陷入信息繭房的人,正如維特根斯坦那樣陷入哲學混亂的人:這個人在房間裡想要出去又不知道怎麼辦,他試著想從窗子出去,但窗子太高;他試著從煙囪出去,但煙囪太窄;其實只要他一轉身,就會看見房門一直開著的。——“通用搜索”就這樣讓我們一轉身,發現了世界,如蘇格拉底洞穴隱喻中那個拒絕只看洞穴投影而回身看到洞穴外陽光的智者。



創造條件讓每個人跳出信息繭房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互聯網時代,誰是這個房間裡最聰明的人?互聯網專家戴維•溫伯格在《知識的邊界》中提了一個很有腦筋急轉彎意味的問題,誰呢?領導,專家,女主人,博士,曹老,諾貝爾獎得主?都不是,結論是,房間本身——是容納了其中所有的人與思想,並把他們與外界相連的這個網。讀懂了溫伯格的這個隱喻,也就更能明白頭條“通用搜索”對用戶的價值,頭條CEO朱文佳在頭條生機大會上力推其“人人都可以使用、能夠支持多種分發方式和內容體裁”的通用信息平臺,讓用戶看到更大的世界。

這個基於通用信息平臺的通用搜索,不就是溫伯格房間隱喻中那個超越了房間裡每個人的“最聰明的房間”:過去,我們通過做減法,將知識簡化到圖書館或科學期刊上來獲取它,我們現在是通過做辦法,將任何一種想法,它的每一個細枝末節,都放置在巨大的、鬆散鏈接的網絡之中來獲取知識。可在這種信息和知識超載的網絡中,數據煙霧很容易讓人迷失,或者陷入自閉的信息繭房,成為被餵養的網絡巨嬰。“通用搜索”就創造了一種條件,讓人們跳出數據煙霧和信息繭房,找到了這個房間最聰明的人。

創造條件讓每個人跳出信息繭房

朱文佳把今日頭條在產品上的嘗試總結為“一橫一豎”,“一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方式。很多信息平臺一直受到信息繭房道德原罪的詬病,工程師出身的朱文佳說,要解決這個問題,通用信息平臺是當下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只有內容體裁足夠豐富,分發方式足夠多樣,才能讓人們看到更大的世界。——其實,在我看來,打破信息繭房,不僅是分發方式需要足夠多樣,更重要的是,平臺要賦權,賦予用戶在信息分發中一定的主動選擇權,而不是被動地等著別人分發。

通用搜索,即是平臺對用戶的一次賦權。這種需要技術和內容的雙重賦權:技術上的賦權:技術很重要,不然搜不到。內容上的賦予:內容很重要,不然沒東西搜。

想起去年這個時間在一所大學做演講,後來的講座交流環節中,一個同學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當下很多社交平臺過於娛樂化,滿眼的明星八卦,這個遛狗,那個牽手,這個出軌,那個戀愛,面對這種信息環境我們能怎麼辦?我在回答中反問了她三個問題:其一,為什麼我的微博上很少看到這類信息?其二,其實網絡上的信息很多元,有很多嚴肅新聞和嚴肅評論,比如中國青年報的冰點特稿和調查報道,頭條上都有,對很多突發事件都有第一時間的報道,你自己有沒有嘗試主動去獲取信息,而不是等著被餵養。其三,你不僅是信息消費者,其實也應該是一個內容生產者,你為改變你所批判的垃圾信息環境做過什麼努力,寫過幾篇嚴肅的評論,做過多少有價值的真相和數據挖掘?

創造條件讓每個人跳出信息繭房

我的反問有點尖銳,但交流過程很愉快,那個提問的同學後來說意識到“在社交平臺主動獲取信息”的重要。今天回過頭來看,這個“提問”和“反問”正是說明了網絡時代“主動選擇和內容生產”的重要:主動選擇,才能消除某種固化的媒介在你的視域中形成的盲區,從而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看到明星娛樂新聞背後的豐富世象。互聯網提供了一個開放的世界,如果你只關注你喜歡的人,跟你同一個圈子裡人,然後等著看他們每天發的狀態,你的視野就被你的選擇限定了;如果你面對手機屏幕毫無作為,等著新媒體小編的餵養,你只能食用那些含有種種添加劑、防腐劑和三聚氰胺的帶毒信息。

當然,這需要技術和內容的雙重作用,不然的話搜不到,也沒有內容可搜!頭條不斷拓寬的內容體裁,圖文、視頻、問答、微頭條、專欄、小說、直播和音頻,這些多元的內容為通過搜索創造了極佳的內容前提,不然的話又是另一個信息繭房。

這就是通用信息平臺的意義,破繭,才能成蝶,“通用搜索”也是一次技術賦權和內容破繭的嘗試。頭條是這樣總結的,推薦引擎是信息找人,搜索引擎是人找信息。雙引擎,多元分發,既是對用戶的賦予,也是一次分權。機器給你分發,同時,你也可以選擇,比如英國死亡貨車慘案發生後,頭條第一時間推送給你後,你通過相關關鍵詞推薦,可以搜索到媒體評論員在平臺上發表的評論,央視、新華、人民等權威媒體的報道,中青網援引外媒的報道,還有歷史的鉤沉,對脫歐進程的影響之類。不同的分發方式,又會產生聯動效應,激起搜索興趣,生產出更多的信息。

從“信息找人”到“人找信息”的分發轉化和通用搜索過程,讓我想到社會學家費孝通說過的一句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信息找人,千人千面,就是“各美其美”。在通用信息平臺上搜索,看到更大的世界,就是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這樣才能跳出自己的世界去“世界大同”,打破“你看到的世界”跟“我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的繭房困境。成為一個新聞遊牧者,學會識別如《真相》中所區分的各種新聞,避免被肯定式新聞、斷言式新聞和公關式新聞所餵養,而去搜尋確證式新聞。

房子真是一個萬能的隱喻,打破“信息繭房”,也是讓信息平臺成為“最聰明的那個房子”,通用搜索給了我們這個房間的一把鑰匙。一個陷入信息繭房的人,正如維特根斯坦那樣陷入哲學混亂的人:這個人在房間裡想要出去又不知道怎麼辦,他試著想從窗子出去,但窗子太高;他試著從煙囪出去,但煙囪太窄;其實只要他一轉身,就會看見房門一直開著的。——“通用搜索”就這樣讓我們一轉身,發現了世界,如蘇格拉底洞穴隱喻中那個拒絕只看洞穴投影,而回身看到洞穴外陽光的智者。

頭條號創作者“量子科學論”中一句話用在這裡也很恰當:當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對準天空時,從這一刻起,人類就打開了一扇通往宇宙的窗戶,我們不再受視野的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