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需要注意什麼?

緣來緣去476


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服用時間:



人體早上6點至10點血液黏稠度較高,血壓、心率水平也較高,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時間段。因此,為達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最佳效果,普通劑型的阿司匹林早上服用較為合適。但是,普通劑型的阿司匹林口服後因為水楊酸的強酸性作用刺激胃黏膜,容易造成胃黏膜損傷從而誘發胃出血,所以一般建議飯後服用。



目前臨床上絕大多數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大部分腸溶劑型呈pH值依賴性,在胃內酸性環境中基本不溶解,到達十二指腸後在腸道的鹼性環境中才開始溶解,所以餐前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佳。如果腸溶片在餐後服用,一方面食物可以稀釋或中和胃酸,“鹼化”胃的酸性,甚至達到鹼性條件,導致阿司匹林的腸溶外衣在胃中被溶解;另一方面,食物也會延阻藥物快速通過胃進入腸道,由此釋放出來的阿司匹林會強烈刺激胃部。在餐前服用時,因為空腹狀態下胃呈酸性,阿司匹林腸溶片不會在胃中釋放,不會引起胃痛等刺激症狀,若在餐前服用了大劑量的抑酸藥或抗酸藥,使胃中鹼性升高,可能會使阿司匹林腸溶外衣提前溶解,釋放阿司匹林。

在特殊情況下,如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或腦梗急性發作時,為了讓大劑量阿司匹林儘快吸收,迅速發揮抗血小板聚集療效,會讓患者將腸溶阿司匹林嚼服,此為特殊但合理的服法,需警惕患者是否有胃潰瘍的禁忌。

口服他汀類藥物需注意:


由於膽固醇合成酶有晝夜節律,肝臟在夜間合成膽固醇能力最強,因此建議在晚間或臨睡前服用他汀類藥物,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


心血管劉醫生


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是治療腦梗塞的兩大法寶,下面我們來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藥物,瞭解一下大家常有的幾種疑問。

阿司匹林

先從阿司匹林開始。


無論是預防腦梗復發還是治療腦梗,關鍵都在於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就是這方面的經典藥物。每天75~325mg的阿司匹林就能夠起到強大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只要沒有禁忌證,一般來說,腦梗患者應該接受阿司匹林的治療。

1.如何減少阿司匹林對消化道的刺激

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消化道反應,包括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者疼痛。


最好的辦法是選擇阿司匹林腸溶片,並且在飯前服用。如果是阿司匹林普通片劑,則要在飯後服用。

2.對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來說要每天服用嗎?

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可以維持約7天左右,一般來說,阿司匹林每天服用一次即可,如果貿然停藥,會導致所謂的阿司匹林停藥反跳現象,反而使血栓形成的風險增加。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最好不要自行停藥,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或有其他需要停藥的情況,請前往醫院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

3.50歲以上的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嗎

當然不是,並不是所有人服用阿司匹林都可以獲益。所以,也不建議跟風服用阿司匹林。藥物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別人並不一定適合自己。

“他汀”

膽固醇和心腦血管疾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他汀類藥物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中是不可或缺的。



1.患者有害血脂不高,需要服用他汀嗎?

需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的越多,卒中複發率越低,所以即使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已經在“正常範圍”內,也依然可以在他汀的治療中獲益。

2.得了腦梗,什麼時間開始服用他汀?

越早開始使用他汀,預後改善越好。

3.他汀什麼時間服用好?

大部分他汀都推薦晚飯後服用,有些他汀如阿託伐他汀任何時間服用都可以。

4.懼怕他汀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怎麼辦?

要擺正心態,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是沒有不良反應的。藥物說明書上之所以把各種不良反應羅列的如此清楚,正是說明在藥物上市之前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便不良反應發生時我們能夠更好的應對它。


另外,不良反應並不是一定會發生的,相反,發生的概率非常小。但疾病如果去不控制,帶給我們身體的傷害卻非常大,並且結果是可以預期的。

所以,他汀類藥物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5.腦梗塞患者他汀應該服用多久?

長期。


綜上。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很多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老年朋友,都在長期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那麼他汀和阿司匹林可以長期同時服用嗎?服用期間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簡單的探討一下。

阿司匹林可以和他汀類藥物同時服用

從藥物作用上來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是為了避免血小板凝集所導致的血栓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而長期服用他汀藥,是為了控制血脂,穩定斑塊,同樣也是為了減少心血管的疾病風險。

同時服用這兩個藥物,從藥物相互作用來說,是沒有什麼影響的,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各司其職,其在人體內的代謝和排洩也基本上沒有相互的影響,因此,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是可以同服的。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的注意事項

相比於感冒藥,抗生素等類的藥物,長期服用的藥物更要注意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些朋友過於注意有效性,堅持服藥,身體出現了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也不管,最終因為服藥導致了其他的大問題,比如內出血,比如肝損傷,比如橫紋肌溶解症等等,而有些朋友過於注重安全性,怕長期服藥對身體帶來不良影響,於是吃吃停停,或者不按劑量服用,最終導致藥也吃了,而也沒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首先要注意藥物的有效性,在確實有相關適應症,需要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的情況下才服用,而服藥期間,要注意監測血脂情況,確保相關血脂指標的達標,在血脂達標的基礎上,儘量選擇低劑量的他汀藥物服用,以減少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風險。對於阿司匹林,還是要經過臨床醫生評估,確需服用的情況下再行服用,不要私自用藥。

有回答說,他汀晚上吃,阿司匹林早晨飯後吃,這麼說並不準確,他汀類藥物對於一代的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藥物來說,晚上服用效果更好,但對於長效的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藥物,每天選擇固定時間服用即可,進餐和服藥時間,對於藥效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阿司匹林現在長期服用的低劑量阿司匹林,一般都會選擇腸溶片,腸溶片建議空腹服用,飯前半小時或睡前服用都是可以的,空腹服用有利於藥品迅速進入腸道起效,減少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藥,除了注意定期監測各項指標,確認藥物的有效性外,還要注意藥物的安全性風險。對於藥物的不良反應,大家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良反應的發生有一定的概率,並非一定會發生,這是應該明確的一點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主要是要注意出血風險,特別是消化道出血的風險,一般在服藥的前12個月,消化道出血風險最大,在服藥的第三個月,風險會達到頂峰,對於本身有消化道問題的朋友,更加應該注意,可以考慮在服藥的前12個月,加服胃黏膜保護劑來預防消化道出血的問題。除了消化道出血,如果服藥期間出現其他的出血症狀也要小心,如皮下出血,牙齦出血等,應就醫確診判斷是否是服藥所引發。

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需要注意的安全性問題就更多了。服他汀類藥物期間,要定期檢查肝功能,一旦出現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應停服藥物;如果出現肌肉疼痛的問題,也一定要儘早的去檢查肌酸激酶值,如果長期不管,可能會引發橫紋肌溶解症或腎衰竭等大問題;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還要注意監測血糖問題,如果出現服藥引起的血糖升高的問題,也應及時就醫處理。


李藥師談健康


阿司匹林口服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出血的情況。但是,他汀口服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是,這個問題的確是每天在臨床上都被很多患者朋友問起。其實,我個人覺得吃他汀最應該注意的是如何複查的問題。大家都關心這個問題,關注程度很高。今天,張大夫就給大家說一說這個問題。

一般說來,對於正在服用他汀類降血脂藥的患者來說,需要特別嚴密的監測血脂和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指標。我們一般建議首次吃他汀的患者,應該在用藥的第6周內複查血脂、轉氨酶及肌酸激酶。如果這時候血脂已經達標,同時沒有發現不良的藥物反應,隨後就可以變成6-12個月複查一次。而對於那些血脂不達標的患者,但是沒有藥物不良反應,可以隨後每3個月複查一次。如果再治療3個月-6個月後,血脂仍舊不達標,就要調整降脂藥物的劑量和種類,或者聯合依折麥布同時口服。每當調整藥物之後,都應該在治療6周以內複查。

如果患者出現了藥物不良反應,要看具體情況,比較輕的情況處理方案與較重的情況不同,這時候最好的就是找到專業醫生進一步就診決定下一步如何治療,有的人需要調藥,有的人需要停藥,處理不同,聽醫生的。


張之瀛大夫


他汀和阿司匹林主要用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的作用主要是降膽固醇,穩定動脈斑塊,防止斑塊破裂;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避免動脈堵塞,減少重要器官梗死。二者合用可明顯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使用他汀時需注意:(1)目前最新一代他汀為第三代他汀,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第三代他汀半衰期長,可一天中任意時間服藥,第一代及第二代的他汀半衰期短,由於膽固醇合成高峰為夜間,建議睡前服藥,降膽固醇效果更好;(2)他汀可引起轉氨酶異常,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為主,若升高倍數達到三倍正常值,需立即停藥,並動態監測轉氨酶,必要時保肝治療;(3)他汀可引起肌肉損害,在用藥期間,若出現肌肉疼痛、壓痛或肌無力,應高度懷疑肌病可能,立即複查肌酸激酶,若升高達到10倍正常值,立即停藥,避免橫紋肌溶解;(4)使用他汀期間可能會出現血糖異常,以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升高為主,所以,使用他汀期間注意監測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5)他汀主要是降低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穩定軟斑塊,防止其破裂,同時可預防新斑塊生成,不能隨意停藥,需長期服藥,否則會失去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


使用阿司匹林需注意:(1)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有效劑量為75-300mg。臨床常用劑量為75-100mg,該劑量範圍內,既可抗血小板聚集,又可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故不能擅自增減劑量;(2)哮喘、阿司匹林過敏、出血、胃腸道潰瘍、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等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否則會加重病情;(3)阿司匹林普通劑型餐後服藥,腸溶劑空腹服藥,不能混淆,否則會加重胃黏膜損害,且腸溶劑型只能整片吞服、不能掰開或嚼碎;(4)阿司匹林可抑制尿酸排洩,誘發痛風,但其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遠大於對尿酸的影響,高尿酸血癥患者不能擅自停藥,必要時換用氯吡格雷,氯吡格雷不影響尿酸代謝;(5)由於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故可有出血風險,出血部位可發生於任何地方,如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膚黏膜出血,用藥期間需密切監測,必要時停藥觀察。




醫學莘


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基石藥物,二者配合服用可以有效防止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作為藥物,除了存在應有的治療效果以外,還有著非治療目的的不良反應,為了增強療效並儘量減少其不良反應,對二者的服用方式、服用時機等都有著必須要注意的事項;

阿司匹林

因為阿司匹林對胃黏膜存在較強的刺激性,所以,在該藥的服用方式和時機上都應該儘量避免阿司匹林和胃黏膜的直接接觸,所以,像阿司匹林片或阿司匹林泡騰片這樣可以直接溶解於胃液中的劑型,我們需要將其服用時間放在餐時餐後30分鐘左右,讓藥物與食物混合在一起,減少藥物和胃黏膜直接接觸的機會,以達到保護胃黏膜的目的;

而阿司匹林的腸溶劑型,因藥物表面特有的耐酸不耐鹼的塗層,可以大大降低阿司匹林在胃液中的溶出率,進而降低了藥物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曾有患者詢問,既然腸溶片可以避免阿司匹林在胃內的溶出,那為什麼還要求該藥在空腹時服用呢?這當然是有原因的,藥物的溶出率僅僅是單純模擬胃液的酸性環境下所得的,並未考慮食物的影響,而正常情況下,胃液的PH值會受到食物的影響,比如胃酸分解食物時的正常消耗,或者某些鹼性食物的存在加速了胃酸的消耗等,都會造成胃內PH值改變,這種情況下,原本在標準酸度的胃液內難以溶出的腸溶製劑,就會因為胃液PH值的改變而變得易於溶出了,所以,

阿司匹林腸溶製劑應該儘量在空腹時服用,因為此時的胃液酸度可以保證藥物進入腸內鹼性環境前的完整性,減少了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最後,需要多說一句,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存在誘發出血的可能性,所以,在服藥期間應該注意監測血小板含量及凝血功能,以便於及時調整藥物,防止意外發生!

他汀類藥物

目前國內藥物市場上在售的他汀類藥物共有七種,分別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代他汀以及匹伐他汀,七種他汀差異不小,尤其是半衰期的長短,其中半衰期最短的氟伐他汀只有1.2個小時,而阿託伐他汀的半衰期長達14個小時,瑞舒伐他汀也有13~20個小時,我們都知道,他汀類藥物調控膽固醇的機制在於對肝臟合成膽固醇能力的抑制作用,而膽固醇合成最活躍的時機是夜間,所以,為了保證他汀類藥物的最佳治療效果,應該將其藥效維持在夜間時分,也就是說,半衰期越短的他汀越是要在晚上服用,而半衰期較長的阿託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完全可以在一天當中任何時間服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他汀類藥物,其不良反應都相差不多,比如肌損害、肝腎損害、高血糖、記憶力及認知功能的衰退等等,所以,只要在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就應該適時檢測肌酸激酶、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項目,以避免其危害,也便於及時調整藥物;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他汀類藥物和含有呋喃香豆素的水果之間的禁忌問題,比如咱們常說的西柚,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擔心,並不是所有的他汀都不能吃西柚,只有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這三種藥物才會受到呋喃香豆素的影響,其他四種則不受影響!


綜合內科張醫生


他汀與阿司匹林是預防心血管疾病、腦卒中的基石藥物。在使用他汀與阿司匹林主要注意其禁忌症及不良反應的發生。

他汀

禁忌症:由於他汀可損傷肝臟、肌肉,所以,凡是有活動性肝病、肌病的患者,都不能使用他汀,否則會加重肝臟、肌肉損害。


注意事項:在使用他汀的過程中,需要監測轉氨酶、肌酸激酶。如果使用他汀前這兩項指標正常,使用後升高,需高度重視。如果轉氨酶升高達三倍、肌酸激酶升高達10倍,伴隨肌肉疼痛、無力、壓痛,應立即停藥。此外,他汀會引起少部分患者血糖異常,以空腹血糖升高為主。所以,使用他汀期間還應監測空腹血糖,必要時可換用對血糖影響較小的降脂藥。

阿司匹林

禁忌症:由於阿司匹林可損傷胃腸道黏膜,故有胃腸道潰瘍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在使用過程中會產出肝腎毒性,所以,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其次,由於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會增加出血風險,所以,出血體質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此外,既往發生過對抗炎藥過敏的患者,同時合併哮喘時,禁用阿司匹林。


注意事項:在使用阿司匹林時,需注意普通阿司匹林需餐後服用,減少胃黏膜損害;腸溶片需要空腹服用,減少在胃中的分解,減少胃黏膜損傷;由於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會增加出血風險,如果出現黑邊、血尿、皮下出血,需停藥觀察;此外,阿司匹林可升高尿酸,誘發痛風,有痛風頻發的患者建議換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

謝謝閱讀!


醫DAO


他汀類和阿司匹林都是常見藥物

他汀類--目前市面上應用最廣泛的降血脂藥物,常見的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託伐他汀。高血脂患者購買時幾乎都是10盒倍數的買,服用上更是頓頓不離。

阿司匹林--用於心絞痛、腦血栓的防治,同時也廣泛應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牙痛、關節痛、風溼病等病症。

他汀類和阿司匹林服用注意事項:

【他汀類】--

1.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他汀類藥物易導致肝酶升高、輕中度腎衰竭。

2.脾胃消化功能差者注意,他汀類藥物會對胃腸產生一定刺激,出現不適。

3.不能和葉酸、煙酸、紅黴素等藥物同用,易增加肌病風險。

4.長期用藥要注意定期檢查肝腎功能,注意肝腎養護。

【阿司匹林】--

1.胃潰瘍患者禁用,阿司匹林會加重潰瘍,嚴重可導致出血或穿孔。

2.凝血障礙者禁用,阿司匹林會抑制凝血,加重凝血障礙,導致體內出血。

3.飲酒後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會加劇胃粘膜屏障損傷,嚴重可導致胃出血。

4.不宜長期服用,一方面可引起中毒,另一方面嚴重損害腎功能。

關於兩類藥物的總結:

老百姓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是藥三分毒”他汀類和阿司匹林兩類藥物雖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但是與其強大的藥效作用比較來看,副作用在能接受的範圍內。

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是不得不去長期用藥,用藥的同時建議加強鍛鍊,合理飲食,同時注意肝腎兩髒的補益,因為大部分藥物都是走肝腎分解排洩。

以上回答屬於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評論,分享看法。收藏轉發,分享給身邊朋友。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論健道,每天聽三甲營養主任醫師道健康,致力成為您身邊最貼心的健康養生專家。


震言


他汀類調脂藥、阿司匹林是神經內科、心內科的“基石”藥物,他汀類調脂藥能夠調節血脂水平、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阿司匹林能夠拮抗血小板、避免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所以這兩種藥物被廣泛用於腦梗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很多患者都需要長期服用,甚至終身服用。

那麼,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需要注意什麼?

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在心腦血管病防治領域中的地位無可替代,對於患者也有諸多益處,但是藥三分毒,最好的藥物也會有副作用。肌肉毒性是他汀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服藥期間要注意有無肌肉疼痛等不適;他汀類藥物有造成肝損的可能,注意在開始他汀治療前、治療12周後和增加他汀劑量後都應常規監測肝功能,瞭解有無肝損害。一旦出現肌肉疼痛症狀、肝功能損害,一定要及時就診。另外,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要定期複查血脂,必要時增加用藥劑量或者聯合使用其他類型的調脂藥物。

阿司匹林

無論冠心病還是腦梗死,發病機制都是供應心臟或腦組織的的血管內形成了血栓,阿司匹林可以拮抗血小板聚集,從而預防動脈血栓的形成,起到治療以及預防冠心病、腦梗死再起發作的作用。一般只要身體情況允許,都建議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是,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的風險,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會導致胃粘膜出血、腦出血等情況,所以服藥期間要注意有無解黑便、嘔血、頭痛、肢體乏力等表現。

最後吳醫生提醒大家,他汀類藥物、阿司匹林都是治療腦梗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藥物,對於患者獲益很大,患者在服用期間不要輕易停用或者增減劑量,一定要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更改方案。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的全科醫生,如果覺得有用,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冠心病的患者,如果沒有禁忌症,基本上都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目的就是為了預防發生急性心肌梗死。上醫治未病,如果等到心肌梗死發生了再來處理,效果差很多,最好是能預防它發生。


阿司匹林是經典的解熱鎮痛藥,但如果是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則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這個作用很重要啊,因為冠心病患者如果冠脈內有血栓形成那就是心肌梗死了啊,而血栓的形成跟血小板的聚集密不可分,所以抑制了血小板聚集,就能減少血栓形成,也就能減少心肌梗死的發生。除了用於冠心病的預防,還能用於腦梗死的預防。但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出血或者對阿司匹林過敏,如果是明知道胃腸道有出血、胃潰瘍的人則不適合使用阿司匹林,這個時候可以使用另外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藥物(氯吡格雷)。另外,部分哮喘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能會誘發哮喘發作,也不適合使用。


他汀類藥物,比如阿託伐他汀等等,是降低血脂的,對於冠心病、腦梗塞等病人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的。也是需要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能有效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能穩定斑塊,任何冠心病患者,不管血脂水平如何,都可以給予他汀類藥物治療,除非有禁忌症。他汀類藥物總體的安全性是不錯的,但在應用時還是需要檢測轉氨酶和肌酸激酶的變化,因為極少數患者可能會發生橫紋肌溶解,檢測這些指標能提早發現這個問題,也能發現有肝臟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