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我區出現兩例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患者,疫情警鐘敲響。在樣本進行進一步檢測期間,與其有過接觸史的28名密切接觸者及其家屬在我區幹部的迅速動員下,於26日凌晨3點起陸續走進區臨時集中隔離點,黨員幹部肖昀在隔離點的工作便正式開始。
協調對隔離點人員進行醫學觀察的醫務工作者、聯繫護送密接者必要性進出、規劃出入線路、安排好一日三餐、及時補給、想辦法解決物資問題做好後勤保障……連日來,肖昀在臨時隔離點這個“一畝三分地”上既作戰指揮,也主動上場。
“叮!”2月2日午飯時間,肖昀將盒飯放進電梯,然後熟練的按下電話,聯繫房間裡的密接者按好下樓鍵,盒飯就“自己”上了樓。這是發生在區臨時集中隔離點上的一幕。
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這是緊缺物資必須“精”著用!他說:“現在形勢是這樣,物資都是緊著用。”於是,在送餐方面,肖昀等人想到了一個法子:讓電梯充當快遞員,減少防護物資使用頻率,降低感染機會。
在隔離點隔離的密接者裡年齡跨度大,口味需求不一,每份盒飯在到達肖昀等工作人員手上之後,都要再進行一次“加工”,一一貼上房間號,以免出現送錯的情況。“老人家吃不下別的,只喜歡喝點粥,所以這個粥是給房裡的老人的,要是分給年輕人吃了,年輕人可能吃不飽,老人家的也要再重新配送,再進進出出,流動大了反而不利於密接者的隔離。”肖昀告訴記者。
2月1日,隔離點新增8名密接者。密接者的隔離難度加大,既要將之前的密接者和新增密接者劃分開來,值守時間也從14日,疊加了新的14日。
於是,30餘份盒飯,30餘個標籤,30餘次電話聯繫,而每一次盒飯上電梯,還要再增加一次電梯清潔消毒,光是送30餘人的飯,就要花費將近20分鐘。“之前的密接者都很熟悉流程了,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要一句句叮囑,戴好口罩,洗好手,做好清潔,還有一些醫學知識都會一遍遍的告訴他們。”在隔離點值守了整整7天的肖昀,笑得像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而新增的密接者,肖昀也將從頭開始教他們如何較為安全的領到三餐和其他所需物品,如何在隔離點上生活。
“隔離點”這三個字,往往讓人聞而卻步。在密接者不願意到隔離點的情況下,肖昀就會用他的專業知識和密接者分析情況,像和自己家裡人說話一樣細條慢理,他們理解了接受了才上了樓。“今天體溫情況怎麼樣?有沒有感覺不舒服?有什麼要買的我去給你添!”隔離區域在5樓和6樓,肖昀和隔離點的“常駐”工作人員住在4樓,房間和樓下大廳的電話是肖昀和密接者保持聯繫的方式,儘管不能面對面溝通,但一根小小的電話線也將肖昀的關心傳遞到了密接者的耳中,如今大家都十分配合隔離工作。
肖昀是區社管局衛計處衛生科科長,更是一面值守在隔離點的“不動”黨旗。在鄉鎮衛生院做會計工作的妻子,也在崗在位為防疫付出。因為防疫工作的忙碌,肖昀很難有時間給妻子打一個電話,妻子的來電也總是很簡短,一句“注意防護”,包含了妻子的信任和默默支持。
“要趕緊準備一下,馬上又會有密接者過來。”採訪中,新的指令下發,肖昀迅速起身,投入新的“戰鬥”。
閱讀更多 贛州經開區發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