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毁灭恐龙的那颗流星现在撞击地球,人类会全部灭绝吗?

小喵喵12586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当年撞击地球的那颗流星是如何毁灭恐龙的,然后根据推理才能得出人类在遭遇同样情况时会不会全部灭绝的结论。

所谓“恐龙灭绝”是指约6500万年前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而“生物大灭绝”则是指大规模的集群灭绝,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

是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又或是仅有极少数存留下来,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

生物大灭绝标志生物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劫难,而且还经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

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像动物那样显著。

本次毁灭包括恐龙在内的

生物大灭绝事件的起因是广大读者最为普遍认可的“陨石撞击说”,即庞大的宇宙天灾,当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后,导致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使灰尘遮蔽阳光所引起的地球降温,最终引发“世界末日”,导致地球上大约85%的物种绝灭。

假设“陨石撞击说”是成立的,那么当时地球上那些包括恐龙在内的85%的物种究竟是如何在陨石撞击地球后发生绝灭的呢?同时我们也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人类遭遇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也是由流星撞击地球引发的,那么人类会不会像恐龙那样全部灭绝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下图为以动画形式重现的“陨石撞击说”中6500万年前那场毁灭恐龙的流星撞地球灾难场景。

“陨石撞击说”中撞击地球的流星对恐龙的毁灭形式

我们在脑海中描绘一下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某一天,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

它以约20公里/秒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200米,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

与此同时,大地受到撞击剧烈地颤抖,超过里氏12级的强烈地震发生,大地裂开一道道裂缝,山峰被震得土石崩塌下来。

几天后,撞击波汇集到地球另一端,在那里造成强烈的地震震裂地壳,地球深处的岩浆因为没了地壳的压迫而喷发出来,引发了强烈的火山爆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大量的火山灰严严实实地遮蔽住天空,阳光再也无法照耀大地,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造成气温开始持续下降,地表90%的液态水开始结冰,最后地球进入冰河期。

处于冰河期的地球气温只有零下40℃~零下20℃,极寒气候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植物相和生物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因此面临灭绝,其中就包括统治地球达1.6亿年的恐龙。

可见在成立的“陨石撞击说”假设中,撞击地球的流星本身并没有直接导致恐龙灭绝,而是以撞击地球后引发地质灾害,从而导致恶劣天气的形式毁灭恐龙的,也就是说恐龙的灭绝形式是——被冷死的

▼下图为持续爆发中的印尼火山,直冲云霄的火山灰遮住了阳光对大地的照射,假设无数的火山发生印尼火山这种规模的爆发,那么没有一丝光照的地球将进入无尽的冬天,恐龙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灭绝的。

文明极度发达的人类在相同遭遇中会否像恐龙那样以“被冷死”的形式全部灭绝

人类是三维世界中文明程度最发达的高等级智慧型生物,根据现在的认知,人类文明至少有5000年历史,假设人类在现今的文明程度为基础上遭遇与6500万年前那场宇宙天灾完全相同的灾难,会不会像恐龙那样全部灭绝?

笔者的片面判断所得出的结论是不会!理由如下:第一、当时的灾难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人类至少能借助科学技术而获得多至35年、少则3年的撞击预警;第二、人类可以运用已掌握的军事技术对来袭流星实施爆破和拦截;第三、当撞击无可避免时人类可以建造避难工事(包括地下工事和太空避难所),至少能避免在撞击时发生人口大规模死亡;第四、撞击发生后人类可以应用科学技术度过严寒并伺机改造环境。

我们具体分析分析上述理由:人类目前已经具备对存在撞击地球风险的小行星的预警能力,可以通过空间探测技术对直径大于10米的小天体实施超远距离跟踪,一旦出现这类小天体,计算机系统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运行轨迹。

比如2013年美国NASA(美国宇航局)就通过哈勃望远镜观测到一颗直径约为40米的天体正在太阳系运行,它以10548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近地轨道运行,预计7年后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

今年1月24日,这个“不速之客”如期抵达近地轨道,但是根据计算机计算,该天体将会以流星的形式与地球擦肩而过,然后继续环绕太阳系运行,预计下一次对地球造成威胁的时间是1亿年以后。

假设这颗小行星真的威胁到了地球安全,那么人类早在7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应对了,比如使用大当量核弹实施空间爆破,迫使其改变运行轨迹,就算不能改变轨迹,至少也能将其炸成多块碎片,减小其撞击地球时的威力。

可见人类对外来天体的预警和处置能力是恐龙不具备的,所以人类不会在相同灾难下发生灭绝,即便外来天体有10公里的直径,在人类的爆破和拦截之下也能将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降至最低。

▼下图为前苏联防空部队在冷战时期(1957年)装备的A-35M型核防空导弹,其搭载的防空型核弹头爆炸当量为100万吨,可以用这类导弹对外来天体实施拦截或爆破。

人类历史上曾经差一点经历类似毁灭恐龙的“陨石撞击说”式的灭绝

虽说人类在具备对外来天体的远距离预警和处置能力,但是并不是说人类就此可以高枕无忧,因为人类在历史上曾经面临过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该事件距今58年!即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也许有读者认为导弹危机与流行撞击地球没有关系,以此为例有些牵强,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陨石撞击说”中恐龙的灭绝形式:在冰河期被冷死。

假设古巴导弹危机最终还是升级为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开展形式就是核战争,当时美苏两国一共有近5000枚各型核弹头,爆炸当量相当于1万亿吨TNT炸药,当这些核弹被全部使用到战争中,它们的威力总和将是那颗毁灭恐龙的流星的100倍!

地球在核战争后的结局与6500万年前流行撞地球后的结局基本相同,甚至后果更严重,那就是——核动天!

区别在于假设地球是被流星撞击,那么人类的死亡将是在撞击那一瞬间发生,幸存的人可以待环境稍有好转时开展环境改造;而核战争中核爆时持续不断的,即便有一部人幸存了,最终也会在核污染中逐渐丧生,再也没有将生命继续延续下去的机会了。

可见地球受到外来天体的害远远小于人类本身制造的危害,如果说人类最终有一天是会全部灭绝的,那么造成灭绝的原因绝对不会是任何包括流星在内的来自外部危害,而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危害,换言之,人类可以阻止一切外来危害,却永远无法阻止来自人类本身的危害,这就是人的天性。

▼下图为前苏联在古巴部署的核导弹,古巴导弹危机一共持续13天,人类在这次危机中濒临核战争,一旦核战争爆发,人类必然在核爆以及核冬天中全部灭绝,与撞击地球的流星相比,人类的核战争才是最可怕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是高等级智慧型生物,拥有高度的文明和发达的科技,可以在流星撞击地球35年之前就开始得到预警,并通过科学技术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即便撞击是不可避免的,人类也能控制灾难伤害程度,从而避免灭绝,因此在发生流星撞地球这样的宇宙天灾中人类是不会像恐龙那样全部灭绝的。

但是基于人类的天性而言,人类的灭绝也许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我们所认知的宇宙世界中人类是唯一一种经常在相互之间进行有组织地杀戮的智慧生物,即战争。

为了相互之间的杀戮效率(即打赢战争),人类将自己所掌握的最高科技都应用到武器研发上,因此人类的灭绝原因极有可能不会来自包括流星撞击地球这样的外部灾难,而是来自人类自己对自己的伤害行为。

▼下图为正在组装中的弹道导弹,它可搭载6枚分导式核弹头,一枚核弹头的重量仅为30公斤,但是当它在他国领土爆炸时所引发的后果将远远超过直径10公里的流星,人类未曾在流星撞地球中面临过灭绝,却在自己制造的核武器中数次濒临“生物大灭绝”,而时至今日这种危机依旧存在。


兵器知识谱


一颗直径10.7675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当然不会灭绝全人类,不过人类总数可能在第一波被干掉99.799%,按照75亿人口来算,存活下来的可能只有1500万!而这1500万,零星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接受更加残酷的折磨。

小行星撞击的直接危害是猛烈的光照,穿过大气层的时候,能够看到光亮的人,视网膜被烧坏掉,处于落点周围2000公里范围内的,直接被高温蒸发掉,接下来就是强大的次声波,包括地震波,如果有些人的心脏、颅脑的震荡频率与之相近,直接就被震碎,人体爆炸了。

接下来就是次声波和地震波夷平了地表的几乎所有人造建筑,大量人口被埋葬在瓦砾中,燃气泄漏,毒气四溢,火光冲天,这个时候,灼热的空气还没有袭来呢。


随着每小时700公里的灼热空气袭来,大量树木、草地被炙烤并燃烧殆尽,幸存下来的1500万人口,基本上是在地下、建筑物角落,躲过这一劫难的,等他们爬出地面,满目疮痍,暗无天日,空气中都是燃烧后的烟尘,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接下来面临的就是粮食短缺,空气污染,地震如同波涛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几乎都站不稳当的,这样的劫难会持续几百年,这1500万当中,存活的不足100万。

这样的撞击,对地球本身没什么影响,只是增加了一些质量而已,对生物圈则是一次大洗牌,不要太担心,处于某些盆地、山地的人口会幸存一点点,他们会展开自救,哪怕只有数千人存活,也会很快找到应对方法,开展生产,由于存在基本技能积累,很快,人口就会翻番,用不了300年,又是一片欣欣向荣。

目前人类对于这样的天体撞击,基本没有办法,当然,幸运的是,几十亿年来,地球已经基本扫清了轨道附近的大质量流浪天体,人类正在密切监控更多的小天体,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大家伙到来,会采取提前登陆、钻孔并放置氢弹的方法,改变其轨道或者将其炸毁,变成小块落入地球,相对减少危害,当然,这一场陨石雨,造成的伤害,也会消灭70%的人口,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会被夷为平地,但是比起小行星整体坠落,好太多了。


空间站上的几个人会目睹这样的灾难,慢慢祈祷,因为他们永远也回不来了,粮食吃完后,他们就得饿死。当然,也可能被飞溅的岩石砸死,毕竟空间站的高度只有400公里……


听上去是不是可以开香槟庆祝?



诸葛小村姑


如果是现在,我给出的答案是,6500万年前那颗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砸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人类肯定会全部灭绝。

先来说说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6500万年前以40多公里的秒数度,砸在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近海200米的浅海区域。在小行星落地之前产生剧烈的大爆炸,落地之后在浅海区造成三公里深,三百多公里直径的的大坑。大爆炸产生的剧烈高温,燃烧了整个地球。撞击地面后产生的冲击力,引起地球大面积火山喷发,和剧烈地震。还有冲击力造成的海啸,让海浪高达三四百米高,把地球表面的杂物尘埃抛到天空,让地球表面好长时间看不见太阳,这样一热一凉,再加上地表的植物几乎灭绝,以恐龙为代表的动物也几乎全部灭绝。

人类的适应能力,从远古的猿人开始,各个方面的条件都极其恶劣,到现在的极其优越,逐渐失去适应能力,抵抗力已经远远不及动物。除非在未来的哪一天,人类的科技有了重大突破,星际之间的往来,如同我们今天的私家车,想去哪就去哪,人类方可能避免灭顶之灾

首先,人类的科技要达到早期预警,然后就是逃离地球的预案。并提前在已经探明可供人类居住的星球上,安排好吃住行等生活方面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


东北老胡1954


全部灭绝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不过即使人类不会因此而灭绝,人类文明也会彻底走向终结,毫无疑问地会重新回到石器时代,甚至连石器时代都不如,我们必须从最原始的人类社会开始重新发展。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质量超过1万亿吨,撞击瞬间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总能量相当于10亿颗原子弹同时引爆的威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和高温让周围的一切在瞬间灰飞烟灭!

而那颗小行星撞击瞬间产生的冲击波的破坏力并不是最恐怖的,撞击瞬间溅起巨大的烟尘,甚至可以遍布全球,长期漂浮在地球上空,遮盖住了太阳光,造成地球环境恶化,这才是地球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导致了大部分物种灭绝。

那次撞击造成了地球3/4的物种因此而灭绝,其中就包括恐龙。如果这种撞击再重演一遍,对于人类来说必将是灾难性的,大部分人类会因此而死亡,部分幸存者也几乎会走向世界末日,地球气候的巨变对幸存者是巨大的考验,生存下来成为唯一的目标,重建人类文明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原始时代的人类虽然没有科技,但起码拥有适合生存的环境,而小行星撞击地球对环境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地球大部分地方短期内都不适合生存,在重重考验中人类总数量会继续减少,确实有走向灭绝的可能性,但人类智慧或许会避免灭绝的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科学家们在时刻监视这地球外太空的各种小行星陨石等的动向,有任何异常都会引起我们的警觉,因为我们知道一旦有小行星撞击地球,就很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宇宙探索


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如果有一颗小行星大概率撞击地球的话,那么科学家一定能够做好相应的防御工作,使得地球和人类的损失降到最小。

6500万年毁灭恐龙的小行星

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使得恐龙灭绝。这颗小行星的直径达到了10公里,差不多像一个中小型的城市那么大,速度达到了20公里每秒,产生的爆炸达到了100亿颗核弹的威力。撞击的过程伴随着巨大的海啸、剧烈的地震和波涛汹涌的巨浪,随后地球深处的岩浆也喷薄而出,灰尘布满了天空。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天空依然烟尘密布,地表终年不见阳光,环境发生了聚变,生态系统崩溃,最终恐龙们没能适应这场灾难,结束了对地球长达1.6亿年的统治。

人类会因为同样的撞击而灭绝吗?

同样的撞击发生在今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在撞击坑附近的人类大概率会因为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而死亡;空气中会产生各种有害有毒的气体,一些人会因此得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也会迅速死去;撞击产生的烟尘会使得地球表面的阳光减少,因此农作物会减产,很多人会因为没饭吃而饿死。不过,全世界的人口有75亿之多,总有一些人能够适应或改造局部环境,在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


65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只是一群长得像老鼠一样的动物。如果它们能够在这场环境的聚变中幸存下来,那么智商更高、环境适应能够更强的人类也一定可以。

虽然灭绝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这种程度的撞击可能会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不可预估的打击,幸存的人类很可能会进入蛮荒时代。

如果避免小行星撞击

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定不会坐以待毙,如果能够通过计算小行星的轨道,预测它们撞击地球的概率与时间,提前做各种准备和预案,就能够使撞击的损失最小化。

有哪些方案能够避免小行星的撞击呢?

(1)把小行星炸成碎片。利用核导弹攻击即将撞来的小行星,把它炸成碎片。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只适用于质地比较松散的小行星,爆炸产生的碎片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预料的。

(2)改变小行星的运动轨道。改变小行星运动轨道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方法是在小行星上进行矿物开采,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了人类的安全。一方面,许多小行星上的资源价值连城,富含镍、铁、金、铂和稀土元素的小行星价值是无法估计的;另一方面,当小行星上的资源被开采完毕后,它的轨道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很有可能远离地球。

另一种方法是在给小行星安装一个“推进器”,把大型火箭发动机或者太阳帆安装在小行星的表面。它们就好像拖拉机一样,把小行星向某个方向拖拽,使小行星的轨道偏离,降低与地球相撞的可能。

总结

总体上说,即便有一颗与6500万年前一样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灭亡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但为了降低撞击带来的损失,我们必须提前准备,防患于未然。

有科学人员认为,以人类现有的技术和手段,想要阻止小行星撞击地球,必须提前准备50年以上。如果真的有一颗导致世界末日的小行星来袭,只有全人类联合起来,共同发挥聪明才智,才能实现“人定胜天”的局面。


疯狂知识点


恐龙曾经在地球上称霸1亿多年,在6500万年前却突然灭绝。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目前最有力的说法是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有证据显示,一颗大约15千米×10千米的小行星以大约7万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撞击的威力相当于10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烈火及炽热烧死了附近的恐龙,巨大的海啸蔓延到上万千米之外,将恐龙的生存家园毁灭掉。还有撞击制造出硕大的硫磺云,随着大气流动蔓延到世界各地。阳光被硫磺云遮住,地球从撞击时的烧烤状态又转入冰冻状态,大量的生物走向了死亡。在那次碰撞造成的惨案中,地球上大约75%的生物灭绝了。

如果人类遭遇了这样一颗小行星的撞击,人类会不会也像恐龙一样灭绝呢?

人类虽然进入了文明时代,能够对导弹进行拦截,也能够将探测器送到其他星球上,但是当一颗小行星要撞击地球时,人类对它几乎是束手无策。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速度要超过导弹的飞行速度,人类未曾有过拦截小行星或陨石的先例。小一些的小行星人类很难发现它,大一些的小行星即使发现得早,人类也难以改变它的轨迹。

造成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若是今天撞击了地球,和让恐龙灭绝比较起来,这场灾难更容易让人类灭绝。小行星撞击地球后还会有一些人存活着,不过他们生存的家园已经被破坏,文明时代退化到了石器时代。

今天的人类已经适应了现代生活,若是让人走进野外过石器时代的生活,生存都是一个大问题,更何况是繁衍后代延续物种了。现在的人类已经离不开现代医学,大灾之后各种动植物的腐败会释放出有毒的气体,微生物会大量繁殖,人类的饮用水会被污染。失去了抗生素,人类难以应对各种感染。再加上星球撞击制造出的有毒气体、地质活动释放出的有毒物质,现代人难以存活。

人类的繁衍能力是很弱的,妊娠期将近十个月,一胎一般生一个。而且现代人的生育能力要较之前有很大的下降,男人的精子数量要比百年前少了一半还要多。即使怀孕了也会有早产、难产、产后感染等一大堆问题没法去解决。失去了现代医学的保护,人类的繁衍也难以继续。

想一想恐龙那个时代有75%的生物灭绝了,脆弱的人类若是遭遇那场灾难,不会逃出那75%。


刁博


如果毁灭恐龙的那颗小行星再撞击地球一次的话,可能人类的命运会和恐龙相似。

小行星撞地球是怎么杀死恐龙的?

其实,小行星撞地球直接杀死的生物数量是有限的,不会造成大面积灭绝,之所以恐龙都在那场灾难中灭绝了,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引发的一系列灾难。

首先,小行星撞地球的一瞬间会产生巨大冲击力。1908年,一颗长度仅为数10米的小行星撞击了西伯利亚地区,其产生的能量相当于600颗广岛原子弹。

当年毁灭恐龙的那颗小行星,直径大约10公里,其能量大约相当于60万颗广岛原子弹。在这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中,部分恐龙瞬间死亡。

除此之外,小行星撞地球的一瞬间,巨大的能量会导致海啸发生,会淹死海岸线附近的生物。

岁上以上这些虽然会造成部分恐龙灭绝,但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

小行星撞击地球除了释放出大量能量之外,撞击之后产生的大量碎片还会在空气摩擦力的作用下燃烧,就像流星一样,而燃烧时自身物质会发生气化,气化后的物质会遮挡住阳光,导致太阳光线无法到达地球表面,气温降低,科学家发现当年平均温度一下子降低了18摄氏度。

全球变冷,以及太阳无法到达地球表面,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进而造成了植物大面积死亡。我们知道,植物能够利用光合作用生产能量,所有的动物都需要直接或者间接的通过植物来获取能量,当植物大面积死亡后,食草动物以及食肉动物也会大面积死亡。

而且,恐龙大多体型较大,每天需要摄入的能量需求量大,比如:腕龙,每天需要采食3000斤植物。当植物大面积死亡后,这些幸存的,体积巨大的、对能量需求量更大的恐龙将会进一步灭绝。

据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地球事件造成了地球70%的生物灭绝,其中非鸟恐龙在这次事件中灭绝,而哺乳动物则凭借体型较小,对能量需求有限幸存了下来,其中包括人类的远古祖先。

人类能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吗?

人类和恐龙不一样的在于,人类或许依靠自身的科技来免遭生灵涂炭。

现在一些顶级的天文观测台,会定期查看一些可能威胁地球的小行星,然后推算出该天体的运行轨道,一旦有撞击地球的危险时,天文观测台会发出预警。

目前,全球一共观测到1009个潜在危险天体,其中一些天体质量较小,在地球大气层中会被燃烧殆尽,对地球的威胁较低,而对地球危险程度较高的天体,天文台会重点巡视。

即使如此,也会有一些小行星在略过地球之后,才后知后觉地被天文台检测到。

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遭遇过对地球有危险的小行星直撞地球的案例。有些专家建议,当天文台检测到小行星有撞地球的危险,且危险系数非常高,足以摧毁一个城市时,各国可以发射导弹进行拦截,原理非常简单,是利用导弹将小行星击碎,产生的碎片会在空气摩擦力的作用下燃烧殆尽。

然而,该方法适用的天体有限,一旦天体质量超过导弹拦截的能力,导弹无法将其击落成足够小的碎片,比如:6500万年前曾经撞击过地球的天体,该天体撞击地球时,仍然会产生较大的能量,而且撞击后的碎片会击落地球更多位置,造成更大的灾难。

再者,各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假设:该撞击地点有50%的概率在美国,而撞击后产生的碎片又20%的概率会坠落在俄罗斯,那么俄罗斯就不太会同意美国进行拦截。不过,导弹拦截这个方案其实不太靠谱,我们需要提前7年知道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方位,才能提前做出判断。即使知道了该行星的运行轨迹,由于小行星的运行速度非常快,每秒几公里的速度也不是普通导弹能够拦截住的。

如今有一些专家提出过一个方案是比较可行,我们要知道,地球自身就在绕着太阳转,这速度还很快,因此只需要能够制造出一个时间空挡,就可以让地球离开被撞击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航天器对小行星进行干预或者预先的阻挡,制造几秒的时间空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即便是这个方法,也需要多国一起配合,并且需要提前知道小行星的撞击位置等数据,难度系数依旧很高。

因此,如果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人类阻止撞击的能力其实是有限

小行星撞击地球会导致人类灭绝吗?

假如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再一次撞击地球,如果我们无法有效拦截,小行星撞上了地球,那产生的巨大能量会直接造成一大批人和生物死亡。

不仅如此,小行星撞击地球时,还会造成地球土壤扬起,全球火山爆发,而这会导致灰尘遮蔽住阳光,造成植物无法光合作用而大面积死亡,此时人类会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届时很有可能引发战争。

再者,小行星撞地球后造成的大批生物死亡,尸体不能有效的掩埋以及焚烧,再加上食腐动物数量也会相应减少,自然界无法快速分解尸体,可能会造成大面积流行疾病。这也是我们古人常说的:大灾大难之后有大疫。

如果人类能够短时间内解决食物短缺,以及有效对抗疾病,或许人类能够挺过这场大灾难。如果不能,那人类有可能会在这次灾难中灭绝。


钟铭聊科学


人类肯定会因为这颗行星撞击地球而灭绝的。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恐龙统治了地球1.6亿年,是陆地上诞生过最大的生物,是那个时期的霸主。

据现代地质学勘测,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据科学家推算这颗小行星的直径最少有十公里以上,这么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引起地震海啸,随之地下的岩浆翻涌而出,使得整个天空被遮的严严实实,几个月里都看不见一丝阳光。

而且小行星撞击地面时,瞬间的强大热量导致大面积的地壳岩石被蒸发,大量碎屑如同升起的焰火一般从撞击点飞溅而出,后来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这些巨量的碎屑物质开始从空中落下,很多动物们无处可逃,恐龙也受不了这样的环境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地球会有什么后果?

一般小行星对地球造成的破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分别为小行星的大小、速度和组成。其实无论小行星的撞击地点是哪里,都会使地壳瞬间蒸发,形成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届时超过100公里的地表以内的一切物体都将被冲飞到空中,一些碎片甚至会进入太空,导致产生的超高压力将震碎你的内脏,而强大的风爆则会对建筑物、地面上的物体等等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是一颗房屋大小的小行星以每小时3万英里的速度撞向地球,其能量大约相当于摧毁广岛的核弹的2万倍,可不要小看这颗小行星,这样的一颗小行星足以将距爆炸中心点0.8公里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夷为平地,对任何城市都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总结

如果当年毁灭恐龙的小行星再重新撞击地球,在小行星撞击点的附近,动物和植物会死于高温环境,强烈的冲击波,或者就会死在海啸和地震中死亡。或许人类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利用科学技术多活几年,毕竟谁也无法预料这场灾难。


星球上的科学


6500万年前那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被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共有四分之三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了,而罪魁祸首是什么呢?一般都认为是那颗小行星。不过,小行星造成的破坏虽大,但只是主要责任,没有其它因素共同影响的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了。

在那颗直径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时,由于撞击地的地层中富含硫,因此在撞击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硫进入到大气中,随着大气流动蔓延至世界各地,下起了酸雨,使大量的地面植物死去,那些素食生物首先死去。

其实在小行星未撞击地球之前,已经要面临着环境气候的剧变了,火山喷发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且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情况,小行星撞击加重了这个变化,地震、火山喷发频发,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碎块被再次溅射到高空坠落,漫天的火雨从天而降,岩浆四溢,森林大火蔓延开来。

这还没完,那些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以及撞击时被溅射起来的尘埃笼罩着地球,遮蔽阳光长达半年之多,在那段时间里,天始终都是昏沉沉的,全球平均温度骤降,等到几个月过后,地面已经是一片死寂了。而在地面重新迎来阳光之后,日子并不好过,由于小行星撞击地表使地层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增多使得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又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此时地面上的生物已经消亡殆尽了。

岩浆遍地、森林大火、持续不断的酸雨、火山喷发、地震、尘埃云笼罩地球数月不见阳光等等因素,这些原因造成了四分之三的物种灭绝。自此之后,历经数百万年时光,地球生态才恢复如初。

如果那颗小行星现在撞击地球,人类世界会怎么样?

首先以目前人类的手段,人类已部署了近地小天体监测系统,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天文台站点都密切关注着那些行踪诡异的小行星,并提供预警。而预计于2020年后建设完工的小行星撞击持续报警系统可将预警时间提前至数周,给予我们充足的准备时间。

以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发生10公里级小行星撞击事件的概率为0,所以我们不用担心。

但依据题意,如果要是撞击了,现在的人类能够抵御吗?

可以说,抵御这样的小行星,人类毫无办法。虽然有过很多设想,但此时是行不通的。首先,以目前的监测手段,无法提前很久就预知到撞击事件的发生,所以以发射卫星诱导小行星偏转轨道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时间不够。

提前拦截的办法只能用核弹来完成,但操作风险太大,成功的几率太小了,尤其是在面对如此巨型的天体时,用核弹拦截的办法很大可能上毫无成效。

那么,人类只能躲避撞击地点,前往较远的地方“深挖洞、广积粮”了。在面对这场空前的灾难时,保全全人类是做不到的,只能做到保留人类火种,这样的情况,大家在各种影视剧中已经有过了解了,虽然无奈,但已经是万全之策了。这样的小行星撞击虽不能灭掉我们,但重创是肯定的。在撞击之后的日子里,幸存的人类火种仍将面临着生存的巨大挑战,但相信凭人类的聪明才智是一定可以渡过难关的,并重建人类文明,你说呢?


科学船坞


1908年,一个直径不超过200米的天体撞向俄罗斯西伯利亚一个针叶林地带。随之而来的爆炸将大约770平方英里(约合1994平方公里)的森林夷为平地,并且观察到了蘑菇云的现象,这就是至今迷雾重重的通古斯大爆炸。

无论如何,地外小行星撞击都是当前地球的最大威胁,而且是不可控的因素,已经证明地球的数次生物大灭绝都与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关,最有名的当然就是统治地球1.2亿年的恐龙帝国的消亡。

距今6500万年,一个直径十几公里的小行星一头闯入了地球的大气层,其撞击威力相当于二战期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威力的100亿倍,地球表面出现了100英里(1英里约合1.61公里)宽、12英里深的巨坑,并伴随着爆炸性熔解、大地震、海啸、山崩和森林大火的痕迹。从而消灭了恐龙和地球上3/4的生命,要注意的是,在大爆炸的过程中,恐龙并未在同时完全灭绝,但是剩下的少部分的恐龙种族并没能熬过相当于三个世纪的永夜寒冬。

如果当前有一颗灭绝恐龙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怎么办?这不仅仅是你在杞人忧天,地球上的政府和科学家其实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就在今年9月13日,美国宇航局(NASA)就向全世界报告了一个消息:他们很早就观测到的两颗小行星将在中秋节两天相继奔向地球,按照目前的轨道测量,这两颗小行星离我们有点距离,应该不会造成多大问题。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发现地球并不安全,来自地外的小行星经常会蹿到太阳系我们的周围逛逛,而且数量众多,很难说不会重复6500年前恐龙灭绝的悲剧。

稍微让人有些安心的是,人类已部署了近地小天体监测系统,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天文台站点都密切关注着那些行踪诡异的小行星,并提供预警。而预计于2020年后建设完工的小行星撞击持续报警系统可将预警时间提前至数周,给予我们充足的准备时间。

别小看这几周的准备时间,这就比毫无准备的恐龙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要好得多。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小行星撞击的大体方位疏散人群并在侧面建立地下掩体,就如同当年中美等国家构建的核防御工事一样。其次,我们可以在地下系统储备大量的食物、水等必需品。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将最先进的文明也都保留下来,等待灾难过后东山再起。

当然,一定的损失甚至很多人的生命逝去是不可避免的,但显然人类文明还可以延续。

不过,这也好看这颗小行星的大小、撞击力度和强度,事实上,科学家们在分析导致恐龙灭绝坠落在墨西哥湾的那颗小行星时发现,其坠入大气层的时间和地点(海洋中)非常巧妙,既可以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恐龙全部灭绝,又不至于将地球生命毁灭,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小行星到底会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多大的影响,假如直接改变了地球自转轨道、速度或者造成大气逃、长时间阳光隔绝所带来的长时间冰期,那么人类在长达几个世纪中都会很难过,甚至有种族灭绝的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