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李國深

星雲大師俗名李國深,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江蘇揚州(江都)人,十二歲於南京棲霞寺禮志開上人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67年創建佛光山,並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等職。

星雲大師李國深

星雲大師注重的是佛教本身的教義的現代化闡釋和對人的身心、對社會和諧發展的教化,因此他在公眾心目中既是一個大宗師,又是一個和平大使、慈善大使、心靈救護大使。1927年8月19日星雲大師生於江蘇江都(在今揚州市)。父李公諱成保,母親劉玉英。排行第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弟。1937年12月中旬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扛了兩個小被單,跟著流亡的人潮逃亡流浪。

星雲大師李國深

1938年隨母至南京尋父,後於棲霞山寺禮志開上人披剃出家,法名悟徹,號今覺。祖庭為宜興大覺寺,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剃度後,即進入棲霞律學院修學佛法。1949年春,組織僧侶救護隊來到臺灣,最初在桃園縣的中壢圓光寺修行,加入慈航法師創辦的臺灣佛學院為學僧。七月、因為不同派系佛教人士的攻擊,慈航法師與臺灣佛學院學僧遭到逮捕,被指稱為匪諜,下獄二十三天。

隨後經過多番的轉折,終於在1967年創建佛光山,並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有一些釋星雲的批評者給他起了“政治和尚”的綽號。主要是因為他總是捲入政治議題,而且釋星雲主張兩岸統一以及佛教的民主化。釋星雲在佛光山寺建立了民主範例的組織結構,包括傳遞衣缽,系統地管理,和通過組織結構來進行導向。但批評者們認為釋星雲的佛教民主化導致他偏離了傳統的佛教觀念。

星雲大師李國深

之後為了宣揚佛法,他出書、演講、上電臺做節目,用不同的方式,在向人們開示佛法。2013年,星雲大師訪問中國人民大學,對師生髮表了“找回你自己”主題演講。星雲大師勉勵青年“要愛國、愛社會”,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並提醒年輕人不要光做大人物,要能大能小,能動能靜,能有能無。

星雲大師對90後學子們說:“一個人不能獨存於世,都是大家養育而成,要有慚愧之心,發心立志,登高望遠。希望大家找到全方位的人生、不對立的人生、頂天立地的人生。”而且星雲大師一直致力於兩岸的和平和統一。星雲大師:說我是“政治和尚”這也很好,表示看得起我,我好像在出家人中比較關心社會。我不做官,我也沒受過政治補助,只是一些政治人物到我的寺廟裡喝口茶、吃口飯、談個話,媒體一報道,那我就叫“政治和尚”?

星雲大師李國深

無論“文化和尚”“慈善和尚”……都是假名。不過,一個佛教徒,你不能說他不可以參與政治。政治是每一個人的權利,除非是他犯罪、犯法了,受了刑法的懲治,開除他,褫奪他的公權,他沒有政治權了,他不能選舉了。佛教徒、出家人,又沒有犯法,他只是關心社會,這就叫“政治和尚”嗎?其實,太虛大師有一句話叫“問政不幹治”,就是出家人可以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關心人民的福樂,但是不做官,不做什麼縣長、市長。

星雲大師李國深

像佛光山,上千個出家人,沒有人做官,也沒有人去從事什麼政治活動,做的都是社會的善事、好事,你把他看成是政治呢?看成是慈善呢?看成是教育呢?還是看成是文化呢?依大家各人的看法吧!心中是佛,看人家都是佛,心中是魔,看人家都是魔。所以看法各有不同,我們不計較。

星雲大師李國深

星雲大師將佛教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讓世人不僅記住了佛光山,而且還對佛教的現代意義多所感悟。每當世界各地發生大的災難,都會有星雲的聲音和身影,弘揚佛法,心繫世界和平,因此人們對他的膜拜發自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