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式父母自己不是龙,却都望子成龙”,对此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谁都希望下一代比上一代过的好,这是人类,老一辈的心情与心理,能不能成龙或成风是另一回,难道有老辈人希望自己的后代创的一辈不如一辈吗?


丁建15


愿望都是好的。都希望自己家的最有出息。都希望受到赞美和夸奖。找一下存在感。我的父母对于我都是散养的。[捂脸][捂脸][捂脸]可能我小时候体弱多病。父母总希望我健健康康的就好。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无怨无悔来过一回。



一只大蜗牛妞


一中国式父母的特征

中国式父母是指部分家长关注孩子学习,忽视孩子的人品和能力。 在教育孩子上,过分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忽视孩子个性发展,习惯包办孩子的大小琐事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

当代孩子的祖父母,大部分没受过完整学校教育;爸妈成长于市场经济转型初期,接受公立教育长大。对于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缺乏经验和必要的知识。同时中国家庭比较含蓄,对于孩子的爱,往往是通过照顾孩子吃饭穿衣体现的。相比家庭成员沟通,更关注社会成就,往往容易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

中国式父母是儿女永远的港湾,其依赖不仅是在精神上,更在于精力和经济上的扶助,这种血脉传承的代际支持,是一代代繁衍不息的。

*父母最艰难,哪怕是节衣缩食,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入“高档幼儿园”、进高端“贵族学校”、“特长班”“兴趣班”“训练营”,最难也要让孩子照单全收。

*父母对孩子啥都不在乎,只要考试成绩好,就万事大吉;成绩不好,就万念俱焚。

*父母做牛做马,也要让孩子上学风风光光,即使妈妈捡破烂,儿子也要用苹果。

*在中小学、幼儿园门口,等待接孩子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比放学的孩子还多,真的是车水马龙,让一些爷爷奶奶成为高龄的“漂一代”。

*为了帮助儿女发展,一些父母离乡背井,远赴他乡,变成回不去的候鸟。

*一些父母变成儿女永远的钱包,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为儿女买房买车付聘礼。

*女方要房要车要聘礼,儿子晚婚或者无法结婚的原因都归结为父母的无能,父母变成儿女大龄未婚的替罪羊,并为此付出一切。

*一些父母晚年变成空巢老人,干脆住进养老院,老夫妻孤苦无助、相依为命。其中一个倒下,另一个则万念俱焚。

*父母大病不愈或久病不起,却总是对远方的儿女说“我们都好”,只为了儿女成龙成凤。

*为了儿女成龙成凤,年老体衰也要远行带孙子,有的老夫妻两地分居,天各一方。

*最可怜的是那些养出巨婴的父母,一辈子被啃老,儿女消极堕落、自私自利甚至敲诈勒索,手段无不用其极。

中国式父母,无论自己如何艰难,总会一心想着孩子,只要孩子肯努力、会读书、有作为,就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成全。哪怕子孙不肖,也要尽力而为。倘若自己活成负担,就万般愧疚,哪怕用最极端的方式,也希望让儿女过得更好,活着想做印钞机,死了也想变成人民币。

二中国式父母,即便自己不是龙,却都望子成龙。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是尊重、理解、鼓励,还是引导、规矩、塑造?

第一不要越位,父母对自己不该负的责任不要越俎代庖

 因为我们总是追着孩子喂饭,所以孩子可以不准时吃饭。因为我们总是陪着孩子写作业,所以孩子可以不单独完成。因为我们总是出面替孩子解决问题,所以阻碍了孩自立能力的建立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不要失位,父母自己的教育责任必须尽职尽责

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抱怨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带出了问题,我们是否反省过,教养自己的孩子,本身就是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托管给电视、电脑,而很少亲子陪伴、交流,导致孩子痴迷于动画片或电子游戏,却抱怨孩子缺乏自律,其实要想想父母该履行的教育责任是否尽职尽责。

孩子的思考方式、行为能力、人生态度,生活理念等等,哪一种素质涵养,都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而练成的,而自私、懒惰、依赖、啃老等等坏的品性的形成,何尝没有父母的责任?

第三不要错位,父母望子成龙重在培育孩子的综合素质

当代社会,一个人的学历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心性品行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更加重要;与其培育一个高学历的白眼狼,不如培养一个有品性的平凡人;世界上最可怕的是读书人变坏!为人父母望子成龙没有错,但教子无方,让孩子有学历没能力,有知识没见识,有志向没作为,就是父母最大的错。


烽火知了


作为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

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成为人中龙凤,一展宏图,奔个好前程,是对自己未能实现梦想或理想的一种寄托,也是对子女超越自己的一种憧憬,没有什么不对的。

但是,我们的父母和现在作为父母的的我们对孩子成龙成凤的态度差别是挺大的了。

我们的父母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持顺其自然的态度。

我们那会还没有达到全民小康的程度,家里的兄弟姐妹也多,父母每天忙着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业情况,而且寒门贵子层出不穷。

兄弟姐妹中,不管谁成了气候,只要你愿意努力,只要你想好好学习想出人头地,父母都会无条件全力支持。

你若不想学习也没关系,学一门可以养活自己的手艺也是一条出路。

不过这事在农村也有个弊端,就是那个出人头地的孩子会成为日后全家人的摇钱树,这也是成龙成凤后的代价(但愿这种事情只是个例),那个出息了的孩子也会成为父母老年后的骄傲和面子。

现在的父母普遍处在焦虑状态,甚至竞争从娘胎就开始了。各种胎教、营养、早教应运而生,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一副急哄哄的氛围。

现在家庭,生活经济压力实在太大,年轻父母不敢多生,教育成本几乎占了总开销的大部分。现在的小孩子最累,又最幸福!

一个孩子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王子”!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对其疼爱如掌中宝,真的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殷切的希望孩子出类拔萃,所以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于是,学围棋,练乐器,参加跆拳道、学画画,练舞蹈,学钢琴,学琵琶古筝……几岁孩子一天忙的比大人还累,写不完的作业,忙不完的兴趣,书包重的父母背着都觉得肩膀受不了。

丁点大的孩子,国语没有学好,就开始请外教,学习英语!周末不能休息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好不容易逮到假期还要恶补。孩子每天的活动时间就是从一个兴趣班到另一个兴趣班的路上了吧!大人辛苦在身上,孩子受罪在心理!

我们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顺其自然的状态。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一种焦虑未来的状态,已经不是那种美好愿望了,而是那种随大流、弥补自己内心缺憾的手段了。

望子成龙,首先得让孩子精神富足身体健康,因材施教,不攀比,给孩子正确的三观引导,有可能的话父母以身作则成为榜样。而不是让孩子一天累到精神萎靡对生活没有了热情,没了热情何谈未来何谈成龙成凤啊,别因为我们的愿望折了孩子的翅膀。


汐妈情感碎碎念


题主提的问题,是个比喻式。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好,长大有出息,有本领。而我们中国古时崇拜的图腾是龙,就把龙想象的神乎其神,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因此,龙也成封建帝王的化身,凡是帝王,都说自己是真龙天子。你想,作为家长的,要是把孩子培养成龙,那真是祖坟冒青烟,直上九重天,这种光宗耀祖的事,谁人不想?话虽这么说,但要深入调查,说要把孩子要培养成一代帝王,恐怕很难找出一人。所以说望子成龙只是一种比喻而已,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才。谁也不想自己的下一代成为赖种.人渣。人往高处想,人心同理,没什么不对。

但是,如果能再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就会和许多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决不让儿子上大学,不让他到线城市工作。略识几个字,出外打打工,挣个零花钱即可。何也?

当初,儿子小的时候,我和老伴全力供儿子上学,家中的活不让他干。也和其他家长想法一样,望子成龙,就是为了让孩子读好书,今后有个好前程。照古今流传下来的说法就是出人头地。儿子也争气,上学一路绿灯,顺利考上了大学,顺利上了研究生,顺利在线城市找到了工作。但时值房价飙升,儿子没钱买房,家里无后盾支撑,苦苦在城市挣扎,没有房,不敢恋爱,恋爱了,不敢结婚,同居一室,又生不起孩子。如今年近四十,仍是北漂。而同村同龄人的孩子,有的上了初中,有的在读高中。而我的研究生儿子,说句不中听的,不知能不能延续下后代。所以,从我这个角度看,上学不如种地。





愚人1954


中国式的父母就是这样,曾经也被父母望子成龙,可最后还是靠打工挣钱,这种望子成龙的理念根深蒂固,一代一代传下来。父母小的时候,任性,让学习不学习,不让玩,非要玩,和他们的父母对着干,和老师对着干,觉得学不学无所谓,上好上不好无所谓,考上学考不上学无所谓,自己的大好学习时光被白白浪费,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上不好学,照样能挣大钱,看着人家都考上大学上学去了,自己也只能出外打工,没有学历,没有经验,想找到高工资的工作比登天还难,一年一年出外打工,挣到的钱少之又少,在父母的催促下不得不结婚,孩子还在肚子里就开始胎教讲故事,想让孩子比自己强,有了孩子才真正地理解了父母当初的良苦有心,当初父母也是望子成龙,如今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望子成龙,也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高大上遇上低庸俗


现在家庭,孙子辈最累,又最幸福!年青的爸妈很多是独生子女,小小的幼儿成了家庭中的“小公主”、“小少爷”!姥姥爱,外公疼,奶奶爱、爷爷疼,真的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老一辈人,学历不高,文化不行,却寄望孙子有出息!于是,大把烧钱:学围棋,练乐器,参加跆拳道、几岁孩子,国语没有学好,就开始请外教,学习英语!周末不能休息,假期要恶补,大人上班、接送孩子,两头赶时间,孩子下了这课堂,奔赴那课堂!大人辛苦在身上,孩子受罪在心理!没有办法,这就是中国现代家庭,望子成龙!



蒙毅榛果


这个望子成功的心是人之常情。如果自己的能力一般,只有儿女能够有能力他们自己和父母才能过得更舒服。父母和儿女都需要努力虽然出人头地多少的有些虚荣心理,但是还是说得过去的。如果不错误的伤害到别人就是可以认可和称赞的。但愿人人都能正当的尽其所能这个望子成功的心是人之常情这是人人内心都想要的儿女是父母晚年最好的保证,所以儿女必须要有很强的能力父母晚年才会过得舒服。有些虚荣但是也无大碍只要不错误的伤害到别人就足以认可。父母知足常乐儿女尽自己的能力和义务就是最好。





書剑封


所以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从上学就各种补习班轮流来上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急乎把属于孩子的娱乐时间都占满了,虽然孩子表面上没做出任何说辞但有任何家长能够正确的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

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的确确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和最大的希望,每当听到别人说起谁谁谁的孩子考了全班最高分作为父母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脸上也是一种光彩和荣耀。

但有的时候也别太期望过高一切还是顺其自然才为是最好,就算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并没有让父母值得骄傲但也许在其它方面表现出天才的另一面一切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彩虹里的阳光118


望子成龙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之所以父母这样教育孩子,这种现象准确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期望。让孩子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有一半的是强加,更是希望孩子真的有出息。父母是以自己,过来人的身份和体验去告诉孩子,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就像教科书里的“小马过河”,替孩子规划着未来宏图。

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不惜一切代价,付出全部的精力,就像我们的父母当初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一样。

我觉得“中国式”教育值得发扬,这是好的现象和出发点,毕竟孩子时期以及青少年时期,对事物的判断力差,自制力也差,父母不去督导教育很难成才。
好的传承就要一直延续下去,过去父母望子成龙,今天我们也是望子成龙,将来我们的后辈依然是望子成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