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森林大火真的是鸟放的?鸟有那么高的智商?

弄潮科学


这问题问得好!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咱们先看看澳大利亚山火的火点分布图


四张图,不同的时间。过滤掉时间顺序导致的重叠我们可以发现,这次山火的几个主要起火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比较分散,人为纵火或者意外(雷击或腐物堆积产生高温)很难造成这种效果,而且各路新闻媒体并没有报道追察嫌疑人的相关内容。所以我觉得,纵火的有可能不是人,是鸟。

鸟类的“案底”之草原篇

别以为只有人类玩火,一些鸟类开始玩火的时间可能远远早于人类。而且它们就居住在澳大利亚!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人们发现,生活在澳洲南部稀树草原的鸢(yuan一声)和隼等猛禽会窃取人类制造的火源,点燃灌木和草丛,逼出里面藏匿的小动物然后伺机捕杀。它们懂得火焰的特性,会从火堆中找到烧了一半的木柴,抓(或叼)起来飞到目的地,再准确地投下去,将干枯的植被引燃。
图:疑似鸟类纵火现场


它们不生产火,它们只是火的搬运工。在人类还不会用火的时候,机智的猛禽就开始向大自然“借火”帮助自己捕猎了。现在科学家还不清楚纵火捕猎行为在鸟类中的普遍程度,但澳洲、非洲、美洲和亚洲都曾报告鹰隼等猛禽纵火的现象。如果这些报告属实,那么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不同鸟类独立演化出了这种行为,甚至远古人类都有可能是受到鸟类启发才学会用火的。

鸟类的“案底”之城市篇

另一类会放火的鸟类是鸦科鸟类,尤其是乌鸦。这些鸟类极度聪明,凭借高智商在人类聚居的城市中混得有声有色。乌鸦有种嗜好——收藏。它们喜欢闪闪发亮的东西,在外面见到这些闪亮的小东西就要带回去,装饰自己的鸟窝。毕竟鸦氏祖训有云:出门没捡着东西就算丢。
图:这个也行!


有人在乌鸦的窝里找到过头饰、碎玻璃、易拉罐手环甚至钻戒,但乌鸦们有时还会捡回来别的,比如燃烧的烟头儿……于是小风儿一刮,乌鸦的窝就着火了,然后树木或房子也被引燃了。
图:大哥借个火

小结一下

猛禽们纵火确实是有目的的,这种行为并非“胎里带”,更像是学来的——它们的智商就是这么高。点燃草木能帮助它们更轻易地获得大量食物,这种诱惑显然大于对风险的恐惧,要知道羽毛同样易燃。



鸦科鸟类放火多属无心之失,装B失败还把自己整成了无房户。这种事儿并非全年发生,而是集中在求偶季节。

由此可见,这次漫长的澳洲大烧烤的确有可能是鸟类的杰作,嫌疑最大的物种就是黑鸢。如果是鸟类干的,那么这显然是几次失败的“纵火捕猎”行为,因为从过火面积上看,纵火者的结果也不会太好,往长远看,它们以后的日子会很艰难。


生态灾难——不作为造成的人祸

且不说死于大火的五亿无辜生灵,和失去食物与家园,面临死亡的更多动物,单说环境影响。到现在为止,这场“死活扑不灭”的大火已经将三亿多吨二氧化碳释放进了大气当中,这对地球的大气层是非常严重的打击,将在未来对全球暖化起到推动作用。很多国家在努力实现减排,保护地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甚至不惜为此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本来这些努力已经初见成效,但两个国家,两场大火,两个极端不负责任的低能政府让这些努力打了水漂,气人!更绝的是这边着着火,那边某总理大人还有心思去度假,在下佩服,佩服……


如有谬误,烦请指正。欢迎喜欢科学的朋友们关注:纯野生科学家。专业化繁为简,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学小知识。

纯野生科学家


其实,把澳大利亚的山火归咎为鸟类,有些冤枉它们了,但它们确实存在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在这场大火中,有哪些环境因素(不谈人为因素)对山火起到了影响。

桉树与大火

事实上,澳大利亚的这场山火,和桉树有关,我们知道,桉树是考拉的食物,这种植物在我国地区也有种植,这种植物的特点是比较强势。

首先,桉树的根系发达,它能够快速地吸收植物中的水源以及营养元素,这导致在桉树生长密集的地方,当地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壤沙化,所以我国某些地区将这种树称之为“霸王树”,“缺德树”,虽然桉树比较容易成材,但一般当地林业部门会控制桉树的种植数量。

再者,桉树的树叶有毒,我们知道植物不能移动,所以无法对抗动物的啃食,为了不被动物啃食,很多植物演化出了自己的特征,比如:散发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有刺等。桉树正是演化出了毒性,因此桉树生长密集的地方,一般生物都很少,这点也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但是幸好,

考拉演化出了分解桉树毒素的基因,但是分解桉树的毒素也需要时间,而自身活动又比较耗费能量。

考拉为了分解桉树的毒素,以及尽可能地节约能量,导致它们行动速度缓慢,并且大量时间用于睡觉。而这种方式又导致了考拉在面对大火时,无法及时地逃出,所以这次大火中,澳洲考拉死亡众多。

其次,桉树具有浴火重生的特质,因为这个特征,桉树非常具有易燃性。桉树和其他树木不同的是,桉树的树心深深地藏在树木的中心,而一般大火无法伤及桉树的树心,所以等待大火过后,桉树就可以从树干中萌发新芽,而此时大多数植物只能通过种子,或者树根中萌发新芽,这将导致高层空间都会被桉树占领,其他树木由于接受不到阳光,所以会逐渐萎靡。

桉树还不仅如此,桉树的种子外部有一层厚厚的壳,只有经过大火焚烧后,桉树的种子才会萌发,也就是说,

大火不仅不能伤害到桉树,反而可以帮助桉树更好地生存和繁衍。所以,桉树非常喜欢大火。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桉树在演化的过程中,保留了叶片中具有油脂的特性,也就是说,同样规模的桉树,与同样规模的杂树林相比,桉树林更具有易燃性,且燃烧之后更容易在风里的作用下扩散。

而澳大利亚地区遍布着大量的桉树,占全部森林的75%左右。因此澳洲的森林本来就比寻常的森林更具有易燃性。

鸟类故意纵火

虽然桉树具有易燃性,但这次这么大面积的火灾,还和鸟类分不开关系。据媒体报道,在山火事件发生时,有3类鸟会用嘴巴夹带着带火的树枝,抛向还未着火的森林。

其实鸟类故意纵火这件事,原始人类也做过不少,我们知道,原始人类由于力量不足以对抗野兽,体型不如别的生物庞大,所以在捕猎时只能运用智慧,比如:布置陷阱,以及放火烧山。

放火烧山有一个好处就是,原始人类可以在山火之后,捡拾已经烤熟的肉类和植物根茎,能量来源既丰富又稳定。

鸟类放火烧山的理由和原始人类一样,由于鸟类会飞,可以快速地逃离火场,因此经常有鸟类在山火发生后,衔着带火的树枝飞到另一个森林。

这次澳大利亚山火事件,就有不少当地人观察到有鸟类放火,所以导致澳洲着火点过多,难以别扑灭。只是很不幸的是,这一次火势太大,着火点太多,人类无法短时间内扑灭火,所以此次火灾也导致了许多鸟类丧生,其中也有一些故意纵火的鸟类。

澳大利亚的气候

中学的时候我们学过,火的点燃离不开三个要素:着火点,易燃物,助燃剂。 其中易燃物我们知道是桉树,助燃剂是氧气,那么澳大利亚的着火点是什么?

其实是气候。

我们知道,澳大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地区每年夏季温度较高,降水较少。而澳大利亚在南半球,这意味着当我们是冬季的时候,澳大利亚刚好处于夏季,夏季的气温本来温度就高,而桉树又极其容易点燃,当这两个条件聚集在一起时,于是澳大利亚超大火灾就形成了。

其实,以往澳大利亚每年都会发生一两次火灾,但是在以前火灾燃烧一两个星期后,当地就会下雨,火势就会被控制住。

但由于最近一两年夏季干旱无雨,所以在火灾刚开始时没有下雨,而当天空中聚集足够多的水分之后,又因为火势已经变大,高空温度超过了100摄氏度,导致还未降落的水分又重新被气化升到空中,无法形成降雨落在地面上,因此这场山火才难以被控制。

以上这些,就是引发澳洲山火的环境因素,其实除了环境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这场山火爆发的原因,这里就不细说了。


钟铭聊科学



澳大利亚人对火灾并不陌生,他们见惯了大火,这主要归因于人类和闪电。但是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早就发现了第三个原因:鸟。 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土著人民坚持认为,一群他们称为“火鹰”的鸟类可以通过用喙或爪子把燃烧的树枝带到新的地方来扩大火势。 这些猛禽用火来寻找食物,可以发现更多试图逃离火灾的昆虫和其他小动物。

澳大利亚土著人知道这一点可能已经有40000多年了。 最近澳大利亚蔓延全国的火灾就有可能是这些鸟类引起或扩大的。 这些猛禽在野火中茁壮成长,在澳大利亚热带稀树草原肆虐的火锋附近翱翔和栖息。 这是一场疯狂的进食,因为从这些草原上来了小鸟、蜥蜴、昆虫,所有逃离火场的东西。



每年,地球上多达75%的热带稀树草原燃烧,约占全世界每年燃烧的生物量的一半。 澳大利亚也不例外。从1997年到2011年,澳大利亚19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草原平均每年有18%受到火灾的影响。一些地区每两年发生一次火灾。


目击者曾说:“我见过一只鹰用爪子捡起一根闷烧的棍子,把它扔在一公里外的一块干草地上,然后和它的伙伴们一起等待烧焦或受惊吓的啮齿动物和爬行动物疯狂地出现。当那个地区被烧毁时,这个过程在其他地方重复进行。” 此前,一些当地专家对鹰是有意纵火还是只是无意纵火持怀疑态度。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关于目前的澳洲大火灾的起火原因,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就是猛禽纵火

澳大利亚生活着很多会纵火的鸟类,比如啸鸢、黑鸢、褐隼等,这些会纵火的中小型猛禽被澳大利亚的原住民称为“火鹰”

它们会叼着燃烧的树枝投入树林当中,将树林点燃,从而逼出藏匿在树林中的小动物,这些猛禽就能趁机捕食它们。2011-2018年鸟类学家鲍勃·戈斯福德做了6年的实地调查,发现这些猛禽纵火是故意的,他记录了超过20件猛禽纵火案的报告,将论文发表在《人种生物学期刊》上。



这些猛禽纵火的历史由来已久,澳洲原住民说这些“火鹰”甚至会从人类生起的火堆里偷火种。这些鸟类可能是看见猎物会从着火的地方逃出来,认识到火可以为自己牟利,从而“故意纵火”。

澳大利亚研究员马克·邦塔博士认为:这些猛禽纵火觅食的事件是被澳洲消防员所熟知的,很多消防员都亲眼目睹过。这些猛禽并不会造成巨大的火灾,不应该让它们背负骂名从而遭到大量射杀

猛禽利用火的历史说不定比人类还要悠久,但之前并未造成太大的火灾,将此次澳洲大火怪在动物身上是不对的

第二种是人为纵火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警方1月6日透露,此次大火中,共查出180人涉嫌纵火,其中24人涉嫌恶意纵火,47人涉嫌在地面丢弃还在燃烧的烟头和火柴,53人涉嫌未遵守消防禁令。数据显示,新南威尔士州去年9月至本年1月6日,已有5.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过火,1482座房屋被毁,25人死亡,近9000只考拉,5200万只哺乳动物,6200万只鸟类,3.89亿只爬行动物在火灾中丧生。如果真是人为纵火的话,他们肯定是十恶不赦的。


但目前并未确认此次大火全部是由人类引起。

第三种就是天然火灾

澳大利亚70%的国土是干旱半干旱地带,气温高,降水少,天干物燥。加之去年澳洲受到一种叫IOD(印度洋偶极子)的气候现象的影响。伴随着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IOD将进一步扩大影响。当拉尼娜与负IOD现象碰撞时,澳大利亚的雨季将会提前,雨量更大。例如2010年的连续暴雨洪水。当厄尔尼诺达到正碘值时,澳大利亚将会变得极度炎热干燥。2019年12月18日,澳大利亚遭遇极度高温和干旱,气温高达41.9°。在达尔文北部持续了20多天的35°以上高温天气。


澳大利亚独特的气候使其非常容易发生森林大火,澳大利亚平均每年发生约5.4万起森林火灾,但像这次这么惊动全球的大火属实少见

IOD现象阻挡了印度洋的雨水向东移动,据估测很可能2月份雨云才会到达澳大利亚,到时候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所以澳大利亚的大火可能还会持续一个月

目前澳大利亚的火灾原因还未查清,怪罪到动物身上是不对的


百科千寻君


澳洲的森林大火真的是鸟放的?鸟有那么高的智商?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澳洲的一些鸟类真的会有意地纵火,澳洲的第一次鸟类纵火记录发生在1980年,在一场发生在澳洲北部卡卡杜国家公园附近的火灾中,消防员迪克.尤森和他的同伴们一起目睹了一只啸栗鸢的表演。

根据迪克.尤森的描述,这只啸栗鸢有意识地从火场中抓起燃烧的树枝,然后将其扔到还没有起火的区域,并且它居然将这样的行为重复了7次之多,因此可以看出这只啸栗鸢肯定是“惯犯”。自此以后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过多年的观测,科学家发现在澳洲有三种鸟类有过蓄意纵火的行为,它们分别是黑鸢、啸栗鸢、褐隼,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鸟类都是食肉的猛禽。

那么为什么这些鸟类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答案是为了获取食物。澳洲的植被中生活着大量的动物,当火灾发生时,生活其中的各种动物就会四散奔逃,这会让它们变得容易捕捉,更重要的是,在火灾过后,那些来不及逃脱的动物就变成了天然的“烧烤”,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都是不可抵挡的美味。


鸟类通常都具备较高的智商,它们有着较强的认知、学习以及互相交流的能力,科学家推测,澳洲的这些鸟类是在某些偶然的机遇里学习了到这种获取食物的方法,然后通过互相交流将这种方法“发扬光大”。要知道在澳洲发生的自然火灾多得难以计数,出现这种“偶然的机遇”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但我们并不能说这次澳洲森林大火就是鸟类引发的,这是因为观测数据显示,虽然这些鸟类有蓄意纵火的行为,但是这种它们这种行为的频率是很低的(有记录的仅有几十次),再加上它们并不会生火,因此可以说,这些鸟类在火灾中最多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极其有限。


事实上,造成澳洲森林大火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桉树

桉树是澳洲的特产树种,澳洲森林中超过75%的树都是桉树,这种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其枝叶富含油脂,非常的易燃。研究表明,从桉树叶提取的桉叶油,其热值居然比传统的汽油还要高(正因为如此,人们曾经还试图将桉叶油当成生物燃油来使用,但后来却因为产量太少而作罢)。

桉树的生长速度很快,其掉落的枯枝败叶在澳洲的森林里会不断地堆积,而澳洲又是一片干旱少雨的土地,在高温的夏季里,只需要一道闪电,又或许是一个烟头,甚至仅仅是强烈的太阳辐射都可以将它们点燃,从而引发森林大火。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桉树为什么会长得这么易燃,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其实不然,实际上这正是桉树进化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本领。

桉树有着厚厚的树皮,可以有效地阻挡火焰的炙烤,在树皮之下隐藏着它们的种子以及处于休眠状态下的幼芽。当火灾发生后,桉树的大部分枝叶会与其他的植物一样被烧掉,但是躲在其树皮之下的大多数种子和幼芽却可以幸免。

火焰的高温能够唤醒桉树处于休眠状态下的幼芽,它们会以很快的速度萌发,与此同时,一些桉树的种子也可以从树皮释放出来,并在过火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从而迅速抢占森林中的有利地位。桉树正是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来淘汰自然界中的竞争对手,它们能够在澳洲这片土地上占领巨大的种群优势,有很大的原因都应该归功于此。

顺便讲一下,由于澳洲地广人稀,对于大规模的森林大火基本上都只能采取听天由命的策略,在过去的日子里,澳洲也发生了不少的森林大火,但最后都被如期而至的雨季给浇灭了,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而这一次,人们盼望的大雨却迟迟没有出现……

上图为1900年至2019年整个澳洲的平均降水量,可以看到2019年的降水量少了很多,这就是这次大火如此凶猛的主要原因。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魅力科学君


现在澳大利亚大火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到目前为止长达4个多月的森林大火还在持续,对澳大利亚本土和周边岛国产生了严重影响,大量森林的消失、野生动物的死亡、区域条件的改变,无疑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

此次火灾之所以持续这么长时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原因,今年澳大利亚入夏以来,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澳洲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持续、严重的高温和干旱天气,而且风力较大,火势蔓延迅速。另外一个是主观原因,一开始出现小火的时候,当地没有太重视,扑救不及时,再加上澳大利亚人口较少,在消除方面的人员力量有限,当火势蔓延开来时,扑救已经力不从心了。

其实,在世界上森林分布的集中区,每年都会发生山林大火,在过火范围和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反而有利于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分解转换、有利于植被的更新换代。在人迹罕至的雨林地带,这样的大火一般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当水汽条件非常充分时,会以自然降水的方式把火势消灭掉。

关于澳大利亚此次大火的成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调查结论。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就包括鸟类“放火”。

第一个方面的因素,刚才也提到了,就是气象条件的原因。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森林中堆积的树枝、落叶和腐殖质厚度较大,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积温效应明显,容易发生自燃现象。自然气候因素,也是森林大火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个方面的因素,是人为放火。有些人是不注意,比如在野外抽烟、野炊等过程中,使用明火引发了周边易燃物的燃烧,从而波及森林。

第三个方面的因素,就是鸟类的“放火”了。比如澳洲就有被人们称为“火鹰”的一类鸟类,主要包括黑鸢、啸栗鸢、褐隼、雀鹰等,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对火拥有了与其它野生动物不一样的感情,不但不害怕,而且还会“用火”。它们会寻找着火的树枝或者野草,用爪子抓住仍在干燥的草原上,以点燃干草,强迫鼠类、蜥蜴、昆虫等离开草丛,从而有利于抓捕进食。

根据有关科研人员分析,在澳大利亚发生火灾的初期,火点数也非常多,分布也比较广泛,基本是短期内同时发生的,人类纵火没有这么集中、统一的动机和条件,一些发生火灾的区域也不属于“火鸟”的栖息地范围,因此,自然气候因素引起的可能性极大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澳洲的鸟会放火?是真的!

最近的澳洲大火引起了大家的持续关注,大火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在寻找火灾起因的时候,人为纵火是重要的原因。除了人类,科学家发现鸟类也会纵火

图注:整个澳洲都在燃烧,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触目惊心的澳洲大火,图片来自网络


鸟类学家鲍勃·戈斯福德(Bob Gosford)在2011年至2017年的六年间,在澳大利亚进行研究。在研究期间,他记录了超过20起鸟类纵火事件,纵火犯包括了黑鸢(Milvus migrans)、啸栗鸢(Haliastur sphenurus )、褐隼(Falco berigora),这三种鸟类是澳大利亚最常见的猛禽。

一般来说,会纵火的鸟类会抓起还在燃烧的树枝然后飞到森林或者草甸上空,然后将燃烧的树枝投下,引燃树木。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很早就已经观察到猛禽纵火的行为,他们称这些鸟为“

火鹰”。


澳大利亚消防员迪克·尤森在上世纪80年代参加了扑灭矿山火灾的行动,当他终于将大火扑灭之后,发现新的火点出现。后来他观察到一只啸栗鸢抓着烧着的枝条纵火,前后多达7次

科学家研究证明,鸟类纵火绝非偶然或者无意的,它们绝对是蓄意作案。原住民曾经报告了一次鸟类纵火事件,大火烧到溪流边,然后被溪流阻隔。就在这个时候,一只褐隼抓起燃烧的树枝投到对岸,然后将对岸的草地引燃。

鸟类不仅仅会使用正在燃烧的树枝纵火,甚至还会将干燥的树枝投入火焰里引燃,然后在捡起来带走!!!

图注:火灾的破坏力是非常巨大的,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澳洲的森林大火会吸引猛禽的到来,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鸟类会纵火呢?

从科学家的观察看,纵火的鸟类都是猛禽,它们蓄意引燃森林和草地,为的是烧死猎物,然后坐享其成。这种智慧绝对是超过我们对于鸟类的认知的,猛禽真的有这么聪明。

图注:在火灾中烧死的袋鼠,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所有关于猛禽纵火的目击记录全部来自于澳大利亚,在其他大陆并非有发现。


古生物探索


澳洲大伙从9月份烧到现在近乎一百多天,从过火面积和着火点来看,澳大利亚几年的火灾有点不同寻常,事实上往年澳大利亚都有森林火灾的事件发生,今年的火灾无论是过火涉及的区域还是灾害程度却格外引人注目,这点就令人匪夷所思,我觉得澳洲的森林大火不是鸟放的,有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动物怕火,鸟也是动物


我们都知道包括鸟类在内的动物趴活特别是有一定规模的火,正如澳洲鸟类学家鲍勃·戈斯福德的调查所说的,如果是当地的飞禽故意纵火,火灾发生之后正如科学家所设想的,鸟类利用火灾将一些小动物驱赶出来进行捕杀,但问题是火灾的大小范围不是人类能控制的,更何况鸟类?在大多数情况下鸟类放火无疑是引火烧身,这些鸟类可能连肉都没吃到,自己先因为被烟熏火烤而死亡。

第二:如果说火是鸟类放的,那为什莫去年或更早没有折磨大的火灾


说鸟类是这次大火的真正元凶,我觉得有点滑稽,神魔时候鸟类的智商有折磨高,要知道鸟类即使要放火,那也得在火势恰当的时候,火大了取火引子无疑是自找死路,也无法靠近,在着想点火那也得带有足够火星的木棍或者树枝让它们转移,总之在野外引起火灾因素很多,并不是有了火苗就能够引起火灾,鸟类要想利用森林大火驱赶小动物进行捕食,那也得在秋天天干物燥的季节放火,似乎这个季节的动物没有夏季那样多,以上种种没有一点支持鸟类放火迹象。

再者,如果要说火灾元凶是鸟,那么我想问下往年怎么没有这样的火灾呢?难道是今年澳洲大旱,鸟类们饥不果腹,放火频率高于往年?又或者是澳洲鸟类以前的智商不在线,今年突然上线了或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学会用火提高自己的捕食成功率?等等鸟类也好还是野兽也好,在聪明的野兽终究是野兽不能做到像人类那样有能力随意的进行放火。

第三:这次的天灾和人为的可能性更大

实际上澳大利亚的约70%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最致命的是澳大利亚大部分森林大多是易燃的树木和灌木丛,这种环境提高自然火灾的可能性,其实早在2009年维多利亚州发生的山火灾害,共有210人在火灾中死亡,燃烧总面积达41万公顷,1800多栋房屋被烧毁,近100万头牲畜和野生动物死亡,这次也是一次影响很大的天灾,其实在澳大利亚的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火灾,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天灾。


说到天灾肯定少不了人为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警方1月6日透露,此次大火中,共查出180人涉嫌纵火,其中24人涉嫌恶意纵火,47人涉嫌在地面丢弃还在燃烧的烟头和火柴,53人涉嫌未遵守消防禁令,近现代以来,生活在澳洲的人们为了体验生活,大多都选择也在探险,所以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火,有火了就会产生火灾,人类每年因为过失烧毁的房屋不计其数,更或况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的森林。

总结:所以将这次大火灾归咎给鸟类我觉得可笑。火的使用让人类脱离动物的范畴,成为更加文明的人类,倘若如科学家设想的鸟也会使用火,那不就等于它们马上要不入文明了?

自然之树


森林大火,一般应该是因落叶累年堆积,

越堆越厚,底层又有水分,潮湿而产生

沼气,可燃烧未及时发现,故而曼延开

来,造成火灾。所以护林人员要加紧看

管,丝毫不能大意。


广法居士


自然因素气温过高是主因,你说的鸟类放火哪是火鸟,不是说他会放火,说的是他可以利用火来捕杀猎物,有高温在有木有这种火鸟一样会爆发山火的,有空去查查今年澳大利亚是多少的高温,这种温度下不爆发山火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