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落後時代110年前東北發生的鼠疫,中國人是怎樣防治的?

野駱駝9005184025938


鼠疫這種疾病在以前可謂是相當致命的,往往都會死很多人。在滿清末年的1910年時代就曾經爆發過一場非規模非常大的鼠廣沒,當時對整個社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性。幸好當時已經進入現代社會,有比較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去防治。

據說是當時由東北一些捕鼠的人感染了鼠疫病毒,隨後在東北大量的傳播造成了非常大的一場瘟疫,當時東北死了不少人。以東北的大城市哈爾濱為例,當時總共也不過7萬人而已,但是卻在這場瘟疫中死了5000多人,從這個比例來看,那時候的這場鼠疫可謂是相當恐怖。

當時,傳統的醫療手段對鼠疫這種瘟疫根本就是束手無策,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碰到了,往往也只能夠硬扛過去,並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不過當時滿清面對這種困局,啟用了北洋陸軍醫院醫生伍修德前往東北處理鼠疫病毒。

伍修德到了東北之後,採取現代化的一些方法,例如阻斷交通,焚化屍體,對疑似病人進行隔離等等。伍修德還從其他地方抽調了不少醫務人員前往東北,有力的阻擊了屬於的傳播。最後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伍修德他們終於解決了這場大的瘟疫,但是當時已經死了數萬人。不過在當時的那種醫療條件下,能夠做到這樣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1910年10月,中國東北發生鼠疫。1910年10月25日,滿洲里首發鼠疫,11月8日即傳至北滿中心哈爾濱。之後疫情如江河決堤般蔓延開來,不僅橫掃東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東等地。患病較重者,往往全家斃命,當時採取的辦法是將其房屋估價焚燒,去執行任務的員役兵警也死亡相繼。一時從城市到鄉村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東北大鼠疫不僅造成了當時人民的大量死亡,而且還帶來了生存壓力及經濟生活的全面恐慌,特別由於交通斷絕而影響了城鎮人民的正常生活。

  

  鼠疫出現後,清政府下令各處嚴防。1910年12月,指派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為全權總醫官赴哈爾濱,開始了大規模的鼠疫防疫工作,隨後抽調所能調動的陸軍軍醫學堂、北洋醫學堂和協和醫學院的醫護人員以及直隸、山東等地方的一些醫生,陸續前往東北。在伍連德等專家的建議下,清政府及各地方當局對疫情采取了科學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比如組建各級防疫組織、頒佈各種防疫法規,以及採取了隔斷交通、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屍體、對疫區嚴格消毒等具體防疫措施。

  

  在這期間,清政府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在整個華北和東北都按伍連德的建議進行防疫,成功地控制鼠疫的擴散。俄國方面也積極配合,在阻止鼠疫在俄人居住區流行的同時,控制鼠疫經西伯利亞鐵路的傳播。在華的外國醫生和醫學生,更是義無反顧志願去疫區參與防疫工作,多人殉職。當地的中醫也勇敢地主動醫治鼠疫病人,伍連德組建的防疫隊伍也付出巨大犧牲,直接接觸病人的護理和救護人員將近一半人員殉職。

  

  由於各種防疫措施處理得當,在當時疫情嚴重的局勢下,不到4個月就成功撲滅了這場死亡人數達6萬之多、震驚世界的烈性傳染病,指揮這次防疫的伍連德也因此名揚世界,而清政府在這次鼠疫大流行中儘管在初期存在缺乏應急措施、個別官員瀆職等問題,但在其後的措施處理可圈可點,不但尊重專家建議,為防治疫病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甚至在衝破世俗偏見上所表現出的開明,在今天看來也令人欽佩。

  

  1911年4月3日至28日,清政府在奉天組織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這是近代在中國本土舉辦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學術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來自英、美、法等11個國家的34位醫學代表,伍連德當選為會長。各國專家對東北抗鼠疫行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伍連德被冠以“鼠疫鬥士”稱號。


歷史愛好者123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東北的鼠疫其實並不稀奇,甚至中國關內鼠疫也不算奇襲。

在沒有特效抗生素的情況下,鼠疫難以得到控制,很容易造成大量死亡。

1855年,中國雲南首先發生了大型鼠疫,死者無數。

1894年,鼠疫又在廣東爆發,廣州城在十日之內全城蔓延,並傳至香港。

廣州和香港成為鼠疫流行的中心,經過航海交通,最終散佈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估計在中國和印度便導致約1200萬人死亡。

東北原本情況比較好。雖然東北緊靠最可能爆發鼠疫的蒙古草原,但一直人口較少,大城市更少,農民自耕自種,互相隔離,所以傳播有限。

加上鼠疫主要依靠老鼠攜帶的跳蚤傳播,而東北秋冬季節戶外嚴寒,老鼠無法活動,所以鼠疫傳播也比較困難。

但1910年的鼠疫則完全不同。

一來當時由於清政府放寬闖關東的限制,東北人口暴增,而且很多人聚集在比較容易打工的城市。

二來此時鼠疫所有變化,人傳人成為主要傳播途徑。

由此,東北這次鼠疫特別嚴重。

1910年10月25日,滿洲里爆發鼠疫,僅僅2周後就傳到省會哈爾濱;10 月 30 日,長春告急;11 月 2 日,瀋陽淪陷。

11 月 15 日,疫情最嚴重的哈爾濱,數萬中國人聚居的傅家甸因感染死亡人數過多被隔離。

一說這是西伯利亞爆發鼠疫,大量在這裡的中國勞工被感染(居住條件惡劣,數十人住一起)。沙俄政府為了避免處理這些麻煩,將中國勞工趕回中國。

這些工人回到滿洲里就病倒,由此鼠疫傳入中國。

當時滿清政府慌了手腳,不知道如何處理。

要說政府無能也有一定好處,就是他們不會自以為是的亂來。

於是,滿清政府把防疫工作交給專家來處理,就是著名的防疫科學家伍連德。

伍連德是馬來西亞華人,1896年到1899年,留學英國劍橋大學意曼紐學院,研究傳染病及細菌學。

1903年,獲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在當時的中國,這種醫學博士專家屈指可數。

清政府病急亂投醫,在12月任命伍連德為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赴哈爾濱調查並開展防治工作。

年僅31歲的伍連德是有真材實料的人,而且具有醫生特有的濟世救民的心理。

1910年12月24日,伍連德不顧危險,率助手即陸軍醫學堂高年級學生林家瑞到達疫區中心哈爾濱,領導防治工作,在四個月之內控制了疫情。

傳統觀念認為,這種鼠疫只能由老鼠傳給人類,英美的醫學專家也是堅持這個觀念。但東北當時正是嚴寒季節,老鼠根本無法在曠野行動,鼠疫卻蔓延到農村。

伍連德高度懷疑此次鼠疫是人傳人,所以必須徹底改變防疫的方法,不然根本就是胡來。

這就需要解剖屍體。

然而,那個年代的中國人是絕對不會同意驗屍的,他們認為這是對死者最大的侮辱。

伍連德無奈之下,找到一個日本醫生,他的妻子剛剛病死。

在日本醫生的允許下,伍連德連夜對這個日本婦女進行驗屍,迅速確定了確實是人傳人。

於是,伍連德迅速調整了防疫策略。

首先,他對於疫區進行嚴格的隔離,不允許疫區的人隨便出入。

其次,他對於疫區內的病人和疑似病人,進行嚴格的病區隔離。

再次,對於所有疫區嚴格消毒,病死者屍體立即火化。

還有,減少人傳人的危險,採用包括口罩在內各種方法。

等等。

這些方法立竿見影,很快感染者數量減少,最終基本消失。

然而,過程卻極為艱苦。當時滿清財政幾乎崩潰,無錢無設備。

伍連德沒有辦法,被迫向在東北有很多利益的沙俄和日本求援。

沙俄和日本雖不關心中國人的死活,卻也不希望東北由此崩潰,自己還怎麼殖民。

在伍連德的懇求下,沙俄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

比如他們提供了1300 節火車車皮(內置取暖火爐),伍連德由此得到了大量的隔離病房,解決了病人的隔離問題。

日本方面,也提供了一些藥物和醫療設備。

靠人不如靠自己,伍連德自己也做出無數努力。

比如他用棉紗做成的簡易口罩,大大減少了人傳人的感染率,這種口罩後世被稱作“伍氏口罩”。

當然,難題有很多。

比如火化病死者的屍體。

在當時中國都強調土葬,火化屍體是大逆不道行為,任何人都不會接受。

伍連德為了說服家屬同意火化,軟硬兼施,最終將所有屍體火化。

甚至一些先期已經被埋葬的死者,也被挖出來火化。

這些高效的工作,效果非常好。

1911 年 3 月 1 日,距離伍連德到達哈爾濱 67 天,這裡終於沒有一個的病人。造成6萬多人死亡的鼠疫,被控制住了。

要知道,伍連德的工作不但可怕,而且危險。

法國醫學專家梅斯尼趕來哈爾濱參加治療,然而9天以後就病死。

在此次防疫行動中,參與工作人員 2943 名,297 人殉職,伍連德也是九死一生。


薩沙


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里傳入哈爾濱,災禍首發於傅家甸(今道外區)。鼠疫由沙俄西伯利亞傳入滿洲里,很快延及哈爾濱,危及東北全境。

清政府急電召伍連德赴哈爾濱調查處理疫情,伍連德乘馬車入傅家甸。在伍連德等人的推動下,1913年11月22日,北洋政府公佈了關於屍體解剖法規的總統文告,隨後頒發了詳細規則,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官方准許屍體解剖的法律性文件。

為了防止飛沫傳染,伍連德設計了一種極其簡單的雙層紗布囊口罩,即用兩層紗布,內置一塊吸水藥棉,戴上它就可以隔離病患,成本費僅需當時國幣2分半錢。

鼠疫發生之初,政府為死者提供棺材安葬他們;到了後期,屍體也便被直接放在墳場。隨著天氣漸冷,這些屍體也都被隨意棄之於墳場地面上,已經至少6周有餘。伍連德注意到,這些屍體各種姿勢都有,有的甚至還保持著坐姿。

伍連德憑藉直覺,感覺鼠病菌在地面下也是可以存活的,當務之急是必須儘快處理掉這些屍體,唯一的辦法是集中火葬。 這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挑戰。 

他思來想去,最終給清廷上書,請求頒佈准許火葬。

伍連德僱用了200名工人,把棺木和屍體以100為單位,分成22堆。按照每百個屍體10加侖的標準,用消防車在屍體上面澆上煤油。火點起來,屍體迅速猛烈地燃燒起來,2200多具屍體就這樣灰飛煙滅了。伍連德後來寫道,目睹親人遺體化為灰燼,兩萬名傅家甸市民面無表情。

1月31日這一天是中國傳統的大年初一,此時,傅家甸已經有1/4的人染鼠疫死亡。 

適逢春節,防疫部下發傳單,號召大家燃放爆竹。伍連德認為,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爆竹裡的硫磺同樣有消毒的功效。大年初一這一天,傅家甸的死亡人數從183名下降為165名,“此後日漸消減”,而且再也沒有回升過。 

1911年3月1日午夜,當鼠疫死亡人數為零的報告傳來時,坐落在哈爾濱傅家甸的防疫總部內一片沸騰。幾日後,鑑於鼠疫死亡連續多日為零,防疫委員會宣佈解除對傅家甸的隔離。 

哈爾濱鼠疫之後,伍連德又轉戰長春、瀋陽等地,經過努力,到4月底,東北三省各地的鼠疫被全部消滅。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行動。






歷史系小怪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那次鼠疫大流行,造成5萬多人死亡,險些讓東三省變成人間地獄。

東北那次鼠疫是1910年10月份開始的。初期的傳播媒介是俄國西伯利亞一種被稱作旱獺的齧齒類動物,它身上感染了鼠疫菌的跳蚤,跳蚤把細菌傳給了在俄國做皮毛生意的中國商人。

然後這些攜帶病毒的商人從西伯利亞傳到中國滿洲里,隨後傳染到哈爾濱,長春,哈爾濱;以及河北,山東等地。

鼠疫發病之快,死亡率之高令人咋舌。只要接觸到鼠疫患者必死無疑!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於鼠疫,有點出現“滅村”“滅門”恐怖現象。

在110年前,中國醫療水平低,根本沒有專業的防疫機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清政府束手無措。

而當時俄國,日本在中國東北都有自己的勢力與地盤,並虎視眈眈想進一步掠奪中國更多的領土。

這次鼠疫為日俄提供了一個契機,日俄兩國均以保護僑民為由,要求獨攬防疫工作,甚至想派兵維持秩序。

從表面上看,日俄都是一片好心,是為了幫助中國防疫;實際上是想借機侵佔更多的中國領土。

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日俄步步緊逼的態度。清政府外務部施肇基想到一個人。他就是祖籍廣東臺山的華僑伍連德。

伍連德,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後接受袁世凱邀聘回國任教,擔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職)。

清政府命伍連德為總醫官,負責東北鼠疫防治工作。

伍連德到東北之後,深入疫區調查,查找病因與病源。最終發現東北大面積爆發鼠疫,與當地不衛生環境,病死的人掩埋方法不對有關。

於是,他要求各地做好衛生,如有患者死亡,其所居住的房屋及用品,直接燒掉。

不僅如此,還將新近病死的人和掩埋的屍體挖出來,統一焚燒。

他還發明自制口罩,建立醫院收治患者的規章流程,嚴格控制二次傳播。

為避免鼠疫向中原擴散,還在山海關設立了檢查站。凡是經此南下的旅客都要在此停留5天予以觀察,甚至連進貢的貢品也必須檢查。

100多年前,國人的觀念非常保守,傳統認為“入土為安”,認為屍體焚燒是大不敬。

所以就出現了兩種情況,一種是隱瞞家中患病的病人,另一種則是無力承擔安葬的費用,就將家裡病屍悄悄丟在街面或外面。

這就造成了新的傳染源,不斷引發新的疫情。伍連德克服種種困難,挨家挨戶的告知,有疑似病人儘快入院治療的必要性。

一旦發現病屍,馬上做焚燒填埋以及公共空間用生石灰消毒的處理。

接著,他又建議封鎖了東北三省的鐵路交通,並在山海關設立了隔離區。所有出入的人,都要觀察5天后,確定身體沒有異常,方能離開。

同時他還面向醫護人員和其他尚未感染的公眾,推廣戴防護口罩進行防護。

這個防護口罩還是伍連德發明的,是把兩層棉布口罩之間,放上吸水藥棉,能有效的隔斷呼吸道傳播、因為成本低廉效果好被廣泛使用。公眾在這種自我保護中,發現疫情逐漸得到了控制,大家記住了這位醫生,還把這種口罩稱為“伍氏口罩”。

回想起來,伍連德在控制疫情方面,做好了三個方面:一是有效的切斷傳染源,二是阻擋傳播途徑,三是保護公眾安全,減少感染風險。

想一想,這是在一百多年前的舉措,其中不少我們現在都還在使用。

尤其是對傳染源的管控以及交通方面的隔離,很快就起了效果,伍連德一連串有效措施,制止並消滅了這場大規模鼠疫,也粉碎了日俄想侵佔中國領土的野心, 讓人欽佩。







仁德歷史


110年前的東北大鼠疫,是在清政府日暮西山的期間爆發的,那場鼠疫能被控制住,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聯想到最近的新型肺炎,本人也是去翻閱了一些中國曆朝歷代有記載的大瘟疫,讀罷便是認識到了東北鼠疫控制,是封建王朝中做的最好的。

對比明朝末年的大瘟疫,清朝時期的東北鼠疫得以控制的關鍵在於,當時的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鼠疫。

明朝末年的華北鼠疫,大概造成了上千萬人的死亡,覆蓋了大明的半壁江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最主要就是流民的遷移。

因為當時很多百姓不得不逃荒,明朝末年年年都有天災,小冰河期導致了糧食產量銳減。隨著這種流民的移動,使得鼠疫往相對富庶的地方傳播。

所以明朝末年的大鼠疫,造成了上千萬人的死亡,直到吳又可發現了鼠疫的傳播原理,這才明白了鼠疫的控制方法。



此後吳又可的《瘟疫論》,成為了疫情控制的指導文獻,清朝控制疫情,基本按照上邊的方法和藥方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處理屍體和隔離。

首先屍體要進行焚燒處理,同時患病的人用過的東西,全部都需要燒掉。還有就是接觸患病者的人,也需要將他們區分出來。


同時將病人分為重症,輕微等,將染病的人全部妥善隔離看管起來。且其中記載了一條,那就是如果一個村子疫情導致全村空了,那就得燒燬這個村子。

所以在東北鼠疫的時候,清政府在東北推行的就是隔離,村與村之間的隔離。且這種隔離是更加強制性的,加上當時有伍連德這樣的留洋專家。

伍連德也算是鼠疫研究中,最傑出的人才,也是諾貝爾醫學獎的提名者。可以說有此人,實乃是民族之幸。


小司馬遷論史


伍連德醫生國外留學回來他學的流行病學,細菌學。是伍連德醫生叫大家戴口罩,然後還做口罩。把病人分開,輕症的,重症的。然後把死了的集體焚燒,後來才緩解了,天佑我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