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男孩不說話,姥姥堅稱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

2歲男孩不說話,姥姥堅稱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有一定的規律,到了多大年齡就會做怎樣的事情。可也有的孩子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導致發育過晚,這自然會讓家長感到慌張,甚至為此用許多所謂的好辦法,但結果無非是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罷了。

2歲男孩不說話,姥姥堅稱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

小明是一個兩歲的孩子,如今他還沒有和同齡人一樣開口說話,就連普通的音發出來都比較困難。為此,小明的姥姥一直認為,是他的母親沒有給他剪舌根才惹的禍。

母親聲稱,在小明剛出生的時候,姥姥就一直主張著要給孩子剪舌根,認為在老家所有孩子出生之後都必須剪舌根,才能夠利索的學會說話,不會影響日後語言功能發育。但母親覺得,現在這個社會早就不存在講剪舌根了,萬一因此傷害到孩子的身體,造成終生殘疾,才是得不償失,便拒絕了姥姥的這個要求。

而姥姥也沒有強制性的去做,終於到了孩子兩歲時,發現孩子不會說話,姥姥又再次提起了剪舌根的事。母親仍然制止並將孩子送往醫院檢查,醫生聽後直搖頭:這和剪舌根沒有關係,只是因為平常沒有多跟孩子交流,才會讓孩子說話較晚罷了。

2歲男孩不說話,姥姥堅稱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

小明的姥姥因為過分相信剪舌根的說法,差點釀成大禍,還好醫生說出了實情。其實,姥姥也只是因為擔心小明不說話,才會這樣做而已。因此,家人要知道孩子說話晚,究竟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第一,孩子生活的環境

許多孩子出生之後就由 老年人帶,而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他們會外出打牌或者逛街買菜,不能面面俱到的照顧孩子。而且孩子年齡小本來就不會說話,老人也會認為對一個不會說話的孩子自言自語,是很奇怪的事情。

所以,他們不太喜歡對孩子講太多的話,而孩子在沒有他人講話時,自然無法迅速發聲或者說話了。畢竟,孩子的語言啟蒙非常重要。此外,有些老人雖然會和孩子講話,但說的是方言,還是不知該如何去模擬那個音發出聲音。為此,孩子也會選擇暫時性的不說話。

2歲男孩不說話,姥姥堅稱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

第二,孩子沒有表達需要

很多家人照顧孩子非常細心,彷彿只看孩子的一個表情,就能夠知道孩子想要什麼。立馬把孩子想要的東西拿到面前,不需要孩子哭啼吵鬧,時間長了孩子就習慣了這樣的照顧。他們認為不需要提醒父母,父母也知道該給自己什麼東西。

久而久之,就忘記了要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樣一來,自然不會有慾望開口說話。所以在照顧孩子時,應該適當性的逗孩子玩耍,讓孩子會發出笑聲以及哭聲,他們也會習慣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這樣到了一定年齡之後,便會自然而然的用語言來表達內心的需求了。

2歲男孩不說話,姥姥堅稱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

第三,發育狀態和個人體質

每個孩子出生之後,體質和大腦發育狀態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根據狀態的不同,說話的時間也不太相同。所以孩子在兩歲左右時說話,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2歲男孩不說話,姥姥堅稱是沒剪“舌根”惹的禍,醫生聽後直搖頭

生活中老人總會認為自己帶孩子經驗豐富,而用一些不正當的做法對孩子造成傷害。這時,家長一定要堅持科學照顧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