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普遍性不种粮改种树,如何鼓励老百姓种粮食?

快安农业技术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有3、8亩的责任田都种了树,不是种树比种粮划算,种树只是比荒着长草好点而已。我家在南京东312国道南的丘陵地带,我们一个生产队种粮的没有5亩,应为种粮真的不挣钱,且不说低粮价高成本,就人工这一样就很不划算,就拿我家来讲,夫妻俩都在上班,现在的工厂都是12小时星期天还得加班,如果种田种收都要请假,请一天满勤奖就没了,现在国家禁烧桔杆,虫害越来越严重,打药、清理费工越多,还有收割机拿着国家的补贴烧着平价油到农忙时坐地起价,有的小田,低洼田要200一亩,辛苦忙了一年不如打工10天挣的多还累的孙子样何必呢,所以都栽树了,虽然也不挣多少钱,但种下去就不用管了,10后算下来每年每亩也能挣3到5百块,我们就等退休了种个2亩少打农药少用化肥自给自足就行。


戚保银


我老家的地里就种着树,别人家我不知道,我家种树的原因是,家里就老父亲一个人,我自己一家人在外打工20年了,家都安在外地了。家里的8亩承包地不能丢,那是我一家人的后路,最不济在大经济萧条期还可以回家种地,不至于饿死一家人。可是眼前老父亲年迈,体虚,已经种不动了,唯有种上树,无需打理,多年后能回收承包地钱就知足了。看到地里的那些树,心里会踏实些,至少,那地还是咱家的。

我觉得如果要扭转这个问题,就是国家在农业上加大补贴,至少得提高2-3倍的国家购粮保护价,加工成品再降价供给市场,这样才能拯救中国农业,才能促进增产增收,同时保护农民利益和城市人民利益,让高产的工业反哺地产的农业,和谐共进。


骚动的阴影


惠农圈为你答疑解惑!我们这边都是平原,很少会见到有人种植树木,大家种植粮食一亩地可以赚700元利润,一年种植一季水稻一季小麦,可以收获1400元左右,因此大家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比较高。

可能有人说我吹嘘,没有那么多的利润,但我们这都是优质良田,产量比其他地方高了不少。且农民只有收获的时候会用收割机,其他的都是用拖拉机和人工,这样单产的成本更高一些。不过我们这的农田,很多青年人不愿意种植了,都是将其交给亲戚种植,像我四叔家里种植了22亩地,去年他说赚了3.5万,这可不是我夸大的。

而在农田里种植树木,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行为,如果是在基本农田的话,那就是违法的行为。我国有18亿亩耕地,基本农田有15.46亿亩,除了近些年里被占用的耕地,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基本农田,也就是说这些都不是国家所准许种植的,自然会被清理掉。

在农田里种植树木,也就是风景树能够卖上更高的钱,如果是普通的杨树,种植5年也就卖上1000元左右,农民自然是亏大了。那么如何鼓励大家种植粮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就是促进农田的流转,这样的话就可以让那些大户去种植,避免了土地的荒废。

其次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壤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项目。比如说我们这边有人搞稻虾养殖,这样的话一亩地可多赚上3000元左右,农民增收了,粮食种植量保住了。

想要提高农民的积极性,那就要加大小农户的补贴,这样才能在粮价稳定的基础上,吸引更多人种植!


惠农圈


现在农村普遍性不种粮改种树,怎么鼓舞老百姓种粮食?上世纪90年代末,在我的回忆中当时兴起了一阵人工植树造林运动,每家每户必须有一个人到地里植树,听说树苗是从外地拉来的,之后人工造林简直就没停止过,屋后的山坡和靠阴坡的土地全都栽了树,而这次植树的酬劳是一亩地给220补助,能够领取8年,乡民们都喜笑颜开,盘算着自己一年究竟能领多少钱。

尽管现在有粮食补助方针,但仍是存在缺点,所谓的“粮补”变成“地补”,在农村只需有地就能够有补助,并不需要栽培才能领,包含我家根本在外务工,每年回家后还能够取点粮补,我见过好多人都是这样的,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对的,毕竟我没去取过补助,这样只能伤害农人种粮的积极性。关于一线农人的我来说,怎么鼓舞老百姓种粮食,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而我国是农业大国,保证粮食栽培关系到千家万户,而不是某一个人,所以鼓舞老百姓种粮食,彻底有必要的,近几年国家方针一向在扶持三农,先是取消了上交公粮,随后还取消了农业税,再往后还给粮种补和粮直补,能够说农人的好日子来了。

这几年我国的粮食价格一向坚持低迷的状态,不光没有在原先的基础上呈现上涨,反而还呈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直接导致农人的卖粮收入不及从前,而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过程我国的一些根本生产要素本钱却在不降反升,比如说尿素为代表的化肥价格,以及种子农药的市场价格,简直都是在以一年一个台阶的速度上涨。有的栽培苹果之后的幼苗期,聪明的老乡在地里又套种小麦、玉米等大田农作物,所以幼苗期也是有收成的,之后苹果丰登买的钱是庄稼的5~8倍,乡民就这样过着有人打工、有人种树的生活,庄稼种的面积也越来越好,产的粮食最多也就够自家吃食,或许这便是为啥不种粮改种树的原因吧。

粮食的供应和化肥的需求都相对会集,价格天然一个上不去,一个下不来,受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冲击(小家小户的农业越来越难做 ),为适应城市化建设,国家在鼓舞土地流通,鼓舞农业上搞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规模化、集约化),人家生产的粮食本钱天然比你低,并且还有的赚。


僧哥带你逛东北


谢谢好朋友,这个问题我插一手。我是山西运城的 在我们这里现在小孩子见了小麦苗和棉花都觉得稀罕。可我们这里前几十年还是国家的产粮棉大县呀。前十几年公社书记就在万人大会上高调支持转型产业,要想富就栽树。栽下摇钱树,生活才会好。

现在基本上全都是经济林带了,桃树果树柿树葡萄树,梨树枣树花椒树,还有那山楂红艳艳。可以说应有尽有,正所谓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农民在顾不上温饱的情况下必须转型,否则将没有生存之地。

算一笔简单的帐,小麦块数钱一斤,放卫星亩不超千斤就千元钱。况且小麦是隔年生作物,得八个月才能收获。除去工本投资所剩无几,逢灾年还得赔钱。

再说桃果树,不多算亩产五千斤一元一斤还有五千元,去掉一半投资最少还有二千多元。

如何鼓励农民种植粮作物,我认为是非常困难的。物价上涨种粮食赔钱,明明知道前面有坑,是傻子也要跳过去的。

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好办,除非粮食价格高,种粮有利图。农民自然而然就再转型种粮作物了。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王银令


专家学者已经研究出了新一代的食物链,即以后树的叶子,花,果及其树的一切都比粮食的实用性要好,即耐吃,又耐饿,切含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之所以要多种树,多种草少种粮。(金山银山比不上绿水青山)


巨石


没有那么严重,种粮的农民还是很多的。只是一小部分农民经济确实困,有加上家庭条的恶化出门打工,把土地闲置,是因为农村的老人年龄太大无能为力耕种。


开心每一天23635988


现在有很多农民的土地不种粮改种树,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种地不赚钱甚至赔钱,还种它干嘛?现在人的任何工作都是以挣钱为目的,打工为了挣钱,做生意为了挣钱,难道种粮就是为了赔钱吗?农民兄弟不傻。

那么既然种粮不赚钱,就种树吧。种树最起码有几个好处,一是简单省力,种一次八九年不用动,也不用管理,比种粮省力多了。二是以现在的价格,每亩每年也能平均500元左右,不比种粮差。三是不用再操心怎么种地了,尽管全力以赴的去打工挣钱吧。四是土地抛荒的话,有关部门不允许,种树也算是打了个擦边球,算不上违法。在我们这里,还没听说过村委会或什么部门不让种树。

说到怎样鼓励老百姓种粮的问题,我觉得也很简单,就是要让种粮有赚头,在地里投入一个工的价值,和打工干一天的价值差不多,肯定会调动起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来。至于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达到这个效果,是提高粮价还是加大补贴,那就是国家怎样设计的问题了。除此之外,难有良策。


十里八村众乡亲


一句话,只要粮食跟市场经济同步,要涨都涨,要降都降,跟市场一切物价同步,不要别的商品长价,就粮食不长价。农民不种地的原因就在这????


老王123


谁不想种粮?难道我们农民真不想种粮吗?问问现在的粮谷价是多少?再看看现在水果的价格,有人说粮食白菜价,实际连白菜都不如呀!😪白菜瓜豆这几天清明都买到六、七元一斤!粮食一百斤有两百元吗?没有!……!两元一斤不到😭你叫我们农民咋搞?辛辛苦苦种出来啥都没捞到,人家城里的大爷阔娘们一看到就掐鼻子,开口就:农民!太赃了🤔怎么一身泥?你说有多伤人自尊?人家袁老早就提及粮食加价问题,可没人理会,这又能怪谁?职工干部退休后几千甚至上万的薪水,农民有吗?没有吧!所以有时候多余的话问起来也没用,真的想要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是盲目的大刀阔斧,应从多方面、全方位去考虑,也不是一朝一日可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