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揚州是江南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極力反對?

揚州二分明月


揚州是不是江南這一稱謂並不重要,關健是現今的揚州,在江蘇省境內它落伍了一些,經濟總量和它對世界的影響力已越來越弱了,這是事實,作為本地人要看到這一點,而要正視這一切,現在唯一能做的是,作為這一地區的市民,希望自己的家鄉好,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席之地,這是好事,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市委市府的決策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埋頭苦幹振奮精神,不折騰不蠻幹,少搞花架子工程項目,一心一意謀發展,不受外部環境的干擾和詬病,這樣去做經濟肯定能得到發展,經濟發展了,財力增強了,人民兜裡錢鼓鼓的了,誰能看不起你,看不起這塊熱土?過去的繁榮並不代表現在。如果以長江為界劃分江南和江北,揚州是標準的江北,但如果以緯度要劃分,它應該是江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肆虐幾千年的小小吸血蟲病,從揚州市寶應縣涇河鎮向南廣闊的南方地區都有分佈,淮安向北就沒有蹤影。這是不是能夠佐證,揚州,是江南城市,還是江北城市?實際上這些都不重要,一個地方發展起來了,它都是人們心目的伊甸園。


水平688


很多網絡噴子根本沒有什麼文化,肚裡墨水很少,根本不懂江南是什麼概念,也不懂江南究竟是怎麼回事,只知道亂噴。

江南一詞什麼時候有的?噴子們根本不知道,江南一詞的變遷怎麼回事?噴了們也不知道,說白了,噴子們根本不懂江南一詞的歷史,噴子們只知道噴。

有些噴子狹義的理解,自己住在長江南邊,就自認為自己就是江南人,以為自己了不起,才配得上稱為江南人,其實這些噴子們什麼也不是,自己在當地也許窮的叮噹響,還渾然不知,真不知道優越在哪裡,十分的可悲。

這些噴子在網絡上叫的哇裡哇啦的,現實中恐怕房子都買不起,或許就是打工的苦力,生活中沒有一點自尊,只能在網絡上自淫,來找點自信。

這些網絡噴子,說不定生活在某個鄉村、某個城市的平民窟,過著低等的生活,兜子沒幾個錢,喝著幾元錢一瓶的劣質酒,吃著大排檔,過得苦滋滋的。

揚州真的象網絡噴子們講的那麼不堪嗎?提到揚州,中國誰人不知?揚州的房價便宜嗎?每平米一萬至三萬的房子還不是都賣完了?

揚州市不斷被拆分,六合被劃到南京,泰州、泰興、姜堰、靖江、興化又從揚州划走,揚州被划走了一半以上的地域和人口,揚州經濟還能在江蘇處於中上游,揚州經濟怎麼就不行了?

揚州處於江蘇的中段,承接著江蘇的南北連接,揚州具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的美譽。

揚州為了打造旅遊城市,為創造旅遊環境,從保護環境著想,把很多企業向周邊區縣市遷移,有什麼不好?有哪個城市主城區會保留大批的企業?

揚州是有個蘇北人民醫院,那是歷史的原因形成的,是歷史的產物,一些噴子常常拿這個說事,歷史是片面的嗎?歷史是靜止的嗎?歷史是一層不變的不發展嗎?

江蘇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根據經濟發展的情況不同,把江蘇分為蘇南、蘇中、蘇北,有什麼不妥?噴子們也拿來說事,蘇南、蘇中、蘇北是某個地區域,某個人自己就能劃分的嗎?沒有政府認可能行嗎?

揚州屬不屬於江南,不是噴子們能說了算的,歷史上早有文字記載,歷史上早有很多文人墨客詩人們的詩句佐證,就是皇帝下江南都包括揚州。

一群不懂歷史的網絡噴子們,你們歇息吧,一切不是你們說了算,你們這些窮屌絲還是把精力放在過好自己日子上吧,沒有文化的無知屌絲噴子們可以閉嘴了。


劍過留香2


如果說長江以南是江南,長江以北是江北,揚州確實不算是江南城市。

整個揚州都處在長江主幹道以北,和江南一點不沾。

從清朝江蘇的幾個知府分化來看揚州還是在江北。

為什麼給人印象中揚州屬於江南的原因的

其一是,歷史上揚州佔據京杭大運河和長江水道優勢,經濟實力雄厚,歷史上有“一揚二益”的說法,

揚州、成都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洛陽。所以有"天下之盛,揚為首"的說法,成都物產富饒,所以當時諺語稱"揚一益二"。

其二是,詩詞“煙花三月下揚州”流傳太廣,人怕出門,豬怕壯,揚州在全國知名度在很多人腦子裡根深蒂固的。

為什麼不認為揚州是江南的原因

因為在現在鐵路、高速公路發達的時代,河運不是主要運輸方式,所以揚州在省內並不是那麼突出,其實就是揚州不是在長江以南經濟快車道里面,從南京到上海這段,蘇錫常經濟各方面太過優異。隔著長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揚州靠南發展的方向,蘇南城市自成一個經濟體系。

所以現在從心裡還是從地理位置上都沒有把揚州納入江南有一定原因,有人反對也是蘇南反對多一些。


地圖上的螞蚱


說到這個話題,就要說到“江南”的概念!

其實,江南這個概念,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唐詩宋詞所構建出來的文化江南,另一個是現代的新江南!



如果說是現代的新江南,那肯定不包含現在的揚州,沒有這個經濟水平就不要去參與,讓一大票經濟發達的城市們去佔C位去。

但是,如果說是唐詩宋詞裡面的江南,那就只有現在的揚州能夠擔當核心了。

當然,這是最早的唐詩所構建的文化江南,到了明清時期,蘇杭發展起來了,文化江南的概念擴大,蘇杭囊括了進去。

網上現在對揚州是不是江南爭論不休。就是沒有搞清楚到底說的是現代的新江南還是唐詩裡的文化江南。

更有甚者,甚至說“煙花三月下揚州”“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下的是南京或者蘇州甚至杭州等等,這很有趣。還有一種質問聲色峻厲:揚州分明在江北,怎麼會是江南?!

實際上,這種聲音把“在”與“是”混為一談了,或者說,他們“小”看了江南。

揚州在長江以北,這是任何一位小學生站在地圖前都可以作出的判定。這屬於地理常識,古人也知道。

隋煬帝在《泛龍舟》中說得非常清楚:“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

若單從地理角度考察,今天江南核心區域蘇州也不在江南,而是江東。“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就是現成的例子。這江東便是吳中(蘇州)——項羽早年起兵伐秦之地。



真正的地理上的江南,倒是長江中游南岸區域,如此說來,是不是有些可笑?

拋開地理概念說揚州,就回到了爭論的焦點。以揚州為江南,首先它是一個文化概念。

唐代詩人杜牧在詠揚州二十四橋的詩中謂:“秋盡江南草未凋”,在揚州生活了十多年的詩人當然知道長江在什麼方位;宋朝宰相王安石吟唱:“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位江西人依然把揚州視作江南;明代狀元楊升庵在《浣溪紗》中雲:“江都猶唱寶兒憨,斷腸春色在江南。”這是四川人眼中的江南揚州……前幾年,蘇州大學範伯群教授和臺灣學者陳信元先生合作發行了一套叢書《名家廣場·江南風情》,展現南京、揚州、蘇州、杭州、紹興五城文化風貌。視揚州為江南,蘇州大學的範先生會不知道揚州在江北?



隋開皇九年,隋文帝正式改“吳州”為“揚州”,這裡的這個揚州,就是現在的揚州!如果揚州當時還沒有金陵繁華,隋煬帝怎麼會去揚州?

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是在治所上下功夫,揚州治所在這裡、揚州在那裡查個底掉,但是偏離了最重要的一點:揚州是因何出名?——當然是繁華!那麼,只要緊緊找出繁華的證據就可以了。

早在西漢時的廣陵,就有十四萬人口了(有史書記載),可見繁華之一斑。

至少春秋起,揚州就是玉石雕刻加工中心,揚州周邊方圓千里可沒有玉石礦,既然(金陵)南京或者蘇州杭州值得“煙花三月”去觀賞並且更加值得“腰纏十萬貫”去消費的話,為什麼玉石中心不是在南京等地?揚州不繁華的話,手工業會發達?沒有大量的富人定居揚州使得財貨相聚,會有這樣的玉石消費能力?蘇州在唐宋時候被古人稱為江東,蘇州經濟的發展,是在明朝中期開始的,崇禎年間的《吳縣誌》,對閶門一帶的繁華夜景有這樣的描繪:“千家燈火似揚州”,如同今天形容蘇州無錫是小上海一般;那麼杭州呢?那要等蘇東坡去修蘇堤然後再等待南宋改造發展了…

揚州的繁華,在明清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揚州的稅收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要知道當年揚州所在的江南省的稅收是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的。京劇的前身四大徽班也是在揚州並且從揚州前往京城的。



從隋朝開始,歌詠揚州的詩詞開始越來越多,幾乎所有關於揚州的柔麗詩句均出於隋後:什麼“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還有死都要死在揚州的“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唐朝),什麼“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宋朝)等等等等,光唐詩就百首以上,唐詩宋詞中,杭州主要有名的就是錢塘,蘇州是姑蘇,而揚州處處都有名,廣陵,維揚,江都,雷塘,竹西,瓜州都能在唐詩宋詞中出現!還有著名的那句“揚一益二”,這句話可是在唐朝出現的,可不是說的隋朝以前的九州之揚州省!《唐會要》卷86:“廣陵當南北大沖,百所集。” 《舊唐書》卷182: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 《成都記序》:“大凡今之推名鎮為天下第一者曰揚益”。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揚州歷代詩詞》,煌煌四卷,收錄了兩千多位詩人近兩萬首詩詞,其中唐代詩人150多位,詩作570多首。即便如此,編錄者還是特別說明,這只是按照既定標準選錄的作品,並且還不可避免有遺漏的情況存在。

揚州的琢玉工藝源遠流長,據相關史料記載,揚州的玉雕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在古籍《書經·禹貢篇》中有"雍州貢琳琅"、"揚州貢瑤琨"的記述。1977年在揚州蜀崗,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玉器等以及氏族公共墓葬60多處,證明在夏代時的揚州一帶已有了玉器製作工藝。

請注意:這裡的“揚州貢瑤琨”裡面的揚州,絕對是九州之揚州省的概念!而不是當年的廣陵(今揚州)

可是至少從西漢到到今天,玉石中心為什麼都一直是在現在的揚州?有疑問的可以查找一下當年“揚州省”的範圍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等),還有哪裡是玉石玉器中心?就是今天你去烏魯木齊的大巴扎,當地的維族商販都在吆喝“和田玉,揚州工”,話說古代從和田運送到揚州,可是個龐大的工程。

玉器在中國古代,絕對是大宗的奢侈品,而這個奢侈品中心(消費中心)就設置在現在的揚州,所以可以這麼說,當年的九州之“揚州省”的精華,就在現在的揚州,也只有現在的揚州才能有資格使用“揚州”這個名字。同時期,漆器中心也同樣在揚州,馬王堆出土的,就有揚州的漆器,漆器中心今天依然在揚州。



所有的事物,都不會孤立的存在,比如幾百首的詩詞歌詠揚州,但是,玉器中心卻在南京,揚州菜系卻出現在蘇州,服務業鼻祖的三把刀誕生在杭州,漆器中心在某城,如果這樣的話,這個詩詞肯定不是歌詠現在的揚州了!一定歌詠的是“揚州省”的廣大區域!

所以,雖然有千百首詩詞歌詠揚州,還要看這些大詩人是為什麼歌詠?——其實唐詩中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那就是因為揚州的繁華!

李白從成都長安洛陽一路走來,走過了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地方,是見過大世面的,揚州要是不繁華到令他驚歎,李白是詠不出“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從李白的詩文看,他曾七次來過揚州。開元十四年(727)第一次到揚州時,李白才27歲,年少氣盛,行俠仗義,一住就是一年。據他自己說:“曩昔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一年就花了三十萬,今天的幾千萬啊...

揚州繁華了兩千多年,富人聚集,孕育出了揚州菜系(也稱呼為“淮揚菜和維揚菜”,都是專指揚州菜,與其他城市毫無關係。);孕育出了有”三把刀”之稱的服務業鼻祖;漆器中心和古琴中心以及奢侈品中心的玉器中心也一直都在揚州;千百首唐詩宋詞歌詠的,也是揚州,揚州是文化江南的核心,還有什麼疑問呢?

2007年第三期《中國國家地理》在卷首語中提出並解答了一個問題:江北的揚州為什麼算江南?文中介紹:“把揚州看作是江南更重要的原因是揚州與江南的神似,甚至可以說揚州曾經比江南更江南。大運河畔、長江邊上、東海之濱的揚州,她的繁華、她的富庶、她的舞榭歌臺、她的詩詞歌賦、她的琴棋書畫都和江南的蘇杭相通、相似、相媲美。因此把揚州當江南來吟詠就可以理解了。” 專輯同時提出,就文化區劃而言,揚州應該屬於江南。自然區劃、行政區劃、文化區劃,這三者很難重合,揚州就是這三者錯位的典型。揚州在江北卻叫江南,這是文化對自然區劃的超越,是文化力量的顯現...


李揚


在中國凡是有梅雨季節的地方就是江南!
許多人按照長江南北岸來劃分,這是因缺少季風氣候知識圖方便而來。
地球為什麼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呢,就是因為季風氣候所產生的。不是因為方便隨便劃分的緯度,在地球儀上可以看出,不會因為山脈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南北岸來確定的,是根據季風氣候來劃分的。
揚州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這個地區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會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這現象也叫做黃梅天,也是因為這個時節江南的梅子正是成熟採摘期。
所以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揚州為江南則當之無愧!
下面視頻江南揚州的四橋煙雨映樓臺,亭榭柳枝依佳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3f21a40f2d04e41a617a38fd47f8fc5\

君子的流年故事


因為現在揚州沒有以前那麼富了,所以蘇南不肯承認揚州是江南。揚州就是中國的縮影,以前中國天下第一的時候,韓國、越南、菲律賓各個臣服,韓國不敢稱帝,只敢稱王。現在呢,連八卦、李白、端午節都敢說是韓國的了。蘇南某些人像極了韓國,明明李白、杜牧歌頌江南的詩詞,一半都是因為揚州,他們偏偏把江南的稱號拿過去,然後還要把揚州踢出去,跟棒子無異


一顆忙碌的釘子


揚州到底屬不屬於江南?網上長時間爭論不休。

小編認為,古時候的揚州屬於江南,而現在的揚州市則不屬於江南。





對於江南的定義有好幾種說法,目前最主要的是這三種。

1,地理論

地理上的江南指江蘇省南部(長江以南),浙江省北部的太湖流域。俠義上的江南指的就是太湖流域的這幾座城市,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湖州,紹興,寧波。而廣義上的江南指蘇南,浙北,皖東南,贛東北這幾塊地方。揚州不在這塊範圍以內,所以現在好多人認為揚州不屬於江南。



2,經濟論

長江下游流域,也就是江南地區,從古至今都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而唐宋時期的揚州無疑是長江下游最繁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古時的揚州猶如現在的上海。揚州歷史上有過三次鼎盛時期,分別是西漢、唐末和明清時期。唐朝末年,由於戰亂,處於北方的長安和洛陽相繼衰落,而揚州則藉著漕運的優勢,迅速發展了起來,成了當時全國第一大城市,有著揚一益二的美譽,說的是當時全國最為發達的大城市,揚州排在第一,成都排第二。因此,從經濟論來說,古時的揚州是屬於江南的。

直到清末,隨著工業的興起,漕運已經無法滿足中國的發展需求。鐵路逐漸替代了漕運,成為我國運輸力量的主動力。這樣一來,揚州瞬間失去了自身的優勢,經濟滑落相當快。

而如今的揚州,雖然經濟仍處於全國中上游水平,但是與唐宋明清時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隨著蘇錫常地區民營經濟的崛起和外資的引入,揚州的光芒被逐漸掩蓋。



3,文化論

其實,廣義上的江南就是“吳”地,也就是說著吳語的地方。代表城市上海,蘇州,杭州等。而揚州人說得是江淮官話,與吳語有很大的區別。這就是網上對揚州是否屬於江南的主要爭論點之一!

殊不知,其實在古代大部分時期,揚州人都講的吳語,這種語言體系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如隋煬帝善吳語,唐代曹憲著《博雅音》注中有大量的吳語。隨著人口的變遷,揚州話也在不斷演變。在揚州歷史上,就有過好幾次對方言有影響的大變動。 揚州方言的第一次演變發生在東晉時期,晉室南渡,北方人在靠近揚州一帶停留,將北方話帶到揚州,吳語的格局開始受到衝擊;第二次是在唐代末期;第三次演變發生在明初,元末揚州遭到兵亂,很多揚州人被殺害。

隨著時間的演變,揚州與吳文化開始漸行漸遠,偏離了吳文化的軌道。



綜上所述,古時的揚州這三條定義佔其二,是確確實實的江南地區。而現在的揚州已經一條都不佔了。

其實,是不是江南並不重要,人民生活水平上去才是硬道理。如今的揚州發展勢頭還是不錯的,人民生活水平也不輸蘇南,是全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有這些就夠了!你們說對嗎?


城市控


揚州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江南嗎?我想大部分人對這個問題都有困惑,支持者認為,包括唐詩宋詞在內的古代詩詞都將揚州劃入江南範圍,比如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還有《遣懷》:“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此不贅;反對者則認為,揚州地處長江以北,與江南風馬牛不相及。究竟哪種說法科學呢,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江南的具體範圍和歷史淵源。

1、地理學家心裡的江南。地理學者楊業勤認為,從自然地理角度看,江南特指江南丘陵區,指南嶺以北,洞庭湖、鄱陽湖以南,太湖以西大片丘陵、盆地相間的區域。他的這個觀點,我不太認同。這個位置 我在地圖上都沒有找到。

2、氣象學者心裡的江南。氣象學者認為凡是初夏季節有梅雨的地方,就屬於江南範疇。他們眼裡江南大體上指淮河以南,南嶺以北,宜昌以東直至大海都是江南。氣象學家的江南未免太大了些。

地理學者和氣象學者眼裡的江南,顯然都不是老百姓心中的江南,大眾眼裡的江南應該是小橋流水,吳儂軟語,梅子青青,十里荷花;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和“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江南;是康熙、乾隆流連忘返的江南。這個地方其實就是太湖和西湖流域,也就是蘇州、杭州極其周邊地區,這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江南。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判斷,揚州顯然不在江南範疇。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揚州屬於江南呢?原來南北朝時期,南朝和北朝對峙,一般稱南朝治下的地區為江南,揚州屬於南朝,故稱江南。這個稱呼被後人繼承下來,但嚴格地說,揚州不算是江南地區。


民國年間那些事


早在秦始皇統一天下時,揚州便是天下九州之一,到了唐代揚州更是全國重要的大城市!地位不亞於現在的上海,古代大詩人杜牧為揚州打上了“江南名城”第一道印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二十四橋不就正是揚州古蹟嘛!到了明朝、清朝揚州更是皇帝們江南巡遊的必經之地。

封建時代的江南也是“魚米之鄉”的別稱,能配得上這個稱呼的必須經濟發達、生活富裕,揚州糧田萬傾,水網發達!加之京杭大運河的的水運優勢,漕運和鹽運非常發達,富商巨賈眾多!攬收天下財富,不貼個江南標籤,皇帝如何收稅!

到如今,揚州行政區劃大幅度的調整,雖處長江北岸,但放眼全國來看,依然屬於江南,省內蘇南和上海的部分小市民有介懷之心,稱長江以北的人為“江北寧”!其實江南、江北又有甚計較!完全是吃飽了蛋疼的人,沒事找事罷了!百姓的幸福指數跟名稱和地域無關!











法律問題專業解答


這個是老生常談了。

但看到有些人說古代吳語影響範圍包括揚州,這個得嚴謹考據一下。不過這個思路有啟發。

如果留意的話鎮江市區還是和揚州一樣的江淮話,但到南面所屬的丹陽就是江淮話和吳語並存了,很有趣。不過語言鏈在鄉鎮是怎麼分佈的因為沒轉過就不知道了。

鎮江在長江以南了,按說地理上更該受南方影響,古代經濟發展受地理影響非常大。所以語言也該遵循類似的規律,鎮江顯然沒有。

揚州、鎮江一江之隔。

那麼古代方言就是當今的局面?未必,因為揚州、鎮江從來是江防要地。魏晉、唐宋都是流民集中的區域之一。永嘉之亂、建炎南渡甚至安史之亂此間屢有兵事。北府軍等就是明顯的故事。所以說北語南下也是極有可能的。

而且看先秦的情況吳越本來就不是個沿江概念,而且之後從來就有守江必守淮的概念,江淮一體從軍事上一直都是存在的。更不用說古代揚州並不是現在揚州,由文化歷史來談就需要界定很多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