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獨自一人徒步遠遊的想法?付諸行動了麼?

阿拉姐聯合皮球哥


2018年國慶七天假日,沿鴨綠江畔自駕800公里,起點大連經丹東東港,寬甸,綠江走203省道入吉林吉安,通化,白山,到達眼綠江源頭臨江。秋高氣爽的長白山風光無限,名勝古蹟頗多,如丹東寬甸的綠江村可以駐足東北小桂林以及渾江大灣,吉林吉安是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這裡古蹟頗多,五女峰,高句麗遺址,好大王碑,更可近觀渾江對岸的朝鮮,品嚐地道的朝族火盆美食,通化是中國人參產區也是我國著名製藥基地,更是滿族發祥地,努爾哈赤起兵於此,奠定了清朝300多年的基業,東北抗聯紀念館也坐落在此,在這裡可以詳實瞭解抗聯,更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渾江水貫通通化市,宛如秀美玉帶,滋潤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民,秋季霜降讓楓葉盡然長白山,炫彩奪目,臨江是陳雲同志戰鬥過的地方並創建了南滿根據地。入秋的203國道處處都是風景,遊人如織,交通方便,這裡四季分明是體驗親近自然的首選地之一。











行者華華


15年初開始萌芽了去西藏。那段時間開始整夜失眠,想著一定要去西藏。一開始是想著火車直接去拉薩,後面瞭解了之後決定以途搭的方式318國道去拉薩。當時還在讀大學,然後想著放暑假就去成都。開始瞞著所有人,悄悄計劃著去拉薩。在半年的時間裡,一點點的購買揹包,衝鋒衣等裝備。到放假做了一個月兼職,賺夠了路費就開始為了夢想出發。最後歷時途搭半個月,安全到達拉薩。

想去的地方一定要去,不管旅途有多艱辛。只要在路上。




阿曦的夢遊記


獨自遠行,我一直在這樣做。


我喜歡遠行,走很長很遠的路的那種,大部分時候我是一個人走的,因為走的路太遠,費時費力也費錢,想找個伴一起走很難。雖然在旅途上也偶爾跟人結伴一起包過車什麼的,但感覺不是很好,因為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一樣,體能也不一樣,不熟悉的人要一起走的很合拍,機率不高。


遠行,就是想放鬆自己,如果還整到跟不合拍的人在一起,多少有點怪怪的。我自己一個人,走完了中國除臺灣以外的所有省、市、區,沒覺得有什麼不好。一個人的旅行,更能讓我安靜地思考。最主要是一個人走速度快、效率高,吃飯、住宿完全可以自己決定,去一個地方要呆多久也自己決定,不喜歡就馬上走人,喜歡的話可能就會住上一段時間。如果有同行者的話,就要犧牲這種選擇的自由,畢竟出門在外如果是結伴走的話,一定要相互照顧相互理解才對。

曾試過與人結伴同行,效果不太好。


在去長白山時,我請了一位當地的嚮導,原以為他只是帶我一個人去穿越原始森林,沒想到他還接了一個從旅遊網站上組團過來的大部隊。他叫我等一天,等大部分來後再一起走,於是我等了一天。


第二天大隊人馬到了後,都天黑了。她們堅持要摸黑進入林區。這本來不是一個安全的舉動,但我一個人沒辦法,只好跟著她們一起走。她們裝備齊全,我當時沒帶賬篷睡袋,就這樣頂著零下的溫度(小溪都結冰了),在原始森林中坐在冰冷的地上捱過了兩個夜晚,幾乎是一分鐘都沒閤眼,靠不停地點燃撿來的枯樹枝取暖。她們當中許多人體力明顯跟不上,戶外經驗也不足,我和嚮導走在前面不斷地等她們,有時有些路段她們不敢走,只好折回來,重新找條更易走的路。走出原始森林後,我跟她們告別了,因為我知道我必須儘快爬到天池,天黑前要下山,找個地方睡一覺,不然我可能也會挺不住的。爬上山頂後,有幸看到了天池的全貌,真的很美很震撼,我至今都忘不了它那在淡淡的雲霧纏繞下微波粼粼、如嬰兒般沉睡的碧綠湖面。我一人先下山了,後來聽嚮導說她們上來後當天沒看到天池,住了一晚第二天也未能如願。運氣這東西不好說。


能陪你度過一段完美旅程的人,才有機會陪你走過一生。


不是經常有人說,兩個人在結婚之前,最好先一起作一次遠行。這話真的是很有道理。身處異鄉身處困境時,更能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心胸、互助精神。兩個人的愛好、三觀在不在一條線上,有多少交集,也可以通過一次遠行看的很清楚。如果身邊有適合的,興趣愛好都一致的朋友,當然結伴遠行會更好。沒人願意刻意去做孤家寡人。


(郎木寺)


流浪的石頭高


這樣的想法早就有,但是長時間地連續進行的徒步還沒有過。長途旅行,我還是更願意用自行車的方式進行。不過那些不連續的一般只以一兩天為限的徒步,也還是給自己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記得有一年酷暑之中,從清涼的駝梁山頂上向下走,從河北走進了山西的高谷裡,突然大雨瓢潑而至。

在一個丁字路口上,孤零零的有一間小賣鋪。推門進去,買了方便麵,被一位弓了腰的老人邀請到炕上小炕桌邊吃麵。一邊吃一邊聊,就著熱騰騰的方便麵,也就著外面嘩嘩啦啦的雨聲,還有窗外被雨水沖洗得異常乾淨的山花山草。

說起徒步的事情來,老人很感慨地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經常扛著從山裡打下來的柴禾,下山去趕集,去一天回一天,全憑腳力。下山因為扛著沉重的柴禾,所以反而比回來空著身上山的路還難走,還吃力。

人們那時候都那麼走,沒有誰奇怪,走路也不算什麼壯舉,很平常。現在想一想,那時候一天走下去也都是百里之外的地方,去趕了集賣了柴禾,捨不得住店,一般就是吃自帶的乾糧,然後找人家一個門洞湊合著睡一晚上;轉過天來天不亮就向回走了。 現在已經沒有人這麼走了,也走不成了,人們都退化了。他感慨著說。


的確,徒步遠行的能力是人類的一種古老而原始的能力,在徒步過程中,人所體驗到的很多東西,是別的運動方式裡很難獲得的。

一個人的一生中,至少應該有那麼一兩次長途徒步的經歷,體驗才更完整,人生才更豐富。


東方連話


自己出去旅行的想法這兩年非常強烈,但是實話實說目前還沒有實現!

沒有實現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是個想象派,是因為現實!到了而立之年,壓力真的非常大,老人、房子、車子、孩子!如果說失去了經濟來源恐怕生活難以維持!

其實想出去旅行真的是想做一回自己,在單位是員工,在家裡是兒子是丈夫是爸爸,唯獨不是自己!或者說單獨旅行是一種簡短的逃避,但是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不會被這些壓垮的,調整好心態繼續做家裡的頂樑柱!


男人適當的給自己一些空間,或許會讓以後的自己更有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