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小規模納稅人一年能開500萬專用發票?

大青馬


不管是增值稅專票,還是500萬的金額,對於小規模納稅人來說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1. 小規模納稅人開專票。

小規模納稅人開專票是有一個發展歷程的。最開始是對部分行業進行試點,試點的範圍從最開始的住宿業、鑑證諮詢業等不斷擴展到後期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而近期的稅總函〔2019〕243號,要求全面推行小規模納稅人自開專票,將小規模納稅人自開專票的範圍拓展到了全行業。所以,對於小規模納稅人來說,自開專票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除了自開專票,小規模納稅人也可以到稅務機關申請代開專用發票,這樣票量和票面受到的限制也相對較少。

因此小規模納稅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這當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點:

(1)稅收優惠的享受問題。如果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那相應的小規模納稅人10萬/月的免徵額就不能夠享受了。因為下家要抵扣,那麼上家就不能再免徵。所以小規模納稅人在選擇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普通發票的時候要做好權衡。

(2)成本定價的問題。小規模納稅人在選擇開普票還是專票的時候要對成本和定價進行合理的規劃。相較於一般納稅人而言,小規模納稅人在增值稅上是不佔優勢的。即使開具了專用發票,稅率也是3%,客戶所獲得的進項抵扣會較少。所以小規模納稅人要根據客戶的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定價安排。

2. 小規模納稅人開票500萬。

在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劃分標準中有一個500萬的標準,但並不是說小規模納稅人就絕對不能開票超過500萬。實際當中要對兩個點進行區分。

(1)含稅與不含稅金額。在劃分標準當中的500萬是指的不含稅金額,而如果是含稅金額500萬,那麼實際的不含稅金額應該只有485萬,不能將其混為一談。

(2)小規模納稅人如果連續12個月累計不含稅開票金額超過500萬,那麼會被稅務主管機關強制認定為一般納稅人,所以很多小規模納稅人為了保持自己的身份,都會控制好開票的規模。

3. 小結

對於小規模納稅人而言。並沒有開具專用發票的限制,但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點。一般來說會控制好開票的規模,以免被強制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但在有些情況下,小規模納稅人一年開專票超過500萬也是有可能的。


財會小童


首先,這個小規模納稅人一年開專票500萬元,還真沒毛病。

所謂500萬元的限額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所謂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500萬元的門檻,指的是不含稅銷售額,含稅發票是可以開515萬元的。

所以,小規模納稅人開票500萬元,並不影響它的小規模身份,也不會被稅務局強制轉為一般納稅人的。

而且,稅務局也沒有規定小規模納稅人不可以開發票超過500萬元啊,你開超了,把你超過部分按一般計稅就可以了,然後轉為一般納稅人就就沒啥問題了。

所謂的500萬元的銷售額標準,只是認定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界限,並不是小規模納稅人的開票限額。

小規模納稅人自開專票也已經全面放開了

在2019年8月份之前,小規模納稅人自開專票的行業是有限制的,只有8個行業可以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其他行業的小規模納稅人需要專票,需要去稅務局申請代開的。


今年8月13號,總局出了文件,《稅務總局關於實施第二批便民辦稅繳費新舉措的通知》稅總函〔2019〕243號,明確要求全面推行小規模納稅人自開專票,這就意味著所有的小規模納稅人都可以自開專票了。所以,現在的小規模納稅人開專票500萬元,就更沒啥稀奇的了。

總之啊,稅務局對小規模納稅人的開票並沒有限額,超了500萬元,按規定交稅就完了,就這麼簡單。


huaihua老周


小規模納稅人一年開500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屬於正常的經濟行為。此問答更像是一個考題,主要包含以下兩部分內容:

一、小規模納稅人作為正常的納稅人,開具發票沒有限制

小規模納稅人是增值稅納稅人身份之一,以計稅辦法區別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權利義務關係受到經濟法律關係的規範,與其他納稅人沒有區別。

小規模納稅人作為正常的納稅人,發生正常的經營業務,按照稅法的相關規範開具增值發票,包括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內,金額並沒有任何限制。

小規模納稅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相較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更有優勢。小規模納稅人自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增值稅普通發票,主管稅務機關通常會核定納稅人的“票量”和票面限額,變相的限制了一定時期納稅人的開票金額。但是,納稅人依據真實的經濟業務,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票量和票面均不受限制。

因此,小規模納稅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突出的是經濟業務的真實性,開票金額上不封頂,小規模納稅人一年開具500萬元的額增值稅專用發票就不足為奇了。

重要提示:小規模納稅人連續12個月累計不含稅開票金額,超過500萬元將面臨被主管稅務機關強制認定為一般納稅人;500萬元的不含稅金額,包括服務、勞務和貨物的累加,不再是分開分別享受500萬元的標準(包括免稅銷售額)。

二、小規模納稅人開具發票500萬元,但不含稅金額小於500萬元

小規模納稅人習慣將價稅合計稱呼為“開票500萬”,價稅合計500萬元與強制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不含稅500萬元,並不是一個標準。因此,一年或者連續12個月開票500萬元,並不會被強制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例:小規模納稅人2018年全年開票500萬元,分別計算其不含稅價款和增值稅。×

不含稅價款=價稅合計÷(1+適用稅率)=500萬元÷(1+3%)=4854368.93元;

增值稅=價稅合計-不含稅價款=5000000-4854368.93=145631.07。

從實例中可以看出,小規模納稅人一年開具500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稅法上只認定為開具了4854368.93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並無不妥!

三、小結

一方面,小規模納稅人正常的經濟業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增值稅普發票沒有限制,代開專票還具備一定優勢;另一方面,連續不超過12個月累計不含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將被強制認定為一般納稅人,需要小規模納稅人提前做好規劃。

總體來看,“小規模納稅人一年開500萬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不是問題!


順通財稅段賢明


非請自來。

為什麼能開500萬元的專用發票?有多少銷售額就開多少發票,這是很簡單的道理,能開500萬元專用發票,說明銷售額達到這個數了嘛。

我們知道,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元的為小規模納稅人。這句話如何理解?說的是,定了500萬元的標準來劃分納稅人身份,未超過標準的為小規模納稅人,並不是代表小規模納稅人實際銷售額不能超過此標準。

再說開具發票的事。小規模納稅人通常自行開具的是普通發票,試點範圍的行業可自行開具專用發票。按最新的規定,小規模納稅人也可自願開具專用發票。也就是說,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專用發票符合規定。

上述說明,(符合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開具500萬元專用發票,如果全部銷售額均開具專用發票,沒有其他銷售收入,即年銷售額500萬元未超過標準,還是小規模納稅人身份。

最後一點就是,如果銷售額超過500萬,也需要按規定開具發票,包括專用發票及普通發票,不排除開具專用發票500萬元的可能。只是,此時年應稅銷售額超過標準,需要轉登記為一般納稅人。

可以,小規模納稅人一年能開500萬元專用發票,合情合理,完全符合規定。

大概就是這樣,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