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在揭牌儀式中說“希望年輕人不要忘記品味,欣賞有文化有品位的相聲”,你怎麼看?

觀天下39648853


品味是一種虛偽的東西,最好不要,真實做人,真實做事,做真實的自己。


溫柔鄉28595208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話當然沒錯,但以此要用某一種文藝形式一統江湖,就是莫名其妙了。

在西方,高雅的諸如鋼琴、芭蕾舞、歌劇,很多人去欣賞。一些著名的演出,門庭若市,人氣極高。

但另一方面,一些夜總會的豔舞、低俗的演唱也是有很多人去看,甚至比高雅藝術還要熱鬧的多。

在西方,只要是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什麼人都可以搞所謂文藝,只要能養活自己就可以生存。

這就是標準的蛇走蛇路、鷹走鷹路。高雅也罷,低俗也罷,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大家定位不同,各憑本事。

絕對不存在,高雅藝術跑到豔舞舞廳門口去拉橫幅,搞抵制,讓人家不要看這些。

就社會來說,無論哪個國家的老百姓,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業餘時間只希望娛樂娛樂。

而中國才改革開放30多年,現在社會的主力也就是三四十歲人在兒童、少年時期的文化生活非常貧乏。

我敢說,根本沒幾個人在兒童、少年時期接觸過高雅文藝。

換句話說,薩胖和大家一樣,基本是欣賞不了什麼高雅藝術的,最多也就是看看熱鬧。

在這種情況下,讓全民都支持高雅文藝,本來就是笑話。

大家想想看,為什麼那種違法的脫衣舞、豔舞,在農村這麼火,甚至葬禮上都跳。

唯一的解釋是,人家願意看,有群眾市場。

你將所謂低俗文藝掃掉,自己又拿不出高雅文藝,最終結果就是把這個行業搞垮。


薩沙


聽姜昆那一代人的相聲,內容健康向上,諷刺時弊、弘揚正氣、鞭撻歪風邪氣。但在電視媒體上幾次就把相聲演員那點“壓箱貨”在全國人民面前抖光了。通過上電視演員出名很快,短期獲益。創作跟不上,沒有經典作品推出,越說越乏味,被觀眾棄之。

郭德綱為首的劇場相聲,現場氣氛熱烈,沒有電視播出的壓力,演員在臺上表演不被電視導演左右,能充分發揮演出水平,與觀眾熱烈互動,熱鬧比較吸引人。但是商演頻繁之下,演員的創作也是跟不上,演員在臺上被迫說一些耍嘴皮子的貧嘴段子來撐場面。低俗的東西又沉渣泛起。對此,本人認為劇場相聲提供給廣大觀眾的作品“營養”很少。在作品的創作上有待精心打磨。

現在國人的綜合文化素質和欣賞水平,比姜昆相聲紅火的那個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和升級。相聲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對相聲演員的的創作、表演水平客觀上比一般影視演員要高出許多,難度更大,舞臺經驗更豐富才能把控和吸引住當今學歷普遍增高的觀眾。反之相聲演員的表演又怎能吸引住現代的相聲觀眾呢?


煜亮5434292523229


本人40出頭。

聽老一輩相聲藝術家說的相聲,感覺有“味道”,記憶深刻,就像吃中餐。

聽德雲社的相聲,有很多梗和包袱是非常精妙的、接地氣的,但聽了以後沒多久就印象不深,類似快餐。

當然,現在還有一些相聲段子〈如青曲社〉是有較深的文化功力的。

姜昆說的沒錯,有品位的相聲太少了,這基於花很多時間去創作。德雲社的相聲有大眾基礎,是給中國相聲文化注入了一股“動力”。融會貫通、相輔相成,才能真正推動中國相聲的發展。


塘灣橋


寵物貓吃各種品牌有品味的貓糧,有品相受主人寵愛的講究什麼品味都不過份。野貓就不行了,就甭提吃相了,能生存都不易,有本領的抓老鼠生吃活嚼,本領差的找施捨甚至扒垃圾,飢不擇食肯定不品味。[捂臉]


漢水聽濤60779751


老薑老師的立意就錯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現在的年輕人無論是環境、見識,學歷、眼界、格局及獨立思想方面遠勝於我們中老年人。除了社會經驗教訓。

現在年輕人的欣賞水平、觀察能力、鑑別方法遠勝於中老年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寬括的視野。還真不需要老薑老師來指導、操心。

80、90、乃至00後青年人,很多人都已經是我們社會的中堅力量。青年人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世界永遠是年輕人的。

老薑老師,我們退休回家養老吧


禿頭945


藝術來源生活,要講品味就只有博士來欣賞了!老百姓只需要在工作之餘一笑減壓暫時忘記生活艱辛,品味就只能是會所會員制!開不長久!


特立隨行


我覺得不是年輕人欣賞相聲的品味變低了,而是相聲創作者寫不出那麼經典的相聲了,才會讓相聲從繁盛走向沒落,直至郭德綱的傳統相聲迴歸,又讓人開始聽起了相聲。而且,現在就連拿中國足球作梗,人家球員都不樂意還讓你道歉,你還能創作出怎樣的精品相聲呢?別把罪過都推給年輕人,正視自己的不足,團結行業內的人員,包容不同的聲音,努力創作新的精品,比到處內涵與打壓別人更重要。


晴天麥麥


年輕人的事您老就不要操心了,好壞我們還是分的清的,看收視率,以及巡演票房就知道了


枯月梧桐


有品味應該去聽歌劇,看芭蕾!聽相聲就是為了笑一笑,所謂的有品味的相聲我從來沒笑過!有一句話說:“相聲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