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養花弄草,養好有高招,養死也有道,快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甭管是玩盆景老樁,還是偶爾的養花弄草。將其養活,讓其長好,是大家的期盼心態。現實的情況確並不這樣,把它們養死,或者葉黃枯乾,反而是成了常態。

很多的朋友都在分享將植物養活的成功經驗,卻少有人去關注為什麼養死的失敗。

在很多的時候,成功是偶然的。失敗卻常常是必然的,失敗就像是一個坑,只要踏進去,就再也不容易出來。正所謂,養好有招,養死也有道。

家裡養花弄草,養好有高招,養死也有道,快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別說什麼毫無經驗的小白,那些身經百戰的大師,更不缺乏的是失敗的教訓。

俗話說,成功的道路有千奇百怪,失敗的經驗也值得青睞。

愛迪生有句名言: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與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當然,面對失敗,我們並不是要學習經驗。而是像對待陷阱一樣,摸著脈絡後,仔細的參考,放可有效避免。

必然失敗之一 隨心所欲

明顯特徵:毫無章法、冷熱不均、肆意而為。正所謂想一出是一出,興趣來了啥也擋不住。

具體方式:這類朋友,對家中的植物是真正的在玩。當成是和其餘的玩具一般,想起來了,搭理一番。不需要了,扔在一邊。熱情如火的時候,不停的瞎管。性情冷淡之時,壓根不看。

家裡養花弄草,養好有高招,養死也有道,快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具體的表現主要是在澆水上面,剛擁有的時候覺得新鮮,澆水就澆個沒完。等過上兩天以後,忘記成了必然,或者是因為覺得麻煩,澆水得想起來才算。導致的結果是植物時澇時旱,盆土是三溼兩旱。時間一長,植物葉黃枯乾,興趣也被磨淡。

失敗根源: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在成長過程中不只是有養分的消耗,也需要適當的補充,就像我們人們的生命也是同樣。類似於我們自己的一日三餐,一頓不吃也要餓得慌。因為,雖然沒吃,消耗卻並沒有減少。若是我們也這樣每隔幾天再狠狠吃飯,身體有恙也會是必然。

解決方法:澆水定時定量,就和我們吃飯也是同樣。將這個工作安排到每一天。定時需根據溫度環境、植物習性等各種情況決定,每隔多長時間就澆水一次。定量則很簡單,澆則即飽。澆到盆底有水流出才算。

家裡養花弄草,養好有高招,養死也有道,快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必然失敗之二 盲目跟風

明顯特徵:毅力不定、言聽計從、絕招妙招、不懂裝懂。正所謂,愛之初、心之且,為了儘快成景,敢用十八般武功。

具體方式:這類朋友明顯心不靜,追求急功近利。為了能讓植物更美觀好看,儘快能變成盆景,無所不用。有啥妙招都想試試,知道啥辦法,都施加在平時的養護管理中。

常見的表現為,聽說這個肥料漲勢快,趕緊施加一點。知道什麼白醋、啤酒等對盆景有用,我也給它來些。看著舍利乾造型漂亮,雕刻幾下又何妨。信奉的名言是“只要整不死,就往死裡整”。過分的折騰,讓盆景植物長勢影響過大,承受不住後,撒手去往西天。

家裡養花弄草,養好有高招,養死也有道,快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失敗根源:植物的生長需要過程,拔苗助長多數是不能讓其適應。尤其是需在意它的生長環境,亂七八糟的一些物質全聚集在它周圍,及其容易讓它染病生蟲。造型過程的過分整,也是植物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不斷挑戰極限的結果,就容易失手,讓盆景走的悄然無聲。

解決方法:對植物也需予以尊重。在日常的養護,只要它沒什麼病,就不要給其瞎整。想要讓其長勢更好,還需更細心的照料,而不是某些偏方良藥。到造型的過程中,根據素材本來形態微整,下手千萬不要太重,有些造型是需要很多的時間,多次的調整來養成,並非會是一日之功。

必然失敗之三 大意僥倖

明顯特徵:心存僥倖、疏於管理、自以為是。正所謂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不幸,總認為盆景也會能有好命。

家裡養花弄草,養好有高招,養死也有道,快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具體方式:這類朋友直接點說就是大意,每當認為可能會有危險的時候,總又同時認為不一定。在自己懶惰或者想要避免麻煩之時,總能找到各種的理由開脫,想出各樣的藉口說服自己。

常見的表現多是在秋冬過度時候,明知道植物在寒冷的時候不能過冬,卻總是因懶而推脫做保溫措施。有時候會覺得,不著急,目前這個溫度還沒有問題。偶遇寒流降溫,自己措手不及。還有夏季的高溫和大雨時候,明知道需適當的遮蔽,卻又認為可能會沒問題。因為大意,給植物造成本能避免的傷害。

失敗根源:天氣變化預料不及時,植物的抵抗力心中有大意。不提前採取措施,總是在已經面臨時後悔莫及。殊不知,錯過就是錯過了,沒做就是沒做。天有不測風雲,樹也有旦夕禍福。沒能提前預防,還是自身有錯。

家裡養花弄草,養好有高招,養死也有道,快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解決辦法:我們在對待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會採用“預防為主”的辦法。其實養護盆景也是同樣,偶有的意外雖不好避免,能遇見的危險卻一定能採取措施。尤其是冬季的保溫管理,宜早不宜晚。夏季的風雨避免,也需提前佈置好防禦手段。

總結:以上三點在我們養護盆景中常見,也是很多植物養不好,或者死亡的根源。歸納一下的話,其實也簡單,就是管理不當造成。可根據這些失敗的經驗,參考自己日常的養護重點,儘可能的避免上述的失敗特徵。那麼,就能最大的減少植物死亡的風險。

正如朗費羅所說: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繫於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