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见证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杜甫,字子美。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严武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在湘江途中,年五十九。

杜甫的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见证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杜甫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显示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其诗风格多样,尤以沉郁为主。

杜甫的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见证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就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正是能显示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唐 ]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注释

1.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2.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3.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4.涕:眼泪。

5.却看:回头看。

6.妻子:妻子和孩子。

7.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8.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9.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10.放歌:放声高歌。

11.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12.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13.作伴:与妻儿一同。

14.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15.便:就的意思。

16.襄阳:今属湖北。

17.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杜甫的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见证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整首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让大家见证了唐朝由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