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兒有多少是經常給父母錢的?

小雪飄飄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女兒也是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孩子,所以孩子不分男女,對父母養老的義務是同等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三條規定: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所以從法律上來說,女兒也同樣有義務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父母的義務。


說說我自己的情況。我父母沒有兒子,生了我和姐姐兩個女兒。我家基本上實現了有錢的孩子出錢,有力的出力這一養老要求。

我是出錢的那個孩子。

我也並不是有錢人,普通工薪階層,上有老下有小,但跟姐姐相比,我算是經濟條件較好的那個孩子,所以出錢的活自然就是我的,加上我離父母較遠,想出力也是心有意而力不足,所以出錢上更不能推脫了。

1. 父母的日常開銷:電費,手機費等等我每個月都在網上直接繳,也免去了父母大老遠跑到鎮上去交了。

2. 大件物品更換。比如父母手機壞了,家裡要安太陽能之類的,會提前給你我商量,我和姐姐也會幫忙參考看看是否需要以及東西的性價比,一般覺得有必要,我就打錢給父母就好了。

3. 每年我回家一兩次,基本在過年或者國慶節,每次回去會給父母一兩萬塊錢,看自己當時經濟情況,回去的時候也會集中去超市大采購一次,給父母備足半年甚至一年的糧油。

其實我父母也有在種地養牛,我們不提供經濟上的支援,他們也一樣過的不錯。但老人隨著年紀的增長,掙錢的能力勢必會下降,這個能力的下降會直接導致他們心理上的不安。我媽就是個沒錢就特別不安心的人,所以非常節儉,給他們錢,雖然不多,也是希望他們能過心裡不慌。

平時我家經濟的安排,也會把雙方父母考慮進去,所以我平時不怎麼敢花錢也是真的。

我姐姐是那個出力的孩子。

姐姐家離我父母比較近,所以身體力行的照顧,基本都是姐姐在做。比如給父母買水果蔬菜肉之類的,農忙時候回去幹活,帶父母去買衣服之類的,這些需要實際陪同的活都是姐姐在做。

所以姐姐也不是說一點錢不給父母用,我們都沒有分得那麼清楚。

我身邊的朋友同事等等,除了農村家庭或者父母身體不好的情況,需要兒女經濟上的支援,其他的,父母在支援自己子女不在少數。這些雙向的支援,已經不分是兒子和女兒了。我個人的觀點就是:分配經濟支出的時候要把父母的情況考慮進去,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給父母多少錢,不打腫臉充胖子,也不克責父母。


七月漠


二老生日兄弟姐妹都是600.節日也是600.過年給1000+買東西差不多幾百塊吧,一年也就幾千塊錢,平時去看他們也就買點東西,一起去逛街買衣服也是我們給付的,如果買衣服合適我也會經常給他們買,只是他們不讓我們買.這些都是小錢啦,媽媽膽囊炎生病前後花了2萬多,農村報銷幾千塊,我拿了8000,剩下弟弟出的,姐姐條件差點給了1000多給媽媽買吃的,總之不管小時候怎樣,長大都釋懷了,儘自己最大能力去孝敬他們,不讓自己後悔就行


定格愛情


我每年給四千左右,過年一次性給三千,平常生日過節什麼的我會每次發個紅包給我媽。我家三姊妹我姐每年給一千左右,我弟不倒貼就不錯了。我讀書包括高中大學所有的錢都是自己掙的,我媽重男輕女說女孩子讀書浪費錢,當時十幾二十歲左右天天給我相親讓我嫁人,我跟她鬧氣出去外省讀書好幾年沒理她,恨肯定是有的,現在算是放下了完全放下肯定是不可能,只是不想再恨了。最煩惱的是我弟是個不爭氣的,我父親在我們十歲去世,我媽送了弟讀了大專八千一個月的朝九晚五他不願意做,每次說要投資想盡一切辦法找我借錢,我斷斷續續借了一兩萬沒有還過,前兩天又找我借一萬我說除了買房買車的大事其他不借,最後還是我媽又給了他一萬。之前就是在網上app借錢還不了還寫的我是保證人,最後還是我和我媽一起還的。我覺得我弟就是我媽慣的,我們是農村人我媽在小工廠上班一個月天天上班也才兩三千,才五十出頭頭髮白了一半,說為了我弟娶老婆要努力做。我現在啥都不想管了。


我是土豆麻麻






紅春35


我媽過生日給5千,我爸生日2千,3千,過年1千,生活費一個月給2千,過年的時候我把一年生活費提前先給,幾年前我給爸媽一次性買了養老保險,所以他們自己的養老金也夠他們平時的開銷。需要花大錢買什麼東西也是我給。今年準備每個月生活費再加點,有錢時多給,沒錢時少給[靈光一閃]


辛酉申


嫁出去的女兒,有多少是經常給父母錢的?

實不相瞞,我女兒嫁出去十幾年了,沒給過我錢,我還白養活她一家子,那我養女兒是不是就覺得虧了呢?說句良心話,我沒覺得虧,我覺得有了女兒,我這才是個完整的家,沒有女兒,我有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家是個挺奇特的家庭,我母親就是獨生女,外婆一輩子生了兩個女兒,其中一個早夭,只有媽媽活了過來,外婆和外祖父一輩子感情不好,所以只有媽媽一個女兒,媽媽年輕時因為腸結核,手術時把卵巢也摘除,所以一輩子沒有生育,快三十歲抱養了我。

外婆和外祖父在女兒找婆家的時候,就是招的養老女婿,所以他們的晚年就是媽媽一個人照料的。我母親這個女兒,比五個兒子都管用,從外公外婆五六十歲,都養到八十多歲,只不過外公外婆都是急病死的,沒有給媽媽找一點麻煩。

我的親生父母,在我不到一歲時,離婚把我給了人,是養父母把我養大的,當我成年後,不幸在22歲時,耳聾了,因為我是獨生女,所以父母就希望能找個上門女婿,我的丈夫實際上是我養父的侄子,親上親吧,我是嫁給了堂兄,只不過我們沒有血緣關係。

我的父母晚年,都得的老年痴呆,我用了十年時間,照顧父母,因為我是獨生女啊,無論多難,都是我一個人頂著,特別是母親的最後三年,我把自己關在屋子裡,24小時的整整陪了三年,老年痴呆病人照顧有多難,但是我心無怨言,他們養育了我,不就是晚年有個照應嗎,養兒防老,在今天的中國,沒有過時。

老天就是這麼作弄人,我結婚後一直就沒生育,原因就是多囊卵巢,就是一種良性腫瘤吧,在三十歲時抱養了女兒,一門三代,都是女兒單傳。

女兒雖是抱養的,我們對女兒比親生的還要親,從小長這麼大,能享的福,我們一樣也沒少給她,女兒成年後,找朋友的條件就是希望能來我家,因為媽媽有毛病,家裡沒人不行,千挑萬選,終於找到一個家在外地,願意上門的女婿。

女兒結婚所有的錢,都是我出的,買了大房子,車是女婿自己買的,一家五口人,快樂的生活在一起,這麼多年,我沒向女兒要過一分錢生活費,就是白養著他們,但是女兒也不白吃我,去超市買東西都是女兒出錢,高興就領著爸媽吃大餐,我們從沒在錢上動過腦筋。

如今,女兒已經三十七歲了,小外孫女剛剛四歲,在她二十歲時,我們就把她的身世對她說了,女兒有親生的五個姐姐,父母重男輕女,她是第六胎,所以送了人,如今五個姐姐都已成年,一個比一個好,這不快過年了,剛才她五姐又送來一堆東西,我覺得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人家好,人家才能對你好,

親情是處出來的,否則一天總是算計,那最後就是算計自己。




老娟子


在我結婚後,生孩子之前,每次過節過年回家都是給父母錢的,有時500,有時1000,過年3000。然後還買一大堆的東西。然後有一次,我給了我父母錢,在我剛要走出家門的時候,我發現我媽把我給他們的錢順手給了我嫂子,還不止一次的發現我給他們買的東西,好多都到了我哥嫂子家。頓時,我就覺得簡直受到了侮辱!我孝敬父母,結果父母沒享受到,轉眼都進了我哥嫂子口袋,如果我哥嫂子對我比較好也就算了,可他們偏偏很摳門,這麼多年我給侄兒買了很多東西,可他們從來沒給我兒子買過東西!所以從那以後,我只給父母買東西,再也不給錢了!我覺得我沒有義務去養我哥嫂子啊。不要道德綁架說我小氣,我就不信同樣是子女,面對這樣的事情,大家都能不計前嫌不計較的!


一顆小草莓—


我結婚以後沒給父母給過錢,給錢他們也不要,說他們不缺錢,只要我們兄弟姐妹都過得好就行。不過,每到換季的時候老公總惦記要給丈母孃老丈人買衣服,買換季的衣服,這些都不用我操心,都有老公搞定,說結婚時候窮,丈母孃老丈人沒要一分錢彩禮,現在條件好了,女婿半個兒,做這些都是應該的,還一個勁要給丈母孃老丈人養老,雖然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都過得很好,不需要老公給養老,但有這份心足夠了。還給我媽買的首飾啥的,都是老公買的,都不用我操心,給錢不要,只能買一些他覺得值得買的東西給爸媽了。


酷愛讀書的孩子


我每年會給一萬左右。因為我上了大學花了很多的錢,父母供我不容易。以前沒能力只能顧得了自己。現在結婚了和老公都做生意大錢沒有小錢還是有點兒!會給老人點錢!自己心裡也踏實!除了這些。平時也會經常回家幫媽換洗床上用品。平時米麵油菜也是我時不時的添置。錢沒了可以掙。有了吃好點。沒了穿差點!給父母和孩子的往往放在最前位!我離家近。現在有能力照顧他們。 我如果真沒有能力給他們這些。我會多些時間去陪伴。帶孩子回去!做些好吃的家常飯!他們養我小我養他們老。等到他們真的有老去走了的那一天。我也不遺憾!


亦可淡如水


我就是結婚以後還經常給錢的。從學校出來以後,努力攢錢把上學的錢都還給家裡了,因為自從上高中起媽媽就不停提醒這上高中的錢是要還的,包括大學。說實話,當時心裡是有怨恨的,這種還錢的話說出來就沒什麼情分了,你不說我也會給錢給家裡,但是你在那一再強調還錢,這個錢就給的變味兒了。現在我自己是兄弟姐妹裡過得最好的,也是給父母錢最多的,想起以前父母的偏心還是心有慼慼焉,不能完全釋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