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入木星的人,最終將可能下沉到金屬氫界面嗎?

勒克兒



我們平常熟悉的氫元素大部分都是氣態,但是在木星那變態的超高壓下會出現液態氫甚至是固態氫,木星作為太陽系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行星,無私無畏擔任太陽系“清道夫”的角色,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在靠近木星時就被它的引力撕碎成了若干塊小型彗星,隨後便消失在了木星的氫和氦中。

雖然彗星本質上就是一大塊髒雪球,但是它要比人體堅硬的多。如果未來的木星空間站宇航員不小心讓安全繩斷裂而墜入了木星,那麼根據牛頓定律他將一直保持勻速運動,但木星強大的引力會不斷拉扯宇航員最終讓他以高速衝進5000千米厚的木星大氣層中。


地球大氣層都可以讓外來的隕石化為一縷青煙,木星的大氣層自然就更不在話下了,所以誤入木星的宇航員很快就會變為一縷青煙,從此被木星的風暴反覆蹂虐,根本無緣看到木星深處的金屬氫。

對於木星內部的詳細結構我們還知之甚少,因為人類目前的技術也不足以製造穿越木星的超級探測器,或許只有像三體水滴那樣的強互作用力探測器才能真正深入木星。

修仙小說中的高手總喜歡尋找極端環境修煉渡劫,如果我們地球世界真的有這種高手的話希望他能去木星修煉。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這當然是個腦洞題了,除了那些能夠毀天滅地的修仙大神,一般人根本無法靠近木星,更不要說穿越其數千公里厚環境惡劣的大氣層了。對於修仙者來講,木星算起來,是個不錯的渡劫升級的好地方。

假設題目中的是位形神不滅的修仙大神,對木星的引力,高溫高壓等物理攻擊完全免疫的話,那麼看看他進入木星會經歷什麼?

木星的大氣層厚達三千公里,有著太陽系中最可怕的大氣風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們熟悉的大紅斑,它存在了幾百年,尺度大的可以裝下幾個地球。如果進入木星大氣,對風的免疫力不夠,一定會被狂暴的大氣流動撕成碎片。

而且木星大氣中,除了風暴更可怕就是閃電頻發,特別是木星的兩極區域,絕對是渡劫昇天的好去處。那裡能量超過地球上閃電的萬倍,一旦擊中,要麼進化升級,要麼形神俱滅。

如果度過這些大氣的恐怖風暴和雷電攻擊,修仙者就進入到木星大氣的深處,這裡巨大的壓強早已經把氫壓成液態,甚至有了金屬特性。修仙路上漫漫,有劫難還要有享受,在液態氫這裡就可以好好的泡個澡,來杯幾十億年的液態氫。好吧,我編不下去了,你們接著來。


量子實驗室


我覺得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人的血肉之軀在巨大的木星面前顯得太微不足道了。掉入木星的人別說是能夠掉落到木星內部的金屬氫界面,就連木星的大氣層都不可能穿過的。

圖示:木星

木星的金屬氫界面是什麼?木星是一顆質量非常大的氣態行星,木星的半徑大約有71000公里。科學家認為木星內部的壓力和溫度都非常的高,溫度可能高達30000℃,壓力可達1億到3億個地球大氣壓。這裡的氫元素在高溫高壓下已經變成了金屬氫。因此金屬氫界面位於木星的內部。這裡距離木星表面至少有47000公里。

咱們先回到地球上來吧!有時候我們會看見流星劃過夜空。這是太空中的一些非常小的小行星闖入了地球大氣層,和地球大氣層中的空氣分子產生了摩擦達到了很高的溫度。最終這些小行星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消失了。木星的大氣層可比地球大氣層厚多了。地球的大氣層厚度大約是1000公里。而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大氣層沒有明顯的界面,科學家把十倍於地球大氣壓的位置認為是木星大氣層的底部。這樣木星的大氣層有5000公里厚。

圖示:木星內部結構

堅硬的岩石小行星都無法穿過1000公里厚的地球大氣層,更何況是以人類的血肉之軀去穿過木星5000公里厚的大氣層呢?很顯然,人如果掉入木星,很快就會在木星大氣層中摩擦燃燒的無影無蹤了。

有一個實際的案例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就知道這些氣態行星的大氣層威力有多大了。2017年9月卡西尼號探測器完成了探測土星極其衛星的任務,燃料用盡。科學家決定將卡西尼號探測器墜毀在土星上。卡西尼號探測器這個重達6.4噸的龐然大物在進入土星大氣層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被焚燬了。同樣的情況要是發生在木星上也是一樣的。

圖示:卡西尼號探測器墜毀土星

現在我們應該能夠明白人要是掉入到木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了吧?


兔斯基聊科學


掉入木星的人,最終將可能下沉到金屬氫界面嗎?

要完整的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還是需要先對木星的一些基本參數做一下了解,不然有人始終以為木星只是一顆含氫量高達75%的氣態巨行星,萬一被人一把火給點燃了該怎麼辦呢?

眾所周知,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與太陽距離的遠近排列第五位,關於木星的體積、質量可以通過以下數值來計算:

1、木星的體積:先已知木星的直徑約為142984千米,根據體積公式(V=4/3*π*RRR)可計算出V木=4/3*3.14*(142984/2)³=1.52982E+15立方千米,其體積約為地球的1408倍;

2、木星的質量:經科學研究表明,木星的平均密度約為1.326g/cm³,其密度和體積換算成立方米所對的值分別為1326kg/m³和1.52982E+24立方米(1立方千米=10億立方米),可求得其M木=2.02854E+27kg,而地球的體積約為5.965E+24kg,由此可以計算出,雖然木星的體積比地球大一千多倍,但其質量僅為太陽的1.02‰,也只有地球的340餘倍。

由於木星是太陽系內質量和體積都是最大的行星,且其質量是其他7個兄弟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以至於太陽系的質心落在了距離太陽表面約47328千米處,這個距離非常接近海王星的直徑(49532千米)。

同時,由於木星巨大的質量,其引力作用也十分的強大,是地球引力的2.5倍,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它能夠牽引太陽系包括地球在內的其它行星,另一方表現為其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2.5倍,這相當於一個地球上體重100斤的人,到了木星表面其體重就變成了250斤了,是一個實打實的胖子,這種感受等同於這個人在地球上啥事不幹扛了1包半水泥,走路都會成問題。

雖然木星沒有一個固體表面,而是一層非常稠密的、湍動的氣體,但是由於它的質量比較大,且擁有一個與地球體積相當卻有10倍於地球質量的由硅酸鹽岩石和鐵組成的核,同時自轉速度為八大行星中最快,在木心強大的引力和慣性力作用下使得木星的大氣壓力非常高,且表面重力加速度也非常的大。

不僅如此,木星表面溫度極低為-168℃,而且正是由於極高的大氣壓和極低的溫度(液態氫的形成條件:壓力為101千帕、溫度為-252.87℃),才形成了木星液態氫般“海洋”。

綜上所述,一個人是可以“掉進”木星,但這個人肯定在沒有到達液態氫表面不是被木星表層的風暴給撕碎,就是在下墜過程中與木星大氣摩擦而灰飛煙滅,畢竟曾在木星做了長達八年探測任務的“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於2003在墜向木星的過程中以大約每小時17萬千米的速度與木星大氣層發生摩擦而產生劇烈燃燒。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質量和體積都最大的行星,屬於四顆氣態行星之一,主要由氣體組成中心有地球大小的巖質內核。木星的質量大約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其他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首先木星外層是厚度達5000公里的大氣層,主要由氫氣組成佔比超過百分之七十,大氣層之下是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形成的液態氫;隨著向木星更深處壓力和溫度的繼續增大,達到氫相相變臨界點氫變成金屬,溫度大約10000攝氏度,壓力達200GPa,而液態金屬氫包裹著的就是體積如地球大小的巖質內核。



如果一個人乘坐著木星探測器在繞行的時候進行太空行走,一把小心脫手漂離,那麼最終將會墜向木星,但是時間可能會很長。首先這個人一定是餓死的,這還能少受點罪。大家可能會想這個人可能慢悠悠的向木星裡掉入,其實並不是,由於巨大的引力作用會高速墜落,5000km後的大氣層密度很大,他會化作一束光最終煙消雲散。

不要說是木星內的金屬氫,即使木星的大氣層他也穿不過去,參考一下撞向地球冒著火光的隕石。

圖/來源網絡


科學黑洞


很快就被溶解了


遼寧藥品監管


首先他能活著再說


Tel劉小宇


比魯斯可以去木星不


維斯超


還沒有接觸到木星,人就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撕碎了,所以人不可能掉進木星!


壹盆清水


蘇梅列克,去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