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對媳婦的刻薄大多是曾經的心傷未愈轉而傷害相同的人,是嗎?

農在天涯


我覺得也不完全是,覺得和她婆婆的性格和家庭環境有關。凡事多事的婆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自私自利,不會換位思考。如果把兒媳看做自己的女兒,相信矛盾會少很多。


舞動人生南波萬


婆婆對媳婦刻薄是心的問題,是個人善良與良心的問題、我婆婆對我那才叫一個你不是我的孩子,家務你都要做、我婆婆想法就是我的孩子是孩子,你是別人家的我不關心、不心疼、不愛的想法,之所以有了婆婆的前車之鑑、我現在真的真的是做到媳婦也是我的孩子、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做到了,平時很多人都在說婆婆媳婦不好相處,我真的是想說:只要人心放正了婆婆媳婦不會相處不好,人心是肉長的,人都懂得好與壞,婆家其實真的應該好好愛媳婦寵媳婦、因為媳婦沒吃婆婆家的飯長大的、卻要為婆家傳宗接代,受苦受累,你有什麼資格拿她當外人,婆媳關係處不好我也覺得很奇怪,如果婆婆愛媳婦,用心呵護媳婦,讓兒子照顧好媳婦怎麼能有婆婆媳婦關係不好呢、你說婆婆可能是曾經的傷未愈,那如果你婆婆曾經傷過婆媳之間的感情,那麼她就不應該重複前者的錯誤,想想自己的曾經就會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用戶愛兒


有這種人,她們是有樣學樣,認為自己是這麼過來的,這樣才有婆婆的樣。其實這樣的人還是不多,在生活中耳聞目睹我身邊的人,都不想自己曾經的遭遇讓兒女們經歷,就像我們的長輩們都經歷了困難時期,提及那時候有的婆婆把米、面、油都鎖起來怕兒媳吃,她們都說自己經歷了,我絕不會做那樣的婆婆。再說現在的婆婆更是想的開,有兒子的想把兒媳當女兒看待,有女兒的把女婿當兒子對待。可是和兒子媳婦生活在一起時,還是有這樣那樣的摩擦,畢竟是兩代人有代溝,而且是兩個不同家庭的人生活在一起,在做事、認知、等方面的不同,家裡發生點雞毛蒜皮的矛盾是在所難免的,這就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


失去的善良893827571


婆媳關係自古難處,當然,來自不同家庭,不同背景和不同生活習慣的兩個女人在一起生活確實不是那麼容易,但是我們都希望婆媳關係能和睦相處,相親相愛一家人,至於為什麼難相處,我認為只要以下幾個原因

1、因為兩個人生活背景不同,更多的是因為生活習慣不同,所以容易造成矛盾。

人與人相處其實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只要能做到彼此包容,相互理解,婆媳之間難相處,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是非常難改變的,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人生活習慣都不同,北方吃麵,南方吃米,這一點就很難改變,當兩個生活習慣完全不同的生活在一起,難免彼此很難相互適應。

2、婆婆對孩子的態度和媳婦對老公的態度不盡相同,所造成的誤會

婆媳關係不和的最普遍原因就是這個原因,大多是因為婆婆對孩子非常的疼愛有加,這個時候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媳婦對她老公的經常責備,甚至打罵,就會造成婆婆嚴重的不滿,同樣道理,如果作為孩子的對婆婆習慣了言聽計從,在生活中處處維護婆婆的權益,那麼作為媳婦兒,一定也會不滿,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以在這方面夾在中間的角色,一方面是兒子,另一方面又是丈夫,就特別難辦,一定要做好中間的協調,有時候就是犧牲自己去成就婆婆和媳婦,因為家庭和睦是最重要。

3、婆婆曾經自己作為兒媳的時候,沒能和處理好婆媳關係,所以造成,對現在的婆媳關係的敏感和壓力。

正如上面您自己所講,曾經婆婆做兒媳的時候,就沒能處理好婆媳關係,也許受到了曾經婆婆的傷害,所以對婆媳關係敏感有壓力,有時甚至想把自己曾經受的傷害給兒媳,這種心理狀況也是存在的。所以有時需要你在中間讓婆婆和媳婦做一次真誠的溝通,要讓婆婆明白自己曾經受到了傷害,所以就不能再傷害兒媳,同時要媳婦兒用心把婆婆當自己的媽媽去孝順對待,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得更加美好幸福。

希望能幫到你,婆媳關係雖然難處,但是我們只要真誠的溝通,真誠相對,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因為一家人和睦相處,幸福美滿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道小白,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隨時歡迎大家互動溝通。






道小白好茶客


或許會有這方面因素吧,不可一概而論。而且關鍵是,不能以此作為刻薄的理由和藉口。

《紅樓夢》中趙姨娘曾哭訴“我在這屋裡熬油似的熬了這麼多年”。還有一句俗語“多年媳婦熬成婆”。一個“熬”字,道出了古代女人太多的心酸。在古代,女人生存更加的不易和艱辛,出嫁後過日子要靠“熬”。在婆婆手底下低聲下氣苦挨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熬”沒了青春,“熬”到白髮蒼蒼滿臉皺紋,這時候就揚眉吐氣了,把年輕時的委屈發洩到自己兒媳婦頭上。“熬”的結局,最終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惡性循環互相傷害,古代女人莫大的悲哀。

更不可理解的是長期以來不少人把這個惡性循環當做理所當然。年輕時被婆婆欺壓,忍氣吞聲不敢反抗;老了變本加厲報復在晚輩身上,別人稍微反抗就是不孝,倚老賣老撒潑打滾。真是可憐又可恨!

佛家有云,眾生平等。每個人都是父母生養的,誰也不欠你的。婆婆藉著身份壓迫兒媳是婆婆的錯,逆來順受是兒媳婦自己的事,這個兒媳痛恨的對象是施暴者婆婆,而不是另一個無辜的晚輩。即使是晚輩,你也沒有權利凌駕於人家頭頂上作威作福。

引申一下,施暴者和被施暴者。曾經是弱者,飽受欺凌壓迫,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有朝一日遇到一個比自己弱的人,於是就心安理得、變本加厲去欺負那個人還不許人反抗,說得過去嗎?不揍你丫的才怪!

再回到婆媳關係上來。現在娶個媳婦多難啊,寵著還來不及,為啥要刻薄?至少我身邊沒遇到這樣的婆婆。

我小姨有個明事理又和善的婆婆,婆媳倆幾十年沒犯過口角。自己娶了兒媳婦,疼起來更是一點也不含糊。好吃的先緊著媳婦兒,有事娘倆好言好語商量,小兩口鬧矛盾不問皂白先把兒子臭罵一頓。兒媳婦呢,也很尊重公婆,一家子和和美美。

表姐就更厲害了,跟兒媳婦好的娘倆兒似的,逛商場串門子都是一起的。我好幾次遇到婆媳倆一起逛商場,相互選衣服,買吃的,說說笑笑,可羨慕了。

也有兒媳婦不好相處的情況。我一個鄰居,年輕時公婆對她不好,三天兩頭幹架,弄得水火不容。現在自己的兒子娶妻生子,任勞任怨帶孫子、幫襯幹活,可惜兒媳婦不領情,人前人後沒一句感恩的話。遇人不淑,也是很無奈的事。

某天偶然聽到三個婆婆聊天。仨人貌似是多年老姐妹,說話沒什麼顧忌。其中一個抱怨兒媳婦把著兒子的工資,憐惜兒子手頭緊受委屈,另外老姐倆逮著就是一頓說教,直說得頭一個啞口無言。老姐倆大意如下:年輕人過日子有他們自己的想法,老一輩少摻合!

當時我就想,這老姐倆真聰明啊。兒孫自有兒孫福,操心太多做什麼呢。哈哈。



A宇小天


心傷未愈也未必會傷害相同的人。刻薄,這個詞每個人的理解也可能會不同,怎麼樣就算是刻薄了呢?不給零花錢還是嫌棄孝敬的東西不夠?嫌棄碗沒洗乾淨還是嫌棄吃飯挑食?覺得媳婦長的不好看還是對兒子不好?等等吧,媳婦說是刻薄,沒準婆婆認為是個性,這個事情不好說。

但是有一點,成為一家人就要想辦法好好溝通,你要相信婆婆是愛她兒子的,她兒子是愛你也愛她的,你只有和她兒子幸福,她才能放心,當然最好你們的幸福裡她不是外人,並且還能有所功勞。

人歲數大了,希望被重視,希望覺得自己有用,希望孩子聽自己的,希望自己的喜怒哀樂被看見,這都能理解。無論是舊傷還是新的期待只不過是希望有人無條件的愛罷了,你有就給點唄,於你也沒壞處,愛只有流動起來才有溫度啊。


衡伊然


現在有些人老是在網上說婆婆的壞話,也不知道題主是男人還是女人?我看你心理有些變態,應該去看看醫生!

你是男人,也許你父母離婚了,你的繼母對你不好,所以你怨恨女人,所以才這麼恨婆婆,因為你繼母的歲數剛剛好是當婆婆的年紀!

如果你是女人,請你想想再過二十年,你自己也會當婆婆,請換位思考吧!


初夏思夏愛華夏


不止是對媳婦,這個角色可以轉化成任何一個有利益衝突(兒子聽誰的)和需要長期相處的人。

根據你問題的重點,來回答一下心傷未愈,傷害相同人這個部分。

心理學上的概念叫做童年創傷,是養育和成長環境中的一些創傷性事件引起的應激反應,但因為沒有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此類事件沒有被有效的處理的排解,繼而在內心產生的心結。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人生中,創傷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應對創傷的方式可以改變,這個與你個人的能力無關,和個人的意志和個性才是息息相關的,學會求助是中間很重要的一環。

既然知道了心理創傷這個概念,我們再來聊聊刻薄對待,還是從剛才的學會求助這個方向開始,每個人求助的方式可能不一樣,這個我們在很多人際交往中就可以發現,有的人求助是簡單直接,我需要什麼,你是否可以給予我幫助?而有些人則對自己本身的創傷充滿了懊惱和憤怒感,進而將這種怒其不爭的狀態轉向他人,對他人產生攻擊性,避免自己的脆弱被發現。這可能就是刻薄對待的原因。

介於婆婆的年齡應該已經超過了50歲,對於這個年齡段,想讓她改變相對困難,那麼我們可以建議時間中的兒媳,你也正在面對創傷性事件(被刻薄對待),那麼你需要學會求助(你很會,所以才會發帖提問),也要學會了解原因之後更有效的處理方法並不是對抗,而是你婆婆的求助信號,照顧好她的心理需求,你們的關係就很快會有變化。



諮詢師張滴滴


婆媳關係是世代難解之題。

婆婆並不是是要故意想把傷害轉嫁給媳婦,她往往是無意識的,她確實是缺愛,她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希望自己的付出有回報,而兒子就是她最大的付出,她想要控制一切來保證自己的心理的安全。一旦婆婆有安全感,有感覺到愛,那麼她就會放下武裝,溫柔以待了!


陳睿謙


老一點兒的婆婆會相信一句老話:“多年的媳婦兒熬成婆”,這句話就是婆媳關係的“梗”。曾經受過婆婆傷害的媳婦兒,一旦升級為婆婆,就會很自然的展示一下婆婆的威嚴。所謂的“見樣學樣”可能就是這樣吧?

現在年輕的婆婆多半是心疼手心裡捧大的兒子,怕娶了媳婦兒受委屈,所以,想給媳婦兒立規矩,媳婦兒剛進家門就給個“下馬威”。其實婆婆大可不必反應過度,有了媳婦兒多了一個愛你兒子的人,多好?

兒子結婚了,就由兒媳婦兒打理你兒子的一切,你也因此可以安心養老,別再走進他們的生活,儘量減少發生衝突的機會,婆婆和兒媳婦兒之間只要能做到“相敬如賓”,各不相擾,一切就會平安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