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球裡經常聽說要接一傳,那麼有專門的一傳手嗎?為什麼?

用戶62021419650


排球比賽裡一般沒有專門接一傳的球員,主攻、自由人、接應和二傳會根據輪次來輪流接一傳。防守能力強的話,會多接幾輪。


一傳是排球運動的專業術語,它是指一方球員在本方後排區域裡,迎接來球的第一次擊球。一般都是指接發球。

一傳是考核一支球隊的接發球和反攻中防守的重要數據,也是球隊進攻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接一傳的球員所接的位置,從左至右分別是5號位(主攻或者自由人)、6號位(主攻或者自由人)和1號位(接應和二傳)。現在的排球趨勢是副攻是不接後排一傳的。

每場比賽,每支球隊會根據戰術的佈置來安排一傳的分配,比如朱婷可以接六輪的一傳,那麼郎導就會多分配她一些一傳任務。但是如果讓她全部在防守端,那麼勢必進攻端就會有影響。所以,這個時候她的對角搭檔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般而言,如果一支球隊和對手力拼防守的話,是會上雙自由人的。一個專職一傳,一個專職防守對手的重扣,我們國家的兩名自由人林莉(強項在一傳)和王夢潔(強項在後排保護,活動範圍大,倒地救球、移動速度快)就是。

總而言之,誰來擔任一傳手的是根據主帥的戰術佈置跟對手的具體情況而定的。


散兵有勇


沒有一傳手,只有二傳手。

因為一傳是接對方發過來的球,人家肯定是你哪兒不好接他就往哪發。你得照顧整個後場,一個人不夠。

一般的球隊都安排三個人接一傳,自由人肯定是一個,副攻和二傳一般不接,所以兩個主攻手和一個接應就要承擔這兩個位置。

球場上的六個人,他們每贏一球輪換一個輪次,六個球輪換一週。你在不同的位置去接一傳技術是不一樣的。三個選手每輪要有兩個人參與接一傳,這樣就會有一個人六輪都接,另外兩個各接三輪;或者只安排兩個人每人接六輪,另一個人不接。

國際上最流行的是強力接應打法,接應不接一傳,每個主攻手接六輪。中國傳統的跑動接應打法是接應和其中一個主攻手接六輪,另一個主攻手不接。還有一種折中的,一個主攻手六輪,另一個主攻手和接應各三輪。

每次接發球,球隊都擺出三個人接一傳,但是真正接到的肯定只有一個。他接到球以後,要儘可能把它傳給二傳手,由二傳手組織進攻。直接傳到二傳手裡,叫到位。二傳需要跑動才能接到叫半到位。二傳接不到,只能由其他隊員組織進攻,叫不到位。誰也接不著,叫直接失誤,也就是飛了。

希望能對大家看球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