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车和现在有车区别大不大?

知根芝底


十年前有车,和现在有车存在区别,但在十年前,我们已经相信、未来的汽车会实现普及、也就是家家户户都将有车,不过十年前做不到这一点,不过十年前已经开始有不少相对富裕的家庭开始购车了,国内汽车市场、也已经进入井喷式发展的前夕(即将井喷),其实能在二十年前购买私家车的倒是很有实力,那个时代能买辆神龙,就已经算作富人了!


09年的时候,咱们国内的乘用车保有量大概只有一千万辆左右,而去年咱们一年的汽车销量就是2800万辆,所以十年前全国乘用车保有量甚至不如现如今国内车市一年的销量,差距是不是很恐怖?而在19年末,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可能要接近两亿辆,十年前平均一百多人、才有一辆车,而现在平均十人左右、就会有一辆车;当然车价在不断下降、每年的优惠力度不断提高,但更多的是咱们的收入提高、以及更加完善的购车方式

购车方式的改变

为什么鄙人或说上个世纪能购买私家车的朋友很厉害?因为那个时候贷款购车不成熟、绝大多数那个时期购车的朋友都是全款购车,那时候能拿出十万元弄辆普桑、神龙、捷达,已经很厉害了,现在谁都能买车、谁都敢买车,是因为各种金融贷款方式,才使得绝大多数朋友不分贫富、都能拥有自己的车子!而从01年开始、逐渐出现了贷款购车,发展到08年、早起的贷款购车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利用购车为名骗贷的很多(那时候汽车金融不发达、几乎都走银行贷款),所以08年末开始治理、而到了09年时,绝大多数银行开始执行极为严格的审批制度,所以十年前的09年、想贷款购车变得极为复杂!



鄙人一位同学,在09年前后、看上了一款十万出头的现代,就准备贷款购车、结果贷款没有批,知道12年、才买上车,所以09年后的一小段时间、贷款购车极为困难,而那时候能全款购买十几万车型的朋友太少了!当时鄙人大学的一位老师(副教授)刚提了自己心爱的卡罗拉(开了三天撞大树了、之前开qq),而去年鄙人在见到这位老师的时候、他开的是沃尔沃xc90,所以十年前、十年后的差异大么?其实是很大的,那时候普通人买辆7、8万的小车也很难负担得住,工资太低、真是买不起、也养不起(千万别说买得起、养不起的酸话)!

我们收入的改变

大概回忆了一下,十年前、鄙人工资大概不到两千元,扣完保险剩一千出头,那时候鄙人有时候会开家里的凯越,不过单位老板有辆很破的凯美瑞(没人开),因为和老板有些亲属关系,软磨硬泡骗到手、自己负担油钱,那时候鄙人深信日系车省油、一天开着凯美瑞到处得瑟、到处吹牛啊(现在想起来都恶心),没想到240g是个油老虎,鄙人那剩余的一千出头的工资都不够油钱的、多亏父母贴补,要不然都装不下去了!


所以09年,对于大多数普通朋友而言,车子买不起、养起来也困难,后来换过几份工作、工资也提高不少,13年时的工资已经达到五千元左右了,可还是买不起车、真买不起,所以鄙人很讨厌买得起、养不起这种完全自欺欺人的逻辑;不过这时候父母赞助了鄙人第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新车(已经不知开过多少辆二手车了)、当时比较牛叉的君威gs,父母说的很明白,自己养吧,嘎嘎、突然发现工资又严重吃紧了,不过既然得到、就是咬碎牙齿也得养下去吧?所以鄙人悟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车子买得起、就一定能养起,无非就是贫养、富养呗,过去一家八个孩子、也都养下来了!

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朋友而言,十年前的09年购车是很不容易的,贷款不容易通过、只能选择全款,那时候的车子贵呀、老师的那辆卡罗拉1.8L裸车接近16万了,所以那时候我们的工资很少、车价又贵,所以很多品牌都是我们不敢想的,我们相信车会普及、但没有想到如今甚至连BBA都会走入普通消费者的家庭,毕竟零几年鄙人上大学的时候,梦想是有一辆中华骏捷轿车,这就是鄙人那个时候的梦想、记得是9.80万;所以09年的时候、不仅是买车很困难,更是没办法想象如今豪牌遍地的景象,所以09年有车、尤其是对30岁以下的朋友而言是相当有面子的,哪怕只是开着家里的凯越、开着家里的CRV,感觉也蛮好;没错那就是虚荣心,不过是人谁不虚荣啊?不虚荣是典型的口是心非;不过现在就没那种感觉了,现在几乎家家都有车了、有车也证明不了啥了,而没有车的朋友只是还未想买而已,所以09年的车子可以看作是

奢侈品、而现在的车子则是生活必需品,财、米、油、盐、酱、醋、茶、车,只是必需品而已!


非专业车评


应该说十年前有车和现在有车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十年前的汽车普遍要比现在贵,下图是一张2009年的汽车报价表,可以看到,当时的汽车价格明显是比现在要高出不少的,而且当时的人民币肯定比现在值钱多了,在加上消费力的加持,当时买一辆车比现在买一辆车的代价要高得多,如果你再把当时买车的钱要是买成房子来算的话,就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我在四川都江堰,2008年的时候,我当时有一辆奥拓车,肯定不算什么好车了,但也算有车一族,经常开车到处去玩,还是绝对很方便的,地震的时候,我家房子没大事,门窗都能关好,于是我就锁好门窗,开着车道一个广阔的平坦地上,就在车里过夜了。你可能没有实际体验过那次地震的极重灾区的氛围,当时地震过后的几天里,谁敢住在房子里呀?5月了,天气降温,晚上下着暴雨,所有的人在露天淋着雨,当我给邻居告别后开车离开的那一瞬间,我能看到他眼中的那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那种发自内心的对车的渴望!地震过后,我所在的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暴增,包括我邻居在内的人,几乎家家都买了汽车,邻居还“特意”来拉着我坐一坐他的新车,虽然他有“报复”的意思,但是我能理解!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汽车了,有些家庭更是人均一辆,汽车真的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人们买车也更加偏向实用性,汽车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下降,普通家庭来说,你开辆一二十万的汽车也没有什么有面子的感觉,城市中很多人上下班也不开车,都是公交出行,汽车,现在真的只是一个家庭的工具而已了。


低调的大吃大喝


家里第一台车。是1998年买的铃木摩托车。第二台是2008年买的长安之星面包车,第三台2011年买长安面包车长安金牛星(加长加宽的那种)现在开了24万公里了。2019年8月刚做的年检,一次性过。2017过年的时候买了一台三菱欧兰德的。我的感觉是今10多年来,发动机技术没有明显的进步。无非就加涡轮增压发动机变多了,还有就是内饰大屏幕这些变了很多。感觉内燃机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感觉很难在有突破了。


可乐甜甜味


区别太大,当时很多人没有驾照就上路开车,,因为车少,好开,,现在你没驾照没点水平,估计小区你都出不去,10几年前,北京南四环刚修好,开了10分钟,对面才看到一辆车,,,当时有车感觉到真方便,,去哪里都方便,到哪停车也方便,,现在,,,,


无时无刻不感觉到爱


我的回答有点偏题

我2001年有第一台自动挡车,2004年第二辆自动挡车,所以车牌都是纯数字滴,而且数字吉祥,介个很重要哦,你现在买的起豪车但有没有牛公号配还真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那时候用车感觉才真有感觉,因为是珠三角,高速一样堵从没觉得车少过,但在市内单位朋友家族里,那有车和没车是完全不同滴,嘴上说无所谓的身体很老实,眼睛里都是羡慕,举个例子有一年年底吧,广场搞演唱会,摩托们拥在出入口保安不让进,无可奈何花落去,我小车一来保安挥手放行,那感觉你不能否认的酸爽😛,从那时开始我就认为:幸福是比较出来的😁……04年开新出的伊兰特回成都,满城的奥拓,半夜我还看见酒店下面有人在车旁议论点评吼吼

2019年,不是拼有车没车,而是拼什么车了,鄙视链永远存在,要保怎么叫奇瑞是叫花子车呢😌😌


冷眼看世界__和雅


十年前有车和现在有车区别大不大?

应“知根芝底”的邀请

答: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七千万辆,201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6.1亿辆,综合测算2020年,国内汽车保有量能达到千人450辆,也就是每个人0.45辆汽车,再乘以14.5亿,就是6.3亿辆。按照这个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中国经济腾飞发展,如今汽车也仅仅只是一个代步工具了。有钱无钱,买台车过年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标配。

如今的高速公路,只要是逢年过节,那个“堵”让人一望无边,应接不暇。这一点充分诠释了一个字“多”。其中还不包括放在家里睡觉的车。

现在,买车如买鞋,大众化的车,相对十年前便宜了不少。所选择的款式及配置也比十年前配置好的不是一星半点,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因为有钱所以任性,攀比心理造成人们根本不最好量力而行,看有多大脚穿多大鞋,而是蜂拥而上,管它的呢?


再看看如今的瓜子二手车市场,如火如荼的一篇欣欣向荣景象,不就是一个最好的解释吗?许多人只顾当时的自我感觉,买买买,日后根本用不着,后悔将车便宜卖掉。


所以说,买车不能只考虑当时的购入价,还要落地生根及其它,如保养、保险等一系列后续问题,你要用你三年的净收入来买一个车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注意一:后几年的收入必须保持稳定,二,家庭近期无重大支出,比如要小孩。汽车只是一个消费品,买了兴奋几天就没那么大劲了,而且立马贬值,所以请量力而行。


十年前买车的人是身份的象征,当时2009年全国人均年收入为19260元,可支配收入17334元,同比增长7.8%。 2010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069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7元,同比增长10.2%。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69,比上年缩小0.02。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各大汽车品牌相继研发生产各种车型,同时随着国人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都想要买台车,但出门的时候更加方便,尤其是在即将过年的时候,忙了一年积攒一些钱,想要在过年的时候买一台车,首先过年回家非常有面子,同时出门代步工具也是非常方便,那么年前与年后买车有什么样的区别?

其实没有区别,这个时间段更划算。当然在年前买车也是很多消费者朋友的观念,记得一年的积蓄对于年前能够买上一台自己的爱车,也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尤其是在出门的时候也会更加方便,

当初买车的人享受了好几年惬意的生活。每一个选择,都通往不一样的路。开心就好。


知足常乐0724


十年前的车和现在的车完全就是两个概念,之前的汽车目的是为了正常使用,而现在的汽车完全就是在比价格和比配置,所以目标不一样那么做出来的汽车怎么能一样呢?

十年前的汽车和

普桑我想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吧!在那个年代谁家能开上普桑一定是暴发户,其实也不应该说这么说,不管这台车的价格如何,但质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很多人就算是把车开报废了都不见坏,不要说有多少人能开报废一台车,在那个年代开普桑和捷达车主是做到了,所以现在的老司机对于这两台车是有情怀的。

其实以前的为什么不坏,主要问题还是车身传感器少,所以就不见得有什么东西能坏,以前的车都是分电器控制点火,整个发动机下来也不见得有十个传感器,那么这些车可以说和电子产品是没瓜葛的,完全就是一台机械汽车,说的难听点,这些车也就是比拖拉机多几个传感器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的老司机都认为自己能修车,确实那个年代的人就算是车坏了也有可能自己修好。

2019汽车

现在的不能说做的不好,但整车上下有很多配置完全就是鸡肋,有的车主买下以后开几年都不知道这个按钮是干嘛用的,如果厂家做出来的汽车配置只是为了成为一个卖点,我认为完全没必要,好歹你得贴合老百姓的用车把!

比如挂挡拨片这个配置,有多少人是一直常用的呢?我敢说只要车主不飙车这个配置完全就是没用的,我身边有很多人买的奥迪车,好像是12年2.8排量的奥迪都配有拨片,我都没见司机玩过这东西,司机也不知道具体的玩法。

比如大灯清洗,这都是些什么配置啊,现在汽车大灯清洗就是喷点玻璃水,那么我就想知道一个问题,高速上如果大灯表面附着了很多小蚊子,那么大灯清洗是否能清洗掉这些东西吗?我认为是够呛。

我记得以前的虎头奔就配有大灯清洗,好像现在的汽车做的还不如十几年前的汽车,虎头奔大灯清洗都配雨刷,现在的汽车反而没有了,不说好不好看,就单说清洗效果,虎头奔一定碾压现在所以汽车的大灯清洗功能。

以上是我个人整理的经验,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如果有汽车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私信我,想了解更多汽车问题也可以点个关注,谢谢点赞。


老马汽车常识


十年的时间,社会在发展中,科技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十年前和今天的区别很大,十年的时间人们的观念变了,审美变了、钱包鼓了。造车技术在进步,汽车厂家的造车策略也变了,变得更加迎合人们的口味,十年前的汽车与现在的汽车差别还是很大的。我认为十年前的车与现在的车区别主要是在汽车的外形、汽车安全性、汽车舒适性和科技感上、汽车价格等。图为2009年销量排行榜前二十的车型。

看看十年前的汽车销量排行榜,比亚迪的F3独占鳌头;奇瑞QQ、天津夏利这些国产车也都在前十排行榜中占据要位。我们知道奇瑞QQ和天津夏利这俩车都是三缸发动机,国人不是很痛恨三缸发动机吗?在现在的轿车销量排行榜上再难觅三缸车型的身影,不是因为三缸技术退不了,而是因为人们有钱了,知道享受了。车子以前只是一个实现遮风挡雨功能的工具,现在对车子的要求不仅是外观要好看、坐起来要舒服、发动机也必须是四缸或以上。这就像是人们从高层住宅逐渐换到洋房甚至别墅的过程一样,重要的体验的提升。图为销量惨淡的三缸福特福克斯。

安全性方面,我降讲一个很搞笑的事情,很多人觉得以前的桑塔纳特别的结实,像个公路坦克一样,原因是以前的钢板厚。其实真正的把以前的老款桑塔纳与现在的新款桑塔纳做对撞试验,我真的为桑塔纳的安全性担心。那个年代安全气囊是奢侈品、一个车能装两个气囊就不错了,汽车结构方面的仿真验证也没有今天这样计算机仿真的精确,对于数据的采集也没有现在这么精确,对于乘员的保护也没有太多的技术。焊接技术、总装技术、冶炼技术都不可同日而语,何来公路坦克之称?现在的汽车大多配备了ESP或者ABS等基本但是作用极大的车身稳定技术,安全性大大提高。

最后是汽车的价格上,汽车价格相比十年前确实降低了不少。一方面是由于汽车产量提升,各种自主品牌也开始发力,竞争力逐渐增强,以前一家独大的合资品牌也纷纷开始降低价格。自主品牌就像是手机届的小米,硬是把手机的价格从3/4千降到了千元的标准,让大家都用得起智能手机了。所以大家在喷国产品牌的时候不要忘了是国产车让大多数人买得起汽车了。


道远说车


个人认为家用车,十年前和现在比变化很小,更多的是一些非常用的科技更新。

十年前的汽车便宜了不少是伪命题。常见车型不但没有便宜,而且还小涨一些。例如十年前的天籁2.5,V6款,裸价18万,现在4缸1.5T的还是18万。十年凯美瑞2.4,19万裸车,现在同款2.4裸车要23万。


蓝头小兔


非常大,十年前的车都是用的好机子好箱子,不会偷工减料,现在的车,尤其是日本车,都用cvt,号称平顺,实则毫无驾驶体验可言,为什么,因为便宜产量快,而且装车上就能走,一点节操都没有,完全没有把消费者用车感受放在眼里,只顾利润增长。再说说内饰部份,十年前你买皮的就百分百是真皮大沙发,舒适耐糙,现在50万以下通通仿皮人造皮,用个两三年一定破损,且乘坐感受不好,包括所谓的日产大沙发,近几代车型用的都是仿皮,用一两年就开裂,已上过几次新闻,包括自家使用的也是类似状况。再说到内饰装饰部份,以前的车大量使用到实木桃木装饰条,如中控与车门部份,整体给人感觉就是用料和档次感,厂家有在这些方面下成本,现在的车,包30至50万价位的,实木桃木装饰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部份硬塑料面板,美其名约时代进步了,是年轻化设计,实则偷工减料压缩成本,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最终利益损失不是厂家,是广大消费者。现国内合资车,就没把消费者使用感受当回事,说的直接点,就是没把你当回事儿,你爱买不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