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野史流传的故事,在后来被证明确有其事?

汉史趣闻


不得不说野史流传的故事,在后来被证明确有其事的,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发生了很多个的。

不过最有意思的我觉得是发生在皇室里的。

下面我们说一件关于唐朝皇室里发生的这种事件吧。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老婆,但是,她和李世民的关系不怎么好,通过她跟了李世民十几年,并没有给李世民生个一男半女就可以看出。

按理说武则天若是不弄出一些别的名堂来,她的一生也就这样了。等到李世民过世之后,她就会被送到尼姑庵,在尼姑庵度过自己凄惨无比的一生。

可是,武则天不认命,她觉得自己的一生不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她还想继续呆在皇宫里,她还没有当过皇后,她怎么可能就这样退出历史的舞台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开始铤而走险。她竟然勾搭上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这个李治就是后来继承皇位的唐高宗。

也就等于是小妈和儿子厮混在了一起,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时代里,这样的事情,真的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故事。

到了李世民去世,李治成功的继承了皇位。

这时候他还是和武则天交往,尽管他还是把武则天给送到了尼姑庵,但是,李治经常会去和武则天偷偷的去尼姑庵约会。

时日一长,这件事被李治的王皇后知道了,当时王皇后正在和萧淑妃争宠。王皇后十分的痛恨萧淑妃,为了不让李治继续去宠幸萧淑妃。所以,王皇后提议李治,让他把尼姑庵的武则天给接回来宫里住。

王皇后以为,这样李治有了武则天,就不会经常往萧淑妃那里跑了。可是王皇后不知道的是,她把武则天给引来,才是真正的引狼入室。

武则天来到宫里之后,她就不满足了。说白了她也想当皇后,可是,李治是有王皇后的,而且王皇后出自名门,她又没有犯什么错误,李治也没有理由废掉人家呀。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武则天做了很多无耻的事情,就是为了上位当皇后。

因为武则天备受李治的宠幸,所以,武则天接二连三的给李治生了几个孩子,在武则天生了第一个女儿的时候,李治很喜欢这个女儿。

所以,武则天就打定主意,用自己的女儿拉王皇后下马,然后达到自己当皇后的目的。

尽管武则天把机关算尽,当王皇后出于礼节来看他们母女的那一天,武则天就把自己的女儿亲手给杀死了,然后她嫁祸给了王皇后。

当李治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儿被杀的时候,他无比痛心,要追究责任,然后这时候武则天就说今天除了王皇后来过,没有其它人来。

言外之意就说女儿的死,是和王皇后有关系。可是,要想治皇后的罪,就必须要拿出证据来,他们有没有证据。

所以,王皇后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被处罚,可是,从此之后李治就对王皇后不信任了。他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武则天在从中煽风点火,这就导致了李治和王皇后之间的矛盾不断的激化。

后来,李治竟然听了武则天的话,把王皇后和萧淑妃给关进了监狱当中。

正是在监狱里,当了皇后的武则天在李治默许的情况下,把他们给制成了人彘,也就是把他们的手、脚、眼睛、鼻子、耳朵、舌头都给砍了下来,然后再泡到酒窖里面。

你说武则天竟然用这样残忍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是不是恩将仇报,但是,这种流传很广的事情,在历史上确实真正的发生过。

说实话若是没有王皇后的建议,当日把她从尼姑庵给给弄到宫里来,武则天那里有机会日夜和李治生活在一起呢。

武则天干的这事,真不像是人干的。

不过,武则天正是因为如此的狠辣,她才在那个勾心斗角的深宫里存活了下来,然后逆袭成一代千古女皇的。

你说武则天狠辣起来,为了上位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放过,说出来是不是毁三观。所以说到历史上最无耻的皇后,武则天肯定名列其中。她做的很多看似无情的事情,都是被证明确有其事的。


不才讲史


《狸猫换太子》

当时先皇宋真宗膝下无子,传旨谁先生下皇子,便立为太子,一并封后。十个月后,李辰妃先临盆,刘德妃心有不甘,一时起了歹念,为了自己的前程,不顾情谊欲陷害李娘娘,她命内侍太监郭槐买通接生婆,暗中将李娘娘产下的皇子换成剥了皮的狸猫,再命宫女寇珠将真皇子婴儿丢入宫外御河金水桥下淹死。真宗果真被刘德妃蒙骗了,前来探望新生儿时,见襁褓中的狸猫大惊失色,误认为李娘娘产下妖孽,一怒之下将李娘娘打入冷宫。


几天之后,刘德妃产下皇子,她便顺理成章被册封为后,更立其子为太子。而当时,李辰妃所生之子被狸猫掉包时,被命淹死皇子的宫女寇珠不忍,在御河畔遇上大内总管太监陈琳手提御封寿礼经过,说是真宗命其前往八贤王赵德芳(赵元俨)府祝寿


后来,郭槐派人沿着御河遍寻不获小皇子的尸体,不禁怀疑寇珠是否有违命令,于是抓来寇珠严刑拷问,寇珠遍体麟伤也护主不招,郭槐又想到当时的陈琳行迹可疑,于是也把陈琳找来,但陈琳是大内总管,以郭槐的位阶不宜审他,为了测试陈琳是否有与寇珠密谋搭救皇子,遂叫陈琳亲自拷问寇珠。寇珠对陈琳使了眼色,他们有了默契,陈琳便在郭槐眼前真的鞭打寇珠,欲使郭槐释疑。


再三年后,七岁的太子祯有一天因贪玩误闯冷宫,见到了其生母李废妃,回宫后将他的冷宫奇遇告诉了母后刘氏,刘皇后心生畏惧,此后始终不得心安,于是决定斩草除根杀死李废妃,当时献计狸猫换太子现已晋升为后宫总管的郭槐,又献计火焚冷宫烧死李娘娘,欲构成意外死亡,无他杀之嫌(可能改编自《宋史》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皇宫火案)。所幸李娘娘趁乱由忠义之人接应逃出了宫外,并安排死士在火场里牺牲自己,假装成李娘娘被烧死,焦尸难辨,瞒过了刘皇后、郭槐和朝野所有人。从此以后,刘皇后以为心腹大患尽除而高枕无忧。

包拯得知此事后,将李娘娘带回京,开始着手秘密侦查此偷天换日的欺君谋逆事件,经过八贤王和年事已高的陈琳公公来辨识李娘娘,当面对质确认无误之后,见时机成熟,包拯于是进宫面圣,向时年已二十五岁的皇帝赵祯禀告,皇帝自幼认为八贤王及其王妃为其亲生父母,实在无法相信包拯所言,也无法接受孝顺了十几年的刘太后,竟然是想害死自己生母的仇人,于是痛斥了包拯一番,将包拯逐出宫去。

然而,仁宗认为向有青天之誉的包拯不可能信口开河,也不免开始起疑,于是利用请安之名夜访刘太后寝宫,在母子闲谈儿时记趣时,试探母后的反应和态度,仁宗顿时发现母后的反应有异于寻常的表现,深思了一夜,便决定放手让包拯侦办此案,传旨如有任何人阻碍办案,先斩后奏。

最后包拯通过夜审郭槐,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惊厥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


实际上刘皇后本名刘娥,原本出身低贱,因在店铺中认识当时还是太子的宋真宗而飞黄腾达。但宋真宗父母认为刘娥出身不好反对他们在一起,于是刘娥直到真宗登基,其母亲去世才得以回到宫中。此时刘娥年纪已大,无法生育。她的侍女李氏得到真宗的宠幸,生下一子,是为宋仁宗。李氏被封为崇阳县君;又生一女,夭折。

后进才人,又为婉仪。她的儿子尚在襁褓,就被刘皇后以为嗣子,同时由杨淑妃照顾。李氏在真宗死后为他守墓,她至死也无法与儿子相认。临死之前,晋封为宸妃。李宸妃死后,刘皇后听从丞相吕夷简意见,将李宸妃以一品礼安葬。刘皇后死后仁宗得知自己生母是宸妃一事,正打算找皇后的宗族算账。吕夷简劝仁宗刘皇后厚葬宸妃,且对皇帝有养育之恩,仁宗才将放过了刘氏一族。


鄜延路节度使李


历史上有很多事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揭开真相,以至于官方说法之外的各种传言,往往以野史的方式顺着葡萄藤不断流传着。可是,少有人知道,这些所谓野史揭露,极有可能是真相。

野史中一直流传的"张灵甫被俘后被解放军击毙"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真的。

1947 年 5 月16日,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第一的整编七十四师被解放军歼灭于孟良崮。关于蒋介石最为钟爱的心腹将领张灵甫如何致死, 几十年来, 一直 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国军方面的说法是,当时 张灵甫见突围无望,便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蒋,告知欲"自杀成仁"的决心,另一封给妻子王玉龄,嘱其抚养幼子,并安排随从参谋逃出送信。

解放军方面的说法是,张灵甫是被乱枪打死的。这种说法最为详细的来自何凤山。何凤山在回忆录中说:特务团 一营攻到了74师指挥部洞口。劝降无果,即命 令向洞内攻击。过了一会儿,听到洞内有人喊 叫:"你们不要打了,张师长已经被你们打死 了。"何凤山立即率人冲进洞内搜索,张灵甫已经被击毙了。

这两种说法,在民间都认为有问题。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张灵甫在押送过程中对解放军干部出言不逊,解放军旧恨新仇上来,直接用机关枪给他突突了。

最不靠谱的是国军方面的自杀说。这种说法的依据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蒋对张灵甫的"忠心耿耿"性格的推理演绎,这是主观方面;第二个则是张灵甫的两封遗书。第一个不值一驳,两封遗书其实是张灵甫的老上司王耀武炮制的,这一点王耀武在功德林已经全部说出来啦。

解放军方面的说法也遭到了否定,主要是被自己否定的。

何凤山的说法最先遭到了首长的否定。何凤山是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特务团副团长,而他的首长六纵司令王必成的回忆录中则是这样说的"一营三连指导员邵至汉冲在最前面。他身上多 次负伤, 仍然坚持战斗, 率领部分战士首先攻至洞 口, 恰遇张灵甫指挥其卫队 100 多名亡命之徒, 从 洞中冲出, 占据洞穴、石岩、山缝, 作困兽之斗。邵至汉不幸身中数弹, 英勇牺牲。我三连干部战士怒 火满腔, 奋不顾身, 用抵近射击和白刃战消灭了敌 人, 击毙了敌卫队长, 活捉了张灵甫, 控制了洞口。 "这篇文章发表于1988年,收录在了《劲旅雄风》和《虎将王必成》这两本书中。

通过对老干部的采访,大多数人都认同了"张灵甫被俘"的说法。

某些亲历者那里,甚至给出了"张灵甫举手投降"的更为具体的说法。如时任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科长的金子谷说:"战役 接近尾声时, 我六纵穿插部队一个排, 冲进张灵甫躲藏的山洞, 张灵甫举手投降。"

再比如,一些老干部回忆" 六纵特务团副 团长何凤山和 5 名战士冲进洞内, 其实洞内中只死了 6 个人, 张灵甫还活着。他们见解放军冲进 来, 吓得举起手。何凤山当即命令张灵甫一行往洞 外走。"

就是说,大部分的战斗亲历者和相关人员,都认同了张灵甫被俘的说法。

可是,张灵甫到底时怎么死的?

王必成的说法是"在庆贺大捷之余, 也有点遗憾, 那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死心塌 地效忠蒋介石的'御林军'师长张灵甫, 在被我纵队特务团活捉之后, 又被一名对他怀有刻骨仇恨的 干部给打死了! "

王必成虽然推翻了原有的官方说法,却没有说出打死张灵甫的英雄战士是谁?多半是不愿意说,因为他有可能已经为国捐躯了。

金子谷的说法,还是那么具体,"张灵甫在洞内 举手投降后, 冲进洞内的六纵那个穿插排的排长 恨敌心切, 端起冲锋枪将其击毙了"。

没错,是一个排长,不是普通战士。从张灵甫胸前的十几个弹孔来看,打死张灵甫的是美式冲锋枪,这是解放军排长的标配。

这名排长有没有留下名字?

时任华东野战军《前锋报》记者鲁山说:"孟良崮战役后, 陈毅司令员有一次讲话中, 在揭露国民党报刊宣传张灵甫是'自杀' 的欺骗宣传的同时, 还批评了当时用枪打死张灵甫的我军一排长。"鲁山还补充说:"当年打死张 灵甫的排长姓司, 曾在解放军上海部队××公司任过顾问。此人早已病故了。凡是听过陈毅司令员批评那位排长会议的人员及听过传达这次会议精 神的人员都会知道此事。六纵队还遵照陈毅的指示, 将违反俘虏政策擅自击毙张灵甫的那个排长 关了禁闭。

所以,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张灵甫是被俘后被打死的。

不过,这也是活该。

张灵甫当时带着74师,穷凶极恶,不光在战场上通过两次涟水战役重创了我解放军王必成部、成钧部,还带着还乡团在苏中老区、山东老区大搞"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很多革命群众和解放军家属被酷刑虐杀、诸如活埋、点天灯、剥皮等残忍手段已经超过了日本鬼子。

别急,事情还不算完。对张灵甫的死因调查中,我们发现了新情况。

沂水县孟良崮附近的一个老农民说,张灵甫中枪后,并没有死掉。张灵甫被我军抬到了董家庄,被发现还有气息,于是只好送六纵野战医院进行抢救,没想到半路上死在了董家庄村的汶河边。于是,张灵甫就葬在了董家庄。

负责下葬张灵甫的,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写下《红日》的大作家吴强。吴强当时担任六纵政治部宣传部长,花了 1000 万元北海币 购买了一口 4 寸厚的楸木棺材,还给张灵甫换了一身解放军军服,葬在了农民嫁的地窖里,并且通过广播告知国军地点。

张灵甫埋葬地,现在是农民的羊圈,但张灵甫不在里面,张灵甫尸体被国民党弄到南京重新下葬,然后弄丢了!

所以,张灵甫的死因,其实是战败被俘,枪击重伤,最后送医院过程中死掉了。这也完美解释了张灵甫击毙地和埋葬地不一样的疑问。


历史知事


说到野史上传播的很广,事实上也被证明了是确有其事的历史事件,我就想到了蒋介石错过徐向前的故事。

要问蒋介石一生当中,最为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他肯定会说自己当年看走了眼,没看出来徐向前是一个少有军事奇才。

大家都知道徐向前毕业与黄埔军校,他是黄埔一期的学生,而且是黄埔军校最为优秀的学子之一。

在黄埔军校尤其是一期的毕业的学生中,和蒋介石之间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那时候为了拉拢黄埔军校毕业的莘莘学子,蒋介石每天都会挑选一些他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和他们谈话,然后拉拢他们,让他们加入到国民党,直接为自己服务。

在这期间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等等一大批学生,都是通过蒋介石谈过话,加入到国民党的队伍当中的。

其中,蒋介石也有找徐向前谈话。

但是,徐向前并没有被蒋介石看好,蒋介石觉得徐向前不苟言笑,他应该不是自己想要的人。

所以,他和徐向前说了没有几句话,然后就让徐向前离开了。就这样蒋介石错过了徐向前。

当然了尽管说历史上确实是有这样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这肯定不是当时真实的历史事件。

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知道徐向前之所以来到黄埔军校,介绍人就是毛泽东。

可以说那时候他就开始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了,不是蒋介石没有看上他,恰恰相反是他没看上蒋介石,所以,才表现平平的。

大家都知道到了北伐的时候,蒋介石看到徐向前的表现,然后他就开始不淡定了,尤其是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蒋介石真的是后悔的要死。

他后悔错过了徐向前,要知道徐向前是一个全能型的将军,这样的将军,就是国民党最缺的人才。

关键是徐向前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方面的才能,都是国民党众多将领难以匹敌的,尤其是徐向前精通对大规模战场作战,敌后游击战,伏击战,运动战......。

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的时候,太行山一代的抗日根据地,都是通过徐向前的指挥与领导建立的。

在晋察冀边区,八路军和日军打的很多战役,也都是徐向前指挥的。正是因为徐向前的军事才能吸引到了阎锡山这个山西王。

所以,他才要争取徐向前的,但是,徐向前一直都是要为人民而战的,他怎么可能会对阎锡山感兴趣。

徐向前不但拒绝了阎锡山,而且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他还打败了阎锡山,解放了山西全境。、

不得不说,国民党蒋介石拥有徐向前这样的对手,是他们最大的悲哀。蒋介石也因为错过了徐向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最终,大家都知道在全体人民解放军的努力下,蒋介石失败了,败退之后,他们退到了台湾。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人民解放军里有很多像徐向前这样的将领,所以,他们一起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事实上蒋介石错过了徐向前,我觉得是徐向前有意而为之的,他一开始就没有选择蒋介石,所以,也就不存在他错过徐向前一说。你觉得呢?


史学达人


今天闲鱼想借着这个题目与大家聊一聊我国先秦时代的一部奇书—《山海经》。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山海经》无疑是最令人困惑的奇书,虽然它与《周易》,《黄帝内经》并称三大奇书,但与《周易》,《黄帝内经》不同的是,人们对这两本书持以肯定的态度,而对《山海经》却嗤之以鼻,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山海经》就是一部先秦时代一个不知名的人胡编乱造之作,里面描述了很多上古传说,神话故事,也描写了很多奇珍异兽,还有至今都对应不上的山川河流,对于这样一本书,说它就是一本神话小说,仿佛并无不妥。

但,就是这么一本所谓的“神话小说”,史官司马迁同志当年却只用了六个字来评价,即“余不敢言之也”。

司马迁的意思已经很明朗了,他不敢评价这本书。

司马迁既不否定《山海经》的真实性但也不承认,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实在令人很费解,但也正是因为司马迁的这几个字才显得《山海经》更加神秘了。


不过有的人也许更加疑惑了,既然《山海经》里描述了很多神话故事,那么自然而然就是假的,神话就是神话,又如何能当真呢?但怪就怪在,《山海经》里不仅记载了我们现在无法去相信的神话故事,还记载了很多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情,比如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还有大禹治水。这就是《山海经》的一大怪异之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而且记载的真实事件中又夹杂了很多夸大成分,这就令人们不敢完全相信又不敢一点不相信,完全就在信与不信之间摇摆。

还有就是,很多人将《山海经》当作是一本介绍古代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奇珍异兽的地理书,但书中描写的山河大川,地理地貌与现代的我国并不完全吻合,比如书中介绍的大陆周围有四大海,北海,东海,南海和西海,但我国只有东海和南海,由此似乎也可以说明《山海经》就是一部神话小说,毕竟我国没有北海和西海。

但是,当随着国外学者对《山海经》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山海经》里面记载的很多东西与世界其他地区有极高的相似度,比如《山海经·东山经》里记载的几条山川河流的走向,与今天美洲内华达山,落基山脉的走向高度吻合,而且里面描述的很多动物也与美洲当地动物相像。

像《东山经》里记载了一种动物

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犰狳

意思就是,一种名叫犰狳的动物,体型像兔子,有鸟一样的喙,眼睛圆圆的尾巴像蛇一样长,看见人就像睡着了一样,实际上这种动物就是美洲犰狳。

而像这种记载于《山海经》中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对应的还有很多,比如下面介绍的这种动物

兽多橐驼,善行流沙中,日三百里,负千斤

一种名叫橐驼的善于在流沙中行走的动物,这不就是骆驼吗?


还有下面这个记载

黄山,无草木,多竹箭。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

青色的羽毛红色的喙,还会说人话,这不就是鹦鹉吗?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其为兽,如豕而人面

一种名叫狌狌(xīng)的动物,能行走,有一张像人面的脸,这不就是现在的猩猩吗?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再大胆的猜测一下,也许《山海经》里描写的并非单纯的我国古代时期的地形地貌,而是整个世界的,如今我们无法推测当年的古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美洲,走到非洲乃至世界各个角落的,或许古大陆是一个整体,古人才有机会徒步走过世界各地,亲身见到了很多各地独特的风貌。

也许古人写这本书时曾故意将亲身经历的所有事物进行了夸大,但除去这些夸大的成分,从这本书里我们依旧能找到很多与现代事物的契合之处,所以,而就咸鱼个人而言,咸鱼更相信《山海经》里的记载都是真的。


咸鱼闲聊


葭明通半瓶历史来晃荡一下!

光绪死后,民间传言光绪是被毒死的,然而都是传言,无有凭据。

反正慈禧死前一天,正直壮年的38岁的光绪突然就暴亡了。

据说,光绪记日记,他写到:“我病重的很,但是我觉得老佛爷一定会死在我前面,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

日记被李莲英偷看去了(估计天天偷看),飞奔报于慈禧曰:“皇上想死在老佛爷您之后呢!”慈禧恨恨地说:“他想的美!”

然而也只是据说,没人看见这日记。

反正,1908年慈禧下令将溥仪养育在了宫中。这年底,十一月十四日,光绪身故,终年38岁,无后!

慈禧命溥仪承继大统,一人兼祧同治光绪两房。一天后慈禧死!三年后大清亡!

改朝换代,所有大人物都忙的很,少有人关心光绪帝的死因。

到了2008年11月,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郑重其事地召开了“清光绪帝死因研究报告会”。会上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联合发布了《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认定:

光绪确实系砒霜中毒死亡。

这之前。

2003年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到河北易县清西陵去采访,偶然间得知清西陵在1980年代曾经对光绪帝以及隆裕皇后的崇陵棺椁进行清理和重新封闭,因为1930年代皇陵曾经被盗。

清理的过程中,清西陵管理处留了光绪帝和隆裕皇后的一点头发一直保存在库房中。

摄制组经与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专家初步商量之后,又征得了河北省各有关单位的同意。决定趁着科技发达,用头发搞明白光绪的死因。

于是摄制组将几根光绪的头发送至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9室进行测试。

由此《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清光绪死因研究)》正式立项。

注意了,这是国家用最先进科技力量来验证民间传言野史的真假。

头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记录”特定时期人体积蓄了那些元素信息,人们可以依据头发某个截断的微量元素含量,推测出这个截断微量元素的摄取水平,进而也就可以探求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变化轨迹,然后再与外界环境做对比,找出不寻常来,如果没有不寻常,那就不是被毒死的。

一般成年人的头发每天生长0.35毫米—0.5毫米,一个月可以生长一厘米,也就是说,一厘米头发可以反映出人体一个月的新陈代谢历史。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用了微型反应堆“中子活化法”(核分析法)分析了两根头发。

首先用某种专业的方法(我没看懂所以写不出来)清洗了两根头发,自然晾干,剪成了一厘米的小段,一根短的剪成了26段,一根长的剪成了59段。

然后逐一编了号,称重,又搞了某种专业的封装,放进了反应堆故意辐照后逐段分析了光绪帝头发中的元素含量。

结果发现光绪帝的各截段头发元素砷的含量起伏很大,最高和最低的砷含量相差10倍之多。这很不正常,一般人正常应该是相差不大。

然后,他们又做了“相似条件对比试验”,也就是又分析了隆裕皇后的头发和另一个大清朝草料官干尸的头发,这两个人一切正常。

然后他们又进行了周围环境对比试验,就是把光绪帝墓室中的土样呀,衣物呀,墓室外的河流土地呀,等等也仔细分析了他们的砷含量。

然后又进行了光绪帝遗骨表面附着物检验!

还有其他验检,不一一罗列了。

因为检验报告上好多我看不懂的字母,不明白的专业术语,所以不说了。

反正吧,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设计所经过科学、严谨、专业的试验后得出结论:

光绪帝砷吸收过量而死亡。也就是砒霜中毒而死。


葭明通半瓶历史


在四川岷江两岸,有一首流传了将近四百年的民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其实这不仅是一首民谣,还是一个藏宝的谜语,意思是说,在石龙和石虎下面,藏着金银无数,如果谁能破解并找到,那得到的钱财足够将成都府买下。这首民谣与一个历史人物有关--张献忠。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陕西省定边县人,是明末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是当时明朝最大的两股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少时曾读过书,但是由于天生不是读书的料,所以成年后便从了军,曾当过延安府捕快,不过捕快也没干多久,就因为犯了事被革职,发配到延绥镇从军。可能老张天生反骨,在军队也不老实,没待多久就触犯军法,问罪当斩,就在这时,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关于张献忠如何状貌奇异,我们可以从史料中略窥一二。据《明季北略》记载:张献忠“幼有奇力,两眉竦竖而长,面有微麻,遍体生毛,天性好杀,不耐久静”。这副尊容,一看就不是善茬,所以民间对张献忠又有“黄虎”之称。总之,陈洪范不知道是高度近视还是哪根筋搭错了,一见张献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两道眉毛斜插入鬓,便大叫称奇:“此乃国之栋梁啊!”于是向总兵王威求情,免除张献忠死罪,重打一百军棍除去军籍。当时与张献忠一同犯事的共有18人,其他17人都应长相平庸做了刀下鬼,独张献忠活了命,看来古代也是可以刷脸的啊。

被开除军队,流落民间的张献忠,显然不可能会像平民一样过安安生生的日子。明朝末期,官场腐败,横征暴敛,老百姓是在忍不下去了,纷纷揭竿而起,一时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张献忠怎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于是积极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在米脂起义,自号八大王,一作西营八大王,次年,又加入王自用联军,为三十六营之一。凭借过人的胆识和不凡的军事才能,张献忠很快声名鹊起,成为三十六营的主要首领。 王嘉胤死后,张献忠与李自成等归附高迎祥,高迎祥称闯王,张献忠、李自成号闯将。不久后,张献忠和李自成之间闹矛盾,两人分裂,李自成攻黄河流域,张献忠攻长江流域。

崇祯十年(1637年),张献忠遭到了明军总兵左良玉部的进攻,损失惨重,为求自保,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被授副将。但是,招安后的张献忠,既不遣散兵马,也不去攻打李自成,而是暗暗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准备再反。崇祯十二年(1639年),修养两年的张献忠,重举反旗,转战四川,大败明军于开县黄陵城,随后又长驱出川,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崇祯十六年,占据武昌,称大西王,十七年,攻破成都,成都巡府龙文光、蜀王朱至澍及其嫔妃全部自杀身亡,其他官员则当了俘虏。张献忠率部进入四川,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在成都,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又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成为是大西国开国皇帝,也是唯一的皇帝。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南下,围剿张献忠,张献忠率部撤退,当部队到达川北西充县与盐亭县交界处凤凰山坡时,与清朝亲王豪格相遇,两军激战之中,张献忠中箭身亡。

除了嗜杀,张献忠的另一大才能就是打劫,每次打了胜仗之后,必定要将靠着当地的王府、地主打劫一空,由此迅速积累了大量财物。根据史书记载,明朝崇祯皇帝和张献忠相比,那也只能算是小户。张献忠曾开过“斗宝大会”,他的宝贝摆了足足有24间屋子,全都是奇异珍宝、金锭银锭。

清军南下四川之时,张献忠由于久攻陕西不克,便决意撤出成都,退守川西。临走前,还不忘将城中搜刮一空,更有传闻说他为泄愤,将成都百姓屠戮一空,关于张献忠屠川这个说法,历来颇有争议,本人没做考证,暂且不提。张献忠退出成都后,携带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水南下,在四川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一带遭到川西南明官军杨展部的突袭。据南明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说:

“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风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战,贼败。贼舟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官兵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船沉之后,来不及打捞,张献忠于是命人做了标记,以待日后来取,据说标记就是石龙和石虎,这也是开头那首民谣的由来。不过,张献忠没过多久就战死了,于是,那批沉银的地点就成了未解之谜。

其实关于这批沉银,正史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都是靠民间传闻和一些稗官野史流传下来的。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只是把这个事迹当成传闻而已,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抱着发财的美梦前去打捞,希望能找到那批巨额财富,但无一不是失望而归。1937年,为了充实军费,川军一部盯上了张献忠的这笔财富。当时一度传出,川军得到了一份藏宝图,并由川军高级将领幸蜀峰主持挖掘行动,而据说藏宝图的标记,指向了岷江在成都的一条支流——锦江。幸蜀峰当时决定在成都望江楼公园,锦江下游三角地带的江心开挖,从1938年冬天到第二季的枯水期,经过十多个月的挖掘,只挖出了三大箩筐的小铜钱,无功而返。

谁料,事情竟然在21世纪出现了转机。2005年4月20日,彭山县城开建引水工程,施工队在岷江“老虎滩”河床上用挖掘机开挖铺设管道的沟槽时,一铲就铲出一捆共10枚银锭,银锭身上铸造时打上的“崇祯十六年八月,纹银五士两”字样清晰可见。据彭山县文管部门初步鉴定,这批被挖掘出土的银锭为明代官银,银锭的包装,以及发现地点,都直指300多年前张献忠“沉银”一事,几百年的谜题,终于有了答案。不过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并没有对此进行大规模挖掘,只是作为文物遗址保护了起来。

谁也没有想到,九年之后,一桩倒卖文物大案,意外开启了对张献忠沉银的考古工作。2013年年末,彭山县公安局收到举报,有盗挖团伙使用潜水服、金属探测仪、船只等工具,在沉银的遗址内大肆地盗挖遗址内的文物、进行贩卖从而获得暴利。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追查,这起特大文物倒卖案宣告侦破,其中追回的文物中,有一枚直径50.4厘米、重48.6克,正面写有“西王赏功”的钱币,“西王”正是张献忠。以此为契机,国家正式批准了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方案,经过近100天的考古工作,共出水文物三万多件,包括张献忠册封嫔妃的金册、西王赏功的金钱币等等,有了更多文物出土,新的发现更令世人期待。

不过,颇为讽刺的是,有人估算,张献忠在十几年的杀伐时间里,至少积累了上千万两白银,按明末白银的大米购买力与现在人民币折合比算,一两相当于当今 660 元左右,张献忠拥有相当于现在 66亿人民币,这点钱,别说买下成都府,就是买下一个小区都费劲。


一卷青史


真正的超级天才——牛顿

1666年,牛顿,24岁,按照中国的说法,这一年是牛顿的本命年,刚好那一年,英国发生大瘟疫,牛顿为了躲避瘟疫回到自己的乡下老家度假,并且进行科学研究。



然后,那一年,上帝突然把智慧果扔向了牛顿。科学史上的奇迹发生了。

这段时间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完成了光分解的实验分析,以及万有引力的开创性工作。

涉及领域为数学,力学,光学。

不仅如此,还是三个领域史诗级开创。

任何一位科学家只要一辈子能完成其中任何一项工作,放在现在都是诺贝尔奖的级别,永载史册,青史留名。

任何人有了三项中的一项成果都足以堪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而24岁的牛顿只用了短短一年就完成了三项。


数学
:那一年,牛顿在微积分上完成了以代数方法取代了卡瓦列里、格雷哥里、惠更斯和巴罗的几何方法,完成了积分的代数化。从此,数学逐渐从感觉的学科转向思维的学科,

牛顿还发现了二项式定理,这对于微积分的充分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二项式定理在组合理论、开高次方、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以及差分法中有广泛的应用。二项式级数展开式是研究级数论、函数论、数学分析、方程理论的有力工具。

光学:那一年,牛顿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这就是著名的著名的色散试验。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谱带,牛顿再用一块带狭缝的挡板把其他颜色的光挡住,只让一种颜色的光在通过第二个三棱镜,结果出来的只是同样颜色的光。于是,他就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这是一个重大贡献。牛顿为了验证这个发现,设法把几种不同的单色光合成白光,并且计算出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精确地说明了色散现象。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原来物质的色彩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

牛顿立即把上述发现用到制造望远镜上,一举制成了不带颜色的折射望远镜,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基础。



力学:那一年,牛顿在老家居住的时候已经考虑过万有引力的问题。最有名的一个说法是:在假期里,了,牛顿常常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象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切物体都受到差不多总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牛顿思索着,终于,他发现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

后人只能用一个拉丁文annusmirabilis来表示这一年,即“奇迹年”。

牛顿这位“千年一遇”的超级天才名至实归。

牛顿纪念碑


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野史故事很多,说一个我们附近的。

湖南临澧,距钱多多我的家乡较近,小时候就听说过“临澧蒋家”,老人们传说,临澧蒋家是李自成后裔,当年李自成兵败时,逃亡至临澧,有个妃子和小儿子蒋光业留在了这里,开枝散叶,遂成巨族。

某一年,我经过临澧往澧县,路遇丧事,正是蒋家有人去世,路旁立有牌子:蒋府往此去。估计是吊唁的人士遍布海内外,需要路牌指引。

这个传闻,有人曾在蒋家后人丁玲身上求证过。

2010年11月,有人写过一篇博文《著名作家丁玲竟是李自成后裔》。这篇博文列举了一些传闻,采纳了一些说法,并举出:丁玲家珍藏拔凤双耳玉扁壶、童子驭鱼玉雕及玉琮、玉耳杯似为皇家之物。

然后,经实地察证,蒋家后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李自成后裔。张德恒先生曾撰写《蒋家没有“闯王”后裔》。他考证:

一,即使按湖南石门“夹山说”李自成隐居此处三十年计算,他殁于1675年,那么,临澧蒋氏先祖蒋光业也在其后86年出生,时间上对不上。

二、关于将家在蒋光业之后暴富、人才辈出的问题。实际上,在蒋光业之前,蒋家早已人才辈出。至1645年止,在册各类大小各类官员七十四位,计有县丞、知事3人,太守、刺史13人,司徒13人,提举司4人,监察御史、节度史2人,尚书5人,宰相3人,乡侯3人,校尉2人,将军7人,总兵1人,散骑侍郎2人,云阳、定西侯等5人,太傅、太保3人,增生、庠生5人,学士、教授3人,修撰1人。进士5人,太尉2人,大夫5人。

在封建社会,一个家族中出过如此众多的官员,这就是蒋氏兴盛的主要原因。

所以,野史传说临澧蒋氏兴盛确是真事,但对于他们出自李自成后裔,应该是附会。

临澧蒋氏发迹于明中叶,极盛于清代中叶,至清末民初方开始衰落,极盛时期,蒋氏财富雄峙,官宦辈出,广厦千栋,良田万顷,号称全国三个半财主之一,在临澧乃至全澧州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声威,蒋翊武、丁玲等蜚声中外。

蒋氏族谱《五美支祠后裔录》等。


钱多多读文史


梁启超曾经说过: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自古历以来,胜利者书写历史的故事数不胜数,而人们宁愿相信错漏百出的正史,也对野史所不齿,但是事实证明野史与正史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有些野史甚至是正真实存在的。

今天我所讲的故事的主人公号称中国最强悍的一个女人,她就是孝庄太后。清朝历史当中从来没有记载过孝庄在皇太极死后下嫁多尔衮,但是很多细节都指明了孝庄下嫁是一个事实。



皇太极去世之时福临年仅六岁,虽然他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但是皇太极死时并未留下继承者遗照,所以说只要朝中的大臣联合起来反对,福临是不可能当上皇帝的,而对福临登基帮助最大的就是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

所以野史记载孝庄皇后为了拉拢多尔衮,将自己嫁给了多尔衮,以达到控制多尔衮的目的。



多尔衮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多尔衮却娶了自己的嫂子哦,这个剧情放在现在还让人觉得有些接受不了,但是在当时的满族社会确是十分常见的。满族社会中寡妇是可以改嫁的,并且兄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所以孝庄要嫁给多尔衮是一点都没有问题的。



最重要的一个线索就是多尔衮被授予“皇父摄政王”,也就是说福临在名义上就是自己的儿子,孝庄就是自己的妻子。所以孝庄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登上皇位,忍辱负重下嫁给多尔衮也是成立的,这是一个远强于男人的女人。

而这段历史可谓是孝庄的辛酸史与屈辱史,所以这段历史也被福临严令禁止,所以没有出现在清朝的史书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