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清沒有像印度一樣完全淪為殖民地,而是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老兵東雷




如今這個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鄰居印度,兩個國家在世界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但在一百多年前,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而大清則是帝國列強的半殖民地,都是亞洲大國,命運卻為何不同?

大清及以前,基本上是統一的國家,不好直接控制。而印度,以前不是國家,只是地理概念,所以容易完全控制



華夏五千年曆史,自秦以後,大部分時間處於大一統時間,雖說也有五胡亂華南北朝,也有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但時間相對較短。二千年左右的統一,讓國人對國家概念,統一概念理解更深。對於外族入侵,很多中國人都有本能地反對和抵抗。所以反抗意識更強烈。

八國聯軍入侵後,曾經有國家提出瓜分大清土地,但被另外一些國家持以反對態度,理由是:瓜分容易,控制和改造很難。因此,對於大清,間接控制,帝國列強選擇了半殖民地方式。

而印度,在英國侵入之前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區域概念,並不算是一個整體。印度的古代歷史,就是一部分裂的歷史,小王國到處都是,各地區長時間依靠的都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至於語言,則是多達幾十種,而宗教更是遍地林立,數目眾多。

有人說了,那麼印度的各個統治王朝是怎麼回事?其實,這並不複雜,所謂侵入的各帝國王朝,非常表面,佔了幾個城市,幾條商道,就開始稱王稱霸了。實際上,帝國在印度就是孤島。



從十八世紀開始後,大英帝國侵入印度地區,戰勝莫臥兒帝國,開始逐漸滲入。英國人很有耐心,一個州一個州慢慢吞併,花了整整二百多年,終於統一了印度,叫“英屬印度”。

對於英國,早期的印度人並不排斥,因為這個“來客”,幫助建立經濟秩序,幫助建立政治體制,幫助軍事建設,而所謂的暴力行為卻不多,於是印度各地先後就“從”了英國。

英國統一印度,其實就是“溫水煮青蛙”,直到二十世紀,印度的民族主義精神的民族自尊感才提升。

正是因為,早期印度對於英國排斥度很低,因此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印度沒有統一的文化,好統一。中國文化太深厚,難控制



印度阿三們,各小王國之間,各自為政,各過各的。語言是互相獨立的,文化也是互相獨立的,曾經的印度區域沒有統一的文化,這就導致了面對外來入侵,互不干涉,互不幫忙,因此印度這片大地,先後被雅利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英國人等控制。

沒有統一的文化,就很難有整體凝聚力,就很難形成戰鬥力,所以眼睜睜看著外族人一遍遍地侵入。

隨著被不同的帝國侵入,印度人早就見慣不怪了,誰當政都不要緊,只要有飯吃就可以。



而中國,自秦始皇以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慢慢的就有了統一的文化,有了強烈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

雖說後面也有蒙古、滿族的入侵,但兩者很快就被淹沒在了中華浩瀚的文化當中。為了更好地管理國家,元朝、清朝採取和使用了漢族文化,採取了儒家思想。

這是戰爭失敗的民族影響了戰爭勝利的民族,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同化。

即使這樣,元朝統治不足百年,而清朝統治雖然有二百多年,但康乾盛世時,基本全盤漢化了。到今天為止,實在看不出,滿族和漢族有何大的區別。

外國人無疑是會研究的,對於早期印度,英國採取了逐步蠶食,慢慢控制,讓其成為了殖民地。而對於中國,外國列強很清楚,中國文化深厚,打敗容易,控制卻難,因此外國列強採取了間接控制,讓大清成為了帝國列強的半殖民地。



綜合來看,印度曾經不是統一的國家,所以成為了純粹的殖民地,而中國不管如何,是個統一國家,所以成了半殖民地;印度的文化曾經不統一,所以統一更容易,因為抵抗少,而中國幾千年深厚的文化,導致想整體控制,難上加難。


藍風破曉


英國用了250年的時間才將印度吞併,1840年進入“大一統”的中國時,面對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欲殖民對象和新的國際環境。

(1)英國用了250年的時間,才徹底吞併“一盤散沙”的印度

英國在1600年代逐步入侵印度。經過兩個世紀的殖民,在1858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後,英國政府取消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管理殖民地,印度莫臥兒王朝也正式結束。

在250年的歷史中,英國通過與部分土邦合作打倒另外一批的方式,逐漸控制印度。印度歷史統一時間較短,更多的只是文化統一,歷史共同記憶不多。

再加上,種姓制度的桎梏導致精英階層臣服國家也就臣服了。印度相對更容易佔領。

(2)中國則具有“儒家思想下的大一統思想”基礎,對於外敵有著天然地抗拒

與印度不同,中國則因為有儒家思想兩千年的統一流傳,使得民眾對清廷的認同感要比印度強得多。雖然,清朝也是少數民族政權,但自康熙中後期,清廷就繼承了中國封建統治者的傳統統治方式——漢人聚居地採用儒家、各少數民族採用原有宗教的思想統治。在乾隆朝開始就已經對清廷具備認同感。

義和團運動就是典型代表,還有如“捻軍”也僅是傳統的反官府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受到眾多人的認同,但在曾國藩等人看來“民族是沒有儒家思想”重要的。

(3)中國人的反抗,各列強間難以達成統一意見,使得我國免於印度的悲劇

1840年進入中國之後,各列強相繼而入,英國已經沒有時間在殖民中國了。加上英俄法德美日等國令人眼花繚亂地權力合作與戰爭,其各方矛盾正可以成為我方利用。

美日兩國在當時都屬於新興帝國,其實力都還不行。例如美國主要實力放在拉美地區,日本更是在打贏了沙俄才真正成為只有區域地位的世界級列強。因此,在殖民問題上兩國都是以英國馬首是瞻。

中國的統治階層雖然以妥協投降苟安為主,但底層民間的反抗卻有思想領導者。還要說太平天國、義和團等,雖然他們的問題不少,但在反對外敵侵略上卻高度統一。由此,使西方侵略者認為:與其自身殖民倒不如清政府“以夷制夷”。

由此,英法等既得利益國家願意維持清廷的一定統治。特別是英國,在經濟上,獲得了最大的蛋糕因此不希望打破這種平衡。而“平衡”是英國維持“國際秩序主導權”的主要方法,而這使其與德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坐古談今


因為有大量的漢人反抗。保護自己的國家。滿清不過是拿漢人當他們的奴隸。根本不當人看。

所以慈禧太后才說出。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其實就是量漢奴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罷了!

人家滿清都是貴族。個個都是吃皇糧的!

奴役漢人三百年。殺了幾千萬漢人。剃髮易服。文字獄!

把漢族男人徹底從精神上閹割了。失去了血性!


雲丹鳳青


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計中藏。
法蘭西,佔廣州,窺視黔桂。德意志,膠州領,虎視東方。新日本,取臺灣,再圖福建。美利堅,也想要,割土分疆。這中國,哪一點,還有我份?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壓制我,眾漢人,拱手降洋。——摘自陳天華《猛回頭》

我國被侵略,和印度是不一樣的。

印度是直接被英國殖民,而我國在當時,基本上算是各大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瓜分博弈。

就像一戰結束後,我國作為戰勝國,居然不是收復日本的土地,而是轉讓給別的國家,同時還要給戰敗國賠錢!

但是即便這樣,我們國家相對於印度,還是好了一點,雖然是傀儡政權,但是能夠在多國博弈下,夾在縫裡生存,也是可以的了,起碼還保留著一絲尊嚴,沒有被滅國。

而印度則不同,直接被殖民,其實就相當於滅國,印度人根本不被英國人當人看。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當時世界是英國獨霸的,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全世界大約4~5億人都是英國的國民,佔了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佔了世界的五分之一。
而到了通商中國的時候,那時候西方工業革命國家已經都起來了,英國雖然還披著日不落帝國的外衣,但是也不敢說就能幹掉其他西方強國。

再加上世界局勢緊張,英國也無暇顧及中國,雖然清政府比較好打,但是別的國家也想來分杯羹。

英國是趁著獨霸、雄起的時候侵佔了印度,到了清政府的時候,其他工業國家也起來了,它想獨佔中國,也是不可能的。

而清政府為什麼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國家?主要是因為那些國家分贓不均,如果他們都統一了戰線,清政府還是會淪為完全殖民地國家的。


魏青衣


中國和印度是兩種社會,中國不會像印度一樣被侵略者變成殖民地。

原因有兩點:


印度和中國的國情不同

對於侵略者來說,印度簡直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殖民地。

為什麼呢?

因為在英國人之前,“印度”並不是一個國家概念,而是一個地理概念。在歷史上,印度從未統一過,南亞次大陸上從未有任何一個政權統一過印度,直到英國人的出現。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和“五代十國”一樣,是若干個小國的幾個。什麼孟加拉、旁遮普、吉拉特,多的是各種各樣的小土邦,在印度的土地上犬牙交錯,互相沒有統屬關係,也不認為對方跟自己是一個國家。

從17世紀英國勢力進入印度開始,英國人用了超過兩百年,才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將“印度”首次作為一個統一的概念帶到了歷史舞臺上。


而英國人的殖民政策也非常高明,英國人並非鯨吞,而是步步蠶食。而且,英國人也沒有一味依靠武力,而是通過拉攏印度的上層階級又打又拉。從整體上看,英國征服印度的過程中,沒有爆發什麼波瀾壯闊的戰爭,始終處於一個溫水煮青蛙的狀態,這和印度的分裂狀態是息息相關的。

而且印度人對英國人也並不反感,因為對於印度人來說,殖民者真是太多了。

印度在歷史上始終處於一個被動挨打的地位。從亞歷山大大帝開始,什麼雅利安人、莫臥兒人、大月氏人、塞人、波斯人、蒙古人等等等等,基本處於誰見誰打的狀態,對於中亞和西亞的勢力,要是沒打過幾次印度,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亞洲強國。

而英國人相比於其他殖民者來說,已經算是文明多了,至少大規模屠殺比較少。而且英國人為了讓印度的資源外運,還下血本給印度建立了基本官僚體系和鐵路系統,所以很多印度人對英國人真的是感恩戴德。

而中國,跟印度是完全不同的。

從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中國人就接受了大一統的基本觀念,統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由於統一,讓中國擁有了統一的政府,無論這個政府有多麼孱弱,多麼腐敗,他終究有一個底線——維護自己的統治。

清政府哪怕再腐敗,如果列強要徹底推翻他,他也一定會和列強拼命的。

所以,當列強進入中國時,他們面對的不是一盤散沙的小土邦,而是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這就意味著步步蠶食佔領中國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中國人遠比印度人更富有反抗精神。印度人受種姓制度控制,只要控制了印度的高種姓,就等於控制了印度。而中國人從來就富有反抗精神。從陳勝吳廣到太平天國、義和團,中國人對於強權和壓迫的反抗從未停歇。

尤其是義和團,義和團雖然戰鬥力很差,卻讓列強深深的看到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知道了靠武力政府這個大國是不可能的,八國聯軍的首領,德國的瓦德西元帥就曾經跟各國公使說——“先生們,除了現在的中國政府之外,歐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統治這樣一個四萬萬人的國家”。

中國和印度的外部環境不同

中國之所以沒被征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這隻羊,面對的狼太多了。

還真別笑,殖民者太多,也是一種優勢。

英國人入侵印度時,世界上的殖民國家屈指可數,踏入印度的只有英國一個。英國人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沒有人阻攔,沒有人掣肘。

而鴉片戰爭之後,盯上中國這塊肥肉的國家太多,誰也不允許對方多吃一塊。

僅僅一個東北,就有俄羅斯、日本兩個大玩家,英國、法國兩個小玩家。日本想佔領遼東半島,還要被英、俄、法三國干涉,強行讓日本退出。

想要在中國身上割塊肉,需要其他幾個玩家的統一,而分贓不均是世界上所有的犯罪團伙都要面臨的問題。

李鴻章就是靠著八國聯軍內部的矛盾,才能讓《辛丑條約》只賠款不割地的,中國在列強的雞蛋上跳舞,才能一直堅持到二戰。如果當時中國身邊只有一個侵略者(比如日本)的話,恐怕中國很難挺過那場殖民大潮的。


小約翰


西方列強並不是不想將清國變為殖民地,而是不能,我認為恰恰是有了英國殖民印度極不順利的前車之鑑,才保全了近代中國的半獨立狀態。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西方人無法施行有效的軍事控制。

清朝疆域有1300萬平方公里,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整個歐洲幾十個國家面積加起來才剛過一千萬平方公里,而清王朝比幾十個西方國家加起來面積還要大很多,這也就意味著想要殖民清帝國,西方各國就必須要派出大量的武裝力量來駐軍中國控制局面。而西方列強雖然裝備精良,但是各國人口卻很少,軍隊規模更是偏小,再加上西方列強本國需要相當的軍力保持穩定,還在全球搞軍事擴張,並在很多國家都有駐軍殖民,而且各殖民地動亂頻頻,所以他們派遣不出足夠能控制住中國局勢的武裝力量,這是由西方各國國力所限制的客觀原因。



而此時的清王朝雖然腐朽,但財政尚有一定程度上的獨立權,利用傳統的農業稅和進出口關稅這筆財富,晚清時期統治階級內部也大搞新政改革試圖自救。雖然清末新政以失敗而草草告終,但在軍事、教育方面也確確實實有所建樹,比如在軍事領域,清軍的陸軍與水師武裝更加現代化,北洋艦隊和北洋新軍甚至在國際上也小有威名,並且晚清有了自成體系的兵工廠可自產自供簡單的軍需用品,這也是西方列強所忌憚的,而印度則不具備這些硬件條件,所以殖民清國比印度的難度要大的多。

其次,中國有人口有優勢,列強強行殖民政治阻力很大,財政也吃不消。

晚清人口約有四億之眾,雖然裝備落後,但可謂全民皆兵。西方人除了要面對擁兵上百萬的清軍武裝外,還有不少的民間組織自發抗擊外來侵略,如義和團,他們在國家危難之際,還是會不遺餘力的團結清政府驅逐外來侵略,這是傳統中國統一的文化使然。而西方若是強力殖民,不僅會在中國戰場上損重兵折大將,還將會深陷財政危機的泥潭,這和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市場賺取利潤的資本化初衷背道而馳,而且列強也不願更無力供養如此規模的戰俘。

印度與中國國情恰恰相反,國內上下分崩離析,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集權政府凝聚人心,導致了各地武裝心懷鬼胎都想著搞分裂,給了英國人可乘之機一舉擊破,最終成為了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


納蘭談史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亞洲的大國:印度是南亞最大國家,而中國則是東亞的巨無霸。

在近代,印度和中國一樣,都遭遇了列強的入侵,但是結局卻差異很大:印度最終被英國滅亡,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而中國,則在鴉片戰爭以後,一直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狀態,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1949年新中國誕生為止。


事實上,在遭遇西方殖民者最初,印度莫臥兒王朝在軍事上並非不堪一擊,甚至武器配置上,要領先於同時期的大清帝國——因為莫臥兒王朝連年和波斯打仗,為了滿足戰爭需要,莫臥兒皇帝專門從西洋請來火器設計專家——換而言之,莫臥兒王朝在武器上,實際上和歐洲差距不大。而當大清帝國遭遇鴉片戰爭的時候,清朝由於幾十年不和西洋各國打交道,武器上已經出現代溝了。

這就蹊蹺了:怎麼武器先進的莫臥兒王朝滅亡了,武器落後的清朝卻得以保持半獨立狀態?是殖民者大發善心了?

其實還真不是。甲午戰爭以後,西方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並且打算按照勢力範圍瓜分中國,如果殖民者這個計劃得逞,那麼,中國也會滅亡。

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近代史上,中印兩國命運差異那麼大呢?


個人感覺原因如下:

政治制度方面。

中國在古代,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蹟,那就是從秦朝以後,幾乎每個王朝都追求大一統,並且實現大一統以後,皇帝也可以統治幾乎和整個歐洲大陸大小差不多的土地,而且是有效統治(和神聖羅馬帝國不同)那種。

這種大一統在近年被許多網友詬病,但是,不能否認,這種大一統可以有效整合古代中華帝國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財力。

莫臥兒王朝統治印度時期,莫臥兒皇帝事實上不過是印度各土邦公認的共主,其號令在各個土邦很難得到貫徹,而這種情況下,莫臥兒王朝遭遇英國殖民入侵,也無法真正有效把人力物力資源動員起來,因此最終是被英國逐個擊破,最終瓦解、吞併。

而巨無霸的中國,讓任何一個列強都沒有那麼好的實力來吞併。


文化方面。

中國自古以來奉行儒家文化。而漢族先民對於外來入侵者的態度很簡單:奉行華夷之辨。

比如說血統是漢人的,如果不奉行儒家思想、華夏文化,那麼就沒資格在中國建立統治,反之,如果是少數民族血統,但如果奉行儒家思想、華夏文化,那麼,就可以做中華天子——因此,歷代能夠在中原建立長期統治的少數民族王朝,都是建立在尊孔基礎上的。

而印度則不然。

印度主體民族是什麼?

相信很難有人會說清楚。實際上印度有十多個大民族,規模都是相等的。而莫臥兒王朝時期,印度人的信仰也五花八門無法整合,這種情況下,印度人對外來入侵者的文化認同,也是採取無所謂的態度。

而在中國,西方殖民者推行的西方文化,很快遭到了民眾抵制,並引發了義和團運動。而義和團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也讓西方殖民者認清一個事實:任何一個列強打算在中國直接建立統治,都要和四億多中國百姓打持久戰,而這個戰爭成本,是任何一個列強都無法承擔的。



民族性方面。

印度人的民族性,總的來說是逆來順受——比如說種姓制度存在幾千年了,印度人壓根沒誰想過去推翻。

而這在我們中國是難以想象的:知識分子裡面,有黃巢這類對朝廷科舉不滿,而做出武裝反抗;而勞動者裡面,則有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驚天一呼。


而從這不難看出,其實中國人溫良恭儉讓的背後,還隱藏著剛烈。

這種剛烈也讓殖民者深感忌憚,殖民者也意識到,中國不同於其他被征服國家,因此不能直接吞併中國。


藤樹先生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這個其實要從國家的實力說起,有傳英國剛跨入工業革命的時候,大清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世界第一,甚至佔世界的40%,雖然說這些GDP來自輕工業,而非重工業,底子虛,但是那時候清朝還是個龐然大物,政治體系雖然說差了點,但是還算穩固。

而此時的印度則早已被英國用槍炮砸開了大門,畢竟當時印度無論從體制,還是政治、軍事等等都不及大清帝國,國內宗教衝突嚴重,再加上英國的奴化,甚至連自己的國語都已忘記,包括現在的印度,官方語言都是蹩腳的英語。

返回再看我們當時的國家,雖然說太平天國運動等等,將大清帝國給拖的有點慘,後來八國聯軍殺入了北京城,但是那時候的八國聯軍除了互相制約之外,誰都不敢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直到第一次、的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國家都自顧不暇,哪有時間發動全面戰爭去控制中國?只有一片一片的佔,美名其曰租界,直到歐洲戰場將其餘國家徹底拖住,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逐漸強大起來,才開始對已經脆弱不堪的我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北派說書人


清朝自鴉片戰爭以來,受西方侵略與蠶食,殖民化程度逐步加深,但卻一直沒有向印度一樣淪為某個西方國家的殖民地,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等待被處決的印度殖民地起義者

其一,前近代的中國與印度有本質的不同,傳統中國雖然並沒有現代民族國家的意識,但延續兩千年的王朝政治基礎,使得中國“統一國家”的概念自上而下均根深蒂固(清王朝的認同),同時文化的傳承使得中國有一批以國士自居的知識分子不僅僅關注自身前途更心繫國家命運,其突出代表即自明季以來顧炎武等宿儒“亡國、亡天下”之辯。而這些卻是印度所不具備的,殖民前的印度卻長期處於待統一的狀態,無論是德里蘇丹國倒臺後的很長一段權力真空還是莫臥兒王朝短暫而戰亂頻繁的統治,都使得印度無法有效的整合它的文化,印度內部的離心傾向很強,國家意識則相對淡薄。

西人畫中的晚清權貴

其二,資本主義侵略隨著時代的推移方式發生了變化。早期的殖民擴張更加直接和血腥,佔據殖民地,擄掠和奴役人口,掠奪原材料,這些就是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擴張時期的所作所為。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市場的需要越來越強烈,資本輸出的要求也不斷增加,而殖民地統治成本亦不斷上升(印度殖民地的屢次起義就是顯例),這些都不得不使西方列強改變策略,扶持當地政權,進行軟性侵略。

西人照片中的晚清社會一瞥

其三,殖民印度與打開中國不同。殖民印度時,英國戰勝荷蘭,一家獨大。而入侵中國時,則英、美、法、俄、德、日諸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沒有一個西方國家願意看到對方獨佔中國的權益,而晚清以及後來的民國政府則有了在各懷鬼胎的西方列強之間施展外交技巧的餘地。

以上是我的回答,請老師和朋友們批評指正。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參考文獻: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

蕭一山:《清代通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季我努學社


別笑。

滿清當時也是列強。

最起碼東面朝鮮,南面安南屬於屬國。雖然不同於歐美列強的殖民地,但甲午前在亞洲也屬於頭號強國。亞洲第一的海軍,多少多少的陸軍。洋務運動中,買買買,建建建,滿清也屬於世界列強之一。

真的不是玩笑。或者你會說,兩次鴉片戰爭失財。別忘了整個世界上當時也沒有打的過世界第一第二強國的。中法戰爭更是把法國內閣打的倒了臺。如果說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的話,當時的滿清在國際上看起來還是一個挺硬的紙老虎。

甲午戰爭是一個分水嶺。日本徹底扎破了紙老虎,列強都看見了原來如此不堪一擊。但是國際形勢已經不允許任何一家來殖民中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