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可以去同济但听了父母的话高分低报进了个中南大学,选了让父母高兴的专业,自己很后悔很难过怎么办?

用户68708500


对于人生的成长经历来说,自己需要做出重大选择的第一次机会,莫过于高考志愿填报。但是,在这样的机会选择面前,高中生由于太年轻,又没有经验,很多都会举棋不定。因此,考生们有的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有的则是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了家长喜欢的专业。

某网友就是听众父母的建议,弃读同济大学,根据父母的喜欢,选择了中南大学的专业就读。开学仅仅一个多月时间,这位同学就憋不住了,并在网上发问求助:

“本来可以去同济,但听了父母的话,高分低报进了个中南大学,选了父母高兴的专业,自己很后悔、很难过,怎么办?”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挖挖机心里一阵阵生疼。同样是高三学生的家长,同样经历了高考志愿的填报,但我们只是把各个选择的优劣、利弊等问题向孩子讲清楚,并给出相关的建议意见,最终怎么选择,一律由孩子自己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而决定。

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我们做家长的没有担当、不负责任,而是希望孩子在选择志愿时能够真正遵从自己的兴趣和内心世界。

对于网友的提问,在挖挖机看来,这就是家长代为选择志愿高校、志愿专业的“后遗症”。相比于志愿高校,志愿专业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仅仅是父母喜欢的专业,而学生本人并不喜欢,可能一时出于迎合父母的心态,但学生终究会发现,那并非自己的“真爱”,而且学起来还异常的痛苦!

那么,这位网友的情况是木已成舟,想要再退回去再读同济大学,似乎只有复读一条路可走了。究竟该怎么办呢?挖挖机分享几点自己的看法。

客观认识同济大学与中南大学

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同样贵为985、211高校,也是“双一流”建设大学。无论是办学层次,还是全国高校排名,几乎都处于中游水平,实力相差并不大。但是,就名气而言,同济大学明显更胜一筹,区位优势更佳,录取分数线更高。就网友的选择而言,弃了同济大学,读了中南大学,并不是就选择错了。

尽管这位网友没有披露就读于中南大学什么专业,但能填报同济大学的分数,去了中南大学,选择的专业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说不定还是王牌专业呢。之所以现在觉得难受、觉得后悔,大概率还是对专业不喜欢,因为那是父母所喜欢的,并非出片于自己的内心。

其实,在志愿填报时,选择同济大学还是中南大学,没有对错之分,能够上同济的分数,自然可以选择中南大学的王牌专业,关键是在看哪一个对自己重要,看自己怎么去取舍。如果挖挖机是考生的话,毫不犹豫选择同济大学。这就是坊间传说的那句话:本科选学校,研究生看专业!

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位网友现在入读中南大学已经一个多月时间了,读得很难受,感到很后悔。虽然问题中没有作出过多的详细描述,很多因素也难以一探究竟,但是难受归难受、后悔归后悔。要解决问题,还得先要直面问题、审视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为下一步找到正确的措施办法提供方向。

像这位网友类似的大一新生每年都不在少数。前不久重庆某大学一新生因为对专业不喜欢,加之军训太苦,拟退学复读,后被家人苦劝才回学校继续就读。新的大学让大一新生感到难受、感到后悔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一是不喜欢现在的大学;二是排斥就读的专业。

不喜欢大学的新生主要是高考失利的学霸,他们过去一路优秀,来到了低于心理预期的大学,总会觉得遗憾,很不是滋味,觉得很难受!排斥就读的专业,则是多数同学退学复读的主要原因。因为缺失专业方面的兴趣,每一门课程都让大一新生如芒在背,成为身心的巨大负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折磨。

至于这位提问的网友,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还需要其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看看是不喜欢大学,还是不喜欢专业,要把症结找准。这只有靠她自己去完成,父母亲、朋友三四都不能代劳。只有认清了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才能进一步找到实现内心想法的最佳路径。

解决问题的相关路径

同济大学虽然名气大于中南大学,但实力相差也谈不上悬殊。如果对中南大学不排斥,对所学的专业也能够接受,只是心里觉得有些亏、有些不爽,甚至有些后悔,那么则建议调整心态,以更开阔的胸怀和境界,正视现实,立足现实,就地努力,加压奋起。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名校情结,要坚定退学复读,来年再战高考,以期再次考取同济大学,或者比同济更好的大学,则要考虑高考的风险、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成本等,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只是不喜欢就读的专业,则可放眼中南大学开设的所有本科专业,看看有没有自己所喜欢的。如果有,则按照有关条件和程序,争取转专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转过去,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读上喜欢的专业也才更容易出成绩。按理说,可以进同济的高考分数,在中南大学的专业一定不差,想要转专业也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结语

不管怎么说,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别,全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我认可,我选择;我选择,我坚守。别太折腾就好!这也警示着高三家长朋友们,孩子的高考志愿,还是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多建议、多提醒,少主导、少代劳。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教育挖挖机


我也是过来的家长,我认为我们做家长的见识和眼光总比刚出校门的孩子强。我的孩子超清华28分,我确让他去医科院校学八年临床,尽管孩子当时不满有情绪,八年没给过我笑脸,但毕业十年后的经历证明我是对的,成为北京著名医院的外科医生,身兼社会数职。学校固然重要,但适应社会的专业更重要。家长绝不会坑害自己孩子的,只要你努力了,一定不会有任何后悔。


用户8077005654304


差距不太大的学校,关键还是看专业和自己的兴趣,九七年我儿子高考一本线高20多分,好学校取不了,一般学校沒他喜欢的专业,他老师,医生不喜欢,最后我给他报了解放军通信学院,现在还在部队前几年就是上校正团级干部。他同班女同学高考分清华可上,也因为没有她喜欢专业,最后读邮电大学,然后硕愽连读,毕业后在央企是部门高管也很不错。


用户9882460105846


中南大学和同济大学属于同一层次的大学,都是985大学的中游水平,但是同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远远高于中南大学,所以同样的分数,如果是勉强进入同济大学,那就会进入最冷门的专业,如果进入中南大学,那就可能进入王牌专业,到底选哪个呢?今天就听“赢在高三”老师给你分析一下。

一、同济大学和中南大学实力相当

如果仅听名字,我感觉同济大学名声更大,但是实际上,两所高校属于同一层次的大学,都是“211”、“985”、“双一流”大学,而且都处于“985大学”的中游,可以说能考上其中任何一所大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根据有关民间排名,两所高校排名都在全国20名左右,比如校友会2019年排名,中南大学排名19,同济大学排名22,排名相差无几,中南大学略有优势。

如果民间评估没有说服力,那么我们来看看官方的评估,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两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如下:

同济大学有12个A类(A+、A、A-)学科:其中A+有4个分别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A类有一个设计学;A-有7个分别是:数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学科被评为B+学科,在这个层次的学校B+以下的学科参考意义不大。

中南大学获评A类学科12个,其中,A+学科3个,分别是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A-学科9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中A类学科数量居全国并列第19位(工学A类学科数量8个居第11位),A类优秀率为26%,居全国参评高校并列第21位。此外,法学、数学、生物学、统计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基础医学、工商管理等专业被评为B+。

通过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可以看出两个学校的学科实力也是旗鼓相当,同济大学致力于建立“中国建筑大学”,建筑类专业全国领先;而中南大学则致力于“挖矿一条龙”:采矿——冶金——材料——机械是其优势学科。

从“钱途”看,同济大学的专业更有前途,毕竟依托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这样的学校不差钱,可以通过投入,迅速提升热门专业,而中南大学和很多中西部大学一样,优势的学科显得有点滞后了。这次还要靠着护理学来充门面,可见一斑。

二、同济大学的录取分数远高于中南大学

如果能去两个学校选择王牌专业,我当然会推荐同济大学,但是事实上,同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远高于中南大学,以2019年山东省投档情况为例:同济大学的最高投档分为672分,最低投档分为657分,而中南大学最高投档分为660分,最低投档分为624分,差距明显。

假如题主考了660分,在中南大学就可以任选专业了,但是在同济大学,可能会被调剂最冷门的专业,从这个角度看,听从父母的建议,并没有错。

同济大学的优势,就是在于它的地理位置,但是如果不能在同济大学上一个比较好的专业,地理位置也无法决定未来。

三、不喜欢现在的学校和专业,怎么办?

要明白一个现实,在现在的报考和投档模式下, 专业不对口的可能会十有八九,除非你打算“高分低就”,一般来说,到了大学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会有下面几种解决方案:

积极适应、转专业、修双学位、跨专业考研、退学复读!

根据题主的情况,我的建议是积极适应!虽然在教育部的专业评估中,同济大学要更有优势,但是那些专业评估,只对研究生有意义,作为本科,主要就是教学而不是研究,所以学校的专业影响并不是很大,有了“985”、“双一流”这样的平台,你就有了很多的机会。

很多人都是“这山看着那山高”,“风景总在对面”,假如你去了同济大学被调剂到最差的专业,你会不会后悔呢?我想你可能也会,与其那些,不如珍惜当下。

其实,专业都是人为划分,科学本身没有界限,在最该学习的时候,你努力学好,做好你自己,将来有机会时,你会发现所有你学的,都有用!反过来,如果你整天浑浑噩噩地度过,浪费了青春,即便是有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不可能抓到。

总之,想学就好好学吧,你现在所学的专业,也未必是你未来从事的职业,专业不对口的人太多态度,最后,送你一句话:

慢慢来,请别急。生活终将为你备好所有的答案。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同济大学和中南大学都是985、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两所大学的差别到底有多大?我们先来看看两所重点大学的排名:

在2020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中,同济大学和中南大学同位居国内高校14——17位,世界排名401——500位。

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中,同济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9位,中南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32位。这个排名同济大学很明显有点虚高,而中南大学又有点低了。

在校友会排名中,中南大学位居第20名,同济大学位居第23名。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大学和同济大学各有12个学科进入A档,其中中南大学有3个学科获评A+,同济大学有4个学科获评A+。相比较而言,同济大学比中南大学的实力要略高一筹。



不过,作为985全国重点大学,这两所大学各有优势,各有特色。

同济大学有一流建设学科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中南大学有一流建设学科4个,分别是: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A+,中南大学的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护理学获评A+。


从2019年42所双一流大学在各省的理科录取分数线来看,同济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10位,中南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28位。高考高考成绩比较高,本可以进同济大学,但是以考生的分数即使进同济大学也未必能进入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而这样的分数进入中南大学,却可以进入中南大学的王牌专业。所以,高分低报却也并非不合适。

至于说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是很多初进大学的学生的共识。因为事先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不知道需要学些什么课程,稀里糊涂就选择了,等到到了大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这个专业自己并不喜欢?不喜欢这个专业,到底喜欢哪个专业呢?估计学生本人都很难说清楚。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既来之则安之,还是静下心来认真钻研,以求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当然,如果实在不喜欢还可以考虑转专业或者考研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能考进985大学相当不易,何况中南大学也确实不错,未来可期!努力学习吧!


静静助学


能上同济的分数,在武大华科里可以基本上任选优势专业。武大华科离中南也不远,实力比中南强的多!我确实不知道你父母是怎么想的。


陈老师的实验室


笑话一个,同济和中南不知道差多少个档次,中南在985院校里属于中下等,同济985相当于复旦,咋比呀


A00Dizuo周


能进同济大学的分数,听从了父母的话高分低报进了中南大学,选了让父母高兴的专业,而自已很后悔很难过。要我来说,估计你报考了同济大学会更后悔,要知道你的父母应该有更多的社会经验,从你的分数和将来的就业综合考虑后的选择,绝对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你之所以现在很后悔很难过,还是在于你不太了解各专业,也不是很清楚同济大学与中南大学各有什么优势。

一、中南大学与同济大学综合实力其实半斤八两。因为同济大学在上海,同时同济大学名气更大,所以同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很高。而中南大学是近年来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低调而务实,地处中部的湖南长沙,因此录取分数线比同济大学低很多,是性价比最好的大学之一。两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其实差不多,在各种排名中也各有胜负,是同属于985大学中的中游位置,同济大学有一定优势。

但两所大学各有专业优势,同济大学中的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都A+学科,而中南大学的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也是A+学科,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学科。从总的A类学科来看,同济大学是12个A类学科,中南大学也是12个A类学科,因此没有太大的差别。

二、选择中南大学优势专业是明智的。以你的分数来说,你父母不让你报同济大学,很显然是没办法报同济大学优势专业的,但考虑到你的分数又够同济大学的分,那应该可以报中南大学任意专业了。我估计最大的可能是选择了中南大学八年制直博临床医学专业。也许你认为你不喜欢临床医学专业,但切切实实地选择中南大学八年制直博临床医学专业是非常好的。中南大学医学院就是原来卫生部直属的湖南医科大学,综合实力在医学院方面居全国前几位,同时你又是选择的八年制直博临床医学专业,在全国各大医院有很好的认可度。虽然学起来比较辛苦点,但医生的地位高,收入可观,还能救死扶伤,将来前途无限。

因此我觉得你应该好好接纳这个专业,将来成为一位优秀的临床医生真的很好。好多人想学医,可惜成绩达不到,还记得有云南一位同学李一峰以能上北大、清华的分数报考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口腔医学专业的吗?

有点不明白的是,你为何还很后悔很难过,难道真的很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吗?说实话,如果真的是学医学专业的话,改专业估计有点困难。而如果是其他专业的话,还是可以转专业或者在考研时改专业。

你们觉得他以考同济大学弱势专业的分数选择中南大学最好专业的志愿填报合理吗?如果真选择了同济大学的弱势专业难道就不难过后悔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良心老师


十年前,同济比中南强的不是一点半点,现在两者已经相差不多,十年后,同济被中南超越的可能性超过80%,不管同济的过往多么辉煌,这么多年来,同济确实是在走下坡路,至少是停滞不前,不管中南以前多么不堪,但中南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毫无疑问是一条上升曲线。你可以说同济是受到了同城对手的挤压,但在结果面前,都没有什么卵用。另外说一点,大家看到的国内国外的各种所谓排名到底有多少的客观性,科学性?在我看来,与其信这些乱七八糟的排名,还不如看看这些大学真正产出的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更加靠谱。


梦马骄阳


当初我不敢与父亲抗争,听话地走进了幼师学校。当时也是有怨有恨有难过,挣扎了许久。后来听母亲说父亲变得沉默,我忍不住心疼父亲,才开始试着自己解脱:与其在这种情绪中让所有人不开心,为何不试着喜欢自己的专业呢?

换个思路,果然豁然开朗。

题主听了父母的话高分低报进了中南大学,也选了父母高兴的专业。

父母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也征求过你意见,你肯定也是同意了的。

再说他们应该也是有点文化的人吧?否则他们对专业可能不会有多少指导意见。

高分低报有高分低报的好处:专业选择余地更大。

如果你坚持同济,肯定也会有你不满意的地方。

现在太多孩子有与你类似的情况了:报考志愿之前没想过太多专业的事,也没有明显的兴趣倾向。待到进入大学,才发现自己对专业不感兴趣,有的选择退学复读,有的选择混日子。

我认为这两种态度都是对自己的选择不负责任的行为。

题主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专业?你喜欢的专业会一直喜欢下去吗?

真的很难说,建议题主还是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态度,试着发现自己专业的优势,试着让自己喜欢这个专业,也许你会如我当初一般豁然开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