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心思念书,初三都还没结束就跑回家里天天玩电脑,该怎么办?

峰渔


孩子的问题一定是由来已久了,帮着孩子找找原因。如果是真的欠帐太多,学不懂,也不想学,趁早帮孩子选个地方学学技能吧,有个一技之长,今后也有路走的。


雨打我心


必须严厉制止!把网线拔了!实在不行,给电脑弄个密码,不让他玩!

初三也就才十几岁的小孩,本身自制力就差,如果不加以控制,贻害无穷,很可能导致最终荒废学业。

说一下真实的案例吧,我有个朋友,高三那年每天玩手机,聊QQ,乐不思蜀,上课也不好好听讲。高一高二还是在班里中上游的水平,高三一年直接成了倒数几名。高考分数下来,只能上专科了。多年后,他也后悔不已,但已于事无补!

当然,自律这个问题也十分重要,相信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都是十分自律的,能够抵制不良诱惑,一心投入学习之中,清华北大也不是梦想。如果孩子不自律,那就要作为家长老师的配合,通过严格的管控,不让孩子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所以对于学生的管控异常重要!不可麻痹大意!


解忧小管家


这种孩子就是惯的。我敢说,平时孩子也缺乏管教,任性惯了。已经初三了,完全有自我控制能力了,学都不上,一跑回家就玩电脑,绝对是平时纵容的,大人给惯出来的,

我女儿才一年级,放学回家就玩,看电视,但是玩过之后叫她写作业她还是写的。有时不想做,我叫了几次之后还不听,我就数一、二…三还没数到就来了,因为她知道数到三了就要挨打了,而且我是每次都会把她打疼,当然写完作业了怎么玩都可以。我老公带着她玩捉迷藏,一二三木头人,老狼老狼什么的。总之该玩玩该学习学习。

楼主这个孩子初三了,差不多16岁了,还这么不自觉的,估计家长再管也没什么用了,打也打不过了[捂脸][捂脸]

如果不想毁了他,不想让他毁了整个家,家长下个狠心,直接送去部队。这种人是没吃过苦的,被惯坏了,一旦让他独自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会一下就长大了。我相信部队的管理能力,说不定还能将他培养成国之栋梁呢。


欧筱的小梦想很小


“初三的孩子没心思念书,在家天天玩电脑怎么办?”孩子之所以到这种情况,跟家庭教育和孩子的自律有很大关系。要想改变,需要家长从自身出发,让孩子有孩子改变自我的可能。


初三学生两极分化明显

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几年的学习,学生在各方面尤其是学习上的差异越来越大。一些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校家长的督促成绩越来越好,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足。在这些学生心目当中努力学习,考上一所优质的不高是他们的追求和目标。

但也有不少的学生,因为从小没有打好学习基础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进入初中后,成绩逐渐下滑。有的孩子因为欠账太多,每天学习的最基础的知识对他们也像天书一样。

于是,学生中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成为老师和家长的“心病”。


孩子为啥喜欢玩电脑,打游戏

一些学生自身对学习没有信心,老师费尽了洪荒之力也无法让他们有所改变。渐渐的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自己不学老师不管,成绩越来越差。

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孩子他们把每天的生活寄托放在了无所事事或者打游戏上。于是就出现了题主说的,孩子初三没有上完就回到家里整天打游戏的情况。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本来基础还不错,但是到了初三阶段,学习非常的繁忙,压力很大,于是渐渐的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忽然间变得不想去上学了,整天在家里玩电脑打游戏。

大部分的游戏在设计过程中都考虑到了游戏玩家的心理,让玩游戏的人能够快速的体会到成功和满足感。这种虚假的成功和满足感,恰恰让那些不愿意学习,沉迷于游戏、电脑的孩子们找到了寄托。这也正是题主家孩子不去上学,天天在家玩电脑的原因。



改变孩子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眼下已经到了初三的最后一学期,很快孩子就要面临中考这一人生的重大选择。如果孩子本身成绩较差,自身又没有奋起直追的心愿和动力,要想改变就十分困难。

但是孩子是自己的,自己不教育总不能等着别人帮自己来教育。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努力。

1.感情上包容接纳孩子

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上学,必然是在学校从学习,生活和各个方面成都担了太多的压力,甚至难堪。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处境,推心置腹地跟孩子谈一谈,让孩子知道大人理解他们的感受。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完全的包容和接纳自己的孩子。

2.跟老师联系,先让孩子回学校

孩子不好好学习,甚至辍学在家玩电脑,想必老师对这样的孩子也很头痛。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主动找老师,表现出诚意和教育、帮助孩子的决心。请求孩子的老师给予援助,想办法让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否则别的一切都是空谈。

3.限制孩子玩电脑的时间

孩子既然已经到初三了,差不多也都进入了青春叛逆期,如果一味地采取禁止控制的办法,很难让孩子戒掉电脑,乖乖去学校上学。家长应该跟孩子谈一谈,约法三章,限定每天比如写完作业后玩一定时间的电脑。

4.找孩子信得过的人帮忙劝孩子返校

孩子已经不小了,既然他不愿意去学校,如果家长强制他去,效果多半也不会好,家长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看看孩子跟哪哪些同学来往比较多?在亲朋好友中对哪个人比较信任,由他们出面来规劝孩子,让他收收心,到学校去读书。

5.跟孩子摊牌

不管孩子是因为基础差到了初三跟不上节奏,渐渐的放弃学习,还是因为初三阶段学习压力大,让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而不愿学习。眼下要面临的就是中考这一决定,人生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家长这时候应该跟孩子好好谈一次,交出底牌。

  • 如果孩子成绩一直很差,那也应该到学校去,把初三最后半学期读完,中考结束后选择上职高或5年制大专。
  • 如果孩子成绩一向不错,
    因为厌学而呆在家里每天打电脑,家长要跟孩子讲明厉害,让他知道这样做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由他自己做出一个能够接受的选择。

小结

初三阶段还是孩子,近10年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即将面临的中考,某种程度上将会决定孩子人生的走向。

面对孩子不愿上学,一心在家玩电脑的情况,家长可以参考上面的处理办法,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初三最后半学期,在中考中能够各得其所。


西乔教育观


读初三的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对自己的将来考虑的不多,没有规划,没有想法,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他们现在的想法就是能玩一时就玩一时,能快乐一会儿就快了一会儿,不管将来会怎样。



生养孩子,不仅让他吃饱喝足,而且要让他学会将来自己生存的本领。每一个家长都担负着教育孩子的职责,不仅是孩子的老师,而且是孩子终生的班主任,时时刻刻要引导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初三的孩子天天回家玩游戏,一是对玩游戏上瘾,二是对学校功课可能落下了,听不进去,不愿意吃苦赶上去。家长和学校的老师联起手来,首先要断掉孩子的网瘾。其次想办法给孩子补课,把落下的课程及时赶上来,孩子听懂课了,就愿意听课了,慢慢的心思就会转移到学习上去。



具体实施的措施一定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因不同的孩子而使用不同的办法,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断掉孩子的网瘾,让孩子回归到学习上来,毕竟他年龄还是非常小,正是学习的年龄阶段。这时候考验的不仅是孩子,更是家长,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引导孩子学习的决心。


焦老师讲教育


这是堕落,一头扎进舒适区难以自拔了。

谁都知道,玩游戏比作数学题,背书有意思。前者正反馈是即时的,后者的正反馈在十几年后。

这种情况只需要持续两三个月,就会把前八年的努力付之一炬,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啊,就这么放弃不可惜?

这些话作为家长早就应该时时提醒的,现在孩子大了正是叛逆期,武力说服肯定已经不行了。好在这个年纪可以谈判了。这么大听得懂道理,分得清利害,好好认真谈谈。

我是经常和我的娃谈这个问题,我告诉他,爷知道你不爱学习,你的那些可爱的同学们也不喜欢,这是正常的,喜欢学习的才是脑子不正常的。但你一定要明白,现在你小子玩的开心,十几年之后换来的就是一辈子的社会底层和卑微。该读书的这几年就好好读书,读好了书,才能开开心心游戏人生,想要漂亮媳妇大房子,都需要你有能力啊,不好好读书,将来你连参与社会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好好读书,那张文凭就是参与游戏的门票,拿不到不如去死了,谁来到这世上都是为了享受人生的,活得跟条狗似的,不如没来过。

孩子还行,听的进去也比较听话。胡萝卜大棒要换着使,盯紧了,我上边说的话,其实并不是吓唬孩子,而是事实。我也作为家长与您共勉。


诸葛YY


人生没有目标,怕是将来要啃老了。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是终生的,你想改掉它难上家难。同理,一个好习惯养成了也是受益终生。

你可以先问问他,为啥没心思念书?是觉得家里有矿?或许家里真的有矿,还是金矿,那样念不念书确实都可以。如果不是这样,那你将来准备咋办?父母养你一辈子吗?父母总有老的一天,那天父母不在了,你吃啥喝啥,去街上要饭吗?

或者你跟喜欢去当个农民工,饭店端盘子。家里舒服惯的怕是吃不了这个苦。

有些孩子确实已经到了油盐不进的地步了,人就像废了一样。这些孩子缺的不是教育了,是教训。教育已经没有作用了。

要转变这类孩子停难得,要家长付出很多,特别要能忍。从家长以身作则做起,从现在开始要鼓励孩子,有些孩子今天这样是家长不断打击造成的,总是找孩子的缺点,慢慢地孩子心理就崩溃了,对啥都不感兴趣了。然后就是家长要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了,要坚持很长时间,这些孩子看着块头不小了,其实心理成熟就是个巨婴,还需要家长陪伴才行。


龙爪手说学习方法


作为初三的孩子,不想念书,跑回家玩电脑,从某种角度上说,孩子孩子一直过得很舒服,有安全感,有退路。

第一,首先通知他要正式断网、收电脑的最后时间

提前通知以示尊重,断网络、收电脑是为了不影响学习,初三学习真的很重要,这是做父母应有的态度。

如果因学习要用电脑,必须先提前申请,经家长与班主任老师核实后方可领取,目的在干增加他用随意使用电脑的难度,减少使用电脑的频次。

第二,找孩子谈谈他真实的想法

一是如果是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学习很吃力,不是不想学,那么就得想办法去找老师给他补习,从一个切入点入口。

二是如果是孩子觉得读书比玩重要,那么就真的要好好对待。

切记:孩子无论给我们讲什么,首先要感受他的感受,作为他这个年纪做父母能理解,但是为了对他负责,但不能接受。

第三,要孩子想想他未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一是:如果孩子对未来期望很高,那么针对他想要的结果,分析现状,协同重新做好计划,争取把手上的“牌”打好,而不是逃避。

二是:孩子不想学,对未来没有担忧。

这对一个初中生来讲,如果不读书能去哪儿呢?如果真是这种状况的当下确实很严重,得通过体证不一样的生活。

比如:带他去贫困的山区,体验一下贫苦农民的生活;或是带他到那些残疾人居住区域去体验一下他们的不易生活;还有就是家长带着孩子去做义工。

总之,对于一个上初三的孩子不愿意学习,总是沉迷于玩电脑,作为家长要谨慎处之,要想尽一切办法协同孩子改变这个不良习惯,来正确面对学习。

我是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践行者岳真清,欢迎您的阅读与关注!

岳真清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撇开眼前的现象,找到问题背后的真相和本源。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没心事念书,初三未读完就跑回家天天玩电脑"这个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不是孩子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一方面,要么在学习上遭受了严重的挫败而直接放弃;另一方面,要么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无法应对,或者是平时就不爱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索性逃避回家。

如果孩子平时就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放弃的话,这样勉强说服让他回校学习也是浪费时间活受罪,与其让他天天在家玩电脑,不如让他走出去接触一下社会,接受一些挑战,等其有所触动和觉悟时还有可能引导其重返课堂。

如果孩子因学习上遭遇挫败,或者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自己无法应对而选择逃避回家的话,那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引导孩子尽快摆脱网络诱惑,重新回到学习正轨的话题。

如果孩子深陷电脑网络的诱惑,往往有以下原因造成的:

网络吸引力大

网络游戏凝聚了很多高智商、有创造力的人的心血,汇聚了很多高新技术,也深谙人性的弱点,所以宅的确很好玩。它让孩子体会到了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体会到的乐趣,过关激励,操控感和成就感,让孩子体验到了别样的人生。

容易上手

网络游戏不受天气,空间,场地,人数的限制,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把椅子就可以玩。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们能够凑在一起玩耍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与电脑、网络接触的机会却越来越多,一方面,孩子借着电视、电脑、手机满足了游戏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排遣了寂寞打发的时间。但是由于缺少家长的正面引导,加上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孩子会很容易沉迷其中。

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

家长大多忙于工作,或者是忙着生意赚钱,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更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加上现在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他们是很孤单的,为了排遣寂寞,他们很容易转向网络游戏,从中寻找存在感、价值感。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再想把孩子再离电脑就难上加难了。

根据提问中孩子的具体问题,如何让孩子摆脱网络,重回正轨,我的建议如下:

1、家长多陪伴、关心孩子。

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长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聊天,做游戏,所以要把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解救出来,家长就需要与网络游戏抢时间。

首先,家长要改善孩子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不仅自己要抽空多陪陪孩子,还要发动身边的人,多关心爱护孩子,从而慢慢的唤起孩子对现实生活的兴趣。

其次,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允许孩子犯冲,并给孩子改正的时间和空间,家长要明白孩子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因为他过去沉迷网络,在做人做事上有很多功课需要补,只有当家长足够宽容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长真的是特别爱自己,从而对家庭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绝大多数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游戏,而不喜欢学习,是因为玩游戏时虽然也会遇到失败,但没有人在旁边指责他,不会拿他和别人比,所以他的内心世界只会想一个问题,就是下次怎么做才会赢?而当孩子在学习上出了岔子,往往会遭遇来自外界的各种批评,这使得孩子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当孩子在学习上感到压力太大的时候,他就会本能地逃到网络游戏世界中寻找快乐。

所以家长应该明白:游戏和学习不是天然对立的,学习对孩子而言,其实就是一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游戏而已,所以说希望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多鼓励孩子,欣赏孩子,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中找到自我价值。

2、让孩子动起来。

要想把孩子从网络游戏中夺过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动起来,让他们运动细胞活跃起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

3、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很多孩子之所以沉迷网络,是因为跟大自然接触太少,跟其他人的接触太少,他们吸收不到大自然的精华,感受不到自己对于社会存在的意义,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以当他们和别人交流时,总是充满自卑和胆怯,所以家长要多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看一看日出日落,日出日落,风起云涌,看一看百花争奇斗艳,听一听百鸟放声歌唱,当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释放了心情,舒展了筋骨,再次感受到了现实世界的美好时,他们才会主动积极的增加与外界交往的次数,为解决心中的好奇和种种问题,他会对学习重新找回兴趣。

4、帮助孩子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

沉迷电脑网络的孩子往往在现实世界中是失败者。当孩子在学校里总是受到批评,没有朋友,在家里很少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他们的身边全是负面评价时,他们就会消极的认为"我不行""我不能""我没有别人好",结果孩子的自尊心责任心越来越差,最后自暴自弃,投入网络游戏的怀抱。

让孩子处于这种状态时,家长最好先不要把重点放在孩子能回到学习上,而是帮助孩子发展其他方面的兴趣,比如唱歌、曲艺等,在发展兴趣的过程中,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条件,多鼓励表扬孩子,帮助他们在这些方面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进步,让孩子重新找到成就感。

如果孩子表示自己除了游戏对其他东西都不感兴趣,家长也可以为孩子请长假,带她出去旅游,并在旅游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比如在爬山的过程中,你可以以自己累了为荣,让孩子扶着你走,这会让他明白你非常需要他,从而让他认识到自己对于别人是非常重要的,过马路的时候,你可以闭上眼睛,让他拉着你的手,带你过马路,他会为了你的安全注意马路上的来往,汽车在此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当起了守护你的责任,在过了马路后,你可以告诉她,等到我老了,生活不能自理,很多事情都必须由你来完成,肯定要比帮我过马路难度更大,但这些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

之所以要做这些,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现实世界并没有抛弃他,他完全可以在现实世界里做出成绩来,当孩子在现实中找到成功的感觉后,他就会逐步把注意力从虚拟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这个时候再激发他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目标,重新回归学校的正轨上来,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实在搞不明白,我本来是分享关于招商营销类主题内容的,在选择回答问题分类时没找到"营销",只好选择了"教育",幸好我5年来每逢寒、暑假都会开孩子的课,有些积累,但愿我的回答对提问者有些许帮助。)


晋弛老师谈家教


我们需要好好地看看为什么孩子没心思读书,初三还没有结束,就天天回到家里玩电脑。想问问你,现在孩子目前的成绩好吗?他没心思读书。也许在他内心已经酝酿了很久,现在只是梦想成真,行动起来而已。


特别初三的学习,非常考验孩子们的心理。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困扰和挑战,是我们无法去想象的。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传递一个信息给孩子,你没有考上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学就没有好前途。也许孩子觉得,他们不敢向前走,他们不敢往后走,那就索性什么都不做那就不会犯错了。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们和孩子的沟通需要更加的用心,更加的谨慎,彼此平等,彼此尊重。想一想,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有条件的?孩子成绩好,我们才值得爱他,孩子成绩不好,我们就不爱他。如果拥有这样一个想法的话,就会让孩子有无比的压力。即使你没有说过,也许你的行为让孩子深深的感受到你对他的爱有条件的,因此孩子也许会做反抗行为,例如逃学,玩电玩,去寻找能给予他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如果你愿意的话,尝试放下你对孩子的期待,无条件地去接纳他的情绪,好好的陪伴他,支持他,鼓励他。祝福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