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慈禧垂簾聽政的時期,光緒帝到底有沒有機會去掰倒慈禧呢?

mmymmy74488


沒有機會

無論從哪個角度,光緒都沒有扳倒慈禧的機會,二者不是一個級別的。具體來說,有以下三個原因:

原因一:光緒自身能力不足

光緒自身的能力就無法與慈禧相比,這體現在四個方面:

(光緒)

1.沒有擔當

這體現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清朝戰敗。作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加之甲午中日戰爭中,光緒也進行了一定的指揮,可以說,無論如何,光緒帝都應該承擔有相應的責任。

然而,光緒不僅在簽訂《馬關條約》時磨磨嘰嘰,最後更是索性撒手不管,把一堆爛攤子全部交給了李鴻章,而自己躲進了深宮。

可以說是相當沒有擔當,面對國家如此大的亂局。光緒居然就能撂挑子,所以憑這一點,說他沒有擔當一點都不為過。

2.沒有決斷能力,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這一點體現在光緒與康有為的交往中,作為一個皇帝,自己沒有主見。完全是康有為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自己沒有決斷。

(康有為)

一個合格的皇帝,固然要聽取臣子的意見,但絕不能讓臣子牽著鼻子走。而很不幸,光緒帝對康有為幾乎就是言聽計從。居然就聽信康有為,懷著一腔熱血,迎著保守派的強大勢力與保守派針尖對麥芒的對立了起來。

早知道,保守派的勢力極其龐大,僅憑剛剛發展起來的維新派根本不肯定與之對抗。一個合格的皇帝應該是想著怎麼與保守派斡旋。而不是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將底牌全部掀開。將矛盾全部擺在明面上。所以從一點來看,說光緒沒有決斷力,不為虛。

3.沒有識人之明

這體現在光緒拿袁世凱當救命稻草這一點上。

一個親政近十年的皇帝,手下居然沒有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居然沒有自己的班子,反而去相信一個外臣。這一點比起他的祖輩,也就是康熙可是大大的不如。

康熙在鰲拜勢力如此之強的時候,都能組建自己的班底,扳倒鰲拜。而光緒在面臨相同情況的時候,居然只能依靠一個自己不怎麼接觸過的袁世凱。

二者一比較,凸顯出光緒是有多麼的悲哀。親政多年,周圍居然都沒有一個可以真正幫到他的人。說他不識人,亦不為過。

4.沒有政治格局

這一方面體現的更是淋漓盡致。從以上三點中也可見一斑。

尤其在其對待維新派上,其政治方面的幼稚更是表現了出來。

這些維新派雖然整天在皇宮和光緒皇帝對話,但是他們沒有既沒有金錢,又沒有地方支持,特別是沒有軍事力量,所以失敗是必然的。而光緒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反而給予維新派相當的信任。

光緒皇帝總是做夢希望改革是大清王朝強盛起來,過分相信維新派,但是他忽略了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保守派的力量,結果變法失敗。

光緒希望改革,但他自身卻從未深刻的理解改革,瞭解中國的政治形勢。把改革看得過於簡單。因此,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原因二:光緒沒有強有力的幫手

1.掌握朝政的人反對

這一波真正掌握朝政大權的人,也就所謂的保守派。

保守派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光緒唱對臺戲也就成了必然。

光緒沒有爭取到保守派的支持,自然就會成為保守派的敵人。

2.康有為靠不住

康有為名為想通過變法救中國,而事實上,康有為對權力的慾望,遠過於他對變法的熱衷。

也正是因為康有為對權力的渴望,在他對光緒的建議中,所想的,更多的是讓自己以及變法派掌握朝政。也正是因此,造成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對。甚至連合作的可能都喪失。

另外,康有為所謂的變法思想,有很多都極為荒誕幼稚。

比如,早在戊戌變法開始之前,康有為預感中國即將在列強的侵略下滅亡,他“中夜屑涕,仰天痛哭,為免瓜分之禍,保中華之種族”,想出一個救世妙方:

“中國人滿久矣,美及澳洲皆禁吾民往,又亂離迫至,遍考大地可以殖吾民者,惟巴西,經緯度與吾近,而地域數千裡,亞馬孫河貫之,肥饒衍沃,人民僅八百萬,若吾遷民往,可以為新中國。”

依靠遷民到南美洲來保全中華民族,這樣的想法竟然出自當時的維新派領袖。試想,這樣的康有為,如何能靠得住?

3.袁世凱靠不住

這一點不用多說,光緒在緊要關頭將身家性命託付給袁世凱,然而袁世凱轉頭出賣了了光緒。

從一點就可以看出袁世凱是多麼不靠譜了。也反映出光緒沒有識人之明。

(袁世凱)

原因三:對手,也就是慈禧實力太強

慈禧從咸豐皇帝時期就已經一定程度上參與政事。而咸豐去世後,更是與慈安一起,兩宮並尊,垂簾聽政。

在時間相當長的參政生涯中,慈禧太后磨鍊出了極為豐富的政治經驗。其手下也有像榮祿這樣的親信大臣。

而光緒不過親政幾年而已,慈禧的權勢根本上並沒有衰落。既然能歸政給光緒,自然也能在讓光緒還回來。

光緒一個只有理想,卻沒有實力的年輕皇帝,對上一個執政多年,權勢極深的太后。自然,討不到任何便宜。

(慈禧太后)

總之,從這三個原因來看,光緒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太可能扳倒慈禧。這限於他自身的種種缺點,以及慈禧的過於強大。

另外,即使光緒扳倒了慈禧,光緒自身的能力有限,想讓他帶領早已腐朽不堪的清王朝重見天日,也實在不現實。充其量,不過另外一個崇禎罷了。


我怕是個史人了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光緒和慈禧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所以光緒不可能也沒有任何機會可以扳倒慈禧。即使慈禧曾經放權,讓光緒管理國家一段時間,可是因為她在這個帝國根深蒂固的關係,光緒皇帝真正接手的時候,已經無能為力。

慈禧給光緒的權力是有限的,即使光緒等到了親政的那一天,也沒有十足的權力可以指揮這個帝國中的每一個人。大人物還是聽從慈禧的調遣,所以這種親政等於還是個娃娃皇帝。

01慈禧掌權48年,在清王朝早就已經是權威的象徵。

咸豐皇帝去世的時候,曾經冊封了八位顧命大臣。可是伴隨著咸豐皇帝的遺體運回去的檔口,慈禧太后已經連同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奪取了清王朝的政權。

顧命八大臣被除掉以後,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奕訢也得以在短時間裡成為帝國的核心人物。不過慈禧並不滿足於此,儘管慈安太后並不跟她爭奪權力,可是恭親王奕訢是實權派。

為此慈禧找了個藉口將奕訢的所有職務撤掉,從此慈禧真正開始了自己獨攬大權的執政之路。這個時候的慈禧不過才30歲的年紀,已經是這個龐大帝國的頭號人物。

伴隨著同治皇帝的成長,慈禧本打算捲簾歸政,可這個檔口上同治皇帝卻意外去世了。無奈之下的慈禧只好重新執掌大權,並且找來了自己妹妹的兒子繼任皇位,也就是光緒皇帝。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清風說史



光緒皇帝有扳倒慈禧的機會,但是卻沒有扳倒慈禧太后的腦力,可以說光緒太嫩了跟慈禧不是一個檔次,當年咸豐皇帝去世之前給同治留下了顧命八大臣,結果慈禧就聯合恭親王奕欣發動了辛酉政變,廢了顧命八大臣慈禧與恭親王掌管國家大權,等到大權在握以後慈禧就把恭親王踢到一邊自己成了這個王朝的決策者,那時候慈禧才三十,手段就如此老辣。


後來同治長大慈禧本打算讓權,可沒想到同治竟然去世了,慈禧不得已立了僅五歲的光緒皇帝,自己繼續垂簾聽政,等到光緒長大以後慈禧的影響力對於清王朝來說已經不容忽視了,一旦嘗試過權力的滋味,慈禧如何肯放手,再者光緒還不是慈禧的親兒子,慈禧怎麼甘心,後來即使讓光緒親政,慈禧也是把人事權以及兵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光緒不過就是個傀儡皇帝罷了。


光緒不是沒有機會扳倒慈禧,光緒皇帝儘管沒有實權但是多年親政之後也擁有了一批擁護自己的大臣,例如戊戌七君子,但是光緒錯就錯在太著急了,光緒之所以支持維新變法不是因為變法有多好,而是光緒想要藉助維新變法把慈禧弄下臺,但是光緒沒有實權,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帶著一幫沒有兵權的文人想要變法,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光緒失敗是必然的。

其實這裡面戊戌七君子也有錯,他們不明白皇帝與慈禧之間的內部矛盾,他們認為只要搞定了皇帝就能實行變法,直到最後才發現光緒不過一個傀儡,所以他們出了兩個主意,一個是聯絡袁世凱,因為袁世凱有兵權,另一個是聯絡日本來華的伊藤博文,但是這兩條計劃都被慈禧知道了,慈禧直接出手發動了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光緒人生的最後十年就是在囚禁當中度過的,只能說光緒太嫩了並且還很天真,跟慈禧不是一個檔次。


婉兮歷史


這個問題有點擰巴,不要說慈禧垂簾聽政時期,就是光緒親政後,也沒有機會板倒慈禧

雖然光緒親政後,貴為“一國之主”,但歸政後的慈禧仍然把控著朝中大部分權力。每逢要事,朝臣們的奏摺在得到光緒帝的批准後,仍然要報奏慈禧核准,方才奏效。

甲午戰爭失敗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喪權辱國的清政府,只求皇權永固,居然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山東與遼東割讓,並賠償日本白銀2億兩。消息傳到國內後,來京參加科舉會考的18省舉子,群情激憤。康有為、梁啟超上書光緒帝,提出拒和、遷都及變法的主張,1000多人簽名上奏,史稱“公車上書”。

在群情的感召下,在一部分清朝高級官員的支持下,已親政幾年的光緒帝,下定決心,變法圖強。為此他不顧慈禧及一幫保守勢力的反對,毅然決然的說道:“太后若不給我事權,我願退讓此位,不甘做亡國之君。”他利用手中有限的權力,積力支持康有為實行變法。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事詔”,在政治、經濟、軍事、文教諸方面實行變法,旨在挽救國家危亡。

可誰知好景不長,這場自上而下的全國改良運動,一開始便遭到了地方上大多數頑固派及慈禧的阻撓與破壞,新政在中央及地方根本無法貫徹與執行下去。

百般無奈之下,光緒帝為首的帝黨與慈禧為首的後黨,矛盾日益尖銳,各種傳言甚囂塵上。破壞改良,一心復辟的慈禧,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政變,廢黜光緒。

生死關頭,光緒帝才認識到自己力量的弱小,僅憑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幾支禿筆,外加譚嗣同等人的幾張利嘴,是鬥不過手中握有槍桿子的慈禧的。

此時康有為腦洞大開,建議皇帝在上海建立新都,剪掉辮子,改換服裝,採用新國號,以示與慈禧為首的頑固派分廷抗禮。同時改革派臨時抱佛腳,主動接近掌控新軍的袁世凱,光緒帝也兩次接見袁世凱,暗示他擇機行事,可都被圓滑的袁世凱搪塞了過去。最後書生意氣的譚嗣同,不顧各人安危,夜訪袁世凱住處,曉之以理,也沒能打動老奸巨滑的袁世凱。

老謀深算的慈禧,從種種跡象中獲知了帝黨的意圖,殺伐果斷,提前發動了政變,將光緒拘禁在中南海的瀛臺。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歷經103天的維新運動,最終在光緒帝被囚,康梁二人亡命海外,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喋血京城而草草收場。

由此可見,既使在光緒帝親政,實行維新運動的高光時刻,都沒有機會板倒慈禧。在老謀深算、權勢熏天的慈禧眼裡,光緒帝就是一個傀儡,手拿把攥,一推就倒。


方城闕


實事求是的講,如果光緒皇帝能夠和慈禧保持相對良好的關係,光緒皇帝手中最大的機會就是時間。

慈禧比光緒皇帝年長近四十歲,事實上在光緒皇帝第一次親政,慈禧從種種狀態看來都有放權的趨勢。無論是甲午的和與戰很多時候都是光緒皇帝在前臺,慈禧在幕後。而且,基本上在戊戌變法之前,光緒和慈禧兩母子之間的關係還算融洽。不過,光緒皇帝本身的治國理政能力確實存在問題。包括在甲午戰後,意圖延請伊藤博文來中國做高參,還有在戊戌變法中的種種輕率行為,都顯示出他在治國能力上存在欠缺。在慈禧第一次垂簾過程中,光緒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接掌政權,慈禧很可能就會想歷代太后一樣終老後宮。但可惜天不遂人願,自光緒親政之後,大事一件接一件,清朝積累了數十年的矛盾就在光緒帝親政後爆發,可以說是時也命也。

慈禧太后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政治家,而政治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時刻都有自保的能力。慈禧退居頤和園後,朝廷中還有很多親信大臣。比如在戊戌事變中自榮祿、袁世凱之下的各級大臣都對於慈禧太后忠心耿耿。所以,無論在什麼時期,通過強力手段都是無法扳倒慈禧太后的。唯一的方式就是依靠時間消耗慈禧太后的光陰,同時與她保持良好的關係,才是唯一的道路。試想,如果沒有戊戌變法,母子關係便不會破裂。慈禧更不會囚禁光緒帝,乃至於暗殺光緒帝。因而,光緒帝的一生實際上在戊戌事變中就已經結束了。


經典守望者


光緒皇帝即 愛新覺羅·載湉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zǎi tián)(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光緒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掌控,未曾掌握實權。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臺。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葬於清西陵的崇陵。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讓大家瞭解一下當時慈禧手中的朝政大權掌握情況:

其一、當時的總理衙門的大臣們,大都是慈禧一手提拔的親信要員,她對他們都是瞭如指掌,而且,提拔的大臣們都會堅決支持和聽從慈禧的差遣;

其二、當時的直隸總督榮祿相傳是慈禧的老相好,榮祿掌管著京畿重地的軍權,整個京畿地區勢力範圍都在他的直接絕對控制下;

其三、湖廣總督張之洞、四川總督岑椿萱等一大批實力派地方大員也都是慈禧一手擢拔重用的,深受慈禧厚恩,因此,是慈禧的忠實擁戴者;

其四、1861年辛酉政變以後,與原有保守勢力有衝突的慈禧登上了統治的中心,為了能夠坐穩統治地位,她對洋務派採取了扶植的政策,洋務派登上清朝的政治舞臺後,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中國的近代化運動迅速開展起來,慈禧通過洋務運動將國家的財政以及工礦企業盡數收入囊中,從此,光緒帝便失去了財政權。

其五、在人事權方面,光緒帝只擁有一小部分,即三品一下的他可以做主,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員必須由慈禧點頭。康有為七次上書,也只得了個五品的小官,戊戌六君子最大的官是隻有四品的譚嗣同、劉光第等四章京,相當於中央辦公廳秘書。

其六、慈禧也是打著維護祖宗基業旗號的,並不說自己廢掉了皇帝。戊戌變法後慈禧再次執政,但是每次上朝光緒還是坐在旁邊議政的,八國聯軍侵華時的幾次御前會議光緒都曾參加並反對向八國宣戰。只不過每次下朝後,他就會被送往瀛臺而失去人身自由。

綜上所述,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軍權、行政權、財政權、人事權,這樣的皇帝能是一個真真正正的皇帝嗎?他只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傀儡皇帝,自保尚且困難,又何談去掰倒慈禧呢?








價值投資思維智庫


在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時,光緒是扳不倒她的,因為慈禧太后有自己的舊勢力和在朝廷的威望,她只給光緒一小部分權利,在剛親政時,所批奏摺都得經過慈禧太后過目,方能下放,後期權力逐漸放寬,但大的事情還需慈禧太后同意,從歷史上看,到百日維新的時候,光緒帝的權利還不是很大,那時都不能和慈禧相太后抗衡,被囚瀛臺,可見,扳倒慈禧太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孫立國


導語:

光緒和慈禧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所以光緒不可能也沒有任何機會可以扳倒慈禧。即使慈禧曾經放權,讓光緒管理國家一段時間,可是因為她在這個帝國根深蒂固的關係,光緒皇帝真正接手的時候,已經無能為力。

慈禧給光緒的權力是有限的,即使光緒等到了親政的那一天,也沒有十足的權力可以指揮這個帝國中的每一個人。大人物還是聽從慈禧的調遣,所以這種親政等於還是個娃娃皇帝。

01慈禧掌權48年,在清王朝早就已經是權威的象徵。

咸豐皇帝去世的時候,曾經冊封了八位顧命大臣。可是伴隨著咸豐皇帝的遺體運回去的檔口,慈禧太后已經連同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奪取了清王朝的政權。

  1. 顧命八大臣被除掉以後,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奕訢也得以在短時間裡成為帝國的核心人物。不過慈禧並不滿足於此,儘管慈安太后並不跟她爭奪權力,可是恭親王奕訢是實權派。
  2. 為此慈禧找了個藉口將奕訢的所有職務撤掉,從此慈禧真正開始了自己獨攬大權的執政之路。這個時候的慈禧不過才30歲的年紀,已經是這個龐大帝國的頭號人物。
  3. 伴隨著同治皇帝的成長,慈禧本打算捲簾歸政,可這個檔口上同治皇帝卻意外去世了。無奈之下的慈禧只好重新執掌大權,並且找來了自己妹妹的兒子繼任皇位,也就是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當時才5歲大,所以慈禧太后當時執掌所有權力,是清帝國最有權威的人。一直到15年以後,光緒皇帝親政,慈禧才假裝放棄了權力。

及文宗末造,孝貞、孝欽兩皇后躬收政柄,內有賢王,外有名將相,削平大難,宏贊中興。不幸穆宗即世,孝貞皇后崩,孝欽皇后聽政久,稍稍營離宮,修慶典,視聖祖奉孝莊皇后、高宗奉孝聖皇后不逮十之一,而世顧竊竊然有私議者,外侮迭乘,災祲屢見,非其時也。---《清史稿》

而這個時候的慈禧太后已經執政25年之久。她對這個國家的影響,可以說比任何人都要大,所以光緒怎麼可能有機會扳倒這麼一位執政25年的政治家呢?

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慈禧太后培養了一大批只對自己忠誠的大臣,這幫人在朝中左右著政局,哪裡有光緒皇帝發揮的機會呢?

02慈禧太后假意放權,實則牢牢掌控大權。

光緒皇帝親政以後,權力是相對的。因為小事情他可以自己解決,一旦遇到大事,他就必須要請示慈禧太后。

  • 群臣在大事上是不會聽從光緒的意思的,很顯然,這個帝國的核心人物並不是光緒這個皇帝。這也難怪,畢竟慈禧經營了這麼多年,如果這麼簡單光緒就奪權成功,那說明慈禧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政治家。
  • 比如在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光緒皇帝並不能調動李鴻章,而慈禧太后又一味地支持李鴻章的所有決定,最終李鴻章全軍覆沒,而慈禧太后卻一點責任都沒有。
  • 光緒24年的時候,他打算變法改革,並且啟用了一大批新人。這裡麵包括譚嗣同、康有為等人。不過這幫人的官位實在是太低了,最大的譚嗣同也只不過是四品官,根本起不來什麼大作用。

百日維新失敗以後,慈禧太后更是將光緒皇帝給囚禁了起來。從此長達10年的囚徒生活,成為了光緒皇帝人生最後的寫照。

不幸與德宗意恉不協,一激而啟戊戌之爭,再激而成庚子之亂。晚乃壹意變法,怵天命之難諶,察人心之將渙,而欲救之以立憲,百端並舉,政急民煩,陵土未乾,國步遂改。綜一代之興亡,繫於宮闈。嗚呼!豈非天哉?豈非天哉?---《清史稿》

儘管光緒皇帝曾經多次努力擺脫這種枷鎖,可是慈禧在歸政之前,就已經將一切給安排好了。重重障礙之下,光緒皇帝徹底親政的道路一直被堵塞著,這才是最無奈的地方。

無法真正親政的光緒皇帝,所作的任何決定,都無法徹底實施。慈禧太后甚至還吩咐光緒皇帝每天下朝都要給她請安,告訴她朝中大局,看看光緒是否真的聽話,他說的如果跟慈禧通過其他渠道得來的不一致,那就說明光緒在說假話。

由此我們可以看得出,慈禧太后雖然是放權給光緒皇帝了。但是這種權力是相對的權力,光緒始終都是一個傀儡,雖然有決心,卻得不到最高權力的支持。

03光緒皇帝唯一可以扳倒慈禧的機會,那就是戊戌變法的時候。

皇帝終究還是皇帝,他當了34年的皇帝,總歸能夠培養一幫可以為自己做事的人。雖然這速度有些慢了,但這是事實。

尤其是在戊戌變法的時候,戊戌六君子那可都是願意為光緒皇帝犧牲性命的一幫人。所以說如果這幫人真的掌握了實權,那慈禧太后可就完了。

德宗親政之時,春秋方富,抱大有為之志,欲張撻伐,以湔國恥。已而師徒撓敗,割地輸平,遂引新進小臣,銳意更張,為發奮自強之計。然功名之士,險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濟,言之可為於邑。洎垂廉再出,韜晦瀛臺。外侮之來,釁自內作。卒使八國連兵,六龍西狩。庚子以後,怫鬱摧傷,奄致殂落,而國運亦因此而傾矣。嗚呼,豈非天哉!---《清史稿》

但是事情為什麼沒有按照預計的發展下去呢?因為光緒皇帝錯過了奪權的機會,他的行動確實晚了一步。

  1. 改革變法不是一件小事,當年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不惜得罪了秦國所有的貴族,商鞅這才膽敢徹底實行變法。
  2. 現在光緒皇帝既然要變法,那就要有敢於得罪天下人的決心和執行力才行。商鞅為什麼能成功?那是因為他有百分之百的執行能力,就算是秦孝公的兄弟犯罪,也一定要受到處罰。
  3. 有實權人物作為支撐,商鞅在變法時才能毫無保留。可問題是當時的光緒手裡並沒有實權。他還沒有奪取實權的時候,就想著準備變法了。

這是什麼?這是無腦操作,我認為這個時候的光緒,並不是為了國家大計而想要變法,他是為了從慈禧手裡奪取權力,這才支持變法的。

結果很顯然,變法失敗,光緒皇帝遭到囚禁,戊戌變法的核心成員要麼被捕殺,要麼流亡海外,沒有做成什麼大事。

總結:光緒真正掌權,對天下未必也是好事。

光緒皇帝這個人生性懦弱,一直以來都被慈禧太后給壓制著,已經形成了一種卑微低調的性格。這樣的人如果真的掌權,我覺得還真的未必有慈禧幹得好。

慈禧雖然誤國,可是在她手裡平定了太平天國,在她手裡收復了新疆,還是做了幾件實事的。如果換成沒有骨氣的光緒皇帝,未必就會做成這些事情。

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慈禧從來沒有哪一天是真正希望光緒掌權的。何況權力對一個人的吸引力,是超越親情的,參考唐太宗、唐玄宗以及朱棣等等。所以讓慈禧完全放權給光緒皇帝,那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沒有權力,光緒又能夠拿什麼去跟慈禧太后鬥呢?手裡沒有武器的話,那麼光緒皇帝就徹底沒有打贏這場戰爭的任何機會。


江湖小曉生


光緒是有機會扳倒慈禧的!而且機會不止一次!

一、第一次機會:慈禧歸政,光緒親政之時

1889年,慈禧太后歸政於光緒,此時距離光緒在位已經過去了14年,對光緒來說,利用慈禧歸政之時這是他扳倒慈禧的第一次機會。

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看到了洋人堅船利炮的利害,在反思自己之後,開始學習了西方的科學技術以及武器製造,自上而下大清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歸政以後,光緒在洋務運動中表現不佳,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建立了北洋水師,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的第一支海軍艦隊,他代表著清政府洋務運動的成果,也代表著光緒的臉面!

然而,北洋水師只是曇花一現,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黃海海面,號稱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宣告失敗!

北洋水師的覆滅,洋務運動的失敗雖然歸咎與清政府的腐朽落後政治體制,但是當時的北洋水師實力還是與日本水師不相上下,可是它還是失敗了,但是北洋水師哪些英魂卻永遠了也原諒不了光緒帝吧!

為什麼這麼說呢?甲午戰爭時,光緒已經親政,本來用於給北洋水師購買軍艦的軍費也挪用給慈禧太后過壽。雖然這種荒謬的做法不完全歸與光緒,但是這說明了光緒確實沒有實權,他無能為力!

如果在親政以後,他能夠利用洋務運動壯大自己的實力,暗地裡發展屬於自己的軍隊,那完全有機會扳倒慈禧。

慈禧一等人屬於守舊派勢力,他雖然沒有公開反對洋務運動,但並沒有真正的去支持國家的發現,因此光緒可以從這點下手!

二、第二次機會,光緒“兵圍頤和園”計劃失,最有可能扳倒慈禧!

光緒帝親政以後,雖然被慈禧把持的朝政,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尋求擺脫慈禧魔掌的時機。

作為皇帝他很想有一番作為,一國之君的他還是有點皇帝的抱負!

光緒喜歡西方的新鮮事物,他樂於學習國外的知識與政治,這一點與他的珍妃有相同之處,可能也是這個原因,珍妃遭報復被殺!

大家都知道戊戌變法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資本主義,維持清朝的統治!然而要達到這個目的,變法勢必會觸及清朝舊勢力貴族的利益,遭到這些守舊派勢力的反對!

1898年9月21日,慈禧發動政變,以慈禧為代表的守舊派勢力大肆捕殺維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壯烈犧牲,康梁出逃,光緒帝被慈禧囚禁於中南海瀛臺,戊戌變法失敗!

通過戊戌變法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光緒皇帝的無能。

本來,戊戌變法可能改變中國歷史走向,改變光緒帝,但是光緒帝在變法中用人不當,變法過於急躁!

再加上,戊戌變法後,慈禧感覺光緒帝越來越不聽自己的話,軍國大事都可以自己決定了,許多守舊派官員也深感被冷落!

最重要的一點是,光緒把戊戌變法的重任最後交給了投機人物袁世凱,他指望他的新軍為表達做後盾力量,然後袁世凱辜負了光緒,辜負了戊戌變法!

光緒接受了康有為與譚嗣同等人的密謀,計劃於9月19日在頤和園發動兵變,逮捕慈禧。

康有為的這個計劃甚好,如果成功可以除掉慈禧,光緒就可以真正的做一個皇帝。

但是這個計劃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足夠的魄力的軍事將領去執行。最後沒有政治頭腦的光緒選擇了袁世凱!

當譚嗣同把這個計劃告知袁世凱後,然而袁世凱是個投機分子,他卻一扭頭把此等機密大事洩露給了慈禧,3天后便遭到了慈禧的血腥報復!

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三、後記

不管光緒那個時期,他自己沒有血腥,沒魄力和膽量去做扳倒慈禧這件事,因此他雖然有機會但不可能成功的!


南山居史


首先,光緒想要殺掉慈禧很難。慈禧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從她發生政變奪權到慈禧去世這二三十年之間,慈禧就是另一個武則天。清朝末期已經是四分五裂了。外國列強正虎視眈眈的盯著腐朽的清朝,清朝內部有各種農民起義和各懷鬼胎的權臣,但是清朝仍然能夠維持清朝不被分裂,可見慈禧的能力和手段還是非常高明的。

光緒在眾多平庸之輩中被慈禧選中。光緒是慈禧養大的。慈禧對於光緒的培訓,就像今天的特種兵一樣,慈禧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光緒對慈禧還是有感情的。慈禧作為一個政治家,為了掃除障礙,她可以不顧親情。但是光緒卻不能,因為他從小就非常懦弱和膽怯,這是常人無法理解的。雖然光緒沒有權力,但如果他想要殺了慈禧,他有很多種方法。但是,他沒有膽量,也沒有任何理由要殺了慈禧。

慈禧能夠篡權成功,她身邊肯定有很多能人志士。反觀光緒,慈禧本來就是一個陰謀家,光緒所玩兒的陰謀都是慈禧玩過的。

光緒想刺殺慈禧,可以說比登天還難。但作為大清的皇帝,他有權在大內招募死士,可以和慈禧太后拼死一搏。但是問題是:光緒殺掉慈禧之後要怎麼辦?

慈禧死了還有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曾國藩等慈禧的親信,光緒能夠壓得住這些大臣嗎?這些大臣能夠饒了他嗎?如果光緒真的那樣做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就會提前發生。光緒在沒有絕對把握下,去刺殺慈禧,那就是自掘墳墓。

有很多學者,為了貶低慈禧,故意將光緒的身價抬高。從歷史上光緒的所作所為來看,就算沒有慈禧,戊戌變法也不會成功,他不過是想通過戊戌變法的力量來掘取皇權罷了,他也不會建立君主立憲。

光緒作為大清封建王朝的皇帝,他和唐宋元明那些末代皇帝一樣,無論他做什麼,都無法改變清朝滅亡額事實。因為封建王朝的本質沒有改變變,其他的都是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