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网约车,乘客把钱给的是平台,平台给司机的劳务费,为什么有些是非法营运?

三南庄


网络时代难道就不能变通一下?!方便老百姓出行的方式却得不到支持是何道理?!要我说,应该设置“半营运证”,网约司机营运过程中所造成的任何损失由平台负全责(平台既然高抽成那总得回馈司机吧?!不能只知道数钱!),然后网约车司机在非营运状态下所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就该理赔(由司机证明自己出事故的时候属于非营运状态),这样才比较合理,既不会造成私家小轿车闲置浪费社会资源,又能方便老百姓出行,同时让老百姓多一份工作解决就业难题为国家创造税收,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用户9690926718197


终于有人在这方面有疑问了[呲牙],车主只有与乘客没有发生议价收费的行为,运管说车主非法运营的证据很牵强。可以走法律程序的,要求举证。

查住车之后,车主也不用说,我拉的什么熟人了,同学了,亲戚了。因因为运管无权力管这些。自己的车,想拉谁拉谁,想拉个路边的乞丐,陌生人都可以。只要上车之后没有与乘客发生议价与收费的行为就ok。至于乘客把钱给了平台,那是乘客和平台之间的契约,与车主没有直接关系。

最简单的例子:张三给了李四20块钱,李四给了王五15块钱,现在非要说李四给王五的15块钱是张三给王五的20块。那就举证呗。乘客愿意给平台一万与车主也有关系吗?平台愿意给车主钱,与现在这个乘客有直接关系吗?

走法律程序吧,车主合法的维护自己的权益。车主要求举证这个要求是合理的。法律不只是富人可以利用的工具,穷人也可以。因为走法律程序还可以争取的利益是:平台的违规导致我受了损失,应给予补偿。你不违规,我也不会有损失。

总之走法律程序不吃亏。[呲牙]


西北Wolf


对于楼主提出的问题,本人平时闲着就看看一些法律知识,对于以上的问题,我就提提一些观点让大家参考,说得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根据有关网约车的管理规定,网约车必须符合《规定》的车辆条件,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合格并办理营运证并购买了规定的保险才能够参加营运,这是对旅客的安全和权利的保障,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就不得参加营运。这是非法营运构成的要件之一。

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赢利性的运输行为就是营运行为,楼主所提的是平台收取运费,车主没有直接收取,但是车主是通过平台间接接收取的,从法律角度上也是收取了运费。

三、从非法营运构成要件上看,主观上1,你是以赢利为目的,2你没有办理营运证;从客观上你从平台间接收取了运费,所有你的行为构成了非法营运。

四、责任方面:平台是一个通过服务网约车及旅客收取服务费的企业,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取得相关许可,他有义务协助车主办理营运手续并且有义务把好车辆的营运资质关,平台既然给了没有营运资质的车辆派单,那么平台就得负主要责任。楼主所提出的平台给他派单也就是给没有营运资质的车辆派单就必须承担主要责任,所有本人认为车主如果行为以上的行为收到了有关部门的处罚,平台必须承担车主的大部分受处罚的款额。


驱逐黑夜


你所问的问题,确实让人费解。网约车司机确实是没有收乘客的车费。乘客的车费交给滴滴等平台,然后平台抽水,剩下一部分才返还给网约车司机。按正常思维,网约车司机相当给平台打工,平台只是按“单”返还网约车司机,况且网约车司机加入平台时,平台已经对车辆、网约车司机的驾驶资格都进行了审核,没有任何问题才通过网约车司机的申请,成为正式网约车司机。从这些方面,我个人认为网约车司机在没有办“两证”情况下,也不属于非法营运。若是构成非法营运,只能说是平台违规,不应处罚司机。

我个人建议各地方交通局应与平台多多沟通,做到合情合理合法,而不应该一味处罚司机。若是网约车司机没有两证接客属于违法,应该让平台直接取消网约车司机使用平台,否则网约车司机接客不属于违法。


教育与时代


一群人明知故问的在秀下限。

我从会计的角度来给你们解释解释

平台开放给用户的目的是盈利,你参与平台的营运,接了平台派的单子,你感觉没问题是吧,你的动机呢?

你是以通过拉客盈利为目的参与到平台的业务的。

再回复你们说的内部接送,你本职工作所在,因业务偶发的,不带着以盈利为目的去赚取佣金的行为就不该挂营运车辆,奖金那些不能算佣金。

本质的区别是动机,是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欢迎杠精来抬,舆论造势永远也是改变不了事实。


又切我子线


乘客给平台钱,平台给车主钱,有这两个条件,车主才拉乘客,这是完整的证据链。车主如果没有营运证,却办了营运的事,就是非法营运。平台获得了许可。非法营运跟乘客没有关系的。如果影响了乘客,乘客比较吃亏,维权也比较难。车主被查了的话,协议也很明确的。其实城管可以不用那么查,高层直接对接平台最好,没有营运证的不能注册就好了。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接了单的网约车说换辆车来服务,大家尽量拒绝,再约车比较安全,不然你坐的就是黑车,啥保障都没有的。坐车前最好核对车牌号,上车核对司机啥的。对自己负责。


天外云174541925


其实你说的这个问题,要按照两个部分去解答,第一,你运输乘客的确涉及违法需要处理,第二,滴滴和你的事情需要另外处理,你可以走司法程序告滴滴公司拿回罚款,所以才会造成现在滴滴都会垫付罚款,因为你只要告他滴滴一定败诉的,另一方面媒体曝光也不好,成千万的人起诉滴滴太难看了


印堂反光


车是汽车工厂生产的,油品是两桶油出的,为什么要车主负担汽车环保年审???


抱琴看鹤归的波哥


说真话,我也有点糊涂。

网约车没有收乘客的钱,怎么是营运车辆呢?和网约车司机发生财务关系的是DD/美团公司,本质上就是帮助DD/美团公司接送客人。

我们自己也会去接送一些朋友、同事、家人,也是运输人,咋不需要办两证呢?比如:我经常开私家车接送单位客户,从来不收客户的钱,但是每个月老板会多给千把块钱。想想后怕,这应该算黑车吗?

法律上不知道怎么定义“营运车辆”的。

续:1986年《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营业性运输指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非营业性运输指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关键是是否有费用结算。汽车租赁公司应该是“运营车辆”;婚车租赁应该是“运营车辆”;私车公用,如果单位给补贴,应该属于“运营车辆”。你用了朋友的车,事后加满油(比原来多了),应属于“营运车辆”。网约车应该属于“营运车辆”。


关注医药的人


我觉得也是,网约车又没收钱,收钱的是公司,整不了资本家整小老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