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我的团长我的团》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抗战剧,你怎么看?为什么有人觉得现在拍不出来那么好的电视剧?

一天一天00


又害我半夜三更不睡觉刷团长,

看你们的评论,这也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享受,来聊几句吧:

记得2009年刚刚开播各大卫视都放,大概放到第10几集的时候撤档不播了,后来网上去网吧通宵达旦的去看,整整十年了,心里由当年的追剧,想成为团长那样的人,到现如今中年油腻大叔慢慢活成唐副师座,现在看来每个人到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找到和团长里面相对应的人物,形形色色,十万青年十万兵。。。

拿着燃烧瓶,手榴弹,大刀去砍坦克,

整个连队就剩下一个中蔚副连长烦啦,

处处想占便宜的山西康丫,

陕西医活不了人的郝西川,

东四省北痞子迷龙,

东北李乌拉李连胜

上海二百五少校阿译,

四川巴山猴子要嘛,


湖南爱唱戏的刘海哥不辣,

浙江想打炮的克虏伯,

河北兵豆饼,

羊蛋坭蛋满汉,

广东马大志蛇皮股,

云南董刀🔪,

河南崔勇,

北平小书虫,

被洗脑的精锐们,张立宪,何烧光,李冰

还有那个要死不死,贱兮兮,让人最难忘怀的死啦死啦,我的团长龙文章,

70多年前由这些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先烈们为了自己能在战乱中活下去,为了想打一个胜仗,想胜利,

为了这个国家不被亡国灭种的先烈们,共赴国难,这就是团长要表达的意思,虽然描写是草根英雄,其实也是当时我们这个国家的抗战的缩影,,,,

还记得那些个经典台词:

中国鬼死于听天由命,漫不经心,

琐事养我们,也能要我们的命,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爱安逸

没人想做别人的筹码,没人想做,可总得有人牺牲吧,说我们是军人,我们没脸,我们没脸承认,我没脸,我没脸承认我们是军人,我们不过是想挣扎出一个人形,人形明白吗?

真心感谢兰晓龙,康洪雷


碌碌者


其实这个是不是有人认为,而是只要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会这么说。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给大家说说吧。

《我的团长我的团》咱们先来看看演员表。

段奕宏 饰 龙文章简介 绰号:死啦死啦,川军团团长

孟烦了简介 绰号:烦啦,自称小太爷,北平兵,川军团副官、传令官

张国强 饰 张迷龙简介 绰号:迷龙,东北兵,川军团轻机枪手

邢佳栋 饰 虞啸卿简介 湖南人,师长

李晨 饰 张立宪简介 四川兵,特务营营长
王大治 饰 邓宝简介 绰号:不辣,湖南兵
罗京民 饰 郝西川简介 绰号:兽医,陕西人,川军团军医
高峰 饰 康火镰简介 绰号:康丫,山西兵
王迅 饰 李四福简介 绰号:要麻,四川兵
范雷 饰 马大志简介 绰号:蛇屁股,广东兵,川军团战士
    王东栋 饰 董刀简介 绰号:丧门星,云南兵,川军团战士
    刘天佐 饰 时小毛简介 绰号:克虏伯,川军团炮兵
      王往 饰 林译简介 绰号:阿译,上海军官,川军团副团长、督导

      谢孟伟 饰 谷小麦简介 绰号:豆饼,河北兵,川军团战士
        赵志君 饰 唐基简介 保定人,副师长
        左腾云 饰 余治简介 唐山兵,战车连连长
          王大奇 饰 何书光简介 警卫连连长
          袁菲 饰 陈小醉简介 四川妹,禅达土娼
            刘威葳 饰 上官戒慈简介 南洋华侨,迷龙的妻子

            大家看看这个阵容吧,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大家都知道,没有明确的领衔主演,也没有明确的女主演,在男演员这块,不管是龙文章,还是孟烦了,还是米龙甚至是郝兽医都能算上是主演。所以这部剧中所有的演员待遇上基本上没差多少。

            大家算一笔帐,按照现在演员的电视剧片酬来算一下,看看这些演员整部剧拍下来需要多少钱,咱们比例也不过多算,就按照王千源的标准走吧,一部剧6000万,那这里边如果再请这些演员来演,起码,段奕宏,张译,李晨,能值这个价吧,其余的张国强 ,邢佳栋也不能太少吧,就连豆饼最起码也得五百万才能请的动了吧。这么算一下的话,怕是光演员造价就得四五个亿吧。这成本是否太高了。

            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问,再拍团长的时候,他们都还不火,都是普通的演员呢,如果再拍别的剧的话同样也能再请一些不怎么火的演员呀,这造价不久没那么高了吧。

            听到这话我就直接就呸回去我。

            大家看看别说是不火的演员了,就算现在火的这些小鲜肉,来试问一下,有哪个是有演技的,有哪个能接受拍摄团长那种苦的。你要知道,拍团长的时候真的死过人,而且不是一个。我想问问现在的演员有几个敢去拍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剧组不给高片酬,谁来???

            再来说说拍摄团长时候演员所经历的拍摄环境吧。

            大家可知道当时的团长拍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吗?知道当时的演员是如何的不容易吗?

            在拍摄团长的时候,张译的那身破衣服不是剧组做的道具,而是真的衣服在地上生磨出来的,还有张译和不辣的头发,那是真的半个月不洗你弄出来的,还有大家在土堆里打滚的时候,那不是特效,那是真的在土堆里滚,在龙文章请大家杀虫的时候,谁都没用替身,大家真的就那么进了装满机油的汽油桶。

            大家为了演的更像没饭吃,没水喝,大家真的不去喝水,愣是把自己嘴唇渴到爆皮,脸上怎么弄都不像怎么办,大家互相抓土往对方的脸上涂。

            大家记没记得,有一段龙文章在祭旗破吃土的镜头,那个时候的段奕宏是真的吃了一大把土。

            还有在拍摄的现场大家为了能够逼真一点,真的演员们都是尽量不去洗澡,实在扛不住了才去简单的洗漱一下。

            别的也不多说了,就说以上的这些内容,试问一下现在的演员有几个能做到的,之前我记得报过拍摄某个电影的时候,剧组为了拍摄妆容逼真一点,给某演员的脸上有草叶涂了点色,后来这个演员知道了直接罢演了,看到这些报道我的天哪,这要是跟团长比比,他们不得死呀。

            所以说,如果中国的演员,一直都往偶像派发展的话,那么是不可能有人再拍出这么经典的作品得了,再牛逼的导演也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剧本故事的真实性。

            团长这部作品讲述的不是中国抗日神剧的故事,也不是像有些作品讲的是宏观的中国抗日,团长讲的是中国真实的抗日记录,团长只讲了一个小小的南天门之战的故事。

            团长用中国抗日期间,小规模的一个场面影射了全国抗日的实况。大家看看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队,真的有某些神剧那么神吗?大家看看龙文章的整个川军团,怕是只有四个认字得吧,死啦死啦,孟烦了,郝兽医和阿译。除了这四个人其他人不是种地的,就是地痞流氓。像迷龙这时地道的流氓,蛇屁股和不辣这是地道的农民。其他人更加的不像样,他们当兵可能只是混口饭吃。

            还有一个军团呀,正规团怎么着也得有1500人吧,可是再看看团长,不管龙文章多么努力他的炮灰团最后也就才两百人。这还不能算一个满编营的编制。

            而那个时候,整个中国上上下下有几个人是真的打起心来抗日的,大家都是明哲保身,打仗只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哪来的什么家国大义。是个日本兵没准能撵着一个营的人跑,那时的中国哪来那么多得把武器,一个军团一直就只有一把轻机枪。大炮只有一门。打起仗来可能用的最多的是大刀片子。

            一个军团甚至一直就只有一个兽医给大家看病。死个人啥的没比睡一觉难多少。


            综上所述,大家看完我说的,应该知道为啥可能再也拍不出团长这样的作品了吧。不是不想拍,而是真的拍不出。




    平凡的帝企鹅


    因为伤了腿,在屋里困顿不得自由,闲极无聊又翻出《我的团长我的团》观看了一遍。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这部剧了,只是每次只有要片头曲一开始,情绪就像流沙慢慢将人拉进漩涡,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满脑子就是禅达、南天门、死啦死啦、烦了、迷龙、不辣,魂魄飞跃千山万水落在了西南边陲,跟着那些百死余生的渣子们,再挣扎一回,再雄起一回,终于榨干自己身上仅剩的骨气和不甘,如柴禾一般烧成了灰烬如风而散。于是我也就顿悟了,原来我的人生也如剧中的那些渣子们一般。



    曾几何时,我也曾雄心万丈,想着上阵杀敌报效国家。在我的想象中,我是孤胆英雄,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那一个人物,谁曾想上得阵去,还没等热血沸腾,便被一茬又一茬败退的溃兵裹挟着一溃千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次一次鼓足勇气希望单枪匹马在溃军中杀一个漂亮的回马枪,让身后如附骨之蛆般的命运低头。可惜,哪怕是万年不变的步兵冲,炮兵轰,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的死板战术,也能让我等一次次败的一塌糊涂。于是,我的心也渐渐冷了,得过且过苟且偷生不再是堕落,我美其名曰:“战略性后撤”。可惜,这一撤就没了个头,我美好的千山万水啊,我总把你扔在身后,最后连回头看你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了,就连我瘸了的腿上也只剩下“活着”两个字。 

    还谈什么理想!活着吧,活着,如蝼蚁一般的活着。我理解孟烦了的玩世不恭,理解迷龙的狂躁,也理解不辣和要麻还有蛇屁股们的无赖无聊和无所事事,他们都在极力掩饰自己那条瘸了腿。 不知是不幸还是幸运,一锅猪肉炖粉条喂出来的兄弟们,遇上了那个叫龙文章的妖孽。缝缝补补拉拉扯扯,死灰里有了星光,加一点引火物加一点柴禾,火还真就烧了起来,到最后竟能照耀一方。命运到了这里是畅意的,多年败北积攒的阴霾雪融冰消,哪怕前路坎坷,有了方向就有了希望。 



    我多希望命运不再玩弄他们,在他们终于千辛万苦回到禅达,而鬼子也被隔断在了怒江的另一畔。可是不行啊,如果不撵着命运走,终将会被命运撵着走,不管是因为责任还是不甘,人都得逼着自己走下一步,哪怕是知道虞啸卿是银样蜡枪头不可靠,哪怕是知道唐基是个笑面虎喜欢背后阴人,机会来了明知道有一半是陷阱,有一半临着深渊,该走还是得走。树堡一战,本可以打成温酒斩华雄,结果却是败走麦城。命运给了曙光半路又收了回去,人心四散再难重聚。

    我以前一直耿耿于怀《亮剑》只拍了上半部下半部却不拍了,可是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里,我却对导演没有了丝毫的埋怨,哪怕剧集的结尾是那么仓促那么生硬。看过书本的人大概都不会埋怨导演的虎头蛇尾。 我那一锅猪肉炖粉条的兄弟们啊,一路走好!



    克虏伯随着死啦死啦自杀了,孟烦了带走狗肉,阿译举枪自杀,我希望有一天当我的骨气和不甘的火苗熄灭时,我能像只剩一条腿的不辣,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刻扔掉枪,带着战场上捡回来的日本人,一蹦一蹦的蹦回老家,从此不问世事,与我曾经不共戴天的敌人相依为命。


    无耻之徒31


    说实话我没想到我简单的回答居然能被大家关注到,也没想到几天过去了,还有人有回复。那我再接着多说几句吧。

    我连续剧看得很少,因为没时间。不过最近因为最近上下班坐车时间比较长,又听说我的团长拍的很好,所以找出来看完了。

    说句实在话,龙团长带着一帮残兵败将杀回禅达这一部分我觉得还是很精彩的。其他还有不少章节也看得我热血沸腾。

    但最后的南天门战役真的令我非常失望。在沙盘推演的时候,龙文章明明有方法,只是是一条必死的方法可以拿下南天门,他矛盾的心理我也大概能理解。虽然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以胜利为天职来衡量,龙文章可能这时表现就有些犹豫了。

    但孟烦了,一个副官,猜到龙文章的意图。第一个念头不是兴奋,不是那种看到胜利可能的激动,而是想到他的团长要带着他们去打一场赴死的战斗,而要求龙文章不要将方案讲给虞啸卿,这时我就不喜欢孟烦了了。这TM压根就不是个军人,不是一个下属。

    可能,这段情节有深意,但抱歉,我看一遍没有看出来。而且那时对孟烦了就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评论里很多人说,这部电视剧让我们懂的了战争的残酷,蝼蚁们的卑微。但我想说,一部电视剧,特别是一部抗日的电视剧,立场一定要伟光正。如果战争再次来临,你们是选择保全自己,保全自己的弟兄;还是会像亮剑独立团骑兵连孙连长,虽万千人吾往矣,喊着“骑兵连,进攻”冲向对手?

    电视剧或电影真实,很好;描写小人物,也很好,比如hello树先生。但是,涉及到国家生死,民族大义的题材,我们还要表现我们的懦弱畏死,还要歌颂我们的麻木不仁吗?

    我知道,接下来肯定又会有人说我,才看一遍团长的人,没资格评论。那么我想说,每年那么多电影,那么多影评,有多少是反复看过十遍八遍之后才去写影评的。难道我没用过10个手机,只用过一个手机,就不能对我手中的手机进行评价了。

    *****************分割线*****************

    前段时间刚刚看完我的团长,被很多人奉为神剧的一部电视剧。到说句实话,我后面是坚持着看完的。

    首先我觉得这部电视剧价值观就有问题,川军团作战的勇气居然是来自兄弟情义,而不是家国情怀,以主人公孟烦了为典型。真正的军人,应该像张立宪,而不是孟烦了,这样我们的国家,军队才有希望。

    其次剧情也是硬伤。最后的南天门作战的原型是松山战役。大家可以看看真实的战损比,在各种优势火力的支援下,还是打了个7:1的伤亡比出来。可剧情里,龙文章带了200敢死队就把竹内连山的老巢给端了,而且坚持了4个月还是40天。这种剧情,不是跟其他抗日神剧一个思路吗?

    所以,我并不觉得我的团长是一部好的电视剧。这个从与亮剑在电视收视率上也可以初见端倪。



    若木10169


    那时候,不论八路军,国名党军嫡系,地方系,民兵组织大部分有过抗日经历。远征的川军,哪怕只是为了生存,或者为了逃回国内,但是他们的的确确是在打鬼子,打侵略者。难道错了?不该打鬼子?只有身处战争或战争边缘的人,才能体会和思考这些问题。产生这些本性。很真实,很客观的剧。值得一看。我作为西藏边防兵经历过一级战备,在战壕蹲过连续一周。我拥护党和祖国,但是对历史的态度,我党告诉我们,不是用来摇旗呐喊,歌颂完美的,是用来警示后人的。这部剧体现了大部分该体现的东西,贫穷,落后,教育,军事,气节,血性,本性等等



    跨境电商杭州中医


    个人感觉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截止目前国产战争剧最真实一部 ,其次是 亮剑。

    一 . 这部剧里每个角色刻画非常鲜明 每个演员都是主角(导演真的很会选人)哪怕有一个流量小鲜肉在里面 都会打折扣的。

    二 . 剧中演员的 台词 服装 枪支道具 都是那么逼真(再看看哪些抗日神剧什么 大背头 加特林 哈雷摩托 什么玩意 简直是侮辱智商啊) 导演把剧中拍摄的细节把控非常到位 。

    三 . 剧中所拍摄内容 是历史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松山战役,原型。)

    以下四个角色是我映像最深刻的。

    四 . 团长(龙文章) 具有很牛逼号召能力的领导 硬生生的把一群失了魂的散兵 残兵 练成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炮灰”,还有就是他是“炮灰团”里所有成员的偶像(这应该就是人格魅力吧)

    孟烦了(烦了) 书香门第 ,虽说是团长的传令兵 但也是团长最喜欢 最亲近的兵,具有超强战事分析能力 相当于半个军师,别忘了他还是个枪法最好的(不信请细细品剧中细节部门)

    林译.上海人(阿译长官) 这个角色扮演真的很牛逼 扮演者既要演出上海男人感觉 (白白静静,发型的重要性)还要演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 (军官训练团) 与炮灰成员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 还有他的偶像也是团长 他想活成团长那样的人。

    唐基(唐副师座) 这个角色告诉我们 职场上要有大局观 要懂得布局 ,剧中把政客一面展现淋淋尽致,剧中的演出让人恨的牙痒痒 (说明演技牛逼啊)可细细一想 他是对的,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唐基 你会该如何布局 未来的 走势呢?

    个人感觉截止目前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部战争题材剧情能够相比的,在未来10内不会被超越,原因很简单 国内导演大部分导演眼里看重的都是流量演员(小鲜肉)为了所谓收视率 ,像康导.管导(管虎)这样尊重历史 了解历史 敢于扛着压力把最真实的历史通过镜头展现世人少一又少了,在这里感谢康导 感谢剧中所有演员,同时致敬 抗日战死的英雄们。





    咸鱼LF


    大家好,我来写点吧

    小说刷了很多遍了,真的很多遍,比电视剧看的还多。

    首先说电视剧,我觉得拍的很好,之前与原著差别不大,原著粉必须赞一下。

    其次我们来看人物,我觉得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我们来一个个分析。

    先说嘴贱的孟烦了,北平大学生,家境良好,从军数年,曾任副连长一职,一直打败仗沦为逃兵,因装死被鬼子戳了一刀,从此沦为瘸子。烦啦这个人很矛盾,他爱国,从一个大学生变为抗日军人,满怀热血报效国家;他怯战,一次次的失败让他能跑就跑,第一次的缅甸落地之后,他就跑的贼快,一直反对反攻,连第一次做排头兵还是去救他父母;他自私自利,甚至连一个女孩子的钱都偷去给自己买药,后面还偷大家的罐头给小醉;他有谋略,而且很 勇敢,这个无论枪法,战场知识来说,他都是合格的副官,后面还跟着死啦死啦冒着生命危险去对岸画地图。其实,孟烦了是个很孤独的人,这个也和他的家庭环境很有关系,他不愿意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心事,自以为可以摆平一切,但却屡屡挫败。他缺乏安全感,离开了团体之后他会很孤独,喜欢大家照顾他的感觉。

    第二个,我们不说死啦死啦,我们说阿译,这个电视剧的演员我给满分,演的太好了!阿译,上海大户家庭,曾在某军官训练团毕业,获得少校军衔,溃败至禅达之前没有过战斗经历。阿译其实是个好学生,敬佩上级,死守军规,偶尔还会打打小报告来保持着好学生的角色。阿译其实代表着国内知识青年想报国但是力量卑微这样的一个现实,战争是残酷的,在敌我悬殊下,学识和规则需要结合战争经验才可以成功。阿译从最开始的战场小白,老兵油子的笑柄,最后被死啦死啦感染,炮灰团他带领着冲上去却自己冲进大树里面,为的就是想和兄弟们死在一起。在小说中,他也是最后成为了和死啦死啦一模一样的战争高手,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小说。

    第三个,迷龙,东北人,老兵,从东北一直溃败,以前有过涉黑的经历,身强体壮,机枪手,同时迷龙是第一个有家室的老兵油子。典型的东北人,讲义气,一根筋,认死理。迷龙很会做生意,甚至连老婆都是用一口棺材换来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迷龙为了自己的生活都是一直在努力争取,娶老婆,找新家,他也是兵油子们最羡慕的一个人。迷龙的结局是悲惨的,有老婆孩子的兵最后却因为保护老婆孩子而死,死啦死啦在他笑的一瞬间了结了他的生命,可悲可悲!

    第四个,郝兽医,一个老实本分的陕西人,机缘巧合沦为部队军医,有一个儿子也在国军。兽医这个角色剧中演的很好,尤其是他儿子牺牲,小说中形容他的眼神浑浊,大家可以看电视剧,演的非常深刻!兽医此人,我用死啦死啦和烦啦的一句话来概括他。第一个是,烦啦问,过江救他父母,为什么郝兽医都可以去,我不能去,死啦死啦说‘他去,是我死了,还有个人可以说句人话’;第二个是郝兽医牺牲,烦啦说,我们失去了一个老人应该有的沉着冷静。(大致的意思应该对,详细的大家去看电视剧吧)

    第五个,不辣,蛇屁股,克虏伯等等,因为时间关系我不一一分析。但是他们都是死兵油子,个人性格都带有丰富的地域性格,都是身经百战,看破生死,对他们来说,打仗打一次也是打,打两次也是打,排头兵也好,后卫队也罢,他们都已经看的很淡了,每天都是多活一天是一天,快乐一天是一天。

    第六个,何书光为代表的一帮子精锐,这部分是最可怜的一部分,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没有自己的灵魂,他们的认知,他们的思维方式都被过度的洗脑了,甚至于在大树内,他们都还坚信着援军。最终终于现实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感受到了战争的差距,感受到了敌人的强大,他们才幡然醒悟。小说中,精锐代表们最后也变成了不辣蛇屁股他们这种兵油子,成为了死啦死啦战营中的一员。(Ps,现在精锐们也很多,不过大家要多思考,问题不大哦)

    第七个,死啦死啦。贵军某军需官,父母是搞跳大神的(不知道真假,无从考证)。死啦死啦在缅甸脱了副团长的衣服,假冒川军团团长,集中溃兵挡住了日本人的攻势,并且带领了老兵油子回到禅达。后面死啦死啦成功成为了川军团团长,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团,自己的阵地,最后用计谋反攻至东岸。原著小说中,死啦死啦因为不想打内战而自杀。死啦死啦我不想说太多,他本人其实是虚构的角色,引用他自己的话,他是见过了太多的败仗,见过了太多的死人,自己慢慢成长了起来,他也是抗日期间,大家所期望出现的那种人。死啦死啦不是传统的管理者,话说慈不带兵,但是我们看到死啦死啦总是和兵油子在一起,管理的方式更是松散,反而全靠的人际关系和忽悠。最后用死啦死啦,龙文章的几句话来总结他自己吧。“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欠三千条命,我要在对面建三千座坟”,“我说过我要带你们回家”,“安逸,死了都要安逸”,“”。。。。

    小说好久都没刷了,改天再刷



    拜拜无良


    个人认为,《我的团长我的团》单丛抗日角度来并不一定是第一,但从对人性角度的揭露来讲,无意可以说是巅峰之作。川军团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中平凡人的展现,大少爷烦了,混混迷龙,慈祥的兽医,单纯的豆饼,让人讨厌的阿译等等,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市井小民的那些缺点。龙文章无疑是一个清醒的人,他是那么的亢奋,那么的了解这帮炮灰,懦弱,甘于安逸,迷茫,失败后逃跑的落魄,但他们其实也渴望胜利,渴望爱情,渴望有希望,渴望打一场胜仗,渴望不辱军人的使命……。

    但一切都会在安逸之后变得不一样,始终需要被敲打才能想起过去的苦痛。日军在对岸明面上载歌载舞,实际无时不在准备着过江渡河,而防守的一方直至被对方密集的炮火轰了一遍后才知道自己的愚蠢。这不是他们这些人的安逸,也是每一代中国人的安逸,当代的我们迷失在经济繁荣的数字中,殊不知我们还面临这很多问题。没有核心科技的制造业,畸形的教育产业,忧患重重的医疗等等,仍然需要我们去改变,而不是让我们沉沦在抖音,王者荣耀,美食,酒色当中,也不是让我们利欲熏心,追命逐利。

    所以,仔细去品读该剧,其实对于人性的揭露真的值得去思考和借鉴。





    想这个名字想了三天


    一、

    《我的团长我的团》不仅是最好的抗日剧,还是最优秀的国产剧之一,可以和《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雍正王朝》等媲美。

    剧中每一个情节都让人回味无穷,每一个角色都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我团》不仅是反映中国远征军怒江抗战,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战的缩影,是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大剧。

    二、

    虞啸卿就是低配的老蒋,唐基多么像善于算计的阎老西儿,精锐就是中央军,来自全国各地的炮灰象征着全国各地的地方抗日杂牌部队。

    不被看好的炮灰,在全国各大战场,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被寄予厚望的精锐,反而被各种势力捆住了手脚,变的瞻前顾后。

    怒江对岸的游击队,象征着八路军和新四军,他们和国军一样,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三、

    在我眼中,龙妖,烦啦,阿译长官,郝兽医,迷龙,不辣,豆饼,丧门星,克虏伯,蛇屁股,要麻,大胡子,康丫,李乌拉,狗肉,张立宪,何书光,余治,麦克卢汉,柯林斯,世航大师,小书虫......他们都不仅是剧中的角色,还是一个个几十年前抗日前辈的缩影,需要我们仰望。

    他们身上,有我们这个民族的魂!


    董狐笔


    一个冒牌的团长,带着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习惯了逃窜只想着活命的兵油子,在丛林里和日寇反复周旋,终于逃回禅达。后在反攻南天门的战斗中置之死地而后生,拿下树堡,坚守三十八天,打乱了日寇的指挥系统,为取得最后的胜利几乎精锐尽失。

    这部电视剧我看了三遍而不厌,皆因其对人性的刻画简直是深入骨髓。

    一,为了要回当掉的枪参加远征军,身无分文的不辣采取的方式是用树枝戳自己的鼻孔,血下来了,典当老板慌了,枪到手了。方式很无耻很无赖,但目的很高尚。

    那么,我们要怎么评价以高尚的目标为目的的龌龊呢?

    二,郝兽医死了,川军团愤怒了,仅有的一门山炮不计后果不计可怜的炮弹储备,连续轰击那个把郝兽医炸死的炮兵阵地。直到那一刻之前,甚至是平日里经常调笑恶搞郝兽医的川军团的人都没有想到,原来郝兽医是那么重要。从此川军团去了身边唯一的一个老人和一个老人的沉稳与经验,只剩下年轻人特有的冲动和疯狂。从此那些随时可能死于非命的士兵失去了一双可以在弥留之际握着的双手。看似最废柴的军医原来是最可靠的精神慰藉。

    那么,枪炮之锋利和潜流之精神慰藉孰轻孰重?

    三,龙文章以最危险的方式证明了虞啸卿反攻计划的不可行,然后就颓废了,没有了往日的油嘴滑舌,没有了往日的锱铢必较,没有了往日的洞若观火。他想胜利,但他知道他的方法虽然可行但要冒巨大的风险,承受巨大的牺牲。

    那么,是要死亡带来的胜利还是要活着带来的苟且?

    在这部电视剧里有很多这样的情节,看似矛盾,一旦基于人性考虑就顺理成章: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尊严的渴望,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幸福的期望,看似一群麻木的人在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虽少有推断和思考,却基于为人的最基本的本性一步步走向正确的抉择。

    有那么多次,当龙文章声嘶力竭地大骂炮灰们麻木怯懦得过且过安于苟且的时候,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如果把自己也置于那样的环境之下,我们就能做出更高尚的抉择吗?

    心底有花开,世界自然春。

    到目前为止,对于人性的刻画,《我的团长我的团》演绎得最为淋漓尽致,无出其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