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什麼時候怎麼樣創立的?

爪子先生1


科學的本質是指導人類發展的思想體系,跟儒家思想是一樣的,在現代命運卻不同。

如今很多思想體系都在被拋棄,科學一支獨大。

為什麼?是好是壞?

因為工業革命,科學鑽了人類思想體系的空子,一下子把儒家,道家,佛家等世界百家全給幹趴下了。

因為要強大,要工業,要想過得更好只有相信科學,科學也做到了這一點,讓世界進入到了21世紀這種高科技的工業社會。

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生存條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這都是科學的功勞,不可磨滅。

所以科學就是真理了嗎?我回答否。

科學的核心指導是物質,是物質,是物質。

以前的思想體系之所以被它打敗也是因為如此,因為之前沒有指導物質的思想,只有指導思想的思想,獨樹一幟,所以科學贏了。

毛病也來了。

人變成機械了,正在機械化的邊緣徘徊。

人不再是人了,人性快被磨滅了,不管好的還是壞的人性,都快消失了。

這同樣是科學的“功勞”,持續下去,世界將會變成一潭死水,人的七情六慾將會消耗殆盡。

人工培育下一代,親情消失。

有物質代替快感,愛情消失。

有虛擬代替現實,友情人際交往消失。

人還是人嗎?

有很多好萊塢科幻電影都在說未來世界到底什麼最可貴,人究竟需不需要感情。

個人觀點,做為一個人,如果沒有七情六慾,活著並沒有意義。

奉勸,想要人性保留,早點認清科學的弊端。


離焱


科學,簡單地連說就是認識世界的一種體系,是一種社會建構,是指導人們應對日常生活和做決策的一種工具。當然這個回答還比較籠統,因為要回答什麼是科學,還涉及到一系列複雜的東西,比如科學史,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等等。當然這方面也有一些圖書值得參考,比如《科學的歷程》,《什麼是科學》,《魔鬼出沒的世界》等等。

實際上,我們現在說的科學主要是指西方科學,起初科學並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或者說沒有建制化,科學家也不是專門的職業,沒有職業化,只是很多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進行的一系列探索,但是後來科學逐漸建制化了,科學家也走進了實驗室,科學研究成為了一種獨立的職業。

近代自然科學是以天文學領域的革命為開端的。1543年,哥白尼公開發表《天體運行論》,這是近代自然科學誕生的主要標誌。日心說的提出恢復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來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學界和思想界,動搖了封建神學的理論基礎,是天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伽利略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他開創了“實驗科學”先河。 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他曾自制天文望遠鏡、證明哥白尼“日心說”的正確性。他的發現和他開始的科學研究方法,標誌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為經典力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而17世紀,牛頓的經典力學則是近代自然科學形成的標誌。 1687年,英國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論述了牛頓運動三大定律(慣性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些定律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體運動概括在一個理論之中。這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性的概括和綜合。形成了一個以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表達形式的近代物理科學體系即經典力學體系,標誌著近代科學的形成。


WANG論科普


科學,是群體性感應信息的意識工具化。科學的三個關鍵詞:群體性、感應信息、意識工具化,少了任何一個關鍵詞,都不是科學,這裡的科學,實際上是專指科學理論,狹義上的科學。

廣義的科學,可以認為是一種意識形態(群體性主流意識):人類主流認知體系(群體性意識形態)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可以說,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時期)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人類意識進化史,也就是人類認知進化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只不過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意識進化的不同階段性產物。

廣義上的科學,作為一種人類認知模式,可以認為是由伽利略開啟的。近現代科學(這裡是指近現代科學理論),實際上就是兩個工具:一個是觀測實驗用的有形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感應能力,一個是意識工具加強了對原感應信息進行再處理的可靠性。

從廣義上說,伽利略的意義還不僅僅在於他對新的感應信息的發現和他的理論發明,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他是人類感應信息開始工具化的人,是將意識工具化和感應工具化結合的人,開啟人類新的認知時代的人,從此,人類遠離了一神崇拜時代,進入到科學時代。這其中當然也有很多其他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在奮鬥、努力中改變著模式的進程。要知道,認知模式是生存模式的基礎,包括其上的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等。

實驗設備、觀測儀器的發明,延伸了人的感應能力,擴大了人的感應信息,引發了人類認知模式的突變,近現代科學誕生了。

當用已知經驗去做思考上的外延,也就產生了意識加工。歷來所有的思想、認知都是這麼來的。但很多原始的思想或者後來不可靠的認知,關鍵就在這個意識加工上出現問題。建立可靠的意識加工模式才是可靠認知的關鍵。

意識加工模式不同,或者說其實也是一個進化過程:原本是依靠人的直接感應獲得個體感應信息,再經過群體的過濾,成為群體性經驗,群體經驗再做系統化,成為系統化經驗,從遠古的到後來的認知就是這麼來的,如中醫、古天文學等等知識。人類很早就有將意識工具化,這是人區別動物的關鍵。人類意識具有記憶、聯想、邏輯等功能。

以下分析基於這樣一個觀點:個人意識發育成長是群體性意識進化的濃縮版,一個完整意識加工的過程也是群體性意識進化的個體濃縮。

我們來看一個今天的人是如何生成一個念頭,並且還整理出一套完整的體系的。當一個人看到某個現象時,會有視覺意識,然後就是記憶意識,把暫時的視覺意識存儲下來。如果再次和多次看到以前存儲下來的記憶中的信息,就會知道這個現象,並且還能在現象發生前、發生中、發生後做出預測並調整自己的行為與之匹配,使得自己能與這個現象獲得能量、物質。這些意識都是生物學決定的,本能的,之所以有這種能力,也是意識進化的結果。無論是最簡單是意識還是複雜的意識,都如此,意識如同“麥克斯韋妖”,就是獲取外部“信息”後做內部信息重整,並把與之相鄰毫不相干的物質轉化為與自身信息上相同的物質,基因信息是這樣,人的意識也是這樣。

現代物理學和生物學等也在逐漸揭示人的意識產生的“現代科學上的作用機制”,基本認為是一種神經細胞內高分子物質多量子糾纏的結果。查爾默斯1994年對意識研究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分類,認為存在簡單問題和困難問題。簡單問題可結構化,困難問題不可結構化。可結構化就是能夠用語言或用數字表達,不可結構化就是不能用語言或數字表達。另外,物質的物理屬性一般都可結構化,而物質的現象屬性或內在屬性不可結構化。

最開始的群體,一定是系統化經驗為核心認知的,這有可能是幾百萬年前到二、三十萬年前。

可以說,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複製”、“傳播”是人類意識第一次覺醒。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和“複製”有個特點,需要先建立一個與感應信息無關的“系統”,這個系統中包含的“存在”並不是感應信息本身,但是系統中的各種“存在”之間的關聯與感應信息是呈現對應關係的,這就是觀念的建立 ,其中那些不存在的“存在”就是概念,而概念之間的關聯就是儘量與感應信息呈現對應關係。這是人的意識加工的關鍵,因為感應信息本身就是兩個或者多個相互影響的結果,所以只有建立關聯才能匹配感應信息。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個體的人建立了概念之間的關聯,當然他們會盡量與感應信息呈現對應關係。

然後在能夠交流信息的群體中,個體會通過交流信息實現概念關聯的一致性,這樣概念關聯一致性確保群體能夠像一個整體的個體一樣生存生活發展,這就是系統化經驗的形成。

即使是可結構化意識開始出現再現、複製、傳播的那個時間,最開始的群體,也一定還是系統化經驗為核心認知的,但這個經驗中(或者說感應信息中)就包含了與感應信息無關的“系統”,即觀念。人們通過交流信息,又統一和強化了這個系統以及這個系統中的“抽象存在”,也就是群體性觀念強化和概念強化。這個過程如同早期的群體性經驗強化一樣。

我們可以從今天任意一個人的意識系統建立過程中,來看過去人類群體性意識體系進化的整個過程。今天的科學家(如果是天才的話)可以先建立某種觀念,這個過程是任意的,無所謂的,可以說人人都可以建立起自己的觀念,在這個觀念下產生概念,概念是發明的過程。然後才是關鍵的下一步:用經驗(即方法和邏輯)來構建概念之間的關聯,這個屬於發現的過程,所以很多天才到這一步就會歡呼。

人類過去群體性意識進化過程中,也會是這樣的,先群體性強化某個經驗,然後群體性交流經驗認知的過程中強化觀念,建立起統一的觀念、統一的概念。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由小部分群體再發展到更大的統一的群體,不同的觀念再次從紛亂到統一,概念也是同樣到統一。這就是人類歷史上不同的意識形態的過程,也是觀念思想的進化過程:萬物有靈(非常多個氏族群體的各種觀念)-->多神論(城邦制中央之國的統一區域下的群體觀念)-->一神論(區域統一的群體性觀念)--->哲學世界觀--->數學概念和科學概念(數學和科學概念實際上也不停的發展,雖然都叫數學和科學)。

現代物理學和生物學等也在逐漸揭示人的意識產生的“現代科學上的作用機制”,基本認為是一種神經細胞內高分子物質多量子糾纏的結果。著名物理學家彭羅斯的意識客觀還原理論認為,意識是由量子塌縮產生。在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物理學家馬修·費希爾(Matthew Fisher)提出,大腦可能含有某些特定分子,能維持更加穩固的量子疊加態:由於波斯納分子處於糾纏狀態,神經元發出的電信號可能也因此糾纏在一起:或許可以稱之為一個“想法”的某種量子疊加態。

從神學到哲學,再到數學、科學,這些都是可結構化意識再處理的產物。可結構化意識造就了特殊人群“知識分子”,符號體系仍然在今天是部分專家的專利,如超弦理論,如同一萬年前的巫師那樣,掌握著文字和符號系統,如甲骨文和太極八卦等,形成了符號系統的神秘化,而意識的進化,是去神秘化過程。很有可能在在第二次智力覺醒來臨後,這一切會發生變化。符號系統不再是少數人掌握的神秘工具。人類藉助機器實現非結構化意識“再現複製”技術,輕鬆理解這些原本複雜的符號邏輯體系。未來如果能夠進入不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和複製,那對人類來說一定是一個天翻地覆般的變化。


探索貓


科學通常意義上指的是一個知識系統,系統內部的知識點是相互連接的、彼此不存在真正的矛盾,這個知識系統是自洽的。一個新的規律或者理論必須能夠解釋之前的知識系統,完成和之前知識系統的融合才能被這個知識系統接受。科學雖然包羅萬象,到今天其豐富程度已經浩如煙海,但是這裡面所有的知識點都是自洽的,只要其中任意兩個知識點出現矛盾那麼這個系統即面臨崩潰。

現在人們所說的科學其實已經不僅僅限於科學知識,科學本身的含義一直在發展,今天我們講科學的時候,往往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即認識世界的一套方法體系。這套方法體系包括:可證偽、可重複、可預測驗證等等特點。

近現代科學發端於15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有兩個:一個是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一個是“血液循環理論”的提出。這兩件事為什麼重要呢?前一個太陽中心說,推翻了被宗教奉為真理的地球中心說,後一個衝破神學所說的人體內部不會有循環運動的信條。這兩個事件極大動搖了神學對宇宙及人體解釋的權威,西方人開始從沉睡中甦醒,之後自然科學不斷挑戰神學權威,並逐步擺脫神學的桎梏。

其後,以伽利略為代表的科學家建立了近代科學的試驗驗證體系,如比薩斜塔上的自由落體試驗、單擺實驗。今天在科學體系中科學假設的試驗驗證依然是科學方法體系的基石之一。

再其後,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及“牛頓三定律”,宇宙與自然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人類的理性和邏輯思維顯示出了自己的強大能力,科學知識體系在這一時期初具雛形。


科壇春秋精選


科學,首先是西方僧侶們玩的把戲,他們虔誠地認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研究世界就是研究上帝。再早一點,你也可以說到雅典文化了。他們有人研究數學很入迷。根號2之類的東西都是他們創造的,當然他們認為是神創造的。我們現在認為科學的東西,十六世紀僧侶有關,科學,首先就是科。他們把世界物質的運動抽象的來看。蘋果和石頭的聯繫可以是牛頓力學的聯繫。也可以是門德列夫元素週期表的聯繫。另一方面,可以說是學,學說,證偽性,這說起來比較複雜。大致來說,就是不僅要有根據,而且要有重複性,總之是按照你學說的範圍,只要一個地方有錯就是不成立。就因如此,有人就說中醫不科學,當然這是嚴格的科學標準,中醫能治病,本身就反映他至少部分正確地理解了客觀的病因病理,至少是部分地反映了人對世界的正確認識。問題是,中醫是不打開黑盒子,光從外表去認識這個黑盒,這就決定了它不象嚴格意義上的科學,一旦突破,可以舉一反三,迅猛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