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这个集团公司,她在职场生涯中使出了三大招


《红楼梦》里的贾府,对于丫鬟而言就是职场。看似繁花似锦,但竞争之残酷尤胜于当代社会。

袭人曾一度成了准姨娘,混的似乎不错,近年来一直被当作职场典范。打开搜索引擎,跟袭人相关的文章,尽是什么职场达人、白骨精、高情商如何修炼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鼠目寸光的解读。

风光一时就被打回原形,那叫做跳梁小丑,不叫成功。红楼梦是高阶段的人生智慧,里面的成败不能看一时,作者写着写着,就会反转的!乐极生悲、明中藏暗,才是红楼梦的特色。

红楼梦里塑造了很多跳梁小丑,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袭人。让我们来深入分析她的职场浮沉。

01王夫人团队简析


书里说:贾府传统,父母会给成年儿子放两个人在屋里。实际上不仅贾府如此,封建时代大多数贵族家庭都有这惯例。但是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幸运儿呢?

按当时社会风俗,伺候过父母的有功仆役,会被赐给儿子做通房丫头,或者直接做姨娘。

电视剧《大宅门》里,白景琦娶的妾杨九红,老太太坚决不认,后来她把自己的丫鬟槐花给了白景琦做妾,这就是惯例。

另一个丫鬟李香秀并没给白景琦,身为丫鬟她腰杆却硬气的很。跟白景琦偷偷好上了,也毫无羞惭,反倒理直气壮。这份底气,从何而来呢?白景琦喜欢她固然很关键,但还有个重要原因——自古以来,父母的丫鬟,便是姨娘正选之途。香秀觉得自己占着理呢。

事实证明,秀香果然继承了老太太的遗志,打压的杨九红抬不起头来。由此可见,长辈赐丫鬟给少爷,某种意义上延伸和扩大了封建家长权,这习俗当然长盛不衰。

按照这个背景,王夫人的丫鬟将成为通房丫头的第一候选梯队。放在今天讲,这就是职场潜规则。

这个背景清朝人都知道,所以曹雪芹不明写。世事洞明皆学问,写明了就没意思了。所以,看红楼梦一定要精通历史。

这个梯队里的成员有金钏、玉钏、彩云和彩霞。

金钏在众目睽睽之下,调戏宝玉要不要吃她嘴上的胭脂,彩云彩霞明目张胆地跟主人厌恶的庶子贾环拉拉扯扯。王夫人的丫鬟们,都在打少爷的主意,开放而主动——并非这些丫鬟留过洋,而是潜规则的强大作用。

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个体的空间非常逼仄,现代读者总是误以为,她们因个性十足而引发一个个事件。事实上,那些所谓的个性,背后都有某种潜规则、某些不可明说的权力支持。

王夫人的丫鬟就有别于其他丫鬟。其他人不是不想打主意,是压根没希望!

原书第30回:

宝玉上来, 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和太太讨了你,咱们在一处吧?”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等太太醒了,我就说。”

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 ‘金簪儿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俗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告诉你个巧方儿:你往东小院儿里头拿环哥儿和彩云去。”

宝玉笑道:“谁管他的事呢! 咱们只说咱们的。”


看看这段对话,处处都显示出王夫人团队的特殊属性。所有不可启齿之事,在金钏嘴里都变得自然而然、格外笃定。否则,彩云何以色胆包天,宝玉何以自信满满能要来金钏,金钏又为何调侃“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好了,答案呼之欲出:金钏原本是最有希望的通房丫头候选者。因为有优秀的金钏、玉钏在前面排着号,彩云彩霞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贾环。

金钏被打,如果你真以为是作风问题,就才大错特错呢。金钏已服侍王夫人十来年了,按王夫人说的“跟我女孩差不多”。她是王夫人一手调教出来的,会那么蠢吗,连主人基本的禁区都不知道?

显然说不通。长期浸淫于职场的精英,必须清楚自己的界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金钏跟其他男人或许不能轻浮,跟宝玉却是被默许的。

搞清楚了这些背景,你就会明白王夫人这次发飙是意外。是张道士提亲失败后的怒气,无处发作,金钏极为不幸的撞上枪口,做了个出气筒。(详见本人文章《宝钗冷面评说金钏糊涂,却不知自己正走向深井》)

金钏死后,无论是从惯例上讲,还是丫鬟的地位上讲,还是人情亏欠上讲,玉钏都成了铁定的人选。不出意外,金钏将略过通房丫头这一关,直接升任姨娘。

所以她马上被涨了工资,二两的月钱跟姨娘一样。但王夫人没有明说,因为她刚刚打算重用袭人,忽然间提拔玉钏,跟袭人这颗棋子有冲突。

王夫人也给袭人姨娘的待遇,那是为了用她。万事都已俱备,只差个名份,却始终不给她。到了原书第80回,宝玉最少18岁了,袭人则超过20岁,仍然有岗无职,连通房丫头都不是。

其实王夫人早已打定主意,只是利用她,用完了就卸磨杀驴。不必惊讶于王夫人的奸滑,像袭人这种背主叛旧的东西,自古以来都不会得到当权者的信任。

玉钏跟王夫人是什么关系,那是从小培养的,历史清白,忠心不二,领导还欠人家人情。而袭人呢,她原本是贾母的人,伺候过好几个主人了,忽然间背叛旧主,投靠过来——这两人能比吗?

可是,此时的袭人却洋洋得意,自以为就此实现了姨娘梦。

从职场的角度讲,名不正则言不顺,级别、职务不明确,可是大忌。很多领导想利用人时,会故意模糊职务,引人幻想。请记住,任何理由的画饼充饥都不可信。老板对真正的嫡系人员,不会把她放在有岗无职的状态下。

02 贾母团队简析


宝玉从小跟着贾母,诸事由贾母安排,贾母的丫鬟必然也在候选梯队里。

贾母果然挑了两个丫鬟给宝玉。可是大家要注意,晴雯直接成了宝玉的丫鬟,袭人仍然算做贾母的,只是借给宝玉用。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宝玉的通房丫头名额有限,等他到年龄了,父母那边也必然给人。贾母直接塞过去两个,有点喧宾夺主了。袭人晴雯两人不可能全部上岗,或许将来能上岗一个就不错了。

那时候盛行贤妻美妾,贾母又是一个典型的颜控,所以她物色了全府里最美的一个丫鬟晴雯给宝玉。贾母的心思是,这样的美人一旦跟小宝玉建立了感情,即便日后再有竞争对手,也不愁上岗。

袭人呢?按书里写的是,贾母喜欢她恪尽职任,担心宝玉身边没有尽心竭力之人,就给了宝玉用。贾母又说她是个锯了嘴的葫芦,大约觉得她除了忠心,还挺老实的。

这样的人做不了美妾,却可以做大姐,靠忠心、细心打天下。但她们的命运基本都是做炮灰,很可能做了少爷的性导师,等少爷一旦长大了,她们的价值就没了,会被发嫁给下人。

袭人没姿色,也没啥特长,看上去笨笨的,终究不是姨娘那块料。而晴雯有姿色,有手艺,有魅力,活色生香,每个条件都是为做姨娘量身打造的。

晴雯的自身优势太突出了,以至于她不需要处心积虑的去筹谋、去色诱主人、去投靠新主。她曾极为自信对其他丫鬟说:

“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

临终前她说:

“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


职场里有时候职务一样,但领导的期许值却不同,这需要跟领导达成心理默契。晴袭两人的角色定位就不同,跟贾母达成默契的人是晴雯。

袭人也读懂了贾母的意思,但她不甘心做个炮灰,她要改变命运。看似安分老实的她,却有移天换地的抱负和胆量,她先后放出三大招,第一色诱宝玉,第二投靠王夫人,第三排除异己。

03 三大招的得与失


让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这三招。

(1)第一招是为了套牢宝玉。然而她高估了自己的魅力,低估了宝玉的精神需求。

尽管宝玉年幼易骗,可他终究是神瑛侍者投胎,非世间一般“须眉浊物”可比。即便没文化的丫鬟,想跟入他眼,也必须是心灵纯净、精神鲜活的人。而功利主义的袭人,跟宝玉的精神世界恰恰相反。my god!真是难为她了。

于是,她奉献的那点肉体愉悦,很快消失殆尽。甜蜜期一晃而过,剩下的都是话不投机。随着宝玉的感情世界日渐成熟,他跟袭人渐行渐远。

原书第七十回: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

这是一个背景交代,可以看出此时两人关系的尴尬。实际上他俩疏远的何止是身体,更是心。

超级护花使者平生唯一一次动粗,偏偏踢了袭人——这是个征兆,不必等到宝玉彻悟,在他懵懂的青春期里,就有与袭人决裂的端倪。

袭人的第一招完全失败!

(2)第二招是为了找靠山,弯道超车。然而她高估了自己的价值,低估了王夫人嫡系部队的门槛。

贾母和王夫人对宝二奶奶人选各执己见,这是两个高层贵妇间最为隐秘的矛盾。贾府人精众多,知道的人不少,但敢去利用这矛盾,敢火中取栗的只有袭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袭人的胆识倒真是一等一的。只不过,历史告诉我们,胆识一定要配合智商来用!否则还不如没有的好。

曾几何时,贾母对这个家具有绝对控制权。自元春封妃、王子腾升迁,王夫人羽翼渐丰,她想强化自己的掌控力。她急需培养自己的嫡系,但又不能马上大动干戈清洗员工,袭人看准时机投靠王夫人,正合她意。

把袭人收为己用,对王夫人而言百利而无一害。但这事对袭人而言,却是生死抉择。

不要以为我危言耸听。看过《甄嬛传》的,是否记得莞常在有句台词:“侍奉主上,唯有忠心一条。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后面的人也不会放心重用。” 就算是现代社会,领导依旧最看重忠诚。而在封建时代,不忠不孝都是顶级大罪,人人得而诛之。

说句大实话,贾母看似慈祥,看似后期对贾府掌控力减弱,但这位超一品国公夫人,毕竟非常人尊贵福德,岂可随意挑战对抗?简而言之,贾母和王夫人两个大boss,得罪哪个都是自寻死路。

可是袭人,偏偏就要花样做死,在这两者之间跳来跳去。

她既然背弃贾母,府中贾母一派的旧人,必然都会鄙视她;而王夫人那一派,则会忌惮她这个后起之秀。

怡红院里大小丫鬟曾一起起哄,骂她是西洋哈巴狗,当面都这么骂,背后什么样可想而知。请注意,是大家一起骂的,她的群众口碑已经差成什么样!而这显然只是冰山之一角。

当袭人以主子自居,教育婆子要懂规矩时,你当真以为那些婆子心里敬服?当她金钗玉镯、红裘粉袄、花枝招展的回家奔丧时,那前呼后拥的阵势、那逆天丧德的打扮,不就等于脑门盖上戳“小人得志”,还唯恐天下不知吗?!

一个身无寸功的丫鬟,各种待遇都超过儿女双全的赵姨娘——这么出格的人,不是人民公敌是什么?

很多读者说晴雯情商低。晴雯为人强势、性情急躁,的确是缺点,但却并不致命。因为,职场上最本质上的冲突,是利益,而不是性格。

晴雯没有僭越自己的职位,没有得到多余的利益,更没有任何道德污点。她再盛气凌人,也只是对下等小丫头,得罪的群体是有限的。

而袭人相反,她性格看似温吞,行事却很惊人。她一直在抢占利益,一直在高调进军贵族。

前面已经说过,职务不明是大忌。职务明确还难免有人不服,何况不明确呢?那完全是人神共愤的节奏,会遭到职场一切人的痛恨唾骂,古今如是。

袭人一直试图以主子自居,这才是致命低情商,

可能很多读者想不通,为什么看书时的印象是,袭人获赞很多,晴雯被人神共愤呢?答案是:权力。

职场里原本没有公平可言,也不要指望谁会真心赞谁,大家本是竞争关系,随时踩踏。至于要不要踩踏、踩踏谁,关键看背后的权利。

真正论公愤程度,袭人比晴雯严重,但她当下正是王夫人的得力干将,大家就会对她笑脸相迎。而晴雯是贾母的人,她丝毫不向王夫人靠拢,还公开放话不稀罕王夫人的赏赐...........王夫人决意抄检大观园,就是清洗员工的信号,下人们谁都不傻,知道哪个靶子最好打。此时不群起而踩之,还待何时?

是非黑白全在人的一张嘴,主宰发言权的不是事实,而是背后的boss。晴雯去世后,小丫头讨好宝玉说:

“我因想晴雯姐姐素日与别人不同,待我们极好。......"

晴雯不是一向苛待小丫头吗,怎么到她嘴里变了样?——这就是boss的威力,晴雯到底对她们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主人想听什么话。

不懂人情世故如何看懂红楼梦?望文生义的读者,言之凿凿的拥钗、拥袭,却不知道他们依据的证据,都是作者用来收智商税的。

(3)第三招排除异己,当然是为了稳固地位。她又一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宝玉的智商。

如果袭人能得到宝玉青睐,或者成为王夫人真正的嫡系,其中任得其一,她就不需要排除异己了。所以这一招,本质上是她深度不安全的体现,也是前两招不给力、不奏效的反映。

天若让谁亡,必先让谁狂。这第三招便是袭人直接做死的昏招。

为什么这么说?请注意,王夫人当初跟袭人达到战略合作时,谈话内容围绕宝玉的表姊妹,并没有谈及下人管理。王夫人用她是要抑黛扬钗,给宝钗提供消息、制造方便等,这些才是王夫人的心头大事,袭人做好这些就足够了。

王夫人早期并不在意宝玉的丫鬟,这样来看,监视汇报这些下人的过失,是袭人自己擅自加给自己的“工作”,并不是王夫人的要求。即便王夫人有这要求,袭人若聪明也应该装聋作哑。

为什么?若是贾母势盛,排挤晴雯是自找没趣;若是王夫人势盛,她不会用贾母旧人,除非晴雯能得到青睐。可是依晴雯的个性,既不会背叛,也不会服软,从头到脚都不是王夫人的菜。晴雯尚且如此,怡红院其他丫鬟心机谋略都在袭人之下,都威胁不到她。

职场里看似万般隐秘的事,其实都是透明体——大家都心知肚明,瞒得过谁啊?怡红院经历大清洗,元气大伤。事过之后,谁不惊心于袭人的阴狠歹毒?未来不管谁做了宝二奶奶,谁能容下这样的人?

正妻过了门清理少爷房中人,这事常有。但也要拿捏分寸,看少爷脸色行事的。

袭人竟然比正妻都跋扈,把宝玉喜欢的丫鬟全部清扫一空,狂到极致了!

大费周章的剪除她们,自己没得任何好处,反而搞得唇亡齿寒,搞得恶毒彰显,搞得跟宝玉彻底离心离德,这不是蠢到家了吗!?

04 高危职业最终的胜利者


不要小看通房丫头、姨娘,这是下层女孩咸鱼翻身唯一的出路,岗位有限而竞争无限,所以成为最高危的职业。

晴雯如果不是姨娘候选人,不会引来那么多嫉妒排挤,不会成为清洗的重点目标。即便被撵出去,落差没那么大,像四儿、芳官那些人总有个去处,还能保住小命。

金钏如果不是姨娘候选人,不会跟宝玉肆无忌惮,不会撞枪口。即便也被撵出去了,落差也没那么大,不必寻短见。

她俩原本是希望值最高的候选人,最先脱颖而出,却也最先报废了。这就是红楼深藏的人生哲理。

接下来袭人就成了一枝独秀。当一个人不择手段清除异己,到达占尽风光的顶峰时,离轰然垮台也就不远了。这也是红楼揭示的人生规律。

最终宝玉是有两个姨娘,一个是玉钏,一个是莺儿。这是红学界的共识,原书有多出伏笔,脂砚斋也有透露。

原书第35回,回目就叫做《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回溯一下,那就是金钏去世,玉钏刚涨了工资时。王夫人要给宝玉送碗汤,特意指派了玉钏。如果读者懂得,领导的任何一次指派都不是随意的,那就有资格看红楼梦了。

那个时候,姨娘人选就已经出炉了。这不需要明说,大家都知道,玉钏也知道——连这潜规则都不懂,还混个什么劲啊?所以玉钏去送汤时一副主子模样,作者特意写上这一笔自有含义。

在这一大碓竞争者中(包括莺儿),玉钏站的最靠后,离竞争漩涡最远,对宝玉最冷。总之一句话,她是被动上岗的。不想主动竞争的她,却是最终的胜利者。即便算上莺儿,玉钏也轻松胜出。(参见35回里宝玉对两人的态度)

这又是红楼要揭示的哲学:越刻意的越失败,越冲在前面越遭殃。真正的成功者,要能沉的住气、藏的住身,会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回过头来再看袭人,你会发觉她有多可悲!她一直都是个棋子,冲锋在第一线,不顾身份僭越、不顾礼义廉耻、不顾是非黑白,做诸多危险事。为了那点幻想,劳心劳力的损德造孽,最终为她人作嫁衣裳。

按照曹雪芹的原意,袭人可不是被发嫁给蒋玉菡的,而是被撵出贾府后,沦落成暗娼,在风月场里跟落魄优伶蒋玉菡结成了夫妇,成为社会最贫贱的群体。婚后生活非常拮据,而袭人现实主义的本性,令蒋玉菡非常厌弃,最终离她而去。

这下场的惨烈,也是没谁了。

如果当初真做个安分老实的丫鬟,不要跟晴雯内斗,怡红院就不会被清洗。以她的聪明,或许还能早点提醒贾母,为她们安排个好的归宿。

《甄嬛传里》的安陵容,没有做宠妃的资质,却偏偏生了做宠妃的心。斗到精疲力竭,还是被人轻松碾压。临终时她幽怨的说:“你不要怨恨我,说我狠毒,其实我只是有一点不甘心而已........"

是啊,有点不甘心,袭人也是如此。

天道昭昭,人想上进是很好,但脱离了天道,都是做死。(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提醒删除)

在《红楼梦》这个集团公司,她在职场生涯中使出了三大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