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中如果一些领导的发言稿自己写,领导还会忙着整天开会吗?为什么?

江夏御史


这个问题问得好!假如领导讲话稿自己写,会照样开。干事嘛估计没啥时间了。开会一是上级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必须开会;二是根据全面工作安排推进会议;三是临时突击性工作部署会议;四是单位内部研究事项处理会议(例如分房,提拔,福利等)。

领导讲话稿一般情况下在小范围开个碰头会也就拉个提纲说道说道。大型单位也有的领导不用稿子直接讲,这样的领导属于高素质领导,不多。也有的领导也不用秘书去写,自己写。依赖秘书也有较多。不过多数自己修改。

县区长们一般绝大多数是秘书写。相对工作忙压力大,没有秘书。估计就工作干不成了。没有时间,都用在写讲话稿啦哈哈哈。



军旅天下兰州旅游


拿我们单位的领导来举例:

我们大领导,最大的本事就是口才好,不管什么话题到他嘴巴,他都能讲出个所以然。因此每次开会,我们作为下属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只要我们坐在会议室,安静听他讲就行了。

另外,在2年前,单位一位同事被升为了部门领导后,我发现他整个人也变了。以前没升职前,他是一个不怎么说话的人,后面晋升成为领导后,就不同了。

紧接着,因为合作的原因,我又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单位的领导,发现他们在开会时又是特别能讲。

我真是非常佩服他们的口才!

从这里可以总结到:当领导的,基本上都是能讲的,就算他自身原本不能讲,等他上到领导这一职位,他也会把自己锻炼成能讲的人。

因为他们知道,开会时下属基本上都不会发表什么意见。

经常开会的人都会知道,每次开会,员工不是低着头思考人生就是盯着自己手机屏幕或者玩着手机。

那气氛怎么调动起来?那只有靠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无法调动起气氛,那开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他们都会有意识的去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因此回到你的问题:单位中如果一些领导的发言稿自己写,领导还会忙着整天开会吗?

我认为还会整天开会。因为对于领导们来说,他们开会压根就不怎么需要准备发言稿,他们已经练出了一项本事:只要抛出一个话题出来,他们就可以马上接上去!

都具备这样的本领了,还用写发言稿么?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好,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启发。


关注@华迪说,每天与你分享职场、销售思维与方法论。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华迪说


领导的发言稿如果通通都是由自己来写的话,所有的会议持续不到半个小时。

裹脚布又臭又长

大家见过超大型会议吗?我见过一次,那一次超大型会议,我只有一个感悟:想上厕所。

公司领导从7:30开始会议,那一次会议是晚上,类似于年会之前的一个最终会议的总结报告,从7:30一直讲到了凌晨1:30。

整整6个小时,我应该没有夸张,所有的领导都跟打了兴奋剂一样,每个人都在抢着话筒,抢到话筒之后就说一大段的个人总结和个人汇报。

我们以公司当中的中层管理者来举例,他们每个人发言的时间有限,可能20分钟。20分钟之内讲的所有的东西恐怕只有一句是有用的,那就是谢谢大家,大家辛苦了。(能不辛苦么?)

除了这句话之外,所有的话只会给人脑子发懵的感觉,他究竟在说什么?他究竟在说什么?我好想去上厕所,可是出不去啊。

就这样,我们几乎是半痴呆状态,听着他把所有的会议报告统统讲完,然后非常得意的鞠一下躬,指望着我们给他鼓掌。

会议报告没这么麻烦

我也当过公司主管,甚至我现在一直都是公司主管,只不过和之前的管理部门有点偏差而已。

简单讲,我所举办的会议或者参与的会议发言永远不会超过20分钟,一般情况下5分钟解决,除非有非常重大的事情,比如销售的业绩没有完成,比如公司的采购出现了问题。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会等他们全都到办公室,然后一拍桌子说此次会议有四点内容,全都拿录音笔记好,记好之后你们挨个去完成就好。

再之后就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会议完成,每人领了一瓶矿泉水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了。

我本以为这样的会议是很正常的会议,谁知道再有一次会议结束的时候,所有的办公室同事一人送给我一个大苹果,并且对我三鞠躬表示感谢,可怎么想想好像有点遗体告别的意思。

当时笑骂着把他们都给赶了出去,其中一位员工说道,老大你是我们见过的会议时间最短,说的最经典的老板。

会议报告没有必要

会议报告一整就整三个小时、五个小时,真的没有必要,你讲的再多公司员工也是一脸懵,只会关心几点下班几点吃饭。

尤其是那些自己秘书给自己打印好的报告,张口闭口就谈企业规划,张口闭口就谈员工的发展,谈完这个谈那个,谈完那个谈这个,谈到最后连员工都不知道你在谈什么。

我们建议公司领导开有必要的会议,但是不建议写的这么长的会议报告且全都是官方语言,这个时候通俗一点,用一两个小笑话举个小例子,轻轻松松说完就可以了。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十年职场培养师经历,持续输出优质职场文化,全方位解析职场难题,希望大家关注@职场全能王!

职场全能王


发言稿只是个形式,会是该开都会开的。

这个问题我深有同感,因为我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就是给领导写稿的,根据我的真实经验来看,很多领导的文笔、行文逻辑其实都不差,写个演讲稿简直就是小儿科,但是领导基本上都不会去写,反而是让手下人写。

而且最有意思的一点,领导在开会的时候,很少会按照你的稿子去念,而是用自己的话把主要观点说出来,所以我认为发言稿不重要,只不过是走个形式,会议中还是取决于领导临场发挥水平,毕竟谁看着领导在前面照着发言稿一字不差读下来不闹心,没什么意思,一看就知道领导这水平不行。

我曾经跟随过一位领导,他的文笔其实并没有多好,但是就写那种官方性质的演讲稿,一万字的两个小时之内就写出来,又快又准,做得PPT在省里都有名,非常厉害。水平就这么高的领导,很多时候还是要我写演讲稿,然后他再来更改,除非是非常紧急的情况,领导会亲自操刀,否则有什么写作任务都是先给我,而且领导在开会的时候根本就不看发言稿,上来就说。

其实我们就说实话,在单位里开会,领导基本上都是废话连篇,十句里有一句是干货就不错了,就那么几点问题,来来回回、东拉西扯,十分钟能说完的话偏要磨叽到一个小时。

所以说开会意图是什么?解决问题那都是次要的,领导真正意图是刷刷存在感,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威和地位,要不然领导能干嘛,特别是在事业单位,很多领导除了开会时神采飞扬、滔滔不绝的白话儿,啥都干不了。


朋也


开会,领导就要讲话。领导讲话,必备讲话稿。而讲话稿,一般说,90%以上,肯定是秘书,工作人员,会议人员,其它人员写的。领导自己写?没时间,有的领导也没有那个水平。还是一般说,秘书的写稿水平肯定是要高于领导,这是没有研究的。比如,蒋介石的秘书陈布雷。

在过去,吉林省的德惠县,有个县领导,在动员全县的春播春种大会上讲话;“农民同志们,时光不等人,时不我待,我们要大干,苦干,加23干,坚决要做到一次拿全草”!大家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县领导讲得什么?亲爱的读者,你看懂了我写的“稿子”了吗?原来,县领导的稿子是秘书写的,其实是“大干,苦干,加巧干”,县领导把“巧”看成了阿拉伯数字23!还有,当然不能“一次拿全草”,而是“拿全苗”!这个县领导,自己草苗都不分,还要领导农民种地呢!你们说,是不是笑话?其实不是笑话,是真事,就发生在1972年的吉林省德惠县。

前不久,北大校长在北大校庆大会上讲话,也读错了字。他把“鸿鹄之志”,读成了鸿浩之志,一时间,社会與论哗然。这大约都应该是秘书的错,你秘书写稿子,怎么也得教领导读一遍吧?紧接着,复旦大学老师也读错了字,这是什么原因呢?总不能也是秘书的错吧?

实事求是地说,领导的讲话稿,包括各方面,也不可能都要由自己来写,这不现实。大的会议,重要的讲话,稿子是要经过相应的集体讨论通过的。但有的,小的会议,临时的讲话,领导比较熟悉的领域,还是应该自己写,自己讲为好。

“领导自己写稿,不让秘书代劳”,也曾经是我们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之一。过去,曾经广泛宣传过一个时期。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发表了一篇重要的即席讲话,这就是后来的最重要的文章《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文献,成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灯塔。


盛广学杂家杂论


单位中如果一些领导的发言稿自己写,领导还会忙着整天开会吗?为什么?


个人以为,是不是领导自己写发言稿与开会多少有关系,但没有必然关系。理由如下:

一、发言稿服务于工作,谁来写不是最重要的

会议发言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但基本逃不脱政治性、政策性、严肃性这些条条框框。为避免“随口说、随便讲”可能带来的不清楚、有偏差等情况,很多人习惯用发言稿,不一定照着念,但作为参考也是不错的,至少可以最大限度规避“说错话”。

至于这发言稿由谁来写,则需要视情况而论。有的领导自己擅长写,也有这习惯,他会自己写;有的领导擅长表达,但不擅长写,就需要别人帮他写;有的领导习惯别人写个稿子他审,结合写作者的思考,再加入自己的思考进行完善,最大限度地体现“讲有水平的话”,等等。

从问题分析,题主应该是做机关文字工作的,站在“捉刀代笔”者的角度,反感一些领导大事小事开会、大会小会用稿的情况可以理解;站在工作的角度,写会议发言稿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分内之职,不干不行;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开会用发言稿是他的权力,要不要别人写也是他的权力,别人只能建议、无法要求,这是现实。

二、开会也是工作,不是每一位领导者都愿意忙着整天开会

我们不能否认有随意开会的现象,也不能否认开会是研究问题、推动工作、促进落实的一种方式,更不能否认“有稿发言”比“无稿发言”更严肃、更严谨。

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大环境下,既没有必要认为“不开会就是好事”,也没必要“妖魔化”开会就是做样子、走形式。开会的本质就是集思广益、形成定论,一件工作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多个人,不坐在一起交代交代、安排安排、掰扯掰扯,往往更容易造成“推、拖、绕、扯”的不好结果。从这个角度看,一味地反对看会并不可取,坚决反对毫无意义的开会才理性。

“领导”二字分量并不轻,“领”即“带领、率领、领头”的意思,要带着大家干事;“导”有“疏导、指导、督导”的意思,得给大家指路子、指方向、压责任。讲话、发言既是领导者的职场必备技能,也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试想一下,一个领导不开会、不发言,会不会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再者,开会发言也需要体力和脑力,如果不是有压力、有责任心,不如出去走一走、转一转来得“舒坦”,坐在那儿开会有啥意思?

作为领导者,管的事多,开的会就多;管的事少,开会就会相对少一些,区分看待就好,以偏概全就不合理了。

三、即使领导自己写发言稿,该做的工作还得做

写发言稿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会前写好、审定,会上照着念,一般适用于制式的报告。第二种是领导自由发挥,讲完之后再整理成文。不管哪种情形,机关文字工作者都得参与其中,要么先写后送审,要么领导讲完了再整理送审,其实都不轻松,该做的工作,该走的程序,一样都少不了。

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现实:白纸黑字写着的东西,一定比随口说出来的东西管用。因为,记录在案,有据可查;空口无凭,查无实据。所以,对于领导发言、讲话用稿子,既有对工作负责的作用,也有避免责任不清的功能,不一定都是坏事。

总之,写稿者与讲话者都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思考问题,难免有失偏颇。最好都站在工作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少去不少不必要的烦恼和麻烦。


水木空影


因为写什么说什么只有领导自己知道,无论让谁来写,最后定稿还是有领导决定。

会议多应该是上下的安排或是需要多,那个领导也不愿意,也不喜欢,文山会海。



居安思危164299745


如果材料领导自己写,那就长会短开,短会不开了。其实90%的都是屁会,啥事没有,就让领导们过过瘾,“我讲三点要求,你讲三点要求”,苦了写材料的,就这点屁事得写两三份讲话稿,不同的领导讲话的口气上还得有区别,又要围绕主题。



雪山飞鼠9527


一、对于体制内的政府领导大部分都需要有正式的发言稿。但是对于企业的领导来说,一般开会是不需要发言稿,除非是非常正式的特别需要讲话的大会或者会议场合。

其实就体制内的政府领导来说,不论是大领导还是小领导,开会都是他们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人认为,政府领导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

也确实如此,政府内部的一些领导和干部整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准备开会。他们的文职人员不是在写稿子,就是在准备开会的材料,无时无刻都在开会。

这样的大会不断、小会天天开的新现象,很多情况下都摆脱不了形式主义的做法。因为这样,无论大事小情都散会开会讨论,是严重拉长了工作的时间节点,像工作的流程搞得繁杂冗长,不能高效率解决和开展工作。

这样的情况在政府是非常常见,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开会并不是他们工作的主要部分。作为企业的领导来说,开会只是公司发展和一些决策的需要,并不是说企业的领导非常喜欢开会。

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和领导来说,他们是公司的战略决策者和推动者,对公司的整体利益负责,那么他们组织的会议一般就是,工作会议、部门领导核心会议,以及商务洽谈会议等等,还包括公司日常的例会……

这样的情况的会议,一般情况下领导是不需要稿子。如果这样读稿子还有什么意义?一些工作的决策该如何提出以及落实。

除非一些非常正式的商务场合或者需要特别演讲的会议场合才需要有特定的稿子。

二、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来说,确实是不怎么擅长写稿子的,只有只有一小部分领导擅长写稿子。

相较于政府领导来说,企业的领导更多的是公司的高层以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各个层级的经理总监等等。他们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以及职责之所在,对自己的岗位以及重点工作负责,并对公司的整体绩效负责才是他们工作的重点。

然而,文字能力或者文采并不是非要需要他们擅长,或者写稿子的水平有多高?一般公司都有企划策划部门以及专业的文案。特定的方案策划以及材料撰写,或者宣传活动策划等等都是有特定的职位来搞定。

领导只需要做的是提出和把控方向,最终做决策和拍板等方面,都是下面的人在执行和推动。

希望有所启发。


个人职场经验见解,欢迎一起探讨;更多职场和新媒体运营知识欢迎关注本人


借你来往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讲两句,单位中如果一些领导的发言稿自己写,他们当然还会忙着整天开会,只不过开会时,基本不会念稿子了,而是会直接“脱稿演讲”。


绝大部分领导没有写稿子的能力,一小部分领导有写稿子的能力,但没有写稿子的时间。

单位里有个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你的稿子写得越好,你就越难当领导,起码越难当有实权的领导。因为写稿子写得好的人,时间久了,就会有书生气息,会有悲秋悯人的情怀,会相信理论逻辑的力量。可在单位里,领导是靠情怀、是靠逻辑升职上去的吗?


别看单位里,很多领导是硕士博士学位,可这个硕士博士是怎么来的,相信大家都有数。当然也有领导确实是真正读出来的,但在单位里浸染多年,也早把那点文学功底丢到爪哇国了。


所以,单位里的领导都很会讲话,一讲话都是神采飞扬,但如果真的让他们写一篇完整的稿子,对他们还是很有挑战的。就像写这篇问答一样,看到问题谁还不会说几句啊,但坐这儿正儿八经的敲几千字,还是需要点墨水的。


领导都是喜欢开会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需要,更是个人情感的需要,什么会谁主持,谁发言,谁参加那都是很有讲究的。

单位里的领导也知道很多会议根本没用,但他们却高高兴兴的去参加。为什么?原因主要有三个:


1、除了开会,领导其他什么都不会干!

单位里有些领导,既没有业务能力,也没有管理能力,更没有技术能力,但他因为某些原因,偏偏就是领导。这样的领导比比皆是,他们的作用就是当“传声筒”,你不让他们开会,他们立即就会面临“无事可做”的窘境。


2、开会,是领导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

每个人都是有虚荣心的,领导的虚荣心更严重。开会是什么?是开会吗?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太幼稚了。一个会议、谁发起、谁组织、谁主持、谁发言、谁讲话、谁参与都体现了身份地位。领导背着手在车间转一圈,说“我还有个会要开”,多有领导范儿!


3、开会,确实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领导为什么天天开会,一开还一整天,因为开会确实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生产部和销售部闹矛盾,开个会讨论一天,晚上喝喝酒问题就解决了。再比如员工说工资低,开个大会画画饼,集体唱唱《感恩的心》,问题就解决了!


最后的结论:

如果单位中一些领导的发言稿自己写,领导也会整天开会的!第一除了开会,他什么也不会;第二,开会要发言,说明自己很重要;第三,不就是写个发言稿吗?领导自然会有办法写出来的,如果实在写不出来,害可以当场把稿子扔掉,脱稿演讲,更有范儿!

-END-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再出发】:为你深度剖析职场!世界500强资深经理人,2家管理咨询公司创始合伙人,全部原创,助你职场再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