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9.1《何以為家》:家庭之間親情愛與恨的矛盾解讀

May every brave child be treated by the whole world with kindness.(願每一個勇敢的小孩 都能被全世界溫柔以待)——贊恩·阿爾·拉菲亞

前言:猶記得去年七月份的時候,晚上下班後,應一朋友之邀,前去赴約。晚飯罷,一看時間,才過十點。朋友心血來潮,於網上訂購了兩張電影票——《何以為家》。朋友果然懂我,知我想看之心久矣。我二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觀罷,心潮湧動,思緒萬千,喟嘆萬里!然,遺憾的是,當日隨身沒戴眼鏡,片中細節之處多有遺漏,僅憑個人猜測,無法窺其全貌。今春節間隙,受疫情影響,足不出戶,花五個大洋,在網上果斷購買,再次觀之。

我想,這部影片之所以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主要是因為影片主題、劇情和內容能夠觸動大眾的心絃,引起社會的共鳴。

優酷9.1《何以為家》:家庭之間親情愛與恨的矛盾解讀

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於2019年4月19日在國內上映。該作品是一部黎巴嫩的電影。本片所演出的大部分劇情,都是主人公的親身經歷。為了躲避敘利亞境內的戰爭,主人公跟隨家人,來到了黎巴嫩,成為了難民。

影片採用了“倒敘”、“穿插”的播放模式,首尾相連,無縫隙地將劇情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自成體系的內容邏輯,將觀眾的心緊緊地攫住。無論是影片的每一個畫面、每一句臺詞還是演員的每一個細微的眼神,串在一起,無不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了親情愛恨的矛盾、生活的窘困無奈、健康與教育、人性的善惡、人權的擁有與剝奪、社會體系和保障的建設等多重內在涵義。下面,我們試著來解讀一下《何以為家》這部影片背後的底層邏輯。

1.親情愛與恨的矛盾,也許來自於生活的壓迫感和無奈感,但還有為人父母肩上缺失的責任感和內在的自信感

從影片中獲悉,贊恩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條件很差。一家人生活在貧民窟中,父母沒有穩定的工作,家裡六、七個孩子需要生活,連睡覺都擠在一張侷促的床上。

優酷9.1《何以為家》:家庭之間親情愛與恨的矛盾解讀

六、七個孩子擠在一張床上

不幸的是,年僅12歲的贊恩,作為家中的長子,本該享受童樂、體驗親情、接受教育的他,卻不得不接受命運的擺佈,或帶著弟弟妹妹在街上叫賣,或提著口袋給用戶送商品,或拖著載有煤氣罐的小推車送貨,來賺取那微不足道的零用錢,以緩解家庭繁重的負擔。

小小的身板,每天遊離於大街小巷,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時間的積澱淬鍊了小贊恩成熟、勇敢、堅毅的心性。

當得知自己年僅11歲的妹妹哈薩被父母賣給別人以換取報酬的時候,小贊恩試圖拼命挽救。可小小的贊恩怎能敵得過虎背熊腰的父母呢!當再一次得知哈薩“沒了”的時候,小贊恩心頭的怒火徹底爆發,將一柄冰冷鋒利的刀果斷凌厲地捅向了那個蹂躪哈薩致死的所謂的“丈夫”。當牢獄中的贊恩得知母親再次懷孕並打算生下來的時候,小小的他起訴了自己的父母。

優酷9.1《何以為家》:家庭之間親情愛與恨的矛盾解讀

在影片的最後,小贊恩吐露了自己的心聲。

我想讓大人們都聽一聽我的話:“我想讓那些不能照顧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否則長大後能回憶的是什麼?是暴力?虐待?侮辱?或者毆打嗎?被鐵鏈鎖?被水管澆?被皮帶抽嗎?”

多麼振聾發聵的心聲!聽見了這一席話,教人不得不懷疑親情的定義為何?價值又有幾何?難道親情二字就是用“虐待”、“侮辱”、亦或“毆打”這幾個可惡的動詞來衡量的嗎?又或者說,親情二字就是用“鐵鏈”、“水管”亦或“皮帶”這幾個可恨的名詞來界定的嗎?

很顯然,贊恩的父母並沒有給予孩子親情的愛。相反,卻得到了贊恩親情的恨。也許,贊恩的父母可以將這親情的“恨”歸咎於生活的無奈,這是外因。但是,為人父母的的責任感和自信感可以獲取親情的“愛”。

2.也許,親情的愛恨、家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面對人性的時候,多少會顯得微不足道

親情: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它是永恆不變的。

贊恩與父母的血緣關係,無論雙方充滿了怎樣的感情,愛也好恨也好亦或拋棄也罷,始終不會割斷那牽連著的一條紐帶,這是板上釘釘的,這是恆定的

人性:人類天生具備的基本精神屬性,它可以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有所起伏。它是變化的。

人類之所以能主宰地球,甚至掌控生殺大權,成為眾多動物中的翹楚,不僅是因為人類有一顆可以思考的大腦,還有某種內在的精神屬性,那就是人性。

戰國時期的儒家學派孟子有言:人性本善;儒家學派繼承人荀子反駁道:人性本惡;又有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道金斯所著《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提出:我們生來就是自私的。我們暫且弗論人性本善亦或本惡,有一點可以確鑿:人性可以依據社會背景、外部環境等因素產生變動,它始終都是變量。因此,它是變化的。

試問:贊恩的父母難道不愛自己的孩子嗎?那可是十月懷胎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呀!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優酷9.1《何以為家》:家庭之間親情愛與恨的矛盾解讀

生活在那個動盪不安的社會中,來自於家庭、生活、經濟、自尊等多重外部環境的壓力,贊恩父母的底層人性的劣根特質被徹底激發,哪裡還管什麼愛!哪裡還管什麼親情!畢竟,人要走完這一輩子,最基本的是,生存保障!

這時候,親情的偉大在人性的最深處,顯得是如此地蒼白無力!

3.有時候,親情的延續與穩定,需要人權主義和社會體系的建設保駕護航

贊恩一家很不幸,生活在動盪不安、戰亂頻仍的社會中,這是他們所不能夠決定的事實。面對如此境況,他們也只能選擇接受。相信贊恩一家的情況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縮影,還有很多沒有被挖掘出來的案例正在悄然發生,這是外部環境帶來的悲哀。

毋庸置疑,社會體系構建的不完善,不知會給廣大民眾帶來多大的傷害,即使是親密無間、擁有血緣關係的親情,也不例外。

當小贊恩在大街上辛勤勞作、拼命賺錢的時候,校車上的學生是他眼中的希望。他多麼希望自己能揹著書包,讀書上課呀!這是接受教育基本權力的缺失。

當自己的妹妹哈薩因病需要接受治療的時候,因為沒有出生證明,卻不能住院治療,最後因失血過多而亡。難道一紙輕飄飄的證明比人的生命更加珍貴嗎?

這是醫療保障的缺失,更是生命權與健康權的缺失。

優酷9.1《何以為家》:家庭之間親情愛與恨的矛盾解讀

當黑人媽媽四處辦理假證以證明自己的存在的時候;當黑幫勢力橫行,公然實施兒童販賣、人口拐賣的時候,殊不知,卻暴露出了這個國家對於戶籍管理、人口歸納、法治治國的不足。這是法制權力的缺失。

人自打出生以來,就擁有各種人身權,這是不可變更的,是不可轉移的,更是不容他人侵犯的。即使在親情面前,同樣適用。

“我想讓他們別再生孩子了!”

“你肚子裡的孩子會跟我一樣!”

優酷9.1《何以為家》:家庭之間親情愛與恨的矛盾解讀

這是年僅12歲的小贊恩說出來的話。兩句樸實卻真誠的話,道出了親情背後的涵義,更能引起眾多父母及國家建設者的驚醒與深思!

說到最後:親情之間愛與恨的矛盾,本身可以互通。有恨,即有愛;因為有愛,所以才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