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股票一般持有的期限多長為最佳?

懂社保


股票沒有什麼絕對的持有時間。


賣出的時候,我們應該問,當初讓我們買入的理由是否還依然值得堅持?當前的增長速度和走勢是否符合我們的預期??如果符合預期,買入理由沒有變,不應該因為短期價格的變化或者時間的長短而決定是否賣出。貴州茅臺值得持倉15年,可是你做的到麼?


作為投資者,我們關注的始終有兩點:風險和收益


只要股票持續在增長,那麼就不應該賣出,只要股票的增長潛力沒有被完全釋放,那麼就應該要堅持,只要風險相對可控就得堅持。


不過時間也有一定的講究,一般持倉三個月股票沒有動靜,就得反思一下,持倉半年沒有動靜,就得考慮自己的正確性,因為人們總是會犯錯,而自己很難察覺。


以股易金


一隻股票持有的期限多長為最佳,這個是沒有一定的規定,主要根據股民投資者的炒股風格和所持有的股票進行分析。

比如你是一個超短線投資者,炒股的出發點就是選強勢股為主,大起大落的股票,做超短的話一隻股票持有1~3個交易日最佳,因為超短股價變化太快,存在不確定因素太多,所以只能速戰速決。

比如你是一個穩健型投資者,一般都是參與比較溫柔的股票,低吸高拋,做有把握性的小波段操作。這種投資者一隻股票我覺得持股2周至3個月的週期為好,因為這個週期只要不太活躍的股票都是可以有一定的波段機會。

比如你是一個價值投資者,也就是屬於放長線釣大魚的那種,這種股民投資者是最穩,賺錢也是最大的。根據一隻股票的真正價值投資週期是1~2年時間為一個波段,對於這種股票週期比較長,真正大部分時間是在半年至1年半的持股時間是最佳的,長線主力浪也走出來了。

當然除了根據投資者風格來確定股票持股時間來推算,另外也是可以從個股情況來推算一隻股票的最佳持股時間。



假如你持有的股票是下跌趨勢,只是想做個超跌反彈,做個小波段的利潤,這種股票一般都是2個交易日為好,下跌趨勢的票越持有套的越深,只能速戰速決。

假如你持有的是橫盤階段的股票,這種股票同樣不能持有太久,因為多空平衡,做橫盤趨勢的票一般都是小波段,也就是10天至1個月之間完成一個波段。

假如你持有的是上漲趨勢的票這個持股時間就隨機應變了,股票都是漲漲停停的,一般都是3~6個交易日完成一個波段,隨後進入洗盤。所有持有這種股票就看你想做超短就幾個交易日持股時間,如果中期持股吃主升浪,大約1個月至3個月為好。而想要吃完主升浪一般一年時間為最佳時間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總結為,一隻股票一般持有的期限多長為最佳並沒有規定的,而是根據股民投資者炒股風格以及股票趨勢來決定持股週期,不同情況持股週期是不同的。


老金財經


持股期限長短在於投資者的操作風格來決定,如果是長線價值投資者,三五年持股週期都很正常。若是短線價格投機者,今日買明日賣也很常見。先了解自身投資風格,再決定要如何持股。不過很多股民都是從短線變成了中長期持股,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被深套而無奈的等待解套的過程。

就好比2015年6月大盤走出熊市行情,至今仍還有部分套在那一時段的股民在堅持持股,這種被套持股至今也快四年時間了,但他們持股就是虧損持有等待回本的過程,並不算是真正的價值投資等盈利的持股方式。

那一般持有的期限多長為最佳?

一、長線投資者買入到賣出最少持股一年以上週期。

如果是價值投資者,從買入個股開始到結束,最少需要一年時間,而且這個買點還要比較精確才行。若是不能精確買到點位,那就需要分倉投資,等待個股出現上漲起碼就需要再延長持股週期了。

從藍籌股表現觀察,一般穩定的藍籌股在兩年到三年會迎來一波回升的行情,在大盤長期下跌時藍籌股抗跌,在大盤轉好時藍籌股上漲,都易於讓價值股更易受到資金青睞,如果沒有判斷對大盤走向,這種在熊市初期和中期買入價值股的持股時間就至少要在三年以上,如果在熊市末期買入持股的時間就可以偏短,但起碼也要一年以上才能真正實現較可觀收益。

有的投資者不僅僅看重個股的穩定,也很看重股息率,如果一隻股票常年高分紅,股價走勢比較穩定,很顯然會增加投資者持股信心,這種股票就更易加大投資者持股週期,就類似茅臺,在2008年買入還持有至今的投資者不僅僅得到股票上漲帶來的收益,還有分紅的回報,這種股票其實沒有持有周期,因為它在持續為投資創造利潤,長期持有就是賺錢。

很顯然,持股期限的長短也是需要結合大盤和個股表現來決定的,並不是簡單的給股票定時間。根據市場變化,個股走勢,堅定做價值投資,終有回報的時候。

二、短線投機者持有的時間長短並不是關鍵,主要是看收益。

投機者今日買明日賣股票,或者今日買下週就賣股票的人非常多,他們看重的是收益,而不是持股的週期,如果一隻股票今天買進,明日漲幅超過了5%,也可能導致投機者獲利離場。若是一隻股票今日買進,沒有到達預期的收益,投機者也可能在下週賣出,不是根據持股期限決定短期交易行為,大多數人是看實現收益的過程要多久。

很多短線投機者沒有持股時間規劃,但是有盈利計劃,通過積少成多來跑贏長線投資的人比較多。不過短線投機就好比刀口舔血,常在河邊走,總有溼鞋子的過程,如果不懂的控制風險,短線投機者往往比長線投資者更易於出現鉅虧的局面,也會更早的在虧損中退出股市。

短線投機者追求暴利和短期賺快錢的過程,就必然需要承受市場的高風險過程,對技術要求,對專業能力,包括對風控都需要時時到位,才能在市場長期生存。和長線投資者相比,短線投機就是冒著更大的風險在市場博弈,投機者沒有具備實力是很難的成功的。

總之:無論是短線還是長線,最終都是為了實現投資回報,這個過程並不會一帆風順,買入每隻股票都有依據,一旦依據消失,都需要做好控制風險的準備,這是沒有商量的餘地。一旦不懂的控制風險,不想控制風險,市場就會開始吞噬利潤和本金,如果本金出現巨大虧損,不僅僅需要更多的時間回本,也會打擊投資者信心。所以,長短線持股中,風險控制是不能忽視的。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一隻股票一般持有的期限多長為最佳?這個問題有確定的答案,但是不容易回答清楚。因為,一隻股票持有的最佳時間在你買入時就已經確定了,只與你操作的級別有關。你準備做日線一筆,日線一筆結束就是最佳的離場時間;做30分鐘筆的,30分鐘這一筆結束就是最佳的時間;如果你開始不知道為什麼買進去的,也就無所謂最佳期限了,因為你要做什麼都不知道,目的都不明確,又何談最佳。

舉例說明,以滬指為例:3587到2440間是兩中樞後的下跌,10號點是兩中樞後的一買(10號點剛出來,後面行情沒有出來時),如果你10號點進入,你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是纏論的愛好者,你的目標很明確,是日線的線段反彈。不說事後對錯如何,在10號點出來後,如果你進入了,這就是你的目標,因為兩中樞後背馳的買點,100%能保證日線一筆的反彈,80%的概率是日線線段的反彈。

讓你選,你的會選什麼?當時筆者是選了日線線段反彈。雖然做做錯了,但是交易的合理性不能以一次的事後對錯為依據,只要在交易規則中的買點買入,都是合理的,做錯了都是對的。這不影響12號點出現後,繼續重複10號點的交易思路。

如果你做的是日線筆,11號點出來時就要走人,這時就是你的最佳期限。當然,11號點出來後很大概率會形成中樞延伸的走勢,因為10-11一買走的太弱,這是要防止的。同理,12點的一買出來後,你買入的目標是什麼?同樣也要先確定好,如果是做日線一筆的,則這一筆走完後就要走人。

如上圖所示,60分鐘分鐘上12號點被跌破時,確認了日線一筆結束,這裡是一定要走人的。因為你的目標已經達到了,這是最後的信號。當然你也可以在11號點一賣出現時走人,或者13號二賣出現時走人,都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你的目標明確,知道自己做什麼,在自己的目標完成的末端時走人都是最佳時間。做股票不見的一定要最低點買,最高點賣,做到中間大部分的利潤已經很好了。

如果你的目標是日線的線段反彈,那在日線的13號點出現時只需要降低倉位就好,這個高點就不是你的最佳的賣點,你要等的是日線線段的高點,那時才是你的最佳賣點。

再比如,你是做60分鐘一筆的,在60分鐘的10號點進入,那11號點出來時就要走人,因為你本來就是做60分鐘級別的交易。

一隻股票一般持有的最佳期限多長與你操作的級別有關,你是60分鐘級別的交易,就在60分鐘出賣點時走人,這時就是你的最佳期限,日線、周線都一樣。換言之,最佳的持股期限不是一個固定的日期,而是一個固定結構出現時的日期。比如日線上10-11和12-13,當時都是日線一買的一筆走勢,但漲幅,時間都不同,你能說那一個持股期限為最佳嗎?當然不能。現在明白了嗎?最佳的持股期限不是我們說了算,是市場說了算,但是在我們買入時,就已經註定了它的最佳期限。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不同的交易系統持有股票的時間長度大不相同,往往長線價值投資的時間最長,收益也最有穩定,一般維持在三到五年甚至更長。

而中線波段操作的週期一般是半年到兩年之間,收益相對來說跟投資者的技術掛鉤。

短線抄底的週期是最短,特別是一些超短線投資者,往往持有的時間可能只有一天,這種投資更像是價格上的一種投機。

所以持有一隻股票不能按時間長短來論好壞,而是根據以下幾點做判斷:

第一,不管我們的交易系統如何,我們在投資一隻股票的時候都要制定交易計劃,這一句話重點就是止盈和止損位置。當股價受市場波動達到止盈位置的時候,就要果斷的分批止盈。同樣的達到止損位置,也要果斷的止損。

第二,很多時候我們進行長線投資的時候,要時刻對自己的投資進行復盤,當某一特定時期投資的初衷發生改變之後也要離場。特別是預期的利好沒有發生,股價短期技術面走壞時,也要堅決離場。

第三,抄底投資是所有投資當中風險最大的,當然也是大部分投資者參與最多的,特別是一些活躍交易者。

而抄底投資博取的就是股價情緒面下跌之後的情緒面修復,這其實就是一種投機。所以抄底投資對時間方面設限較多,一旦抄底買入之後,如果不能呈現上漲或者量能有所放大即可以離,三天之內沒有明顯改善就要學會離場,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這裡大概率不是底部。

綜合來說,股票市場千變萬化,往往一天就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投資者不要把時間當成一個重要指標,而是應該把重心放在基本面研究和技術面研究方面。


關注點贊,腰纏萬貫,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盤手梁勇


一隻股票持有的時間和我們投資的風格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關於股票持有時間怎樣為最佳,沒有統一的標準。下面我就說說我字體的只有標準吧。

像我是一個非常堅定的長線價值投資者。所以投資的時間會比較長。什麼叫長線?這是有定力的。一般如果你要做長線投資,就要做好投資一隻股票持有十年以上的準備。這樣你才能真正享受到投資的樂趣,才能知道什麼才是時間給我們帶來的價值。

當然很多人不認同我的說法,很多人持有股票超過一週就會覺得手癢呀,想要賣掉去買新的股票。有些人喜歡做中線趨勢,喜歡在一輪行情的低點買,然後等待高點到來賣出。這些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就行


我最近推出了炒股交易日記,用10萬塊錢的資金來做短線,我會在每個交易日收盤公佈我的持倉情況以及盈虧情況。大家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及時跟蹤我的動態。


九江股友


持有股票的期限往往跟經濟週期有著直接的關係,至於期限具體多長,這就要看你是在什麼時機或者什麼點位參與到股市了,實際上,如果你想要在A股市場長期的活下去並且拿到最大限度的浮盈,似乎只有運用巴索組合才有可能達到,但真的能做到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一隻股票拿多長為最佳

如果僅僅是以股票為標的,這個問題就太難回答了,這篇文章就算寫3000字以上,怕也說不太清楚,於是,我們不妨以滬深300或者上證50的ETF聯接基金為例,比方說50ETF代碼為510050,300ETF代碼位510300。

如上圖,從2005年有了上證50以來,其走勢有多次的衝頂,自然就有多次的回落,理論上講,我們在低點買入,高點賣出,從上圖看就已經有了5波期限最佳的情況,其中自然以2006-2007年以及2014-2015年為最佳,但每一輪的上漲,從來都不代表股票能夠持續性到牛市結束,其中的一部分股票早已開始回落的走勢。

所以,你要說一隻股票持有多久為最佳?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回答。

我們再看,如果你買入的是一家優質的上市公司,那麼原則上講,這家公司只要不是週期性企業,那麼就具有長期持有的價值,比方說茅臺、五糧液等優質的高端白酒類公司,如果你持有的是一家優質的證券公司,那麼週期可能並不長,比方說中信證券,各方面都是券商的龍頭企業,可持有周期怎麼劃分?我們不妨看看下圖。

你會發現,券商的龍頭公司跟茅臺或者五糧液等白酒龍頭的K線走勢有著巨大的區別,原因很簡單,券商是週期性公司,其強週期性主要有股市的牛熊決定,所以,券商並不能像消費類公司一樣,存在很多的入場機會,而僅僅是熊市末期買入,牛市末期賣出,否則你做券商的交易,賺錢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換言之,必須要抓住其內在的週期才行。

具體的持股時間,就跟你看到的週期有關係了,週期長,則持有時間長,週期短,則持有時間斷,如果A股市場能迎來美股10年牛市的行情,就算是券商,你持有個10年那肯定也是無妨的,你說呢……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一個股票,持有多長時間,沒有定論,要看你持有該股的目標是什麼?一般來說,持股目標一般有幾種,第一,指數或者熱點趨勢行情,第二該公司進入成長加速週期,第三,公司進入行業週期底部,第四,該公司屬於價值型高分紅公司。

每種不同類型或者不同持股目標,其持股時間的長短根據不同的目標和該目標的不同變量而定。

比如,指數進入趨勢性上升行情,你持有券商股,那麼,什麼時候賣出結束持股?就是第一,趨勢性上升結束,通常以跌破趨勢支撐或者跌破20日線支撐,則基本確認趨勢結束,後市需要重新根據新的趨勢而定是否繼續回補持有。

比如,你持有的目標是該公司進入增長的成長加速週期,以比較典型的手機產業為例,當一個成長型公司的毛利率出現下滑,營收增速開始趨緩,現金流開始減少流入,庫存和壞賬準備開始加速,則基本可以確定其成長週期結束,或者主要的成長週期結束。

又比如,你持有的是週期股,當行業價格極度低迷,行業去產能嚴重,價格和市場營收規模開始收縮,行業的增長主要靠贏家吃掉退出的產能來維持,而價格跌到多數廠家的成本之內,甚至低於重置價格,此時是買入時機,而一旦到行業價格開始增長到行業歷史的峰值,公司盈利水平達到歷史峰值,此時不能看估值創出歷史新低,反而是未來關停產能因為高利潤不斷復產,未來企業的利潤總額也許還會上升,但是利潤增速一定是下滑的,甚至利潤總額也開始下滑,那麼,在行業利潤增速最好,估值非常低時,應該退出。

因此,每一個股票,需要看你的買入和持有邏輯是什麼,在不同的邏輯之下,持股的賣出時間和條件是不同的!


屠龍刀fei0598


一名優秀的投資人可以預計到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但不一定知道何時會發生。重心需要放在“什麼”上面,而不是“何時”上。如果對“什麼”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對“何時”大可不必過慮。

這是技術分析的兩大核心即空間和時間,空間相對容易一些,時間就比較難了!大部分的散戶喜歡用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而聰明的投資者則喜歡以空間來規劃自己的買賣!

也就是說,不要特別在抑制劑持有多少時間為最佳,而是要知道自己一定要持有到有足夠的盈利,甚至等待到一個主升浪行情,牛市的到來,才是一個最佳的時機!而對於主升浪何時來,牛市何時到,不必在意,因為必定會出現,只是時間上我們無法預計!

要知道的是A股是一個有漲必有跌,有熊必有牛的週期市場,所以說,只要你願意等,並且持有的是那些底部區域,甚至熊市末期的績優股,就能夠等出一片盈利,等出豐厚的回報!

因為在股市裡每一次大級別的熊市過後都會有大級別的熊市行情,這是股市的規律!牛市吹泡泡,熊市擠泡泡;泡泡遲早會被吹破,泡沫終究也會擠乾淨,週而復始。但無論市場如何,認準自己確定能賺錢的股票,堅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一隻股票大漲的時間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裡不是在調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時間裡都持有這隻股票,但卻在最後那10%到來前因為受不了'漫長煎熬'賣出了,那隻能是一種悲哀。

所以說,當你的個股沒有出現一個主升浪的行情,當你沒有進入到一個牛市的中後期盛宴,滿屏股票大漲的時候,就應該選擇靜下心來耐心地等待,無論時間是1年,還是2年,還是3年,甚至更多!

要知道的是,每一隻個股都有主力和機構的存在,他們的時間和資金都是有成本的,這就意味著他們也必須來市場賺錢,而只有主升浪和牛市,才是他們賺錢的最好時機,也是能夠勾引散戶接盤的最佳週期!只不過,不管做什麼都不要急於要求回報,因為播種更收穫本來就不是在同一個季節!可惜股市裡大部分的散戶最大的悲哀就是沒人願意慢慢變富!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一隻股票一般持有的期限多長為最佳?

首先,我認為持股的期限由你的投資方式所決定,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

投資方式決定你的持股時間

短線,由於各種消息面,事件趨動影響股價波動。我認為持股週期一般為一天至數月。如果你做短線,板塊風格開始切換,不再是市場熱點,或者事件趨動已過,股價到了止盈或止損點,都是賣出的條件。

中線,我認為持股時間三個月至5年以內。5年以內,估值因素是A股行情主導因素,估值變化是普通投資者的關注要點,而估值主要由國家政策、資金流向及利率決定。

長線,我認為至少得持股5年以上。從A股的歷史來看,5年以上,經濟增長率和A股指數相關性較大,時間越長兩者的則相關性越強。也就是說,從長期來看,A股是經濟的晴雨表,但三年至五年內未必適用。


另外,換個方式說,買入股票後,什麼時候應該賣出股票?賣出的時間決定了你持股的週期有多長。

賣出條件確定你的持股週期

巴菲特說,“最好的投資是永遠不用賣的。”其實是指一直讓你找不到賣出理由的才是最好的投資,因為有的企業可能在你整個投資生涯中都可以保持持續的成長。

當然,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世界級的偉大企業,只是這一般都屬於事後的總結而非預判。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中線或長線的賣出條件一般有以下幾點:

1、 原來的買入標的存在缺陷,或者該公司基本面惡化。

比如說公司業績,基本面出現了問題,或者與自己原來的判斷不符。

巴菲特說過,“第一條原則:永遠不要虧錢。第二條原則: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但是同時又說股價跌50%,如果基本面沒有出現惡化的話,也不用怕。看起來矛盾,其實不衝突,他指的應該是永久不可逆的損失。

2、 買入時標的分析存在錯誤。

由於主觀原因或個人偏好,對於標的選擇出現了錯誤,現在及時糾正。

3、 有更好的可替代個股,或者更好的資產配置方式。

通過研究,發現有成長性更好,估值更低,預期更好的標的。新標的更符合當前市場的風格。

4、 股價漲得太多,已遠遠偏離內在價值與基本面。

這種賣出方式,我認為比較合理,適合不同的市場階段。

5、 單一個股倉位太重,壓力太大,影響人個情緒與生活。

投資盈利的最終目的是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美滿的家庭,和幸福的生活,否則賺最多的錢也失去了意義。


確定了賣出的方式,那麼持股的時間也就不用糾集了,水到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