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樣稱"故鄉”?

學而時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古人對家鄉有很多種稱呼,如“桑梓”、“舊邦”、“故園”、“家山”、“鄉關”等,大致可以分為:帶有“家”的、帶有“鄉”的、帶有“故”的、帶有“裡”的以及其它等這幾類。

1.桑井

《魏書·高謙之傳》“不復顧其桑井,憚比刑書。”

2.家園

元好問《九日讀書山》“山腰抱佛剎,十里望家園。”

3.裡陌

《後漢書·孫期傳》“過期裡陌,相約不犯孫先生舍。”

4.里閈(hàn)

《後漢書·成武孝侯順傳》“順與光武同里閈,少相厚。”

5.桑梓

古代常在家的屋子旁邊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

《詩經·小雅》中“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東漢以來一直以“桑梓”借指故鄉或鄉親父老。

如: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6.鄉里

《晉書·華譚傳》“不悟鄉里乃有如此才也。”

7.鄉井

崔峒《酬李補闕雨中寄贈》“白髮還鄉井,微官有子孫。”

8.鄉國

蘇軾《遊金山寺》“試登絕頂歸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9.故里

《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思還故里間,欲歸道無因。”

10.故國

杜甫《上白帝城二首》“取醉他鄉客,相速故國

人。”

11.家山

錢起《送李棲祠道舉報第還鄉省試》“蓮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12.舊邦

王粲《贈蔡子篤》“我友雲徂(cú),言戾舊邦。”

13.梓里

《再生緣》第九回“傷心已感年華改,彈淚偏逢梓里遙。”

14.鄉關

蘇曼殊《絳紗記》“晚景清寂,令人有鄉關之思。”

15.故園

貫休《淮上逢故人》“故園離亂後,十載始逢君。”

除以上之外,古人還稱“故鄉” 為家巷、家國、里閭、鄉閭、鄉曲、鄉黨等。


不定時讀書


故鄉:古謂故里,故土,故園,鄉關,鄉里,關裡,桑梓,梓里,枌榆等,

這裡面除了故鄉和桑梓可以人互語外,其它均為書本文字之筆用名。其中尚分雅語與俗(土)語兩類。如桑梓,故鄉,故園,枌榆為雅稱,其餘皆為俗稱。

桑梓與枌榆為民用有益之樹,全身淨為寶極宜人類,且它們人們認為均呈吉象,且桑梓樹又為壽木之象,暗含老家所在。所以人們把它們比喻成長壽的象徵。把故鄉比做桑梓與枌榆是指祖上曾居住過的地方,有尊敬與思念之意。

故土,故園,故里,則指範圍極小的莊裡而已。

而關裡,鄉關,故鄉等其範圍含概社,鄉,縣,省與國的家鄉稱謂,面積廣大之意。


福自福地來wjf


1、桑梓

【解釋】: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後人用“桑梓”比喻故鄉。

【出自】:唐·柳宗元 《聞黃鸝》詩:"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譯文】:鄉禽什麼事也來這裡,令我生心想起故鄉。

2、故園

【解釋】:對往日家園的稱呼,故鄉。

【出自】:唐·李頻 《春日旅舍》詩:"如何一別故園後,五度花開五處看。"

【譯文】:為什麼一告別故園後,五度花開五處看。

3、鄉關

【解釋】:是指故鄉。

【出自】:唐·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只見江上煙波浩渺,使人心頭湧上無限鄉愁

4、梓里

【解釋】:指故鄉。

【出自】:宋·張元幹 《瑤臺第一層》詞:"舊山同梓里,荷月旦、久已平章。"

【譯文】:過去山同梓里,受到月旦、早已平章。

5、枌榆

【解釋】:泛指故鄉。

【出自】:司馬遷·西漢《史記》:漢高祖劉邦初得天下大定,詔令:豐治枌榆社,並按時祭祀。

【譯文】:漢高祖劉邦剛剛得到天下大定,下詔命令:豐整修枌榆社,並按四季祭祀。


阿狼在線


古人對古鄉的稱呼是,比如,故鄉,古園,鄉里,老家,梓里,鄉關,梓鄉……等等。

家鄉和故鄉有什麼區別呢?一般來說,人們都普遍認為家鄉和故鄉意思相近,其實故鄉和家鄉是有所區別的。

“故鄉"應該是說以前,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或者祖籍。“家鄉"更著重於“家”字,以前家所在的地方,感情比“故鄉"更親近一點。

“家鄉"應該是個小範圍內區域,故鄉可以是一個比較大的範圍,比如說,某某的家鄉在某個省的某個縣,某某的故鄉在某個地方等等!


內江黃大姐


桑梓指家鄉、故鄉。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後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用“桑梓”代稱家鄉。讚揚某人為家鄉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大徹大悟4850


大家好,我是文化領域創作者,我喜歡文化,熱愛文化。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針對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觀點和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

或許你那個時代吃的卻是天然,綠色食品,儘管也有願望,可是山水綠,空氣鮮,人也會玩浪漫,便是離家遠了,關於家園還文縐縐的道出懷念,那家園不叫家園叫桑梓!\r

其實古人的浪漫與忠誠關於家園接近於崇拜,無數次的讚許,從不小氣。是古人遠走他鄉再遠方一遍又一遍的吟哦,把鄉愁連續了好幾千年,是他們的聲聲呼喊,拉近了家園的愛情。\r

以上就是有關於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同時希望大家能學習到更多的文化,全面提升自我文化知識,提高自我素質,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明天。\r


演覺國學


應邀簡答:古人對故鄉的稱呼有很多,我只例舉幾個吧。

故鄉,故園,鄉里,鄉關,老家,梓里,桑梓,梓鄉等等。

思鄉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美德。對故土的親情,對血源的親情,對黃河的親情是我們華夏子孫世世代代血脈親源。手足之情萬古久遠。萬古相連。無論天崖海角永遠。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