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朝堂上吟诗,前两句众臣哄堂大笑,吟完后众臣惊叹,他吟的是什么诗啊?

福垊


在对朱元璋的发迹史进行分析时,往往都会疏忽了朱元璋的一段重要经历,他曾经在寺庙中当过和尚。当然朱元璋去寺庙并非是出自于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因为当时家中亲人接连离世,为了混口饭吃,朱元璋才不得已去当了和尚,而这段经历其实对于朱元璋人生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在这段时间内,让从小就没有机会读书的朱元璋接触了文字,并深入经意,对于日后他的发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朱元璋很喜欢吟诗作对,虽然他所作诗句的数量无法和乾隆皇帝相比,但是有关典籍中也收录了近百余首。朱元璋曾经在朝堂上作诗,百官听后笑得前仰后合,直至听到结尾的几句,这些大臣才开始默不作声,并在心中不寒而栗。

在1368年,当时朱元璋正值上朝,期间突然有感而发,就随口吟诵了诗句。“鸡叫一声撅一撅”,诗句的开头刚刚脱口而出,大臣们就哄堂大笑,虽然没人说什么,可是一定都在心中想着,果然是贫寒出身没念过书的人,此等诗作怎么能登大雅之堂。

随后朱元璋说出了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话音刚落,众人依然笑不停口。后来朱元璋居然又补上第三句:

“鸡叫三声撅三撅。”到此为止,大臣们已经对朱元璋的诗作没有了任何兴趣,完全就是农家乐的水平。可是后来朱元璋说出的诗句却让朝堂上的大臣们马上沉默了,他说:“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残月。”前两句可以说极其没文化,后面两句画风急转,道出了朱元璋打退前朝叛逆、赢得江山的气魄,我乃诛元之璋,气势如虹,何人还敢笑?

可以说,如果没有后面两句,那么这首诗就完全是三岁小孩子的水平,可是朱元璋高就高在将诗作精彩的地方放在了后面,是让大臣们在欢笑中给与惊醒,形成鲜明的对比。意为我朱元璋并不是没文化,也并非傻子,我只是表面上装疯卖傻而已,心里清醒的很!

那么按理来说,朱元璋发迹之前一直过得很苦,他哪里有时间看书识字呢?其实就是因为他曾经在寺庙生活过,才让他开始接触文字,后来他离开过寺庙一段时间,经过了一番游历后,再次回到寺庙,让他对经文和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段经历也帮助朱元璋增长了智慧,后来他参军之后,因为作战思路清晰,局势分析精准,让朱元璋在战场上无往不利。而且即便日后登基了,他也始终书不离手,每天早起晚睡,这样勤勉的学习不仅让朱元璋弥补了曾经在文化方面的缺失,还让他成就了一番伟业。


历史课课代表


问题:朱元璋在朝堂上吟诗,前两句众臣哄堂大笑,吟完后众臣惊叹,他吟的是什么诗啊?


前言

这个故事是说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要吟诗的时候,大臣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生怕他出丑,没想到朱元璋的前两句虽然粗俗不堪,但是第三句反转,第四句令人刮目相看。这四句诗是: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

一、朱元璋还是赵匡胤

不过也有人说这四句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作品,这两种说法老街都不太清楚出处。不过,我倒是知道宋太祖赵匡胤确实有一首类似的诗,结尾一句是:

逐退群星与残月。

不过宋太祖这首诗在宋朝诗话里是有记录的,宋朝陈岩肖的《庚溪诗话》说:

太祖皇帝尝有《咏月》诗曰:“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万国明。”大哉言乎!拨乱反正之心,见于此诗矣。又窃闻上微时,客有咏初日诗者,语虽工而意浅陋,上所不喜,其人请上咏之,即应声曰: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盖本朝以火德王天下,及上登极,僭窃之国以次削平,混一之志,先形於言,规模宏远矣。


二、王梵志体

这首诗和上面的的意思差不多,不过雅俗各异,一个像是没有文化的人做的白话诗,一个像是饱读诗书的文人作品。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在古代,确实有人喜欢作类似“鸡叫一声撅一撅”的这种白话诗,例如王梵志、寒山子等人,王维、顾况等唐宋诗人也专门仿效这种白话俗语作诗,称之为梵志体。

不过朱元璋的这个故事真假难辨,估计杜撰的可能性比较大。

结束语

古代文盲居多,文人的诗词作品如果过于艰深难解,在民间的流传就会受到影响,民间口口相传的作品多是民谣和这种通俗的白话体。高晓松专门有一期《晓说》讲过在市井百姓中间流行的木鱼书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视频看看。

结束时,可以先忘记朱元璋和赵匡胤不知真假的这两首绝句。看看在唐朝影响深远的王梵志,他的白话诗是什么样子: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
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写诗需要文气,更需要豪气,朱元璋是皇帝,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豪气十足,哪天诗情大发,吟出千古名句是必然的。和朱元璋一样的,历史上还有俩,也是大老粗

第一个叫刘邦,虽然是亭长,算个小小的官员,可此人天天和沛县一帮混混插科打屁,说他文气如何,那是开玩笑。可就是此人,一首大风歌震惊天下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好诗自带BGM,就算加以模仿,一样X炸天,比如这一首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第二个则是赵匡胤,他的子孙后代以琴棋书画出名,估计人们会认为作为祖宗,赵匡胤文采也是杠杠的。其实,老赵这个人是靠拳脚打天下的,太祖长拳加上盘龙棍,打遍天下无敌手,少有的武皇帝。当然,他的豪气不如刘邦,因为一首诗只做了两句,就续不下去了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就这两句,有谁能接下去么?有嘛……

最后,附上朱元璋诗兴大发时所作的咏鸡鸣。老朱大家都知道,比起刘邦、赵匡胤,他更是个大老粗,和才气沾不到边,一辈子没上过学,早期是靠当和尚讨饭为生的。瞅瞅他在上朝时写的诗吧,据说当时听到前两句,群臣差点笑的喷出早饭……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退残星与晓月


灵石蕴珠宝


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八日,此时朱元璋刚登基不久,这一天在早朝朝堂上,他突然诗兴大发,原来城中老百姓的“雄鸡报晓”给了他灵感。

朱元璋一看所有的人员都到齐了,文臣以刘伯温为首位列左班,武将以蓝玉为首站在了右边。老朱干咳了一声,大家随之安静了下来。

“各位爱卿,今天早上偶得诗一首,我给大家念一遍,写的不好请大家多多指教”。老朱难得谦虚的说道。

“陛下文功武治,乃千古一帝,在下俯首垂耳恭听”众文武纷纷附和,其实内心都想听听这个“大老粗”皇上的诗如何?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说出了诗的第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

说实话这句很直白,并不出彩。意思是说清晨早上鸡叫的时候,伸长脖子叫一声尾巴要撅一撅,这是常识,连五岁的小孩也知道。

“这也叫诗,如果这也叫诗全国老百姓都是诗人”。有些大臣忍不住笑了起来。

朱元璋却视若无睹,继续吟出了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一撅”。

这句话基本就是废话,鸡叫两声可不尾巴要撅两撅。就这水平啊?满朝文武实在憋不住哄堂大笑起来,然而,只有刘伯温没笑。

皇上就是皇上,心理素质很强,面对大家的嘲笑,朱元璋气定神闲的吟出诗的第三句:“三声唤出扶桑日”。

这时朝堂上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转折来的太突然了,都被这句诗的磅礴大气所征服,大臣们眼前仿佛一轮红日喷涌而出。



就在大臣沉默之机,朱元璋吟出了诗的第四句:“扫退残星与残月”。

简直是妙语天成,武将们不了解里面的深意,只见那些饱读诗书的文臣们一个个佩服的五体投地。

朱元璋在朝堂上吟的这首诗连起来就是:【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残月】

讲真诗中的格局也只有朱元璋能想到,一只小小的雄鸡竟然和天空宇宙联系在了一起,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不正暗合了朱元璋从乞丐做到皇帝的过程吗?不正暗合了朱元璋以卑微的出身推翻了暴元的统治吗?

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大臣们由嘲笑瞬间转变为钦佩,也只有朱元璋的这首诗能做到。



朱元璋没上过私塾,没受过一天正规的教育,他的文采从哪里而来?

我强烈怀疑这首诗不是朱元璋做的,他能做到的事情未必能用诗词表达出来,这是由他的知识水平所决定。

建立大明之前,老朱东挡西杀浴血奋战,用来学习的时间应该是不多。不知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就在大家嘲笑朱元璋的时候,只有刘伯温没笑,我认为这首诗就是刘伯温替朱元璋捉笔所做。

人们习惯了朱元璋粗线条的形象,大明朝建立就要树立个人权威,刘伯温开始全面打磨朱元璋的形象,于是为他做了这首诗。



其实不难理解,所有大人物都有自己的秘书和智囊,别以为清朝乾隆皇帝写的诗有多好,还不是一些如刘墉这样的文臣在后面润色。

蒋介石的抗战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日之责】其实是蒋的笔杆子陈布雷捉刀代笔之作。难道朱元璋这首诗就不能由刘伯温所作吗?


秉烛读春秋


前些天回答了朱元璋对对联的问题,可以说朱元璋虽然没有念过书,但绝对不是无文化之人。

朱元璋出身于微末,自小要饭,没有上过学念过书,但自从当了和尚,朱元璋也开始识字学习,不然如何念经?


出家期间,朱元璋云游四方,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

这期间朱元璋有机会就学习,等他再次回到寺庙,已经能够和别人通信联系了。朱元璋投靠郭子兴走上反元之路就是因为收到了汤和的书信。

在从军的过程中,朱元璋仍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军中,朱元璋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人谋士,比如刘伯温、宋濂、李善长等等,这些都是元末明初有名的文化大家和一代儒宗。这些人在朱元璋的身边,对他的文学修养必然产生极大的作用。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书时的情景: “戴星而朝,夜分方寝”。《明史纪事本末》也写到“太祖……身在行间,手不辍书”。

由于出身于社会底层,朱元璋的作品不像刘伯温、宋濂他们那样华丽,但是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尤其是胸怀和气势方面更胜一筹,很有刘邦《大风歌》的意境。这比四百年后的那位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的乾隆皇帝高了不止一个次元,简直云泥之别。



朱元璋的诗没有儿女情长,没有郁郁寡欢之作,多是抒发豪气和俾倪天下的王者之气,比如一次朱元璋在朝堂之上做的一首诗。

话说某天早朝,天还没有大亮,朱元璋和大臣正在商议国家大事,突然传来了鸡叫声,引得朱元璋诗兴大发,当即脱口而出:“鸡叫一声撅一撅”。

大臣们一听,皇帝这是要作诗啊,不过这一句太水了。

大臣们还在嘀咕,朱元璋第二句就出来了:“鸡叫两声撅两撅”。

大臣们听到这心里就忍不住乐了:“下面肯定是鸡叫三声撅三撅。”

朱元璋看着下面的大臣都在绷着脸,可能也猜到了他们在憋着笑,于是望着窗外越来越亮的天沉思了下:“三声四声天下白,褪尽残星与晓月”。

听了下半句,大臣们愣了,细细一琢磨,纷纷叫好,尤其最后一句,真的是大气磅礴画龙点睛啊。

雄鸡一唱天下白,太阳出来了,残星晓月通通消失。这不就是说的朱元璋自己吗?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所谓大元、张士诚、陈友谅等,都是残星晓月。朱元璋这个太阳一出来,一概消失不见。前面说的鸡就是天下百姓,世间民心。朱元璋当皇帝就是百姓所期民心所向。好诗!


看到这首诗,可能有的人会想怎么这么熟悉呢?对,四百年后,清朝也有一首类似的诗,就是经常被我们误认为乾隆所做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

其实这首诗是郑板桥所作,乾隆这样的诗也作不出来的。虽然和朱元璋的诗行文类似,但是这两首诗的气势实在没法比。

朱元璋的这首诗借鉴了唐朝李贺的《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但绝没有李贺那种郁郁不得志的哀愤之情,反而给人以朝气蓬勃、士气如虹的感觉。

这首诗可能只体现了朱元璋的霸气,但没有体现出他的才气,但下面几首朱元璋的诗可以说是才气霸气兼具。


《野卧》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示不惹庵》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咏菊花》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看来无论身处何职何位,学习很重要。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希望你我共勉别酒怯流年。


别酒流年


我突然想起乾隆写的一首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首数数诗的前三句是乾隆写的,后面一句据说是纪晓岚加的,堪称点睛之笔,要不然这首诗就得扔进纸篓子了。

乾隆文化水平还不错,虽然被称为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但是其诗作水平却不咋地。不过乾隆之所以这么敢写,只是因为没有人敢嘲笑他而已。与乾隆写诗泛滥不同的是,朱元璋文化底子比乾隆低,诗作也不多,但是朱元璋写的一首数数诗与乾隆那首诗相比较而言,朱元璋可能要技高一筹。

那是在明朝建国后不久,朱元璋就在一次上朝的时候,在大殿之上兴致勃勃地吟了一首诗,这首诗前两句是这样的: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朱元璋刚吟完前两句的时候,大臣们有点站不住了,因为他们都是饱学之士,这两句诗在他们眼里看来,简直粗鄙不堪,上不了庙堂。虽然朱元璋是皇帝,但是还是有人忍不住发出了笑声。朱元璋也不介意,只是全神贯注地吟完了接下来的两句: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残月。

本来有些大臣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想看看朱元璋怎么出丑,但是朱元璋吟出这两句诗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大殿之上立马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首诗的前两句平淡无奇,但是后两句显得气势磅礴,体现出了朱元璋作为一个帝王的雄心和霸气,这种气质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也就朱元璋写得出来,实在是妙!

大臣们平静下来之后,心里就在嘀咕:朱元璋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做过和尚要过饭,怎么会写出这样的诗句呢?

其实大臣们有疑惑也是正常的,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了朱元璋。朱元璋是没读过书,但是这不代表他不想学,也不能说明他学不好,只是因为以前条件艰苦,他没办法去学而已。

朱元璋哪里学的文化?

据历史记载,朱元璋在参加起义之前,他和汤和通过书信,这就说明朱元璋在参加起义之前是会写字的。至于说他是怎么学会写字的,可能与他当过和尚这件事有关,因为和尚需要诵经,所以他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识字写字。

朱元璋在参加起义之后,对他帮助比较大的人是李善长和马皇后。李善长虽然科举落第,但是他文化水平很高,在他跟随朱元璋的过程中,朱元璋因为需要处理公文,所以他多多少少向李善长学了一些文化课。而马皇后在嫁给朱元璋后,也曾督促朱元璋学习文化课,朱元璋跟马皇后感情很好,她的话朱元璋肯定放在心上。

事实上,朱元璋确实是这么做的。在战争的过程中,朱元璋就曾让徐达为他寻找图书。元朝灭亡之后,朱元璋还让徐达将元朝皇室的图书全部运到南京,供他翻阅和学习。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特别好学,在军中之时,他常常读书到半夜;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他不但推崇孔圣人,重视教育,而且他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勤于自学(戴星而朝,夜分方寝,日晏忘餐);朱元璋也常常和李善长、宋濂、刘伯温等人讨论学术,耳濡目染,学识也在慢慢增长。朱元璋毕竟是一个国家的皇帝,没有文化怎么治理天下。

那么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如何呢?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很高!

何以见得,我来讲个故事。有个叫做钱宰的人,这个人很有才,朱元璋很喜欢他,但是他后来想辞官回家,在闲暇之余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不知道朱元璋怎么知道了这首诗,钱宰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朱元璋对他说:

你昨天写了一首好诗,不过我并没有嫌迟,你觉得将“嫌”改做“忧”如何?

朱元璋这一改,不但使全诗意境大变,还间接批评了钱宰不为国家着想,反而顾着自己享乐。但是后来朱元璋并没有怪罪钱宰,而是赏赐他之后让他回家去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无论如何改不好这首诗的。

历史上虽然没有明确说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到底如何,倒是我们从这些小故事中可以判断出,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不低。

特别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批阅奏折也是一件很需要文化水平的事情。据历史记载,朱元璋为了抓权,把宰相给废了,这就意味着奏折都需要他自己来批阅,如果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他敢这么做吗?

现在有人在诋毁朱元璋轻视文人,说他不厚待刘伯温,是因为嫉妒自己学问不如刘伯温,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朱元璋之所以不厚待刘伯温,是为了平衡淮西集团的情绪,刘伯温只是个牺牲品。

所以讲了这么说,朱元璋能写出开头讲的那首诗也就不足为怪了。朱元璋做诗不多,而且心思慎重,不轻易显露自己,臣子们不了解他的文化水平也情有可原。也许朱元璋在朝堂之上做诗是假,适当地震慑人心是真,谁知道呢。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参与讨论。

围炉煮酒话春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喜欢吟诗、写对联。1368年刚建国不久的一天,他在朝堂上面对文武大臣突然来了灵感,诗兴大发,作起诗来。没想到他刚说出两句,就惹的满堂文武哄堂大笑。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吟出了第一句:

“鸡叫一声撅一撅”,大臣们心里已经开始嘲笑朱元璋了。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朱元璋贫苦农民出身,给地主家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后来参加农民起义大军打打杀杀。根本没有上过学,更不要说参加科举考试中个举人或者进士了。

朱元璋又吟出了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大臣们已经开始怀疑朱元璋是否喝醉了,一个臣子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随即满朝哄堂大笑,朝堂上,甚至还有调皮的大臣接上:“鸡叫三声撅三撅”。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他继续吟到:“三声唤出扶桑日”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有人开始叹服。


朱元璋又接着吟:“扫退残星与残月”。朝堂下掌声如雷。 大臣们没有想到朱元璋这位大老粗,一个农民上位的皇帝,居然能作出这样绝妙诗句。

那么朱元璋为何会有如此水平?他的文化知识从哪里来的呢?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原名朱重八,字国瑞,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是所有开国皇帝中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因为家里贫寒他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地主家的牛屁股后面度过的,他根本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好好读书,他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读私塾。



一、他在诵读经文的过程中学习

1344年濠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他为了有口饭吃就去皇觉寺当了和尚,在寺里他每日都要扫地、砍柴、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等,还经常受到老和尚斥责。在这里他利用读诵经文的机会勉强认识了一些字,后来因僧多粥少被老和尚撵走。他四处云游要饭要了3年,他在云游中见多识广,不断开阔了视野,更加明白读书是何等的重要!当他再次回到寺庙后更加努力读书思考。


二、他努力自学加上爱妻的辅导

朱元璋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在行军中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各种文化知识。由于他很有天赋,又自学过一些字,分析问题准确到位,郭子兴渐渐把他当成自己的得力干将。他还把自己的义女马秀英嫁给朱元璋为妻。马秀英自幼聪明,能诗会画,尤善史书,她很爱朱元璋,倾心教给朱元璋读书识字,分析一些事情的利弊。


三、他不断向谋士学习

朱重八在军中的地位逐渐重要起来,他每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向自己的参谋朱升、 宋濂 、刘伯温请教,不耻下问。朱元璋的文化可以说是来源于众人。

四、他从不懈怠

1368年朱元璋登上皇位,他分析元朝灭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因此在朱元璋文化上紧抓教育,建学校、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他自己本身也是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勤练书法。《明史》记载他读书时的情景:

“戴星而朝,夜分方寝”。《明史纪事本末》有这方面的记载,“太祖……身在行间,手不辍书。”

只有胸怀大志的人才会如此努力。

朱元璋有一本亲自写的诗《御制文集》,里面有朱元璋作的一百多首诗词。《金鸡报晓》《示不惹庵僧》《野卧》为其代表作品。

刘伯温曾在汇编《皇帝御制文集后序》时感叹朱元璋:

(读书时)“聚精会神,凝思至道”,(写文章时)“举笔立就,莫不雄深宏伟,言雅而旨远,仰瞻挥洒之际思若渊泉,顷刻之间烟云盈纸,有长江大河一泻万里之势”。

朱元璋能白手起家,当过和尚、要过饭,从一介布衣一步步做到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他又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


据史书的记载:

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因此他的人生注定是一个传奇!

领悟: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既努力又有才华的人,若为梦想,把努力凝聚在每一日,那散乱的日子将会把人生聚集成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