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和八十年代的大中专同学们,还记得助学金是多少吗?

润杨阆苑


我记得我们上中学时的助学金补助是多少。上世纪七十年代期间,国家为了贫困学子能够完成学业,对在学的极困难的初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那时候国家也很困难,当然拿不出更多的资金补助学生。

我就读的学校是福州三中,福州的中学困难生补助标准,是按照家庭人均生活费不足每月10元的差额给予补助的(当年福州人均最低生活标准大概每月10元左右)。如果家庭收入平均到每个人只有5元的生活费,学校给予每月补助5元,最低不少于2元。

每年冬季来临,还有为困难家庭学生补助寒衣,也就是每个困难学生发一双解放胶鞋。

评比困难学生很严格,大家都参与讨论,最后公示。基本没有鱼目混珠和蒙混过关的。





一风2008


当然记得。

我是一九七八年进的大学,我进大学时是拿十四元的生活费和四元的助学金,因为我读的是师范类学校,十四元的生活费是固定的人人有份。在大学读了三个学期后由于物价上涨,生活费涨到了十六元五角,助学金没涨。我在学校拿的是甲等助学金,因为是农村孩子,我妈又去世的早。

我是很小十四岁高一就进的大学,在班上我算最小的一个,班上最大的同学年龄是我两倍还不止。那个时候就只知道埋头读书。

那时的物价比较事现在算是超便宜,早上的一个馒头也就二两饭票加一分半菜票。中午白菜大概五分钱,加点肉也就一毛多钱,红烧肉也就二到二毛五一份。家里基本上不用寄什么生活费之类。

除了助学金学校还有奖学金和困难补助,不过由于我拿的本身就是甲等助学金,因为我父亲是医生,算是工干家庭,困难补助我就没有拿过,因为班上有比我更困难的同学。

我是万方,您的阅读,点赞,评论和关注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请关注我,时刻提出批评。


万方谈人生


这个问题问的有意思,我确实经历了这个时代,我是1999年大学本科毕业。在那个时代大学生的助学金大部分都有,但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助学金不同,我们是师范类专业,所以,助学金相对较多。

我在读大学期间,师范类专业的每个月助学金是40元。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费也不高,我们一顿饭一般是1-1.5元。米饭0.2元,饿的厉害的时候就买0.4元,素菜0.5元一份,荤菜1-1.5元。一天的生活费3-5元。40元几乎可以吃近两个星期了,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是有点作用的。

除了助学金学校还有奖学金和困难补助,当时的师范生困难补助还是比较多的,我们班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困难补助,困难补助是每学期200元。说实话当时还是很多的,因为我考取大学那年我弟弟也考取大学,当时以这个作为理由,享受了2年的困难补助。后来大三以后就自己出去做家教赚钱,最多的时候每个周末给3个家庭做家教,没得休息。但是收入还不错,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义哥说教育


98年的师范,每月补助30元。在当时来说,可以吃一个星期的饭菜啦,挺开心的!不过当时学校有点黑,有些月发,有些月不发!不过大家也没怎么在意。

20年后的今天,吃一个快餐都要30元了,有的还少了!

现在的钱真是不值钱了。

怀念小时候一分钱一个糖的时代。。。。


cloud云淡风清


我是81年上中专,当时国家每人拨18元,其中13.5元的生活费,剩下4.5元学校留下统一使用,包括医疗费,有时去电影院戏院也在其中,没有助学金这一说。


岁月如歌681237


1981年入学,根据家庭收入助学金分三档:5元,9.6元,16.8元。


G雨田


1978年入学的中专生,三等补助,每月14.2元。


青春60后


我伍块五最低一档,八五年入学


大卫176621815


那个时候能读大专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浪子丶青木


八十年代初期在福州大学学习,每月助学金14元。足够开销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