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廚師和服務員的例會怎麼開!20年的管理者經驗拿出來分享給你

接著上一篇文章繼續

第九招:說心理

如何洞察他人心理,在日常的服務中是必不可少的,怎樣看出客人的需求點、消費能力,隨時為他們做有效的服務,也是我們日常例會中必須提示的內容。

【例9】察言觀色對於做前廳服務員,工作中要留意顧客的眼神。譬如,當你想讓對方感受到你所說的話是嚴肅的,應當引起他們的重視時,講話時應該注視對方鼻樑上端左右眉毛之間的部位,這是“嚴肅之點”。若你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對方這一部位時,就會給對方傳遞出一種嚴肅的信息,讓他感覺到你的存在,你是在認真、嚴肅地與他交談,這樣你就會保持主動,你的建議或意見就會很快被他接受。


餐飲廚師和服務員的例會怎麼開!20年的管理者經驗拿出來分享給你

第十招:說讚美

【例10】讚美他人、愉悅自己為了讓員工樹立自信,每日例會可以有5分鐘“分享時間”,讓大家自報奮勇,分享感受。

我叫黃洛非,與大家分享我的一點感受,不知道大家歡迎嗎?掌聲……最近我看了一本書:《終生的財富》,裡面有幾句話很打動我:“丘吉爾曾說:你要別人具備怎樣的優點,你就怎樣去讚美他”。威廉詹姆士曾說:“人性深處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渴望別人讚美”。實話實說,我喜歡聽人家讚美我幾句,聽到讚美我的話,我會一連幾天心裡都美滋滋的。工作比以前積極,與同事聊天說話的聲音都變了。看了這本書,才真正受到啟發,你要多關注他人,發現他人的優點,甚至放大其優點,高聲讚美他。就像書中所說:當你批評人時,要咬住舌頭;當你讚美人時,要高聲表達。從今後,我會努力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學會讚美他人,愉悅他人,你快樂,我就快樂。多讚美我們身邊的人,包括同事、朋友、顧客等等。

謝謝大家。


餐飲廚師和服務員的例會怎麼開!20年的管理者經驗拿出來分享給你

第十一招:說自勉

多一點感激,少一點抱怨,採用輪流的方式,讓餐廳員工主持例會。

【例11】員工主持例會大家好,我叫許芳菲,今天由我來主持早會,談一談個人修養的話題,題目是《多一點感激、少一點抱怨》。在當今這個充滿高效率、快節奏、競爭與挑戰的社會,人們常常會受到內外環境的強烈影響而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壓力,進而常常可以聽到一些人的抱怨,比如,抱怨老闆吝嗇,不加薪、不發獎金,工作時間太長,上班有點,下班沒點等等。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在沒來“桃大爺食府”之前也是餐廳的服務員,動不動就抱怨老闆不給面子,當著全餐廳的人批評我,還有那裡的姐妹也不團結,事事都斤斤計較。眼不見、心不煩,最後我選擇了辭職。其實,我這種逃避現實是錯誤的,沒有反省自己,總是抱怨他人,越是抱怨,越是傷害自己。來到咱們這個集體,受到企業文化的感染,我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抱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還容易自己受傷,不如扔掉抱怨、學會感恩、感激他人。應該這樣想,感激老闆,是他給我上崗的機會;感激我的姐妹每天給我帶來的快樂,感激我身邊的人。當你感激的思想多了,抱怨自然就消失了許多,修養自然養成。謝謝大家!

第十二招:說溝通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合作的橋樑,尤其是在餐飲業,前廳和後廚的配合是十分關鍵的,直接影響到菜品的質量和對客人服務的效果。

【例12】現場演示論溝通我們先設計一個場景,兩句臺詞。找兩位廚師進行場景還原,一位扮演宋姨,一位扮演小王。

場景1:傳菜部小王手裡正忙著活,隨手將前方菜單放在自己的荷臺上,看了一眼。

場景2:傳菜部小王衝著麵點房喊了一句:“宋姨,兩份蒸餃。”菜單還放在荷臺上。

場景3:此時,麵點房裡,宋姨正忙著做野菜糰子,隨便應了一句:“知道了,餃子兩份。”

接下來,你們大家猜一猜會出現什麼結果呢?宋姨端出兩份野菜餡水餃。

你們幫我分析,問題出在誰那裡?

服務員小高說:“傳菜部小王沒有將菜單直接交到宋姨手裡,小王有直接責任。”

廚師小安說:“宋姨也應該主動找小王看一眼菜單,這樣就不會出現錯誤了。”

大家分析的有道理:小王沒有將菜單在第一時間傳給麵點師造成的就是不一樣的結果。要想解決類似這樣的問題,關鍵在於有效溝通六個字,即:說清楚,講明白。

在平日工作或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要把握一個基本點:講問題,說事情,闡述個人觀念,要站在對方立場,替對方著想,切忌添加個人因素。

就像人們常說的四個字:換位思考。


餐飲廚師和服務員的例會怎麼開!20年的管理者經驗拿出來分享給你

第十三招:說警示

【例13】以小見大我觀察到一種現象,我們的員工宿舍與餐廳近在咫尺,有的員工竟然會遲到十幾分鍾、三十幾分鍾。這很說明問題,有句話說通過現象看本質。有的員工說了,我上好的鬧鐘聽見了,因為還有5分鐘“再躺一小會兒。”於是躺了10分、20分、30分……,把一天的工資都因為“再躺一小會兒。”給“躺掉了!”其實,是人的惰性在起作用,藉口則是對惰性的縱容。

你們常聽到這樣的話:“這段時間我很忙。”“這和我沒關係,是因為……”這在日常工作中或生活中常能聽到,似乎是見怪不怪了,人們麻木了這種說法,自認為是正確的選擇。如果,當你真正遇到不該發生的事情或遇到突發事件,你又做如何的判斷和解釋呢? 就會出現把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他人的情況,就像上面那位廚師說的:“再躺一小會兒。”事情雖小,但以小見大,小錯也可導致大禍,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也是這樣。

我要警示大家的是: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性,為了避免不利於自己的事情發生,藉口油然而生。這種“習慣動作”看似高明,實際卻是掩耳盜鈴。如同鴕鳥,一有風吹草動,即刻將頭扎入深深的沙丘,但還是逃脫不了被獵人揪出的命運。

第十四招:說方法

一流的員工找方法,未流的員工找藉口,解決問題才是硬道理。我們企業就是要培養一流的員工。要教會你的員工不找藉口、找方法。這樣做,個人有前途,企業有發展。

【例14】不找藉口最近,一直與燒烤師佟小雨商量,如何推出新產品“風味烤豬蹄”,自從跟他談了這個想法,他給我的感覺總是在找藉口,什麼現在新調料多、拿不準,比例不好掌握,原料是先蒸還是先烤呢?等等。更多精彩內容就在唐傑湘菜廚師網,沒有動手先擺困難。我說:我們一起動手,先根據大眾口味,試做幾種風味,設法找出自己的感覺,集中精力,專注操作,最後,堅持自信“我要,我一定行。”抱有必勝信念。

青年人面對一次次失敗,情緒波動、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很容易半途而廢。因此,在推出新品的實踐中,啟發,誘導,激勵始終是必要的。一旦產品研製成功,他就會信心百倍。

事後我幫他總結分析:

(1)先把困難一一記下來。

(2)從易到難進行操作。

(3)要有職業精神和企業的使命感,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信心。

其實,當你真正專注投入其中,困難也就不存在了,快樂油然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