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體系看時間

“宇宙”由“能量”構成。對能量的感知是“覺”,對那個感知的認識是“識”。時間,是一種客觀存在?還是一種主觀感受? “從生到死的一生,考古遺蹟的發掘,化學元素的衰變,生活裡每件事,都展示著時間的客觀存在,過去、現在、未來,時間從未停息,靜靜的流逝。在物理學上,時間是連續的,是對物質運動過程的描述和劃分,某些前衛理論中 ,時間是間斷的,有量子特性。而相對論認為,時間與空間一起組成四維時空,構成宇宙基本結構,宇宙的時間由大爆炸開始,物質與時空並存,沒有物質存在,時間也無意義。”這段是眾生對時間的認知。

在“意”體系看來,時間的本質,是覺識的一種表象。當覺識連續運作的時候,它的表現形式就是時間,也可稱為“時間象”。 死世界沒有時間,覺識介入,重啟的不僅是‘’象‘’,還有時間。覺識離開,‘’象‘’成為定格。在多於兩個覺識的世界裡,例如我們生活的眾生界,時間是集體覺識的表象,這個集體覺識並非某個群體,也不是全人類,而是眾生界的所有生命覺識。這種情況下,“時間象”也就不被個體覺識左右,所以“誰死了地球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