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手段怎么样?为何这么多疑似病例不能确诊?

轻松一刻视频


(医患家特约回答:检验科果子哥医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最近几天以日增长近2000人往上,疑似病例也逐渐增多。

截至2月4日,全国已经有2047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23214人,死亡426人。

疫情依然十分严峻,各地防控措施逐渐得到加强,为了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决守土保家,力所能及的做到不乱跑,在家自我隔离。可以说,绝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理智,配合国家政策,这是积极的一面。

当看到那么多疑似病例,不禁心中疑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手段是怎样的?这些病例是无法确诊还是缺少方法?

笔者结合临床资料及诊断指南,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方法确实没那么简单。

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疑似到确诊确实需要时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来院就诊的患者,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痰,发烧等症状。

其次,医生要询问有没有前往武汉或者与武汉地区生活或旅行过的人有密切接触,调查患者的路性病学史。

再次,根据CT等其他检查,确定是病毒性肺炎,排除流感,等其他病毒性肺炎。

这样患者才确定为疑似病人。

疑似病人要快速确诊,也没有那么简单。

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检测患者鼻咽分泌物,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核酸是否阳性。

检测人员在从接受样本到完成检测,一个样本需要大概是个多小时的时间。这包括提取病毒RNA(病毒基因),在PCR扩增仪上完成复制,被检测仪器检测到是否有病毒基因片段。

有人可能会说,这还蛮快的嘛。那要是被核酸检测阴性不是可以回家了吗?还真不是这样,在2月2日天津卫健委公布的一例35岁率患者,第四次才检出阳性。

这是怎么回事?

这可能跟取材,还有样品中病毒数量在试剂盒的检出下限,试剂盒的灵敏度还达不到。

所以按照国家诊疗规范,要求第一次检查为阴性的患者,至少隔一天要二次检测。

这些问题都是困扰临床确诊病例的事情,还有就是现在并不是所有定点发热门诊都有核酸检测试剂盒,只有三甲医院有有限数量的试剂盒,武汉地区将检测权限下放至部分二甲医院。

检测试剂盒,比较紧缺。由于是新发病毒,没有特异性的试剂盒来做检测,只能现开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绿色通道,紧急审批,几家企业开发的检测试剂盒。

但这几家企业的产能,也就是一时还没有办法能满足全国各省的检测需求,好在国家正在大力协调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试剂短缺,不是所有患者做核酸检测,只有高度疑似患者才可能做核酸检测。

即使是做到核酸阳性,还要上报经过省一级疾控专家们的审核,才能确诊。武汉之外的其它省市,还要上报国家,由专家小组审核评估才可以认定是确诊病例。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看到疑似病例数量大于确诊病例,怎么有那么多疑似病例不能确诊是什么情况了。程序上需要时间,技术上也需要进一步获得充分的支持。

传染病防控三板斧: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此时,呆在家里,就是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就是有效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手段。

所以,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响应国家的号召,无疑是正确的选择。相信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战胜这次疫病。


医患家


检测没有问题,检测需要时间,但是有些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症状像,但是检测阴性,有可能是取样位置的原因,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就先确定疑似,然后观察,再次取样确定,这就需要时间,假定疑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