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柴油行業供需平衡,產業去硫升級是關鍵

柴油是是一種烴類(碳原子數約10~22)混合物,可以通過頁岩油和煤炭液化製得,相比汽油,其具有不易揮發、著火點高的特點,且通過原油煉得的柴油產量會高於汽油,約佔原油煉成品的30%。


理論上,柴油車的油耗明顯低於汽油車,可以節約至少20%的油耗。歐洲,柴油車的佔比達到了50%以上,日本柴油車的保有量較高。但中國的柴油車相比其他國家卻未得到大力的認可,目前主要流行兩種解釋:一是柴油品質差,二是柴油供應不足。


就柴油品質來說,我國柴油品質相比國外的柴油品質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柴油主要通過原油提煉而得,而我國原油的品質總體不高,例如,大慶油田的原油有含蠟量高(約26%~30%)、凝固點高(約30℃)、硫含量低(0.10%)的特點,屬於典型的低硫石蠟基原油。由其加工的直餾餾分性質特點如下:①200℃以前的餾分佔原油的10.0%~11.3%(重量比),直餾汽油的收率和辛烷值都較低;②煤柴油餾分(200~300℃)的收率為20%左右(重量比),柴油餾分的柴油指數一般大於70,有良好的燃燒性能,但其收率受凝固點限制;③減壓蠟油餾分(350~500℃)收率為26%(重量比)左右,潤滑油含量約佔原油的15%;④500℃的減壓渣油(VR)收率為43%(重量比)左右。這些數據表明,大慶原油是生產優質潤滑油和各種蠟的良好原料,採用燃料—潤滑油型加工方案最為理想,或者採用燃料—潤滑油—化工型加工方案。


一方面是因為煉油工藝存在不足。當前,石油煉製主要有兩種方法,分別是加氫裂化和催化裂化。前者提煉的液體產收率較高,約達98%,但加工過程中,易發生烯烴容易被飽和成烷烴等現象,導致油品質達不到國家標準,且該加工工藝耗能較多,條件苛刻。因此,我國主要採取催化裂化的加工工藝,進行柴油提煉。我國通過催化裂化提煉的柴油約佔74%,但這類柴油的硫含量和烯烴含量較高,影響了柴油的品質。可見,我國的柴油行業升級去硫是關鍵。就柴油供應情況來說,從年度數據來看,我國的柴油供需處於平衡的狀態,至於所謂的“柴油荒”現象,通常是一種短期現象,主要出現在冬季。


2014-2018年間,從年度累計值來看,柴油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2014年,我國的柴油產量為17635萬噸,需求量為17282.91萬噸。到2018年,該指標雖然有所下降,但仍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產量為17377萬噸,需求量為15595.33萬噸。


2009-2019年1-10月年我國柴油產量走勢圖

2019年中國柴油行業供需平衡,產業去硫升級是關鍵


2014-2018年我國柴油供需平衡情況

2019年中國柴油行業供需平衡,產業去硫升級是關鍵


此外,我國的柴油生產還具有明顯的區域集中性。2018年,我國柴油產量主要集中分佈於山東、遼寧、廣東、新疆、陝西等省份。其中,山東省的產量最多,為4000.1,約佔全國總產量的23.02%。其次是遼寧省,產量約佔12.53%。


2018年12月我國各省市產量統計

2019年中國柴油行業供需平衡,產業去硫升級是關鍵

從柴油的進出口貿易來看,我國屬於柴油淨出口國,出口量明顯大於進口量。2018年,我國柴油的進口量為71.12萬噸,出口量為1853.24萬噸。


2014-2018年我國柴油的進出口情況

2019年中國柴油行業供需平衡,產業去硫升級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