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柴油行业供需平衡,产业去硫升级是关键

柴油是是一种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可以通过页岩油和煤炭液化制得,相比汽油,其具有不易挥发、着火点高的特点,且通过原油炼得的柴油产量会高于汽油,约占原油炼成品的30%。


理论上,柴油车的油耗明显低于汽油车,可以节约至少20%的油耗。欧洲,柴油车的占比达到了50%以上,日本柴油车的保有量较高。但中国的柴油车相比其他国家却未得到大力的认可,目前主要流行两种解释:一是柴油品质差,二是柴油供应不足。


就柴油品质来说,我国柴油品质相比国外的柴油品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柴油主要通过原油提炼而得,而我国原油的品质总体不高,例如,大庆油田的原油有含蜡量高(约26%~30%)、凝固点高(约30℃)、硫含量低(0.10%)的特点,属于典型的低硫石蜡基原油。由其加工的直馏馏分性质特点如下:①200℃以前的馏分占原油的10.0%~11.3%(重量比),直馏汽油的收率和辛烷值都较低;②煤柴油馏分(200~300℃)的收率为20%左右(重量比),柴油馏分的柴油指数一般大于70,有良好的燃烧性能,但其收率受凝固点限制;③减压蜡油馏分(350~500℃)收率为26%(重量比)左右,润滑油含量约占原油的15%;④500℃的减压渣油(VR)收率为43%(重量比)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大庆原油是生产优质润滑油和各种蜡的良好原料,采用燃料—润滑油型加工方案最为理想,或者采用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加工方案。


一方面是因为炼油工艺存在不足。当前,石油炼制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加氢裂化和催化裂化。前者提炼的液体产收率较高,约达98%,但加工过程中,易发生烯烃容易被饱和成烷烃等现象,导致油品质达不到国家标准,且该加工工艺耗能较多,条件苛刻。因此,我国主要采取催化裂化的加工工艺,进行柴油提炼。我国通过催化裂化提炼的柴油约占74%,但这类柴油的硫含量和烯烃含量较高,影响了柴油的品质。可见,我国的柴油行业升级去硫是关键。就柴油供应情况来说,从年度数据来看,我国的柴油供需处于平衡的状态,至于所谓的“柴油荒”现象,通常是一种短期现象,主要出现在冬季。


2014-2018年间,从年度累计值来看,柴油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2014年,我国的柴油产量为17635万吨,需求量为17282.91万吨。到2018年,该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产量为17377万吨,需求量为15595.33万吨。


2009-2019年1-10月年我国柴油产量走势图

2019年中国柴油行业供需平衡,产业去硫升级是关键


2014-2018年我国柴油供需平衡情况

2019年中国柴油行业供需平衡,产业去硫升级是关键


此外,我国的柴油生产还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性。2018年,我国柴油产量主要集中分布于山东、辽宁、广东、新疆、陕西等省份。其中,山东省的产量最多,为4000.1,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02%。其次是辽宁省,产量约占12.53%。


2018年12月我国各省市产量统计

2019年中国柴油行业供需平衡,产业去硫升级是关键

从柴油的进出口贸易来看,我国属于柴油净出口国,出口量明显大于进口量。2018年,我国柴油的进口量为71.12万吨,出口量为1853.24万吨。


2014-2018年我国柴油的进出口情况

2019年中国柴油行业供需平衡,产业去硫升级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