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訂閱 快刀財經 ▲ 做您的私人商學院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請相信,冬天終會過去,春天總會到來。


來源:快刀財經(ID:kuaidaocaijing)

不得不說,這個春節,實在是糟透了。

從2019年12月8日首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出現,到1月20日疫情全面爆發,再到1月23日武漢封城,不斷刷新的數字動態,牽扯著所有人的神經。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這隻長滿獠牙的黑天鵝肆虐盤桓之際,終驚動了無辜捲入的蝴蝶,蝴蝶驚慌失措的煽動翅膀下,隨之掀起社會經濟的龍捲風。

隨著各地防控不斷升級,假期相應延長,多個省份宣佈不早於2月9日復工。但每停工一天,就意味著企業要承擔包括房租、工資、貸款等各種成本攤銷在內的多種支出壓力,被波及的企業數量及損失無法估計,僅僅是隔離在湖北省內,無法按時到崗的人員就超300萬,影響企業超20萬家,生死一線。

雖身處寒冬,這些企業並未停止向疫區出錢出力,據中國社科院等機構最新統計數據,已有1068家企業累計捐贈147.1億元。作為中國經濟的中堅力量,長期以來,他們不僅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還支撐了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艱難時刻,社會需要聽到他們的呼聲,攜手共渡危局。

(本文重點論述受影響程度較深的餐飲、旅遊、酒店三個行業)


01

餐飲業:

數十億營收灰飛煙滅,“老大哥”直言撐不住

大批餐飲企業,早已不堪重負。

2019年,食材、人工、租金普遍上漲,倒下的餐廳僅存活456天,同店比下滑20%,利潤一再被壓縮。突如其來的疫情,更讓餐企雪上加霜。

據商務部監測,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勢必嚴重萎縮,預估今年春節餐飲零售銷售額會腰斬到5000億元。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顧客排隊退押金 圖:餐飲老闆內參


在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400多家連鎖店的西貝筱面村基本都已停業,僅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但外賣的量極小,只能達到正常營收的5%-10%。對比往年春節,西貝的整體營收約在7-8億元,今年幾乎全部歸零。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讓董事長賈國龍憂心的是,2萬多員工目前待業,但按照國家的政策規定工資要繼續發,一個月支出就在1.5億左右,倘若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800多家直營店大面積停業的“老鄉雞”同樣形勢嚴峻。為應對春節黃金週,老鄉雞訂了一個多億的貨,受疫情影響大多無法退貨,另有大量蔬菜面臨報廢,保守預測,過去六天損失逾2000萬。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即便壓力登頂,16000多名員工的工資仍要正常發放,人工費用支出每月在8000萬左右,在沒有進項,只有純支出的情況下,現金流難以為繼,兩個月已是極限。

春節前,眉州東坡的創始人還因年夜飯預訂過於火爆而忙得不可開交,未料事態一夜生變:“從1月21日-1月31日,我們一共退餐11144桌,直接損失達1700萬。”

從營收巔峰到生意狂跌9成,在接下來的疫情期間,眉州東坡還要繼續支付正常的每月工資大約5000萬,以及每月1000多萬的房租,最終能等來什麼樣的結果,無人知道答案。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眉州東坡後廚消毒


行業龍頭尚且如此,更遑論千萬中小餐企,被迫閉店,營收降至冰點,年夜飯退訂率100%,食材大量囤積,疫情洶湧之下,它們的命運正飛速進入倒計時。

在地方家喻戶曉的南京香格里拉江南灶餐廳,常年爆滿一座難求,疫情升級後,聚餐訂單全部被客戶取消,老闆仍在苦撐:“不敢關門,怕廚師、服務員一走就回不來了。”

杭州西湖邊的望湖賓館為節流,目前店裡只留下三分之一的人力,隨著疫情持續,將繼續減少人手,直至“最低配置”:“本來是衝著年底這一波返鄉行情賺錢,結果發現連命都活不下去了。”

溫州一大批酒店只能低價甩賣菜品自救,而一些專做海鮮的酒樓則欲哭無淚:“年前囤了七八十萬的龍蝦、蟹味,現在大家都不敢吃了,全爛在自己手裡,要是再持續幾個月,只能倒閉關門。”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酒店擺攤“賣菜”


為活下去,已有很多餐飲老闆在考慮減薪甚至裁員,而這勢必又將引起另一種不安。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儘管目前不少購物中心及地產商主動減免了租金,但相比整體成本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能否堅持到疫情過去,迎來爆發性消費的那個時間,對絕大多數餐飲業老闆來說,仍是未知數。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圖:贏商網


02

旅遊業:

百萬級退訂訴求湧入,業務停擺恐顆粒無收

旅遊業本身是一個環境敏感型產業,不同於其他影響因素,流行性傳染病病窗口期會對旅遊行業構成全面衝擊。

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

據旅遊平臺預測,預計2020年春節旅遊人次將達4.5億人次。而這4.5億人的生意,因為疫情的爆發,瞬間成了泡影。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無論是酒店、航空公司,亦或攜程、去哪兒等OTA平臺,還是各大旅行社、景區、代理商等,身處旅遊產業環節的每個人,都難逃劫數。

1月22日中午12點,攜程發佈退訂政策,為至1月31日期間,始發點/目的地武漢的國內國際航班免費提供退訂,此時距春節僅兩天,退改單如潮水般湧來。

從1月23日開始,國家鐵路、民航、文旅等管理部門在短短一週內時間相繼推出11條新政,攜程迎來退改的最高峰值:百萬級的退訂訴求、數十萬個改簽訴求,相較2019年春節,增幅達到405%,最高峰值時增幅達到650%。

在民航總局第二次將無損退訂的時間延長至27日凌晨時,攜程積壓訂單再次爆表,彼時很多航空公司尚未跟著推出補退政策,攜程當即宣佈啟動2億元重大災害保證金,但在突發情況下,很難保證航空公司的現金流都充分,一旦發生系統性崩潰,數億保證金很可能有去無回。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連軸加班中的攜程客服 圖:攜程黑板報


攜程到底損失了多少,現在還未有結論,但從去哪兒網CEO陳剛的一席話多少可窺一斑,陳剛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目前包括航司、代理商、在線旅遊平臺等整個行業的現金流都處於吃緊狀態,去哪兒網已墊資近10億元。

儘管OTA平臺都在積極表示請供應商們提供核實損失的憑證,平臺將共同承擔損失,但大部分供應商們依然愁雲慘淡。

主營國內B段批發商業務的一家旅行社負責人關鵬(化名)介紹,公司此前會事先同酒店、交通部門、旅遊景點等簽訂協議並預先購買服務項目,然後設計出不同的包價旅遊產品,通過平臺銷售給旅客,覆蓋面較廣。

為在春節博業績,關鵬和團隊已籌備數月,單單考察調研、線路整合、後期宣傳的前期成本就有10萬左右。疫情讓業務全部停擺,退團共涉及到國內乘坐飛機、高鐵和大巴的40多個團隊,共約2000名遊客,短短一週,關鵬已經賠了30多萬,而這僅僅是開始。

“春節黃金週的生意,意味著旅行社半年的收入來源,暑期與十一加起來,才能趕上一個春節,現在已經肯定基本‘顆粒無收’。”關鵬知道今年徹底“涼了”。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比關鵬更焦慮的是做境外遊的阿億(化名),本已萬事俱備,但突然間就接到了叫停一切旅行團的通知。

臨時取消將帶來包括簽證、地接、酒店、機票、保險等一系列損失,而這些費用早在春節前已全款打給境外地接社,大部分都沒法退款,隨之帶來的巨大損失無異於滅頂之災 ,“很多前期款項還沒有收上來,公司員工還有100多人,這1個月沒收入,光是成本就得100多萬。再往下,就是資金鍊的斷裂。”

和旅行社的處境如出一轍,旅遊景點也是每況愈下。去年臺兒莊春節黃金週接待遊客量為68.39萬人次,單日營業收入超過1000萬元。臺兒莊古城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曉莉對媒體表示,今年在籌備臺兒莊古城大廟會期間預計2020春節黃金週客流量和收入相較於去年會有20%的提升,而現在景區收入為零。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休克式的防禦帶來的重創影響深遠,現金流如同一家企業的血液,血液燒不怕,但血液的枯竭是會死人的。

能否挺過這凜冽寒冬,等到全面復甦的時刻,很多人的態度並不樂觀。


03

酒店業:

滿房變空房血本無歸,半年內將持續低迷

通常往年過年期間,乃是一年中的住宿旺季,商家們普遍欲在春節期間來個“開門紅”,未曾想變成一個人的獨角戲。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圖:酒店職業經理人


從1月21日開始,包括洲際、希爾頓、亞朵、OYO、華住、蝶來、原舍在內的多家酒店集團、民宿相繼發佈最新退改保障措施,全國大批酒店、民宿企業紛紛停業或延後營業,進入前所未有的“休宿期”。

在全國420座城市開業5151家酒店的華住集團,在疫情影響下,全國各省市客房訂單量陡降,有的營收僅有幾千元每天,而在2019年,華住第三季度總營業額是100億元。

華住集團聯席總裁金輝在接受採訪時表達擔憂:“對於眼下,我們無法迴避這場疫情給我們住宿行業帶來的極大衝擊,無論是集團還是加盟業主,都勢必遭受巨大的損失和壓力。”

杭州的一家星級酒店負責人已動用貸款發工資:“這是我過的最悲壯的一個春節,空置率實在過高,成本根本無法彌補。”

相比酒店,民宿的形勢更為兇險。以雲南為例,為阻斷疫情,麗江古城、涑河古鎮、大理古城有超過3萬家民宿自行停業。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在涑河古鎮開客棧4年的老闆萱萱(化名)還在處理後期訂單:“往年這個時期能夠進賬40萬,今年什麼都沒法想,賬怎麼算都是虧,這兩個月至少虧10萬左右,在麗江有1萬多家客棧,若按每家虧10萬,粗算是10億。”

在廣州經營3家民宿的創業者謝強(化名)從滿房到空房,一週虧了近200萬,糟糕的是,前期大量的存貨也報廢了,例如購入的100件鮮奶,只有10天的有效期:“我的上限是,自己掏100萬發工資,大概維持三四個月。”


疫情下的行業“眾生相”:有人貸款發工資,有人虧損數十億

▲謝強民宿曾經的熱鬧場景 圖:每日人物


另一個隱患是,停業時間過長將導致優秀民宿人才的流失,而重新培養代價過大。即便疫情過去,住宿業要想恢復往日繁榮,也非易事。

04

寫在最後:


這是一場全民戰爭,爆發在每個中國人身邊,但正如若谷在《歷史上的10大瘟疫》中所說:“人類每一次浩劫,是一次生態的洗禮,也是一次涅槃。”

更多利好消息正在傳來。2月1日下午,央行等五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在多方呼籲之下,已有地方政府率先“出手”。2月2日,蘇州市出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簡稱:蘇“惠”十條),涉及加大金融支持、穩定職工隊伍和減輕負擔三方面內容,多城市有望陸續出臺政策。

請相信,冬天終會過去,春天總會到來。(謹以此文獻給奮鬥中的企業們)

每日人物 《自掏百萬給員工發工資,熬過去希望是春天》

河豚文旅 《禁足的春節,旅遊業的劫》

餐飲老闆內參 《西貝抗不過三個月?已經有人發完工資,身上沒有現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