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单位不要50岁以上的工人,如果延迟退休了,他们(大龄工人)能做什么?

河南贾林


这得看这些50岁以上的老师傅是干什么的了。


1、技术型

一般来说,技术型的人才企业应该是不会放弃的,但是如果这项技术在这个单位不再被需要,那么这种情况倒是可能会发生。


像一些对身体有很多要求的岗位,岁数大了确实就不能胜任这个岗位了,那么这些人如果有心,可以做培训带徒弟之类的,又或者凭借丰富的经验,可以做这方面的顾问,甚至现场指导的一些活儿,反正饿不死。


比如说电工、汽车修理工之类的,这些老师傅的价值简直是要溢出来了,到哪儿都会有人抢着要的,比如说我们单位,为了找一个老电工,简直是要把我们这一块翻遍了……虽然还是没找到(主要是钱没给到位)。


2、劳动型

这类做着最基础的体力劳动,最多就是力气大,经验老到,只会干自己岗位内的活儿,对一些新鲜事物都很难接受,当然这只是一部分。


在我看来,这样的师傅如果还要继续干活的话,可以去给园艺打下手,或者看门儿什么的。这类活儿同样是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责任心足够强,就可以干好,我对很多老师傅的责任心确实很佩服。


在我看来,有技术的人都饿不死,把自己的技术磨练得足够到位,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有问题。


刘大圣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企业并不是不要大龄工人,而是不要没有技术的大龄工人。只要有点技术,到哪儿都是香饽饽,特别是私企,求之不得。如果没有技术,过了五十以后也没有力气,那就比较惨了。

我在国企的时候,认识一个工友,曾经在机加工车间做过车工,技术不错。后来,公司进行辅业剥离改/革,他们车间整体从公司分离出去,成立了一个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员工挣钱很少。后来他就选择了停薪留职去私企打工。因为车工技术好,老板把他当宝贝一样哄着,待遇也是相当不错。现在五十多岁了,丝毫没有失业之忧。

但是,这样有技术的员工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生产线上操作工而已。到了五十岁以后,要技术没技术,要力气没力气,一旦失去工作,很难重新就业。另一个我所认识的老工友,68年出生,刚刚五十周岁,去年被公司内退。在企业上班的时候,他只是一个生产线操作工。熟练工而已,没有丝毫的技术可言。刚退下来时,曾经找过工作,但是到处碰壁。没办法,只好进了点儿童玩具,开始摆地摊。有一次我遇到他,逗他何必这么辛苦,他说:“但凡有办法,谁愿意拉下老脸摆摊呢。可是,退休金太少,孩子还没结婚,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我无语。

他们好在都是国企员工,起码有一个可以乘凉的大树。可是,那些私企的员工怎么办?五十岁以后,企业不要了,工作又找不到,还要延迟退休,日子可就难过了。不要说五险一金,就是仅仅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年都要一万多块钱。没有了工作单位,这些钱都要自己缴纳。日子本就紧紧巴巴,打个零工也挣不了仨瓜俩枣,每年再额外支出一万多元,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希望国家多考虑一下这些企业老员工,延迟退休能不能采取自愿制呢?比如,愿意延迟的可以延迟,不愿意延迟的按老政策正常退休,这样,老员工才能老有所养啊。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关注本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是为了赚钱,不是慈善机构。一般工人由于常年的辛苦劳动,到了四十五岁以后,体力精力都不如以前,不少人都有各种慢性病,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不少企业就开始以各种理由辞去这些老员工,华为就是个典型案例。工人超过五十岁还想找一个工作非常困难,只能找一些工资低,环境差,劳动时间长的工作。国家由于社保压力较大,要求65岁退休,这中间相差的十五年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人生的灾难,要命的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医疗费用又特别高,特别是五十二到五十七岁的人生第二危险期,身体不好,工作劳累,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接踵而至,能熬过去的人可能只有一半,晚景凄凉。


俗不可耐151798807


我所看到的情况是,50多岁的工人分为两种就业方式,一种是有一技之长,能靠手艺找点轻松自由的事做;二种是没有手艺的打工就比较困难了。

比如有的女同志会缝纫,她们在路边开个小门店或者是摆个地摊,改旧衣服,锁边,换拉链、钉纽扣什么的,感觉生意还不错。

我也见过有的男同志,摆个地摊卖玩具小五金手套祙子等小件物品的,也有在路边支起工具修自行车打气补胎或修鞋子扎皮包的。

前几年我还见过50多岁的男下岗工人在车站附近擦皮鞋的,他们游走在一帮擦皮鞋的大妈之中格外显眼。

老同志再就业,我们身边最多的情况就是男的做保安看大门,女的做环卫工扫马路。现在50、60多70岁当夜班帮别人守门店或仓库,小区物业值岗的太多了。

50多的大妈们除了扫大街,也有不少做家政服务的,有的是干钟点工,帮别人家里做卫生或做午饭,也有到医院做护工的。当然,身体健康的做全职保姆的也有。

以上情况,除了个别人是出爱好打工顺便挣点钱之外,更多的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挣养家。对于那些有退休工资的老人,肯定是在家做做家务带孙子什么的,然后再溜溜马路逛逛公园了!


山人的生活感悟


年龄是职场上的硬伤,全球职场都一样。大多数单位不会要50岁以上的在职工人,甚至不会要35岁以上的工人,这是企业自己打算盘的结果,性价比明显不合适。这是时代的悲哀,同时这个时代也打开另外一扇门,50岁以上的工人仍然有机会。

第一,这是时代的悲哀,不要责怪老工人没本事,世界上没本事的人毕竟占大多数。这批50岁以上的人,都是50/6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念高中的。普遍文化程度低,你埋怨他们为什么没文凭?这不能完全怪他们,那个时代就那样。可以预见,二十年以后,80后退休之后,整体的老年人群体的文化素质要高很多,老年人发挥作用的空间要远远大于现在的老年人。比如说,现在的80后二十年退休后,个个能开车会用电脑有本科学历,再干点杂活是可以的。现在的50岁以上的人,相对这个时代的杂活要求,确实不适应了。这是时代的问题,不能责怪老年人。

第二,这个时代也给老年人打开另外一扇门。一是有的老技师,还是抢手货。我一个亲戚,维修电气有硬技术,他申请从国企提前退休,因为有家私企高薪挖他。但大多数普通岗位工人,就没有市场了。二是退休之后,有许多职业还是需要老人的,比如保洁保安环卫门卫等等。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老人由原单位交着社保或者已经退休不用社保了,这些岗位雇佣年轻人起薪5000元没人做,因为扣掉社保就剩4000元。但是3000元,这些老人抢着做,反正在家闲着没事,多挣一点算一点。三是市场经济的活跃,让老人有了用武之地,有的老人去郊外种菜养殖赚大钱,有的老人做美食做手艺品赚钱,有的老人摆地摊,甚至打零工也可以赚钱。

第三,其实奉劝老人一句话,50岁以上还算中年,身体情况都不错。家里缺钱的呢,可以找一点既爱好又赚钱的活计,家里不缺钱的都陪老伴享受下半生也挺好的。记住一点,赚钱是可以的,但是损害健康是不可以的。你摆个地摊,风里来雨里去的,病倒了,医药费比赚的那点钱可贵多了。注意身体健康,适当条件做点事,才是王道。


职场火锅


这个问题的的确确是社会痛点问题,也是社会难点问题:这里一方面是社会保障部门缺钱,不得不以以延迟退休年龄作为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方法;但另一方面又面临的是企业辞退50岁以上的大龄工人的问题。

这件事对我也是切肤之痛

因为这件事对我个人来说也有着切肤之痛,我是2000年左右国企下岗潮中的一员,好不容易在深圳做了将近二十年,从工程师做到了总工,现在五十有五,在深圳也面临着找工作难的窘境。这不,又只好回来九江,还好这几年九江的经济也发展以来了,在家边上又找到了一家公司,做设计。

我夫人问过社保部门,社保部门的人回复说: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可以在五十五岁退休,而企业人员非要到足年龄才可退。这个也能理解,因为中国主要的矛盾还是一个人多,企业的摊子要比公务员的摊子大得多,说来说去还是一个钱的事。

不要靠,不要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件事指望政府财政来解决,绝非易事,在2000年左右,我在国企中有很多同事也一直想着政府解决,我们先一批的靠自己找门路就业的人反而活得滋润一些。

面对现在同样类似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要靠自己,因为政府这个大保姆她的儿子大多了!想光靠政府喂奶,政府的奶就那么多,只能是让一部分孩子饿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就业始终是解决问题的绝招

延迟退休,也是从欧洲过来的,不过欧洲的情况和中国大不一样,他们和中国比,基本上都是小国寡民,他们延迟退休的原因与中国比也不太一样:他们延迟退休的原因是因为人口严重老龄化,年纪大的不做事,有好多工厂连厂门都打不开。

而中国人口多,但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说是企业辞退50岁以上的大龄工人,可以说有很大的情况下是个伪命题,有的甚致夸大到三十五岁,这真正是个脑残的问题,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所有成年人都只干个十多年,那么这个国家会怎么样?中国真正发展到了这一步了吗?

我叔叔都六十有五了还在外面打工,在工地上做,在建筑工地上这些大龄人员不做,中国有好多高楼都造不起来了,因为年轻人根本就不想干这个活。

说个题外话,我原来在做职场,其中什么三十五岁危机呀,抄得沸沸扬扬,回答这些问题,除了赚点流量外,还真帮不了他们什么,我又不想说什么“人老奸,马老滑”一类的没心肝的话,因此就转做文化了。我真心希望国家出面能制止这种风气,但我个人人微言轻,但我有一颗有良知的心,不能帮助人家包括自己,也绝对不要做往人家伤口上撒盐这种缺德事。

万方谈人生


据笔者所知,现在很多单位不要45岁以上的应聘者了,甚至前些年某科技企业(这里不方便说是哪个企业)把35岁以上的员工裁掉了。

现在的企业,很多都是希望通过招聘年轻的员工来逐渐地代替年龄大的员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样也无可厚非,因为企业要的是利润和创新,年轻人的活力与思维都较年纪大的人有优势,也更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预见,企业不要年龄大的候选人,这将是一个趋势,后续年纪大的工人将会越来越难找工作,那么,如果迟延退休,年龄大的打工者,处境也会越来越难。

但年纪大的人也要生活,那么年纪大的工人能做什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应对延迟退休:

1、找年轻人不想做的岗位,如清洁工、绿化工之类的,现阶段保洁绿化公司确实有很多年纪大的人,很少有看到有年轻的;

2、在一个企业做到退休。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做到退休领取退休金;

3、自己做点小生意。不需要高体力活的那种,如收废品;

4、在家为子女带孙子、孙女或外孙。为儿女减轻家庭压力,让儿女没有后顾之忧。

对于延迟退休,笔者是持反对态度的,希望国家在出台此类政策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年龄大的工人的处境,在我国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这类人群也会越来越多,没有一个相应政策保障这类人群,奋斗了几十年的老龄人在晚年无法保障生活,这会是很可悲的事情。

以上仅代表笔者的个人。

关注职场老刘,随时咨询职场知识。


职场老刘


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新生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加以遏制,从长远来看,如果国家养老负担越来越重,而社会财富增长却不能与之成正比,最终将入不敷出,后果将不堪设想。有鉴于此,延迟退休的做法被提上了日程,毕竟今人不能只考虑今天的事,还要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这样人类才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与此同时,职场上也出现了一种所谓的“35岁现象”,就是大龄员工不受企业待见,失业后找工作越来越困难,就算没有失业的,被裁退的风险也是与日俱增,一点不比失业的人压力小,职场上的焦虑情绪愈演愈烈。

我身边不少年纪大、从事基层岗位工作的人,被企业裁员以后,基本上找不到什么工作,只能去小厂做门卫,或者找地方做一些零工和杂工,或者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卖早点,稍微认识一点人的,可以去超市做搬运工,实在不行,如果家是农村的,就直接回农村种地了。



对于以上这些人而言,是最不希望延迟退休的,因为还没退休就已经没有事情做了,不仅不希望延迟退休,最好是能够提前退休,提前拿养老金,基本生活还能有个保障。

一边是要延迟退休,一边是年纪大的人没有工作,出现这种倒挂,说明政策在顶层设计上出了问题。

很多时候,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很多政策或制度的出台,政策或制度的顶层设计者都喜欢采取“一刀切”,这其实是一种“惰政”做法。虽然效率很高,却不接地气,自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赞许和拥护,是一惯的遇事拍脑袋的思维习惯。



那么,是不是说60岁退休的年龄必须要延迟呢?我觉得不是,我觉得至少可以分成以下三类情况,区别对待。

  • 精英人士:延迟退休

这里所说的精英人士,主要指企业的管理层,以及部分公务员。精英人士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不仅符合实际情况,也能满足个人意愿。

精英人士工作顺风顺水,干的正是起劲的时候,就是年纪再大,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恐怕都不会愿意退休。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继续创造价值,发挥余热,可谓一举两得。

  • 普罗大众:正常退休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工作了几十年,为社会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到了60岁,让它们正常退休,由国家供养他们,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合情合理。

  • 底层人员:提前退休

对于那些常年干苦活累活的人,身体早已严重透支,年纪大了,也很难再找到工作,如果让他们延迟退休,显得既不人道,也不合情理。对于这部分人,就应该让他们提前享受社会福利,提前退出工作岗位,才是众望所归的做法。

当然,以上也只是个人粗浅的想法,具体要落实到操作层面,可能还有很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对于以上三类人员,如何进行明确的区分和界定?提前和延迟退休的两类人,其待遇如何确定?这些都是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但这也正是政策顶层设计者,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只要方向明确,不搞一刀切,相信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职享营


不是有些单位不要50岁以上的工人,明确来讲,除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以及民营、外资企业中的总监及以上职位外,其他职位,基本上不要50岁以上的人。

但这不代表,50岁及以上人的,就没有活路了,不是这样的。

对于绝大多数50岁及以上的人来讲,尤其是大龄工人,还是有比较充裕的工作选择的,但基本上,是半体力或全体力劳动了。

如果你平时生活注意的话,会发现:城市里大大小小的超市、商场的保洁保安、菜市场的保洁保安、餐饮店的工作和服务人员、家政服务人员、部门快递员和送餐员、凡是维持城市秩序的安保人员(这个真的挺多的)、以及很多行业的外勤、维持和保养人员……基本上全是50岁以上,但尚未到退体年龄的人员。

当然,还有农村的种值、养殖等行业,也基本上是50岁及以上的人员。

所以说,50-65岁的人员,基本上不用发愁找工作的事情,但是,这工作,不能像是18岁到49岁一样了,需要你多动手,少思考了。

但客观的讲66岁及以上人员,由于年龄和身体综合状况,找工作,就非常艰难了,几乎没人敢用。


董江波


楼主您好,很多单位不要50岁以上的工人,那么确实是比较普遍的,因为一方面来讲,这个50岁以上的人员他是有点力不从心,另一方面5岁以上实际上对于企业所付出的这个价值,没有年轻人付出的价值大,因为年轻人精力旺盛,甚至来说如果在企业长期工作的话,他可以一直工作下去,所以说对于企业来说,价值会更高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愿意用这个高龄工人的一个根本原因。

我们都知道延迟退休,确实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政策,但实际上现在还没有执行,当然如果说你是50岁的群体的话,我个人觉得你应该赶不上延迟退休,因为延迟退休就算推行出来,那么实际上他当时也说了是有5年的一个过渡期的,所以说,再加上这个现在还没有推行出来,所以至少10年之内我觉得应该来讲不会落地执行这样的一个政策,所以说现在担心是为时尚早了。

那么虽然说现在还没有执行这样一个政策,但不代表以后没有这个政策,这个是完全是不会出现的,所以说,我个人建议50岁以上的人应该考虑的不是说延迟退休,咱们应该考虑的是既然你在找工作就应该选择一份比较适合于自己的工作,降低自己的身段啊,怎么样的工作适合于自己就干怎么样的工作,只要是能够实现工作岗位,那么对你来说,你的这个经济收入还是会有一定的保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