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大權,一心效忠清朝的嶽鍾琪,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白船


【嶽鍾琪被處以斬監候的原因在於,雍正帝對他的猜忌與滿漢大臣的排擠誣告。】

下面我們詳細分析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嶽鍾琪由一個拿筆桿子的文人到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是自己一步步用戰功和獻血換來的。自康熙58年投筆從戎,他由同知做到總督、大將軍,位高權重,與雍正的關係也經歷了由信任到猜忌的過程。

一、雍正帝繼位之初,還是非常重視與信任嶽鍾琪的。

雍正元年九月,在青海平叛時,嶽鍾琪以區區數千兵馬,全殲叛賊萬餘人。給雍正帝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雍正二年,嶽鍾琪主張以精兵五千遠攻青海,雍正帝採納了這個建議,拜他為奮威將軍。凱旋之時,雍正帝賜予他世襲三等公爵,誇他為“不世出之名將”。之後,嶽鍾琪一躍成為僅次於年羹堯的二把手。雍正三年至七年,是嶽鍾琪最受重用的階段。期間嶽鍾琪任川陝總督多年,手下是清朝最精銳的軍隊。

二、在猜忌心理的支配下,雍正和嶽鍾琪的關係像易碎的玻璃。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

雍正七年,嶽鍾琪拜寧遠大將軍,率軍西征準噶爾。作為一個出身漢族的將領,他握有西北軍政大權,位高權重,風光無限。

盛極而衰,在西征之時發生了科舍圖失馬事件,雍正將這一過失的責任歸咎於嶽鍾琪,從由此開始猜忌他,嶽鍾琪由過去的香餑餑變成了討厭的蒼蠅。雍正不僅多次否決了嶽鍾琪的進攻路線,而且派人監視其一舉一動,將帥不和、上下離心,這次征戰接連失利。雍正八年,在眾人的誣陷之下,嶽鍾琪被奪官下獄。

雍正帝對嶽鍾琪的疑心,可以追溯到雍正六年發生的曾靜、呂留良案子。曾靜因為在科舉考試中多次落榜,於是對現實不滿,偶然接觸到呂留良的書籍,被其中的反清復明的思想所感染。

這年秋天,曾靜讓學生張熙拿著自己的書信找到嶽鍾琪,鼓動他起兵反清恢復宋明的江山。嶽鍾琪抓住張熙後嚴刑逼供,沒想到他表現得非常頑強,拒不說出老師是誰,住在哪裡。無奈之下,嶽鍾琪假裝自己早有謀反之意,然後對天盟誓與他們師徒共舉義旗,成就大業。張熙上當說出了老師曾靜及其好友的名字。

嶽鍾琪將這些情況上報皇帝,於是雍正帝大肆搜捕,製造了曾靜、呂留良案。嶽鍾琪多次上書向皇帝表忠心。雖然雍正表面上大度的安慰他不用放在心上,我相信你之類的話,但是此後雍正加強了對嶽鍾琪的監視,同時要求嶽鍾琪處理的大小事務都要彙報。

三、滿漢大臣的接連誣陷,差點要了嶽鍾琪的命。

最先參劾嶽鍾琪鄂爾泰,鄂爾泰與嶽鍾琪早有矛盾,二人積怨益多。至雍正十年,鄂爾泰見雍正帝對嶽鍾琪多有怨言,便上書彈劾他,說岳鍾琪,縱容敵人,不能準確判斷敵情也不能殲滅敵人。雍正帝藉此機會將嶽鍾琪交刑部治罪。

接下來上場的是鄂爾泰的親信張廣泗,參劾嶽鍾琪調兵籌餉、統馭將士諸多失誤。張廣泗的上章彈劾,進一步加深了雍正帝對嶽鍾琪的怨恨和不滿。

第三個參劾嶽鍾琪的是查郎阿。這又是一位對嶽鍾琪不滿的滿洲貴族,查郎阿的誣奏,更增加了雍正帝對嶽鍾琪的反感。

嶽鍾琪被捕入獄以後,囚禁了整整兩年,雍正十二年十月兵部建議“斬決”。雍正帝最後念及其當年進西藏、平青海之功,改“斬決”為“斬監侯”(相當於現在的死緩吧),並處罰銀70萬兩。

乾隆二年(1737年),嶽鍾琪才被放出監獄,他在成都郊外過了10年安靜的生活。乾隆十三年,大金川發生叛亂,乾隆帝想到了閒置的嶽鍾琪,任命他為四川提督平叛。此時他已經62歲了。

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將軍,嶽鍾琪多次平定叛亂,捍衛了國家的統一。


閔不克


嶽鍾琪,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名將,岳飛二十一世孫,武將世家。其父嶽升龍曾為四川提督,也是武將出身,先後跟隨康熙皇帝遠征噶爾丹,多有戰功。嶽鍾琪曾於康熙五十七年隨大將軍王胤禵平叛西藏,多次以奇襲,長途奔襲等戰術衝鋒在前,屢立戰功。雍正皇帝繼位後,嶽鍾琪又隨年羹堯西北平定羅布贊旦增,是為西北平叛將領中的二號人物。年羹堯之後,嶽鍾琪曾任川陝總督,綏遠大將軍。

但是嶽鍾琪接替西北大軍之後,運氣似乎並不太好,先是雍正六年,河南曾靜欲煽動嶽鍾琪造反,被嶽鍾琪一網打盡,爆發了著名的呂留良文字案,然後是在西北平定策零的戰爭中屬下偶有失誤,被雍正皇帝責罰。

雍正皇帝對於戰事的不滿聯想到曾靜案,即便是這件事嶽鍾琪處理十分得當,但是正所謂“三人成虎”,在鄂爾泰等人的參奏彈劾下,結果於十二年將嶽鍾琪下了大獄,被判“斬監侯”。直到乾隆二年才被釋放,乾隆十二年以總兵之職被重新啟用,繼續為清廷效力。

嶽鍾琪一生的遭遇經歷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人生可謂有高有低,反覆無常,還被雍正判“”斬監侯。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境況呢?

1.嶽鍾琪會叛變嗎?

嶽鍾琪出身於武將世家,且還是岳飛二十一世孫,歷史上岳飛精忠報國抗擊金人的故事歷代相傳。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是宋朝金國的後裔,所以大清其實也是宋代金國人之後裔,這個關係成為曾靜煽動嶽鍾琪造反的主要原因。

嶽鍾琪雖然妥善處理了這件事,雍正皇帝也十分信任嶽鍾琪,但是從他發起文字獄,對呂留良挫骨揚灰來看,雍正皇帝其實心裡是十分忌憚這件事的,但是嶽鍾琪的表現的確很忠心,這超乎雍正皇帝的意外。尤其是在改土歸流,西北作戰過程中,嶽鍾琪是做到了一個將帥的職責和忠心的。

其實,到了明清以後,武將發動政變的機率因為制度的完善已經很小了,即使是到後來曾國藩李鴻章等擁有自己強大的武裝情況下,也沒有人發動軍事反叛。故,雍正皇帝對嶽鍾琪手握重兵並不擔心,胤禵、年羹堯等都曾是嶽鍾琪的上司,相比較而言,嶽鍾琪的影響力比他們還是要小很多。所以,雍正皇帝雖然有些忌憚嶽鍾琪,但是對他的忠心和影響力還是有把握的。他不會因此對嶽鍾琪下手。

2.皇帝平衡權力鬥爭?

嶽鍾琪出身漢人,能夠統領滿清西北大軍,也算是鳳毛麟角的人物了。滿清入主中原之後,八旗軍的力量日漸式微,在康熙年間就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了,在平定江南的戰爭中,多半是以漢軍旗和綠營兵衝鋒在前,成為滿清軍事的主要力量。

雍正上臺後,八旗軍力量進一步弱化,滿清的政權基礎是貴族,滿漢之分的歧視一直都存在,所以,滿清朝廷內滿漢官員對權力的爭鬥也十分厲害。這種爭鬥反應在軍事領域同樣突出,雍正時期的“紅人”,軍機大臣,兵部尚書鄂爾泰對待漢人就十分囂張,屢次以西北軍事的失誤向雍正皇帝告狀,並且聯繫呂留良案,使得雍正皇帝為了平衡朝政權力鬥爭,對嶽鍾琪下手。

3.是否把恩寵留給乾隆皇帝?

皇帝們都喜歡唱“紅黑臉”,以此來利用臣子為己所用。嶽鍾琪是一把軍事好手,至少在康熙雍正時期是。這也怪不得漢人,旗人入主中原之後,坐享其成,幾代人享有特權,莫說是打仗,就是騎馬遛彎兒的能力都沒有了。

滿人的頹廢必將將漢人推向前臺,可是滿人還不願意,但是沒有法子,誰叫滿人人口不足漢人十分之一呢。能出一個嶽鍾琪,忠心耿耿還要被充分利用。

雍正十二年嶽鍾琪判“斬監侯”,按照當時的情形,其實他根本夠不上這樣的重判,所以,是不是雍正皇帝玩了一回帝王之術,將恩寵的報答對象轉交給了乾隆呢?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嶽鍾琪雖然判了“斬監侯”,但是並沒有被處斬,乾隆一紙赦書,嶽鍾琪必將對乾隆肝腦塗地,誓死效忠,這就是雍正的帝王之術。也算是雍正皇帝的一番苦心了。

綜上所述,雍正對嶽鍾琪下手,判他“斬監侯”,並非是因為他手握重兵,因為按照當時的軍事制度和嶽鍾琪本人的影響力,他根本不可能反叛,呂留良案也不是他招忌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權力鬥爭,雍正皇帝不得不向滿清貴族妥協,收押嶽鍾琪,但是同時,他又將恩寵之權留給了後繼之君乾隆皇帝,以備重新啟用嶽鍾琪。

所以,終其所言,嶽鍾琪也不過是被滿清統治者利用的一枚棋子罷了。


青燈問史


三朝師武臣,巨擘嶽鍾琪。嶽鍾琪是清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是“漢大臣拜大將軍,滿洲士卒隸麾下受節制”的唯一一人,他的名字多次出現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清的

“三朝功臣”,他為清朝穩定西南。

西北邊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清朝影響很大,但就是這麼一位影響巨大、軍功無數的大將卻遭遇了牢獄之災,變成了階下囚,在雍正時期被判處斬監候,差點死在了牢獄之中。


入獄伏筆

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科舍圖牧場被劫,牧場被劫使雍正帝感到羞恥,天朝大皇帝尊嚴遭到小小準夷冒犯,但又一時想不出好的對策,還擔心將士尤其是他倚為制勝準軍的主要大帥寧遠大將軍因憤怒,亂了方寸,從而影響大局。

如果按照用兵慣例,牧場被劫,士兵傷亡,馬駝被盜,應該算是一個敗仗,臨時統帥紀成斌及查康等將領固然要遭受軍律懲治,作為西路軍統帥的寧遠大將軍也難逃疏忽失職的罪責,也要交部議處,何況,紀成斌之所以榮升“護理大將軍印務”即臨時擔任西路軍統帥這一高級軍職,是由嶽鍾琪向皇上推薦的,更加重了嶽鍾琪的罪過,兩年後嶽鍾琪之所以被革職削爵斬監候,此事就是一個重要根據。

但是,此時皇上還要倚賴和重用嶽鍾琪,故不僅不予斥責,不予懲處,反而連下幾道聖旨,竭力對嶽勸慰安撫,要他趕緊穩定戰局,以便不久去蕩平準夷。雍正帝還賜嶽鍾琪年糕、荷包,以示安慰。嶽鍾琪也確實深感皇恩,反覆思考後,向雍正講述驅趕劫掠牧場的準軍及進剿準部的方法。

但是,這時嶽鍾琪已經深深認識到,已不能

大敗準軍,更不用說,千里深入,踏平敵都了。在和通泊慘敗之後,多數將領提敵如虎,兵卒疲弱,士氣低落的情況下,西路軍能保住城池,不讓敵軍侵佔青海、內蒙古、甘肅,掠走人口牲畜,已是萬分的不容易了。所以他定下的用兵方針是守,保住城池、人、畜、糧銀,保障青、甘、蒙地區。

然而,這與雍正主張滅準的方針相違背。更重要的是,雍正之所以違背列朝軍機大事全由滿洲勳貴大臣議處漢官不得議參的祖制,破例重用嶽鍾琪,倚其為勝敵的主要大帥,是要他大破準軍,剿滅敵軍。

可是,卻被劫於科舍圖牧場,再慘敗於和通泊,若不是策稜額駙力挽狂瀾,大破準軍於額爾德尼昭,很好的打擊了準軍士氣,這才迫使噶爾丹策零休兵議和,那麼青海、外蒙便不是清朝所轄的地域了,甘、藏、陝西北邊境形勢也就危急了。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嶽鍾琪不能為皇帝分憂,不能連破強敵,當然就喪失了帝之對其特寵特信的資本了。

再者,位尊遭嫉,功高樹敵,一些滿洲勳貴大臣乘機進讒,嶽鍾琪就動輒得咎,迅速淪為了階下囚。


上奏被拒,失寵在即

雍正八年十二月到九年正月初,嶽鍾琪向雍正皇帝上奏了四道奏摺,均未能提出讓帝滿意的建議,在這些奏摺中,對於作戰方略都是以守為主的內容,這明顯與皇帝此時力圖主剿速勝的方針相違背,雍正看後,很是惱火,降旨斥責嶽鍾琪。

從前,但凡有嶽鍾琪的奏摺,敘述的是軍政之事,雍正帝總是要親自硃筆批示,大加讚賞,並每次諭告群臣要以此為楷模。現在,嶽鍾琪所湊之事,看不出有何欠妥的地方,卻遭到雍正的斥責。

自此,風向開始發生了變了。後來,雍正下諭,討論用兵的事情,又挑出科舍圖牧場被劫的事情,說:“大將軍嶽鍾琪,不能計慮於事先,難辭疏失之過。軍營牧放駝馬,最應佈置有方,保證安全,可是,與大營相隔太遠,致被敵軍乘機盜竊,則審度形勢的不妥,嶽鍾琪更難辭其咎。”

這樣一來,嶽鍾琪已經失寵於帝,將被貶斥的信息很快被傳開。


朝臣背後的推波助瀾

嶽鍾琪失寵後,很快這一消息被不少精於觀測官場風向的官員捕捉到了。所謂樹大招風,位尊遭妒,嶽鍾琪升遷太快,升得太高,也太受皇上特寵了。從康熙六十年的副將,一下跳過總兵,升為從一品的四川提督,不到四年又升為轄川陝總督,過了三年,再升為寧遠大將軍,並繼續兼任川陝總督,升遷過快,升遷過高,無人能比。雍正帝高度讚揚嶽鍾琪的才幹,對其非常重用和十分倚賴,贊嶽為“曠代奇才”,“國家棟梁,不世出之名將”。

其他文臣武將,沒有一個人受得了皇上如此讚揚。這當然會招致文武百官的羨慕、嫉妒甚至仇恨。特別使滿洲勳貴大臣憤怒和痛恨的是,嶽鍾琪竟奪走了他們的特權,奪走了只有他們才能擔任的官職。康熙皇帝明確規定,陝西、山西、甘肅的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專用滿人,是所謂的“滿缺”,可是,嶽鍾琪既擔任過甘肅巡撫,還當了八年之久的川陝總督,而雍正皇帝也正式規定,陝西、甘肅、山西的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這些封疆大吏,“可參用漢人”

這樣一來,身為川陝總督的嶽鍾琪可以倚仗職權及皇上的寵信,通過奏請,大量任用他的族人、親戚、朋友、部屬為這三省的官員,更可由他隨意選定,一下子,就從滿洲官員手中奪走了上百位七品知縣以上的地方官職。此乃滿洲官員的奇恥大辱和不共戴天之恨。

尤其使滿洲勳貴大臣不能容忍和特別痛恨的是,嶽鍾琪居然當上了寧遠大將軍,不僅統領綠營官兵,連皇上欽派前線的滿兵和蒙兵,皆要聽嶽鍾琪調度管轄。在西征噶爾丹策零時,全面規劃,並統領西路軍,皇上對其言聽計從,打破了漢人不能與議軍機的祖制,還不要說,有多少個高中級軍官的任用權,上千萬銀兩軍費的支配權,通通落到嶽鍾琪這位漢官手中了。滿洲勳貴大臣絕對不能容忍,一定要奪回來,一定要置嶽鍾琪於死地。


嶽鍾琪入獄的“推波助瀾者”

其一,查郎阿

,滿洲八大姓氏之一,那拉氏人,在嶽鍾琪擔任川陝總督時,他主要是做好大將軍的本職,專注于軍務,查郎阿才是實際上的川陝總督,史稱他與嶽鍾琪素來不合,說其是漢人,經常排斥滿人,早就想把嶽鍾琪給整垮,自己當上大將軍。其二,是鄂爾泰,清朝開朝功臣的後裔,在康熙時期任內務府員外郎時,秉公執法

雍正時期官職也是青雲直上。幾乎可以和嶽鍾琪平起平坐了。但是這兩個人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在雍正任命寧遠大將軍時,八位總督之中,能文能武且立有軍功因而能夠封授公侯伯子男爵位者,只有鄂爾泰和嶽鍾琪兩人,嶽鍾琪的優勢,在於他在西南西北戰場上顯露了將帥之才,但最不利的條件他是漢人,連漢軍旗人都不是,放在入關前和順治、康熙兩朝,他根本就會被摒棄於大將軍之銜的門外。

鄂爾泰雖然封爵比三等公的嶽鍾琪低一點,但他比嶽鍾琪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他是地地道道的滿洲人,而且還是開國功臣的後裔,這是嶽鍾琪永遠無法與之相比的,如果是換在此前的康熙、順治朝,兩位總督之中,必然是選擇鄂爾泰,而不是嶽鍾琪。可是,皇上卻偏偏委任嶽鍾琪。鄂爾泰咽不下這口氣。

何況雍正四年、五年辦理烏蒙、鎮雄脫離四川,改隸雲南時,鄂爾泰與嶽鍾琪爭此二府。嶽鍾琪在上呈皇帝的12道奏摺中,指責鄂爾泰派遣雲南官兵,“深入大關,以致傷亡官兵,似屬自取”,以及鄂之“多事”,對鄂爾泰頗有“怪意”。

當時,嶽鍾琪軍功赫赫,政績卓著,是皇上第一寵信、依賴的軍國重臣,而鄂爾泰剛剛當上巡撫兩年,既無軍功,改土歸流僅只起步,談不上政績,正需文武大臣對其讚揚,以便高升之際,遭此冷箭,哪能不憤怒痛恨,必然會報此一箭之仇。其三,漢軍旗人張廣泗,這人的官是買來的,在康熙年間當人貴州恩州知府,雍正年間跟著鄂爾泰,升為貴州的巡撫。

但是嶽鍾琪畢竟曾是皇上特別賞識、信任、提拔和倚賴的大將軍,一般性的失誤,甚至比較大的失誤,在皇上還想倚賴其軍事才幹征剿準夷之時,是扳不倒他的,只有在皇上對其完全喪失信心,已有合適的大帥人選,以及能取代嶽鍾琪獲得皇上特別寵信、倚賴的大臣佐理朝政的時候,才有可能置嶽鍾琪於死地。這個時機,終於來到了,嶽鍾琪致命的剋星,也登上了執政的太師椅,他便是鄂爾泰。

嶽鍾琪在軍力對比清軍弱於準軍的不利條件下,嘔心瀝血,想方設法,重振軍威,並且在雍正九年六月

傅爾丹被準軍圍攻的消息傳到巴爾庫爾時,他就立即統兵,準備攻打烏魯木齊,欲行戰國時期圍魏救趙之計,減輕北路壓力,予以支援。軍隊在嶽鍾琪的統領下奮勇殺敵,與準軍激戰數日,殺敵無數。

雍正皇帝得知消息後很是高興,於是下旨嘉獎他。但是,他主張以守對敵三年以後再考慮進攻的方針,與皇上既要雪牧場被劫之恥,又要迅速剿滅準夷,創建先皇都未能完成的滅準大業相矛盾,那是絕對要倒黴的。當時又面臨著鄂爾泰入閣為相的局面,更是給嶽鍾琪帶來了巨大威脅。後來,嶽鍾琪上湊直言北路兵敗的原因和適守不適攻的方針,加速招來殺身之禍,單就北路軍失敗原因而論,嶽鍾琪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確的。

但是,因為這個分析,是出於漢人將軍嶽鍾琪之手,卻觸犯了皇上和滿洲勳貴大臣的兩大忌諱。清帝的基本國策之一是“滿洲甲兵,國家根本”,“八旗滿洲,國家根本”。北路軍是以滿兵為核心為主力的軍隊,你嶽鍾琪把滿洲將帥說得那麼糟糕,北路軍慘敗了,今後靠誰來支撐西征大局,難道說要靠你這個漢人大將軍和以漢兵佔絕大多數的西路軍嗎?更何況你這個西路軍也是見敵則走高懸免戰牌呢。

第二個使皇上極其惱怒的是,皇上急於雪洗科舍圖牧場被劫之恥,力圖早日剿滅準夷,你嶽鍾琪卻堅決反對進攻,主張二年內只宜固守,堅壁清野,“不應貪功進剿”,與皇上主戰、主張速勝的方針背道而馳,能不自取滅亡嗎?由於戰況緊急,雍正再給了嶽鍾琪一次機會,但是這次機會還是被嶽鍾琪浪費了,在攻打準軍的時候,嶽鍾琪原本與石雲倬商定石雲倬無剋剋嶺攔截敵軍,但是石雲倬沒有發兵襲擊,導致準軍輕鬆的逃走了。

雍正接到戰況奏摺後,看見了非常的惱火,此事責任原是在石雲倬,可雍正不但治罪石雲倬,還治罪了嶽鍾琪,說其有大將軍有領導失誤的過錯,但只是小小的懲戒,說明皇帝還是看好嶽鍾琪的才能的。

照說,無剋剋嶺縱敵兵逃脫之事,已經了結了,副將軍石雲倬革職,大將軍嶽鍾琪有領導失誤之過,被上諭訓誠,處治也不算不嚴了。可是心懷報一箭之仇的鄂爾泰,精於算計,善觀風向,擅長詭辯,卻從兩個多月來帝對嶽鍾琪的對待和處置上,找出了治敵之法。

額爾泰成為軍機大臣後,憑藉著皇帝對其的寵信,以大學士為領銜,聯合眾大學士彈劾嶽鍾琪,雍正看後只好說要兵部嚴查所奏內容。兵部還在察審和思考之時,雍正帝諭軍機大臣張廷玉、蔣廷錫、鄂爾泰,數說岳鍾琪的過錯,令其改過效力。兵部見狀這明擺著就是要治罪嶽鍾琪麼?

於是趕緊擬出罪狀,革去了他的總督職銜,削去了爵位,降為了三等侯,但仍護大將軍印務,戴罪立功。如果說不能勝任滅敵重任,現在,大將軍罷掉了,爵也降了,讓他回到四川老家,當個提督,養養老,也就可以了,何須趕盡殺絕,可是,鄂爾泰們不這樣想,而是要不斷參劾,置嶽鍾琪於死地。

後來,署寧遠大將軍查郎阿,副將軍張廣泗,副將軍常賚,參贊大臣穆克登,參贊大臣顧魯,聯名上了一道6000字的密摺,列舉嶽鍾琪的罪過。就在左右的彈劾下,直接把嶽鍾琪送上了斷頭臺,不久,大學士等奏請將嶽鍾琪“斬立決”。雍正帝降旨:“改斬監候”,於是嶽鍾琪在死牢關了三年多,一直到乾隆二年,新君乾隆帝才把他給釋放了。


浮人語

總之,身為寧遠大將軍的嶽鍾琪,他做好了一個軍人該有的本分,對大清的貢獻是很大的,即使沒有也有苦勞的,也有苦勞,不勝不敗,沒有大的過錯,鄂爾泰之流的參劾和雍正皇帝的宣判,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最終是會站不住腳的,嶽鍾琪必然有還其清白的那一天。


參考文獻:

《清朝興亡史,第4卷,承前啟後》

《嶽鍾琪傳》

《清世宗實錄》

《雍正彙編》


海浮人


雍正7年,雍正派兵進攻準噶爾,兵分兩路,北路由靖邊大將軍富爾丹率領,西路有寧遠大將軍嶽鍾琪率領,浩浩蕩蕩向西進發,中途突然接道朝廷命令,部隊暫緩前進,兩路軍主帥回京商議軍務。箭在弦上,引而不發,把官兵都搞蒙了。



原來準噶爾得到消息後,使出緩兵之計,提出議和。雍正上當了,調主帥回京商議,部隊暫緩前進。主帥不在軍中,失去主心骨,這正給準噶爾以可乘之機。他們集中力量打擊傅爾丹的部隊,北路軍損失慘重。

征討準噶爾開局不利,責任主要在雍正的軍事無能。戰爭剛剛開始,就失去了一半戰鬥力,清軍士氣低落,接下來的仗很難打勝。不過嶽鍾琪的軍事才能的確很高,局部還是取得了一些勝利,他還攻佔了新疆首府烏魯木齊。但是清軍士七氣不高,兵力優勢沒了,又在敵人的主場作戰,總體取得勝利的概率極低。




這場戰爭雍正本來是想速戰速決,但是一直打了兩年多還在繼續。清軍的補給線長,糧草運輸困難。準噶爾部隊專門打擊清軍的後勤保障部隊和後勤保障基地,致使清軍越來越被動。

雍正把責任怪罪到嶽鍾琪頭上,對他產生了不滿情緒。嶽鍾琪是個漢人,擔任寧遠大將軍,手握重兵,在雍正朝是絕無僅有的,而雍正朝的大環境是,漢人官員受排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雍正對嶽鍾琪信任沒有問題,一旦雍正對嶽鍾琪產生不滿情緒,馬上就會有滿族大臣伺機而動,給予打擊。



滿族大臣鄂爾泰彈劾嶽鍾琪,雍正對嶽鍾琪的軍事才能產生懷疑,於是派張廣泗接替嶽鍾琪,把嶽鍾琪調回京城問罪。張廣泗是個軍事蠢才,後來乾隆用他平叛時得到充分證明。但他彈劾人很厲害,嶽鍾琪還沒回到京城,他彈劾嶽鍾琪的奏章已經擺在了雍正案頭。有了這兩分重量級彈劾奏疏,雍正把嶽鍾琪交刑部問罪。

畢竟罪證不是很充分,而且嶽鍾琪平西藏是首功,平青海又立大功,功勞太大,刑部必須慎重定罪,審了兩年最終才結案,給嶽鍾琪定個斬立決。雍正覺得有點過了,於是改判斬監候,從死刑變成了死緩。


豫有得


作為大清名臣,嶽鍾琪有著顯赫的家庭背景。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嶽鍾琪出生在四川成都,他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第二十一世嫡孫,其先祖是岳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嶽鍾琪的父親嶽升龍在康熙年間擔任四川提督、議政大臣,也曾經跟隨康熙帝親征噶爾丹,多次建立功勳。

因為家庭的薰陶和父親的調教,幼年時的嶽鍾琪就文武雙全,智勇過人。康熙五十年(1711年),噶爾丹叛亂,嶽鍾琪主動要求從軍上前線。在川西、青海,拉薩一帶,嶽鍾琪用兵得法,殺敵神勇,戰績不俗,展現了良好的軍事素養和個人魅力。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嶽鍾琪率奇兵星夜兼程趕到拉薩,馳援被困的藏王,平定了西藏的動亂。

因為平定西藏的英勇表現,康熙六十年(1721年),嶽鍾琪被皇帝康熙封為四川都督,並嘉獎給他孔雀花翎。不久,青海省郭羅克一帶發生叛亂,嶽鍾琪立刻前往救援。嶽鍾琪用時兩個多月,攻城拔寨,擒獲叛將,在郭羅克取得全線勝利。康熙大帝很是高興,賞賜嶽鍾琪騎都尉。

一年後,雍正即位,青海再度爆發動亂。叛軍扣押親王,斬殺清廷來使,把剛剛上位的雍正皇帝壓根就沒有當回事。雍正大怒,派出自己最為倚重的川陝總督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嶽鍾琪作為徵西副將軍、參贊大臣,跟隨年羹堯討伐亂賊。

在甘南和青海,嶽鍾琪靈活機動,節節勝利。而年羹堯卻因為地形不熟,反被叛軍包圍。嶽鍾琪率兵救援,克敵制勝,以少勝多。

時間到了冬季,雙方軍力各有消耗。是養精蓄銳、來年再戰,還是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年羹堯堅持偃旗息鼓、春後再戰。嶽鍾琪主張乘勝進攻,打一個殲滅戰。

雍正裁判,按照嶽鍾琪的想法執行,並封他為奮威將軍。

雍正二年(1724年),嶽鍾琪率一萬五千兵馬進攻叛軍,取得大勝。氣可鼓而不可洩,他未曾有過絲毫懈怠,繼續西進,又接連大勝,消滅了叛軍的主要力量,收復了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為雍正王朝贏得了安定的發展空間。

嶽鍾琪受封從一品的太子太保,兼任甘肅提督,雍正甚至還為他贈詩,賜金扇黃帶。

在消滅了謝爾蘇噶的殘餘勢力,繳獲大量裝備、牲畜和糧食之後,嶽鍾琪分發物資、安撫百姓、恢復秩序,贏得了老百姓的支持。不久,被雍正皇帝任命為甘肅巡撫。在“改土歸流”中,嶽鍾琪廢除少數民族首領擔任長官“土司”的舊制,改為由中央派出和任免的“流官制”,強化了朝廷對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控制,扭轉了土司欺壓百姓的狀況,加強了民族交流和團結。

1725年,年羹堯被賜死,嶽鍾琪接任川陝總督一職。他走向了人生的頂峰。1732年(雍正十年),噶爾丹策零突襲,嶽鍾琪出戰。但是,嶽鍾琪接連失誤,清軍大敗,損失慘重。

嶽鍾琪受到責備,官職被削。雍正皇帝命其回京。

帶著一顆落寞的心,嶽鍾琪走在回京的路上。同時,不好好意的奏章也正猶如雪片般來到雍正的案頭。張廣泗、鄂爾泰為首的大臣們嚴厲地彈劾他。剛一到京城,雍正帝下旨,關押嶽鍾琪。

兩年後,兵部提出“斬決”嶽鍾琪。雍正又心有牽念,御批“斬監侯”,話句說就是改為“死緩”。

乾隆時期,嶽鍾琪獲釋。在短暫復出後,年近七十的出山剿匪,不久去世。

起落才是人生,沉浮方顯命運。嶽鍾琪不愛錢、不惜命,實在是大清朝廷的巨臂。


合併且居中


手握大權,一心效忠清朝的嶽忠祺,為何會被雍正判處斬監候?

嶽忠祺,字東美,系曠古名將南宋抗金英雄岳飛二十一世子孫,乃是岳飛第三子嶽霖一脈。其父嶽龍升也是一名武將,隨康熙御駕親征大西北而立下殊勳,而升至四川省的提督。嶽忠祺為清朝立下的功勞和所任職務,超過了他的父親,他經歷並輔佐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康熙朝隨年羹堯在四川剿匪,是一名參將。年羹堯升川陝總督,嶽忠祺就接替年的四川省提督一職。“大將軍王”胤禵因參與“九子奪嫡”,被胤禛鎮壓後為康熙守陵。嶽忠祺隨年羹堯幾十萬大軍大破西北。

後來年羹堯因為恃寵而驕並功高震主,而被雍正列數罪狀並賜死。其一切職務皆由嶽忠祺接替。但是,“撫遠大將軍”和川陝總督這個武將職務太高了,掌控著幾十萬重兵集團,嶽忠祺無論怎樣的“忠心耿耿”,也禁不起“猜忌皇帝”雍正的懷疑啊,嶽忠祺不除,雍正皇帝天天晚上失眠啊!後來終因西征準噶爾戰績不佳被雍正判了個“斬監候”。

嶽忠祺倒黴,無非三個原因。

一,在清王朝,漢臣處處遭到滿清王族和貴族的歧視和猜忌,文臣還略好一些,武將的下場尤慘。即使到了中晚期,“中興名臣”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就是故意互相攻擊,謾罵對方,製造矛盾,以求自保成功騙過清廷,特別是“老孃們”慈禧那拉氏,但是李鴻章一死,從左宗棠的輓聯來者,有何矛盾?都是遮慈禧老孃們眼睛的。

嶽忠祺和周培公一樣,位置爬太高了,能不倒黴嗎?

二,碰到了雍正胤禛這個“猜忌皇帝”,他連滿人隆科多,年羹堯都信不過,怎麼可能會不讓心腹大臣來替代嶽忠祺?更何況滿人自認為是金人後代,嶽忠祺可是“抗金英雄”岳飛後代!

三,雍正手下的寵臣鄂爾泰與嶽忠祺有隙,乘機構陷嶽忠祺,再加上嶽忠祺的副手張廣泗等前線將領為了升職,落井下石,雍正正好拿下了嶽忠祺。

但是,雍正已經殺了或圈禁了擁護自己上位的幾個得力能臣,而且也知道嶽忠祺並沒有反意,其罪不顯,因此沒有聽“馬屁大臣”要把嶽忠祺“斬首”的意見,而是判了個“斬監候”,到後來貶為庶人放回成都的家。

到了乾隆朝,嶽忠祺又被重新賞識,“東山再起”,轉戰川,藏前線,戰無不勝,殺敵無數,並且病死於戰火紛飛的前線,證明了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忠臣,狠狠地打了雍正和鄂爾泰君臣的臉。


南雷霆峰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宋安之來說說。

主要剛開始嶽鍾琪有點像背鍋俠,本來清廷要對西北大規模用兵,結果噶爾丹策零假裝議和,清廷就真的同意了,還臨時將主帥嶽鍾琪等人調回京商議。

結果是噶爾丹策零知道當時清朝西北大軍群龍無首,所以就趁機突襲了一波。清朝一開始就失去了先機,後來嶽鍾琪到了前線以後雖然局勢扭轉了,但整體來說打的一般般,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本來這跟雍正相信敵人的緩兵之計有關係,結果是雍正肯定不認啊,於是嶽鍾琪就背鍋了。

嶽鍾琪被捕以後兩年判決才下來,判決是“斬決”。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嶽鍾琪沒這麼重的罪,說白了這就是古代統治的一個套路,下面人議罪,往往將罪名議重,然後皇帝再開恩給減輕,體現帝王的仁術,於是嶽鍾琪被改為斬監候。

當時已經是雍正十二年了,西北也沒啥大事。嶽鍾琪就這麼在獄中待著。次年雍正駕崩,估計雍正駕崩的時候肯定想著嶽鍾琪這個背鍋俠,不過沒有放他,而是讓乾隆帝放他,說白了這也是一種統治套路,讓新君繼位以後通過這種方式籠絡人心。於是乎乾隆二年,本來就沒什麼罪的嶽鍾琪被放出。後來還被乾隆帝重新起用,雖然嶽鍾琪擔任四川提督比雍正時期的官職低多了,可是嶽鍾琪肯定感激乾隆帝啊…

現在大家看明白這個套路了吧?


宋安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嶽鍾琪是誰。

嶽鍾琪,字東美,號容齋,四川成都人。嶽鍾琪是清朝康乾盛世三代的名將,在康熙年間就已經為大清建立過豐功偉業,到了雍正年間,跟隨過大臣年羹堯一起進軍西北,與噶爾丹對抗。

準噶爾對大清的騷擾,持續了近七十年,歷經康乾三代,雖然準噶爾的人數不多,但卻是大清的最大邊患之一,嶽鍾琪參與的,就是這樣與準噶爾的一次交戰。

再來說一下戰監侯是什麼。

斬監侯,是斬立決的對稱,明清時期,某些高級官員,若是犯了死刑的,不會被立即行刑,而是會將這些人暫時關押起來,不實行死刑,就那麼關著,等待朝廷複議。

斬監侯說白了就是死緩,但又不絕對,斬監侯中的一部分人在探明案情以後,還是有希望被放出去,罪減一等。

嶽鍾琪之所以被雍正皇帝判處斬監侯,無他,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找回點面子。

金口玉言,千金難改,在於準噶爾交戰的時候,準噶爾曾經用緩兵之計,要與大清議和,準噶爾雖然一直騷擾大清,但畢竟國立不足,經常打不過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當時大清在嶽鍾琪等人的率領下勢如破竹,高歌猛進,打的準噶爾節節敗退,在準噶爾求和的信件發送到前線以後,雍正還真就接受了這次求和。

這次求和很可能是敵軍的緩兵之計,但雍正卻真的信了,將軍中大將,嶽鍾琪等人盡數調回京城商議和談事宜。

這邊大將剛走,那邊準噶爾就得到了消息,迅速派兵出擊,偷襲大清軍隊,一時之間,軍中死傷慘重,在嶽鍾琪等人回來以後,局勢才逐漸好轉,雖然最終也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戰果卻只能說一般般。

這件事中,做的最失敗的人毫無疑問是雍正皇帝,若不是雍正輕信了敵軍的緩兵之計,不至於在大優勢的情況下依舊傷亡慘重。

但畢竟雍正是皇帝,領導就算犯了錯,也會是手下的鍋,嶽鍾琪就成為了那個背鍋的人。

嶽鍾琪因為雍正的失誤,被判處了死刑,本來就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但在眾朝臣的商議之下,雍正還算有點良心,給嶽鍾琪判處了一個斬監侯,直到雍正去世,嶽鍾琪都還被關著。

等到了乾隆年間,嶽鍾琪才被放出,這時候的嶽鍾琪已經年近七十,但卻老當益壯,依舊出山剿匪,為大清奉獻自己的最後一份力量。


魏青衣


滿清定都北京後,一直實行著“崇滿抑漢”的政策。雖說漢人在清廷中可以當官,但那些手握重權的官職,一般都是由滿人出任。尤其到乾隆皇帝即位後,還專門命人編撰了一部《貳臣傳》。那些棄明投清的官員,全被恥辱地記錄了下來。

儘管漢人想要生存發展並不容易,但仍然有一部分人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最終成為了總督級別的封疆大吏。嶽鍾琪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人。

(嶽鍾琪劇照)

嶽鍾琪是四川提督嶽升龍之子,是岳飛二十一世孫。在巔峰時期,嶽鍾琪被雍正授予了川陝總督之職,並加兵部尚書銜,是僅次於軍機大臣的從一品高官。

更為難得的是,嶽鍾琪一生忠於清廷,從未有過謀反之心。在他病死後,乾隆贊他是“三朝武臣巨擘”,這可以算得上是很高的褒獎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滿身功勳,忠於清室的大臣,卻在雍正時期被判處斬決,險些就沒命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嶽鍾琪忠於清廷,是朝中大臣人所盡知的事實。

雍正五年,成都街頭出現了一個披頭散髮,雙手各握一塊石頭的遊民。他在街上赤足奔跑,手舞足蹈地喊著:“嶽鍾琪要率川陝兵丁造反啦!”這個遊民很快被官府抓獲,經過一番審訊後,官府最終確認這是一名瘋漢。

按說,瘋子的話根本沒有任何可信度,嶽鍾琪大可以坐視不管。但在得知此事後,嶽鍾琪卻連忙上疏雍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如實稟告。

雍正在奏疏上寫下了密密麻麻的硃批,安慰嶽鍾琪不用擔心。並且為了讓嶽鍾琪徹底放心,雍正還下令將瘋漢以“誣陷大臣”的罪名斬首。

瘋漢事件一年後,嶽鍾琪又收到了秀才張熙的一封勸反信件。在信中,張熙痛批滿清政府的種種罪行,並以當年岳飛抗金的英勇事蹟為例,激勵嶽鍾琪率兵造反。

嶽鍾琪假意答應,約張熙前來詳談。等人到之後,嶽鍾琪立馬將人抓獲,並上報給了朝廷。雍正雖然表面上繼續安慰嶽鍾琪,但由於此類事件一次又一次發生,他的心中也開始有了一些顧忌。

但顧忌歸顧忌,雍正卻並不能直接拿下嶽鍾琪。畢竟在年羹堯被處決後,川陝青甘等地區仍然需要大將來鎮守。嶽鍾琪作為當朝名將,雍正還是對他有所倚重的。

(雍正劇照)

雍正七年,科爾沁、喀爾喀草原傳來請兵急奏。雍正令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統領滿蒙騎兵從北路進攻;嶽鍾琪為寧遠大將軍,統領川陝甘部隊從西路進攻。

身在準噶爾的噶爾丹策零很快得到了清廷出兵的消息。眼看清朝軍隊來勢洶洶,噶爾丹策零明白不能力敵。他一邊調兵遣將,集結眾多人馬,做好了決戰的準備。另一邊又派人進京,向雍正表現出弱小可憐的一面。進京使臣對雍正說,願意交出朝廷欽犯羅卜藏丹津,請求雍正高抬貴手,以和為貴。

雍正見噶爾丹策零主動示弱,便下令兩路大軍停止進軍。傅爾丹和嶽鍾琪兩名主將,也隨即被召到京中商量軍務。

嶽鍾琪離開後,噶爾丹策零派出兩萬軍隊主動出擊,突襲了西路清軍的科舍圖馬廠大營。由於敵人示弱,再加上主將不在,馬廠清軍非常放鬆,根本沒有料到敵人會主動偷襲。

噶爾丹策零的人馬輕鬆衝破清軍防禦,並且掠奪了大量糧草輜重。西路清軍損失慘重。

嶽鍾琪回到戰場後,發誓要和噶爾丹策零決一死戰。他率領大部隊出擊,在吐魯番一帶修築營寨,擺開了一副決戰的樣子。然而噶爾丹策零卻只以小股部隊迎敵,主力部隊則去到了北路戰場,傅爾丹所部幾乎全軍覆沒。

眼看著傅爾丹遭到重創,嶽鍾琪卻只能帶著軍隊在吐魯番承受酷暑。為了解決水源糧草問題,嶽鍾琪又派兵向吐魯番送補給,結果遭到了噶爾丹策零埋伏,糧草補給盡失。

嶽鍾琪知恥而後勇。在接連失敗後,他趁北路清軍與敵人激戰,率領軍隊迅速攻下烏魯木齊。

此後嶽鍾琪派人乘勝追擊,要將噶爾丹策零一網打盡。但由於決策失誤,噶爾丹策零帶著大量糧草軍械順利出逃。

(鄂爾泰劇照)

雍正帝聞訊後,嚴責嶽鍾琪“攻敵不速,用人不當。”就在此時,軍機大臣鄂爾泰上奏彈劾嶽鍾琪,雍正隨即令岳鍾琪回京“商辦軍務”。

回京過程中,接替嶽鍾琪寧遠大將軍職務的張廣泗也趁機彈劾嶽鍾琪。嶽鍾琪回京後被捕入獄,在獄中等待兵部的判決。

直到兩年之後,嶽鍾琪才終於等到了判決結果。但他卻只是等來了一個“斬決”。考慮到嶽鍾琪平定西藏、青海有功,雍正將“斬決”改為了“斬監侯”。

過了幾年,乾隆即位,嶽鍾琪才得到了赦免。

嶽鍾琪身為漢人將領,一旦犯錯,很容易被人抓著不放,這一點很好理解。但雍正卻為什麼要判處他“斬監侯”呢?

主要有三個原因。

其一,嶽鍾琪身為漢族將領,勞苦功高,一旦平定噶爾丹策零,必當位極人臣。但如此一來,滿清重臣肯定會大力打壓嶽鍾琪,這不利於朝廷的團結和發展。趁著他犯錯的機會,將他拉下馬來,是對清朝發展最好的結果。

其二,雍正中了敵人“緩兵之計”,導致清軍損失慘重,必須要有人來為此負責。而嶽鍾琪因此成為了背黑鍋的對象。

其三,朝廷向來喜歡判重罪,之後再慢慢減去罪行,以此來彰顯皇恩浩蕩,贏得大臣的盡忠效命。雍正將斬決改為斬監侯之後,卻還沒來得及再減刑便死去。這反而送給了乾隆一個順水人情。


張生全精彩歷史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下面我們先要來看一看嶽鍾琪此人究竟是誰?他有怎樣的過往?

嶽鍾琪其人

嶽鍾琪,字東美,號容齋,是今天的四川成都人。他是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間三代的名將,在康熙年間就已經為大清朝立下過豐功偉業,到了雍正做皇帝時,跟隨年羹堯一起進軍西北,與噶爾丹進行面對面的就對抗。

準噶爾一直對大清朝的邊境不斷進行騷擾,時間一直持續了近70年。跨度從康熙一直到乾隆。準噶爾但人口數量並不是很多,但是從康熙年間開始,這個政權就一直是大清的最大威脅之一,嶽鍾琪參與矯正的就是與準噶爾中間的一次戰役。

斬監候

斬監候也就是立馬斬立決的對稱。在明朝和清朝時期,如果某些高級官員犯了死刑的話,不會被立即執行死刑,而是要而是要將這些人關押起來,不實行死刑,就這麼一直關在監獄裡,等到朝廷的意見下來。

斬監候說白的話跟今天的死緩其實差不多。但是本質上也有一點的不同,斬監候中的一部分,在案情明朗之後,還是有可能從天翼當中出去的,也有可能會把自己犯的罪消除。

為何要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嶽鍾琪雖然被雍正皇帝判了斬監候,原因沒有多少,不過就是給自己找回一點面子。皇帝說出去的話,金口玉言,一般是不容易更改的。在與準噶爾交手的時候,一直在用緩兵之計,面跟清朝言和,一面又派出軍隊不斷的去騷擾。清朝對於準噶爾也實在是頭疼。準噶爾一直打不過清朝也是正常的事情,當時大清軍隊在嶽鍾琪等人的率領之下,一路高歌猛進,打的準噶爾節節敗退。之後對方獻上了求和信,雍正也接受了這一次求和。

但是沒想到這是準噶爾做的緩兵計,無奈雍正相信了。這邊大將軍剛走,那邊準噶爾就背信棄義,迅速派兵出擊。這一下子不得了,清朝的軍隊死傷慘重,嶽鍾琪等人回來之後,局勢才稍稍的扭轉過來,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只能說戰果一般般。

這件事情最失敗的應該是雍正,若不是雍正輕信敵人的話,大清也不至於損失慘重。但雍正畢竟是皇帝,天子犯了錯,誰敢懲罰?於是嶽鍾琪就成為了那個冤大頭。嶽鍾琪因為雍正皇帝的失誤,被判處了死刑,本來就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後來在大成的商議之下,雍正終於把他看了一個斬監候,只要雍正去世,嶽鍾琪還一直被關在監牢裡。

等到了乾隆年間,嶽鍾琪才徹底從監獄裡被放出來,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接近補習,但身體特別不錯,依然能夠出山剿匪,並且為大清貢獻了自己的最後力量。

結語

這樣一個人,其實是讓人特別佩服的。本來自己沒有錯,天天要承擔皇帝犯的過錯,想想還是有一點可憐。不過最後好在終於被乾隆給放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