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中年,有些禮就不必再隨了,純屬無意義社交

導語:人到了中年,有些禮就不必再隨了,純屬無意義社交

之前有人說,這個人的為人如何,他家裡辦一下宴席就知道了,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因為懂得處理人情世故的人,他的交際圈就比較廣泛,他們家要辦事的話,會有很多人去給他幫忙,也就自然能顯出朋友多,反之不懂得處理人情世故的人朋友就少。這種說法在以前的社會還比較適用,因為以前的人都比較真誠,你幫我一分,我可能還你十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隨禮的金額變得越來越高,反而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負擔。這種傳統勢必是要被打破的,不是說完全不隨禮了,而是要看人隨禮,那麼哪些禮是沒有必要隨的呢?

人到了中年,有些禮就不必再隨了,純屬無意義社交

1、不隨頻繁辦宴的禮

有些人家裡的事情很多,幹個什麼事情都要宴請賓客,孫陽有一個朋友,一年辦了有五次酒席,那個朋友家裡人比較多,有兩位老人、三個孩子,他的一個兒子考上了好的大學,他就宴請賓客,還有一個孩子結婚,他的父母過壽也要宴請賓客,那一年朋友還搬家要上樑。照孫陽的話說那一年就光支應他們家的事情了,到了後面孫陽都不想去隨禮,照這個隨法,總有一天會把他給隨窮了,因為孫陽的家裡事情少,他家裡就一個母親,而且他認為母親過壽,家裡人慶祝一下就好了,實在沒有必要大辦酒席,他也就只有一個孩子,為此他老婆就常抱怨,掙得錢全隨禮了。

人們都知道如今錢是越來越難掙了,再加上人的生活壓力太大,有的人一個月才掙幾千,要養活家裡,還要存點,以防萬一家裡出了什麼緊急事件,生活過的本身就很緊巴,身邊再有一個三天兩頭辦酒席的人,說不定會讓自己的生活揭不開鍋。因此這種頻繁辦宴的人就是屬於變相的方式去收錢,這種人給你帶來不了任何的利益,只會讓你的生活負擔加重,這種禮就不要隨了。

人到了中年,有些禮就不必再隨了,純屬無意義社交

2、不隨單向付出的禮

孫陽有一年生意賺的錢挺多,不想去買一些沒用的東西,他兒子也越來越大,就想著先給兒子置一套房,無論之後兒子的路走的如何,都有一個住所,在買房裝修之後,他就辦了一次酒席,那天來了很多朋友,但就唯獨那個他隨了很多次禮的朋友沒有來。當天賓客們都走了之後,孫陽的媳婦很生氣,說那個朋友一年辦五次酒席,他們家沒嫌多,次次都隨禮,家裡幾年沒辦一次酒席,沒想到就辦了這麼一次,還真的是看出人品了,就讓孫陽以後不要和那位朋友來往了。

有些人就是屬於愛貪小便宜的人,他家裡有事時,能跟你說好幾遍,讓你想忘都忘不掉,不得不去隨禮,但是等輪到你家辦酒席時,他總能找各種理由不去,這種人只想收錢不想出錢。任何關係都是要靠雙方維持的,只是一方一味地付出的話,付出的那個人肯定不樂意,這樣兩人之間的關係肯定會鬧掰。這種人也不可靠,一個不拿你的事放在心上的人怎麼能夠稱之為朋友呢?因此這種不禮尚往來的人就沒有必要去維持關係了。

人到了中年,有些禮就不必再隨了,純屬無意義社交

3、不隨半面之交的禮

孫陽有一天正和家裡人吃飯,一通電話打來了,他看備註腦海裡就想不出這人是誰,但是又怕人家有什麼重要事情,就接起了電話,那人介紹之後,他才想起來兩人在一起吃過飯,不過他是朋友的朋友,和孫陽並不是很熟絡,兩人自那次吃完飯後並沒有任何的交集。在聽過打這個電話的緣由後,孫陽真的很後悔自己接了這通電話,因為那個人家裡要辦喜宴,兩人就算再不熟,人家也說了,豈能不去隨禮,自己能過得去,朋友那也過不去,孫陽很是無奈。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真正交心的就幾個,有很多人都是過客和泛泛之交的,有時甚至一兩年都碰不了一次面,更別說聯繫了。但就是有些人不知道怎麼想的,他也清楚自己和這個人聯繫的很少,但也要打電話告訴別人自己家裡有事,這樣的人是很招人厭煩的,一是隨禮的錢純屬打水漂,而是隨禮自己心裡不舒服,但人家又說自己只能隨。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事情划不來,又礙於面子不得不去,但人們要知道你太顧面子的話會讓你吃虧的,這種人就應該一刀兩斷。

人到了中年,有些禮就不必再隨了,純屬無意義社交

情感寄語:隨禮也是一門學問,隨禮是有針對性的,萬萬不可瞎隨禮,這樣只會浪費你的錢財,人到了中年,過好自己的生活是最主要的,與其把錢浪費在不必要的人身上或者打水漂,不如用那些錢讓自己吃得好、活得開心,這才是最重要的,那些浪費感情、時間的社交就沒有必要去維持了。到了中年,人際交往也都基本穩定了,經過這些年的風風雨雨,想必你也清楚哪些人是真心待你的,哪些人就是屬於表面功夫而已,只要知道了這些,就知道哪些人是不值得你去破費自己的錢財的。

本期話題:你們覺得還有什麼樣的禮不要隨呢?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